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对主旋律电影中英雄群像塑造的影响
——以《长津湖之水门桥》为例

2022-10-23 20:07王亚玲
电影评介 2022年6期
关键词:水门群像长津湖

王亚玲

在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观众情感的寄托点。只有人物形象贴近群众、饱满鲜活,方能迅速传播、引发关注共鸣,让观众走心动情,以之为引领、学习之榜样。本文以2022年赢得市场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为例,从新闻媒体的视角、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去解析主旋律电影中英雄群像的传播影响,为帮助新时代下影视英雄群像的创作提供参考。

一、《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中英雄群像的由来及新闻传播概况

(一)银幕中的英雄群像诞生

从2019年来的《攀登者》到2020年的《八佰》,再到2021年的《悬崖之上》,再到2022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些主旋律电影无不是英雄群像塑造与民族精神表达“合榫”的代表佳作。于2022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长津湖》的下部。该片仍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主线,讲述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作为上一部的延续,《长津湖之水门桥》悲壮地完成了“长津湖”的叙事,成功塑造出了热爱祖国、无畏生死的英雄群像。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需要真实的故事来支撑。《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真实故事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三炸水门桥”。水门桥是阻断美陆战一师退路的唯一咽喉要道。一旦炸毁了水门桥,美军1000多辆装备车辆将被堵截于此。于是,“炸掉水门桥,绝不能让美军逃跑”的艰巨任务由此诞生,充满“魔幻”的残酷场面随之出现:水门桥被炸断之后,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工兵很快将其修好。修复,炸毁,再修复,再炸毁……就在8天3炸的炸桥过程中,志愿军有的排在执行任务时,战士全部牺牲……那些参与炸桥的志愿军战士,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中英雄群像的由来。

(二)影视作品中的新闻传播现象

近年来,随着众多电影票房不断破亿,票房能否代表一部电影的好坏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从票房来看,《长津湖之水门桥》无疑是2022年主旋律电影中最为卖座的影片,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影视作品。这点,从与同为主旋律电影、抗美援朝题材的《决战上甘岭》在百度上搜索相关词条相比可窥见一二。截至2022年3月,在百度上输入“长津湖之水门桥”一词,立刻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2,600,000个”;而搜索《决战上甘岭》时,百度上显示的搜索结果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50,000个”。从新闻媒体视角来看,全媒体时代下的高票房主旋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在受众中有着强大的精神基础,在票房节节攀升的同时,也使得影片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成为现象级的传播现象。

电影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媒介,在展现英雄群像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在短时间内通过声影像等系列技术和电影独特艺术的创作加工,让英雄群像立体、生动地在大众心中“复活”,实现了报纸等纸媒无可比拟的传播效果。

二、从大众传播学视角解析《长津湖之水门桥》英雄群像

(一)贴近生活的塑造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得知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从产生发展到当下“每个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大众传播早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直以来,在大众传播的环境监测、社会整合、文化传递、娱乐和设置议题几大社会功能中,“议程设置”是广大传媒学者最为热衷且愿意探讨研究的。该项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等人提出。其中“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受众就越关心什么”是其核心思想。《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英雄群像中,荧幕中那些为国捐躯的志愿军战士,当他们卸下肩上的责任时,伍千里就是极其疼爱小弟伍万里的兄长,梅生就是那个想教好女儿数学的父亲、对妻子外刚内柔的好丈夫,余从戎是邻家大哥哥,憨厚耿直、大大咧咧……还有平河、何长贵,他们没有一丝“高、大、全”的超级英雄影子,他们纯真、朴实,对刚建立的新中国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它所报道、重视和关心的内容,是与大众需求和关心点紧密结合的。反之,大众所关心的通过电影也得到了回应式的表达。这不仅符合了大众传播的内在属性,也反映出大众传播对电影创作和观众产生的影响。

“当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公众的文化水准、自主意识空前提高,任何外界力量强制性决定个体思考的企图已经很难实现。”《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英雄群像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能打动观众,走进受众心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尽管《长津湖之水门桥》搭乘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1周年”的重要“时间列车”,但影片荡气回肠、感人至深、贴近生活的人物塑造,亦成为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或者在网上搜索的重要因素。

(二)贴近实际的叙事

一部电影,最为直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便是通过影像与视觉效果揭示人物的背景、性格特点、精神风貌、行动轨迹及心路历程。《长津湖之水门桥》对此种方式的运用极为高超巧妙。

影片伊始,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扛着枪奔跑上雪山冲向敌人的炮火,此时的背景音乐高昂壮阔,战士冲锋号角漫天,充满着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情绪。接着用闪回的方式,把第七穿插连的英雄群像一一呈现:梅生、余从戎、平河、谈子为、伍千里、伍万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每一个人最开始出场时,眼神里都透露出刚毅、无畏、威武,无一不是充满朝气的铮铮铁汉。然而镜头一转,历经战火洗礼,再出现时,这些铮铮铁骨要么右眼扎绷带、要么脸上沾满血迹、要么神态疲惫,战争的残酷即刻显现。在短暂的战火休息间,余从戎和伍千里先后和炮营营长老杨寒暄对话,请老杨在七连进攻方向多放几炮。他们知道,在重炮火力掩护下,伤亡自然相对要少些,牺牲减少。这种重视生命、想活下来的人物的真实心理,电影一开始就做了铺垫。随着剧情发展,这种基调贯穿了电影始终。

特别是与死神多次擦肩而过的少年伍万里淡定地说出那句“不重要了,我要让你们都活着回家”时,一种悲壮而哀伤的情绪在清点阵亡战士时,达到影片的第一个悲剧美学高潮。战争是残酷的,但保家卫国也是必须实现的。尊重残酷惨烈战场的真实性便是《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特点,也是影片成功塑造出贴近实际的英雄群像的底色。

(三)贴近群众的艺术

在大众传播的环境监测、社会整合、文化传递、娱乐和设置议题几大社会功能中,后几项功能几乎是每一部影视作品都必须承载的使命与职责。文化需要传承和传递,公众除了学习,也需要娱乐,听新闻、看赏心悦目的电视或电影。有着“第七艺术”之称的电影,在文化传承和娱乐方面,有其独特优势。《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编导和演员在塑造人物的集体主义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舍生忘死的主流价值同时,也浓墨重彩地描绘着每个人物的特殊个性。

以伍千里为例。在影片中,伍千里是七连最后一个牺牲的英雄。延续《长津湖》的主线,作为伍万里哥哥的他,亲历太多战友的牺牲,深知战场的残酷,枪眼无情,面对号称世界上最强悍的部队,在连长和兄长的双重身份下,无比希望自己的战友和弟弟活下来。因此,他奋勇地带着七连助力炮营去抢美军火炮,请炮营在七连的进攻方向,炮多轰一轮。在轰炸水门桥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他先是独自勇闯指挥部,想生擒美军指挥官从而不战而胜。后来他又和梅生左右配合,在被美军雨林般的子弹击中前,独自引爆炸弹,完成炸桥。所有这些,伍千里目的只有一个:完成任务,减少与美军正面交锋,减少牺牲。这样一个坚毅果敢而又爱兵胜己的英雄形象,既合乎逻辑,又贴近群众路线。

相似的还有狙击手平河。平河在影片中堪称“神枪手”,他打巴祖卡最为熟练,可以说是七连火力点一样的存在,既安全又危险。因此,在七连再次出发炸桥前,他不顾伍千里的阻拦,义无反顾地向伍万里说出了大哥伍百里死亡的真相。即将奔赴无情战场时对平河的这一细节描写,展示了他人性里的正直善良,丰富了平河的人物形象。还有推开战友用双手和胸口抱住炸弹的那名无名小战士,以一己之力吸引美军火力的余从戎,驾车冲向山崖的梅生……牺牲的每一个英雄,他们爱生死之交的战友、爱祖国、爱妻女,他们悲壮赴死,完成了影片中战争无比残酷的表达。这种新时代下的影视英雄群像所展现出来的悲壮美,符合现代价值观念和大众审美理念。

三、新闻媒体视角下塑造主旋律电影英雄群像的路径

根据召唤结构美学,文学作品的文本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站”。在《长津湖之水门桥》跌宕起伏的文本叙事里,不同场景呈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与空白”的美学范畴,给受众和新闻传播创造了想象空间。

从相关媒体报道可知,无数观众在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时印象最深且最终破防的地方,是影片第二次报数的场景。当伍万里含着泪报到时喊道: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157人的队伍,只有一人生还。面对这一报数,所有活着的士兵在哀伤震惊的同时,表现出了出奇地冷静。影片在此没有硬煽情,无论是与牺牲战友伍千里有过命交情的杨营长,还是正在爬楼梯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他也只是迟疑停顿了下,然后返回走下楼梯,问伍万里有什么愿望……这些都是真实的状态。无论是从新闻媒体视角还是客观存在审视,战争只有输和赢,但无论输赢,牺牲都是避不开的重痛,电影通过这样的叙事巧妙地做了空白而肯定的回答。

《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中代表着千千万万个抗美援朝牺牲的伍千里、平河、梅生、余从戎、平河、谈子为等英雄,他们不是神,也不是“打不死”的超级英雄,由于战争的惨烈冷酷,他们最终留在了异国他乡。但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是每一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誓死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观众对影片所传达的这种真实英雄,是高度认可的,所以“付之以泪”。

樊大彧认为,新主流电影以主旋律题材引领,呈现伟人平凡化、英模平民化、平民主体化三重景观,由此展开生动的“中国叙事”。以此看《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英雄群像的塑造,与英模平民化、平民主体化的“中国叙事”高度切合。同时,这也是以《长津湖之水门桥》为代表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明显特征,摒弃机械僵硬、老气横秋的创作语态和脸谱化、理想化的人物塑造方式,抛开标语口号式的宣教,立足唯物史观,从具有现代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的艺术视角切入,用足够令人信服的戏剧桥段和情节铺陈,为普通人成长为英雄、锻造成先锋的过程提供充足的戏剧逻辑和现实依据。这种重新认识和发现英雄的电影叙事手段,不仅拉近了英雄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也成为主旋律电影塑造丰满的英雄群像的重要策略。

结语

作为一部向抗美援朝志愿致敬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从大众视角,在悲怆而场面恢弘的宏大叙事中,采用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叙事方法将具有不同性格和生活愿望追求的志愿军战士塑造成具有钢铁般意志、热爱祖国、无畏生死、英勇不屈的英雄群像;通过高超成熟的电影技术手段和细腻生动的细节场景使得英雄血肉饱满、生动可感,展现出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不朽”民族力量,引发人们对和平年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深沉思考。

猜你喜欢
水门群像长津湖
英雄群像、历史真实与“出圈”营销——多方位解析《长津湖之水门桥》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过水门
飞机“过水门”仪式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