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协同促进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的研究

2022-10-20 11:19巴利娜黄蔷薇龙碧慧杨天奇
成才之路 2022年2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中职学生立德树人

巴利娜 黄蔷薇 龙碧慧 杨天奇

摘要:“德技并修”是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聚焦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目标,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可以保证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发力,促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德”与“技”同步发展。文章通过对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现状的调查分析,明确课程协同促进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的思路,并展示课程协同促进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的成效,以期为课程协同促进中职学生德技并修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育人;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2-012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10月上海市职教协会立项课题“新课标引领下中职学生德技并修育人途径探析”(课题编号:YB202016)的研究成果

德技并修強调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及职业技能有机融合,意味着德技相互融通,内德外技,二者一体化实施,即育人与育才的统一。在职业教育中,“德”意为内在职业道德及品质,“技”指学生在习得传统手艺技能的同时,技术技能也应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俱进,并且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德”是学生内在隐性因素,“技”是学生外在显性特征。“德”与“技”是新时代中职学生成长为职业人的“两只翅膀”,学生只有同时扇动这两只翅膀,才能翱翔天际。课程教学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技并修育人模式的有效载体。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新课标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注重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具有正确职业理想、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职业精神”培育不仅需要思政课程发力,还需要各专业课程协同发力。“职业精神是中职学生‘德的重要部分”“通过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他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执着追求,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的认知,强化对将来从事职业的心理认同感,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一、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现状调查分析

一项关于企业用人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对96家企业进行毕业生能力需求调查时,其中55家认为如果学校仅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那么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其他项调查中,员工的职业精神被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中员工的综合素质排在第一位。

1.开展企业家访谈,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德”与“技”的要求

课题组对与本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的8位企业家展开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您认为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与行业岗位相匹配的素质、品德、能力、技能、证书等”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一位从业26年的制版部经理说:“第一看人品,第二看能力,第三看学历。”一位从业20年的市场部总监说:“我在选用新人时,首先会看品德素养。”

(2)关于“在实际工作中,您认为,行业内的职场新人最需要补上的‘短板有哪些”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欠缺沟通能力、缺乏上进心和好学精神、不够谦虚、眼高手低是职场新人最需要补上的“短板”。

(3)关于“在您的实际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同的员工,请您介绍某个优秀员工的事例,并谈谈您特别欣赏他(她)哪方面的素养或能力”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们所列举优秀员工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做事认真、专业能力强、善于沟通、学习能力强、工作主动、有责任心、上进心强、执行力强”等方面。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业不但希望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强调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品德素养并重。另外,企业还对从业人员的主动性、责任心、学习能力等有较高期待。

2.开展毕业生访谈,了解“德”与“技”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课题组对已走向工作岗位,且工作情况良好的毕业生展开访谈,了解其在校学习期间在“德”与“技”方面的收获及其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

(1)受访毕业生甲表示,其在校学习期间,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经常到机房练习,还与一些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并共同完成多幅作品,他们对待作品的设计工作非常认真,每次都反复进行修改,以使作品精益求精。经过这样的训练,他们不但提高了技能,还获得了满满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受访毕业生乙寄语学弟学妹: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多学、多看、多问,以此让师傅看到你的上进心,只有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得到认可。

(3)受访毕业生丙讲道:不要害怕失败,遇到机会就冲。

从受访毕业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毕业生走向职场后,能够尽快适应职场并获得较好发展,这不但与毕业生较好的专业技能有关,也与毕业生的良好品质密切相关。

3.开展学生综合测评,了解学生“德”与“技”综合职业素质情况

为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情况,课题组对在校学生展开关于职业综合素质的测评。此次测评共发放问卷333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回收率为91%。测评采用自主研发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估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上海漫得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心智罗盘”测评软件进行测评。问卷内容涵盖职业心理健康、创造力、沟通能力、职业胜任力等4个方面,其中职业心理健康主要从情绪稳定性、心理弹性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创造力主要从挑战性、冒险性、想象力、好奇心等4个方面进行衡量,沟通能力主要从洞察能力、倾听技巧、言语表达等3个方面进行衡量,职业胜任力主要从责任心、主动性、快速学习能力等3个维度进行衡量。测评结果如下。

(1)学生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正常水平,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情绪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情绪稳定性上明显优于女生。

(2)学生创造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创造力优秀和良好的学生相对较少。

(3)学生沟通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洞察力要好于倾听技巧和言语表达能力,而且女生在倾听技巧和言语表达能力上要明显好于男生。

(4)学生职业胜任力在不同维度上呈现出分化状态,其中责任心表现中下状态,工作主动性较差,但快速学习能力较好。

综合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发现:企业对人才的“德”与“技”两方面均有较高的期待,既希望从业人员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也希望从业从员具备崇高的职业精神。企业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突出表现在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等方面,而学生在主动性、责任心等方面往往较缺乏。这就需要中职学校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通过专业实践课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达成学生德技并修目标。

二、课程协同促进中职学生德技并修的思路

1.构建课程协同机制

为保证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學校应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成立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组建课程协同授课团队,要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共同教研。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关注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也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发展。具体而言,在备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在思政课教师的带动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意识,而思政课教师要在专业教师的影响下,对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岗位需求、行业人才发展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课程协同机制可以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及时进行信息互通搭建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彼此了解,从而为落实课程协同育人理念奠定基础。

2.落实课程协同育人理念

(1)把握重要教育契机,培育学生政治素养。1)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显行业在党的发展历史中所作贡献。教育需要契机,因时而动,教育成效往往事半功倍。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掀起党史学习的热潮,这是引导学生知史爱国的好时机。在思政课上,教师可设置“党史5分钟”教学环节,以党的历史发展为脉络,开展专题教学。通过专题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更准确地掌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重大事件等。在“党史5分钟”学习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专门开设“印刷在党的思想传播中的作用”的专题内容,并为学生讲述“红色经典”的起点———《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又新印刷所承印的历史。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印刷在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从事印刷出版职业的自豪感,培育学生的职业认同感。2)挖掘行业红色资源,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落实课程协同育人理念,思政课教师可将课堂搬进红色场馆,挖掘行业红色场馆资源,创新开展“流动的红色课程”系列教学活动。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韬奋纪念馆,在纪念馆内开展“坚守职业理想,铸就出版人生”的现场教学活动。邹韬奋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记者、政论家,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一面旗帜,他留下的“韬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出版职业人。学生走进场馆,通过场馆内丰富的资源可以知道邹韬奋在少年时代就立下远大志向,立志做一名新闻记者,实现人生理想。成年后,邹韬奋先后创办《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全民抗战》等十余种刊物,高举抗日救国大旗,以笔为枪,战斗不息,投身到挽救祖国危亡的战线上。通过这样沉浸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邹韬奋心怀国家与人民、坚守理想,以笔为枪,为国家命运、民族前途顽强奋斗的精神,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2)开展特色思政教学,突显人才培养需要。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存在“抽象的多、具体的少,理论的多、现实的少,观念性多、实用性少”等问题,而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学生难学、老师难教、课程难上”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设计时,必须强调“知行合一”,以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职业素养等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教学为例,首先,思政课教师可以“共圆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联系,理解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我们的梦,学生可以通过实现个人的职业梦想,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其次,思政课教师可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制“圆梦储值卡”,并依据行业所需人才要求细化学生素质类目,以引导学生进行“圆梦能力自评”,促使学生制订“圆梦储值计划”。最后,思政课教师可与专业课教师共同鼓励和督促学生落实“圆梦储值计划”。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确定发展目标,对自身现有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并主动探寻能力提升途径,以此初步完成德技发展规划。

(3)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协同育人教学。1)专业理论课突显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要求等,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画龙点晴”式地融入思政元素,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接受品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品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以专业课“数字界面设计与制作”中的“图标的基本制作”的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前设计任务,这是学生“试错”的过程。其次,教师可以学生的课前设计为例进行“规范性”分析,引导学生查找设计与“规范性”不符之处。最后,教师可为学生列举真实案例:一位学长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图标设计不规范,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以此引导学生理解“规范性”操作对工作效益的重要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试错”开始,发现自身与“规范性”不符之处,并借助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规范性”操作的重视,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心”。2)实践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在企业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企业带教导师要共同进行教学设计,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克孜尔石窟复原图册”这一实训课教学为例,首先,企业带教导师为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行拟定操作方案,并尝试调色、打样,选择纸张,测算成本。其次,学生在反复尝试后,均无法达到复原图册的最优呈现效果,于是找到带教导师,说:“我们已经试了一百多次,还是不能达到要求,要不就这样吧!”最后,带教导师可以“80多岁的老先生为了百分之百还原画作,尝试数百次”的真实事例,告诉学生要坚韧不拔。再以“克孜尔石窟被西方探险队劫掠走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图册复原对读者欣赏到尽量真实的石窟壁画色彩的重要意义。经过这样的企业实践教学,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都能得到有效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更高,动力更足。

三、课程协同促进中职生德技并修的成效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促进学生德技并修,成效明显。

1.学生的职业技能显著增强

在课程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的职业技能显著增强,在国际大赛中连续获奖。如在被喻为全球印刷界“奥斯卡”的“全球卓越印制大奖”(原美国印刷大奖班尼奖)赛事中,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连续4年,累计17项作品获奖。以2021年的金奖作品“虎头鞋”的包装设计为例,“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作品,在该包装设计中,学生巧妙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采用虎头的造型,整体设计栩栩如生,既有观赏性又具实用性。可见,学生已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融入到工作实践中。

2.学生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在课程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的职业素养明显提升,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有所突破。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参与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选拔赛暨第二届上海市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时,所设计的创业项目“红色印记———建党100周年纪念版印章”成功晋级决赛,这是我校在此项比赛中的首次突破。学生将中国共产党历史巧妙融入到设计作品中,足见学生政治意识与技能素养的双提升。

3.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同步提高

在开展德技并修课程设计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磨课,加深了对彼此课程的认识,协同育人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课的特点巧妙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理念,有助于思政理论知识真正入学生的脑和心,进而对学生的职业实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进一步加强,其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政要点等思政元素主动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适时进行思想引导,以此助力学生成为“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黄海鹏.新时代背景下将劳动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教育[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12).

[2]丁良真.德育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

[3]張晓骞.论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浅谈“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02).

[4]林红明.中职学校“潜能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

[5]吴蓉.中职德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04).

[6]侯珂.新时代加强中职院校德育的路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7]刘珍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中职德育教材的意义与思路[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04).

[8]常彦.新时代立德树人引领下高职院校德技并修育人路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Research on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ity and Technolog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Ba Lina, Huang Qiangwei, Long Bihui, Yang Tianqi

(Shanghai Press and Publication Vocational-Technical School, Shanghai 200431, China)

Abstract: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ity and technology" is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 of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goal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cientifically build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hich can ensure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work in the same direction, promot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while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promote of "morality" and "technolog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r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dea of curriculum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the mor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the mor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the mor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ity and technology;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中职学生立德树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