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定量分析课程改革与建设路径

2022-10-22 01:50
科教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定量课程内容研究生

张 园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公共管理专业为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培养公共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领域数据呈现几何爆炸式增长,这对精细化公共管理和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定量分析方法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要求MPA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系统思维、统计分析、调查研究等公共定量专业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应用性和工具性。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公共管理者有效获取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定量计算,把握公共管理事务的基本运行规律,为政府部门公共管理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国外MPA 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和资料的定量分析能力。美国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要求将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政策规划、评估和执行。Hy、Nelson与Waugh(1987)研究发现MPA 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定量分析能力等应用课程。目前,美国公共行政学教育中定量分析技术方法与能力的培训在不断提高。对于在公共部门任职的MPA 毕业生,培养适当的定量分析能力仍是工作岗位所需要的,适当的定量分析能力是评价MPA 教育成效的关键。研究也发现,定量分析技术的培养对于政策制动具有深远影响,定量分析技术对于MPA 学员决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根据国内学者调查研究,用人单位对公共管理研究生胜任素质的知识体系需求中,统计与数据分析是最适切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但实际满足社会需求程度最低,从培养机制看,公共管理研究生仍然重视培养基础知识和一般性技能,以及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在公共研究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强调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景中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分析思维和政策创新能力,还有研究也提出了“BIA 浸入式”案例模式在公共管理研究中教学中的设想和应用。

1 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定量分析方法能够使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教学研究更具科学性。公共管理研究课程的建设离不开统计学等定量分析方法应用,通过抽样调查、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多元线性回归、probit回归等统计方法,能够从数据中寻找关键因素。

第二,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在公共管理实践工作中,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掌握科学依据,是更好适应环境和工作需要的必要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多融入定量分析方法、培养专业性人才。

第三,定量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学术能力。通过开发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大大拓宽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应用,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

2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对S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开设的定量分析课程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访谈等方式掌握定量分析课程的授课对象基础、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作业和考核等基本情况,发现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适应需求。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的课程本身内容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概率论与统计学等相关知识,由于MPA 学生本身数学功底较为欠缺,加上工作后对相关数理工具运用较少,因而其自身对定量分析方法存在一定抵触心理。部分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授课过程平铺直叙、按部就班,未能充分考虑MPA 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征,不重视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和适应性,MPA学生学习过程中认为困难重重、枯燥单调,且认为定量分析方法理论性太强、对现实工作的指导价值不大,故其定量分析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偏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授课效果难以真正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置内容偏重理论性、实践操作不足。现有定量分析课程对理论和原理性知识点的讲解较为重视,但是缺乏对相关定量分析方法在软件实践操作课程的内容设计,对定量分析相关软件的操作、数据处理与数据解读的实践训练不足,尤其缺乏和现实公共管理行为相结合的定量分析现实案例的数据操作。调查中发现,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的课程中实验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和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匹配度不高,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同时,课程内容和专业实践衔接得不紧密,尤其是定量分析方法在专业实践中运用的较少,已用课程内容和定量分析案例还是以企业或者行业数据为主,涉及政府管理、行政活动等方面的定量数据分析偏少,和公共管理活动的实践案例及其定量分析结合的不充分。

课程内容和专业联系不紧密、案例研究分析缺失。目前,统计学、计量分析等定量教材比较丰富,也有部分实例供MPA 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也有很多高校(例如本文调查的S 高校)将社会研究方法纳入课程学习,但是这些定量课程内容和公共管理本身结合得不紧密,尤其和公共管理专业本身的特征、公共管理和服务属性等差别较大,难以有效引导MPA 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充分运用。同时,定量分析课程主要还是经济管理类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和MPA 专业学位论文衔接不足,授课教师在定量分析课程授课中没有充分结合学位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案例讲解,使得研究方法和专业课程呈现“两张皮”的特征,也很难为MPA 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方法论指导。

3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路径

3.1 建设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是:培养“厚基础、重方法、宽口径”的实用性人才,让研究生运用系统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类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据资料进行定量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帮助政府管理人员对复杂的社会和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社会运行和变动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具体包括:

①能够具备独立进行研究设计的能力。能够明确问题和研究内容,设计数据分析工具、资料搜集方案、研究过程和思路等,避免研究工作的盲目性。

②能够具备独立进行资料搜集的能力。能够学会编制数据采集工具,通过公开统计渠道,以及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搜集、访谈、观察、实验等方面进行一手数据搜集的能力。

③能够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梳理掌握调查分析、统计研究、系统分析等多类专业定量分析工具,具体包括列联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时间序列、决策模型、结构方差模型、计量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和专业素养。

④能够对结果进行合理性解释。能够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解释,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能够形成和具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思维和能力。

3.2 建设路径

在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建立并完善定量分析方法的内容体系,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数理基础。

依据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规划定量分析课程内容体系。通过对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结合社会和政府实际需求,寻求适应需求的定量分析方法,规划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习指数平滑、简单回归等统计技术,对政府长期运营和趋势进行预测;学习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掌握政府行为、居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学习Probit 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基础计量分析等,研究政府绩效、满意度、因果链分析等多维潜在变量测量及其相互关系。内容体系包括:定量理论学习、数据软件分析、软件操作实践、结果分析与策略制订四个模块。

依据定量内容体系编写数据分析指南,建立数据库。按照定量分析课程内容规划体系,对研究任务进行项目式分解并落实到项目组成员,同时和数学专业教师加强联系合作,借鉴公共管理定量研究方法的成果,开发数据分析课程体系,编写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指南,让公共管理研究生较为系统学习定量分析方法,采集各类数据,并能够熟练掌握和适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与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公司建立合作,建立公共管理数据库,为研究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分析提供平台和数据基础。

将定量分析研究和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策分析过程。通过数据案例展示,让研究生能够从公共管理专业视角理解统计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并且能够将数据分析结果和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案例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与政策设计。例如,在政策有效性、政策满意度、政策群体受众分析、政策效果评估等方面,通过定量分析来进行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研究,为政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定量课程内容研究生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形成初步定量思维。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