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的评价

2022-10-20 12:09叶小俊陈之华马向华杜珊珊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导向血糖护理人员

叶小俊 陈之华 马向华 杜珊珊

1.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3.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 210029;4.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00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终身代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上升,临床需稳定患者的血糖指标以抑制疾病的进展[1-3]。所以,临床在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的同时应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持患者的血糖指标。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是现阶段新兴出现的护理干预措施,坚持以患者为护理核心,积极开展科学、全面的护理内容,从而提升了整体护理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4]。本研究选取90 例糖尿病患者采取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3 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糖尿病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根据《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5]确诊为糖尿病;自主签订试验同意合同;具备完善的基础信息;生活可以自理。排除标准:有肝、肺、心功能异常现象;伴有恶性肿瘤疾病;有精神病史;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对照组45 例,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8~71 岁,平均(59.88±2.11)岁;病程2~6 年,平均(4.02±0.55)年;观察组45 例,男23 例,女22 例;年龄49~70 岁,平均(59.77±2.22)岁,病程1~7 年,平均(4.03±0.4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审批通过(AF/SC-08/01.0)。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措施 具体护理内容概述如下。①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多食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化的食物;日常不可吸烟饮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日进食需控制热量,不可暴饮暴食,坚持少食多餐。

②运动干预: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开展适当的运动训练,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可依据患者的耐受度控制训练强度及训练时间;可适当开展快走、打太极、广播体操等运动,每周运动5 次左右。

③用药指导: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治愈率较低,诊疗周期较长,患者无法配合医师积极用药,影响了疾病的康复效率;护理人员需每日指导患者定时用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不能自主停药,需谨遵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 具体护理内容概述如下。①疾病评估: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情况、疾病状况及病情变化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为患者创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

②需求总结: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引导患者提出自主诉求,通过对患者的数据、年龄、图表、病例、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需求内容,并对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效果进行判定,从而保证护理实施的有效性;对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干预,向其阐述疾病出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疾病治疗流程、预防措施、并发症、药物使用效果、护理措施等,充分保障了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提升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积极加强自身日常护理。

③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评估指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患者的错误饮食习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行为理念,改善自身的不良行为状态;给予患者科学、全面的健康教育,并满足患者开展自我护理管理的需求,护理人员可采取案例讲解、临床示范等多种方式引导患者形成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同时,需告知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积极指导患者重视糖尿病的日常护理,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④维持需求:患者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定期随访,每周随访2 次,查看患者的需求满足情况;患者出院后每周一次电话随访,积极了解患者的血糖指标、病情变化、护理效果、行为习惯等,并进行评估,给予患者语言鼓励以及精神支持,指导其积极克服日常困难,保持健康行为理念。

所有患者均需要干预8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糖水平 查看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指标以及餐后2 h 血糖指标。

1.3.2 生活质量评估 通过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36,SF-36)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总体健康、躯体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指标,各项目总分值为100 分,且与生活质量成正比[6]。

1.3.3 血糖监测 护理人员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并采用迈瑞Mindray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280(生产厂家: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粤械注准20172220118)进行监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s)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t1、P1 为两组治疗前比较;t2、P2 为两组治疗后比较

3 讨论

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重视对患者的全程监控宣教,使其了解糖尿病的日常护理的重要性,促进患者的认知水平的提升,从而保证患者及时掌握疾病的预防及相关治疗措施,推动患者积极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理念[7]。但有报道指出,健康教育对患者患病早期的效果更好,随着病程的进展,这一措施临床干预有效率明显下降[8-12]。本研究中,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抑制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康复效果[11-13]。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内容在保证患者健康意识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的重视,使其逐渐形成自危感,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干预,推动患者积极坚持健康行为习惯[14-16]。

此外,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总体健康状况,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7-18]。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的依从性、情绪控制等方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护理干预期间指导患者坚持健康行为理念,纠正了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改善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形成自我护理管理理念,保证了日常护理效果[19-22]。并且,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充分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并帮助其维持良好的自我护理行为,提升了总体护理效果,有效控制了疾病的进展[23-28]。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强化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使其坚持健康行为理念,改善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促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定了患者的血糖指标,临床需积极重视并加以深度分析。

猜你喜欢
导向血糖护理人员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犬只导向炮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