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企业承包商“六维”安全管理模式探析

2022-10-24 03:27韩少辉崔贏午鲍静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航天工业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交底承包商航天

韩少辉、崔贏午、鲍静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任务与日剧增。在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工业化进程中,航天企业已不仅将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检修保养等保障性、辅助性业务外包给承包商,还将部分通用性航天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等外包给承包商,承包商在促进航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历程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目前,航天企业外包项目实施中存在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承包商自身也存在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管理能力和水平不足等问题,并先后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事件和问题,给航天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为确保航天科研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必须对承包商进行规范安全管理。

一、 航天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航天企业承包商管理制度缺失或流于形式

不少航天企业认为,既然项目已经外包,相关安全责任和管理应由项目承包商负责,因此未建立针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建立的制度过于粗放。即使建立了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不少企业在项目外包实施过程中并未严格真正执行和落实,个别企业即使组织开展了招投标程序,也是形式大于内容,这种情况下,安全能力和业绩低下、甚至安全生产资质和条件不具备的承包商获得航天企业准入也就在所难免,为航天企业从源头上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承包商安全管理体系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航天企业外包的业务不涉及主营业务和核心产品,其关注点往往集中于产品功能性能实现和服务完成的及时性,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能力并未充分关注和重视,导致部分承包商缺乏动力和外在约束条件来改进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未落实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不能结合具体项目建立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证经济效益往往把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放在首位,把安全放于次要、从属甚至不予考虑的位置,这种情况下项目承包商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机制形同虚设。

3.承包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出于人员成本考虑,部分承包商,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的承包商,不愿维持较大的人力成本支出,一般会在承揽到业务后招募临时工作人员,这些临时工作人员来源广泛,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实践,其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不具备现场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的能力,更谈不上应急处置能力;此外,这类人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工作规范性欠缺,较难服从统一管理。多年来航天企业承包商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统计情况也表明,这类人员是违规违章行为的多发群体,也是各方安全监督管理的薄弱点和难点。

1) 评价矩阵的建立.根据确定的安全管理测度,邀请p个专家对指标Aij进行打分,从而建立评价矩阵Di=[dijk]s×p.

4.航天企业对承包商安全交底不充分、安全教育不到位

门诊登记的合并PE的ED患者508例,最终完成治疗并纳入本研究的共381例。平均年龄(32.8±1.3)岁,平均已婚时间(6.6±1.1)年,ED和PE平均患病时间分别为(2.85±0.7)年和(1.89±0.9)年。

5.航天企业对承包商分类和作业过程监管不到位

为了仿真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加工过程,进给速度设置为3 000 mm/min,给出了两种类型的主轴转速,如图3所示。实验中,托架沿3个方向移动。

二、 航天企业承包商“六维”安全管理模式

1.完善制度规范,细化职责流程

航天企业应结合安全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要求,完善承包商安全管理程序文件,细化承包商准入门槛、作业分类、安全风险分级、安全交底和培训、过程监督管理、考核等全过程职责和流程,要将项目承包商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航天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实现标准一致、要求一致、管理一致,确保航天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切实履行。同时,航天企业应梳理承包商项目实施过程涉及的所有部门,如项目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现场实施部门、保障部门等,通过细化各相关部门的分工及职责,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履职到位。

不少航天企业在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时,往往就事论事,仅就承包商承担项目过程中的安全事项进行交底,不对承包商进行项目周边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交底,导致周边出现异常情况时,承包商无从下手、无所适从。此外,对承包商的安全教育培训往往也是敷衍了事,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考核没有差异性,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为便于在各级各类检查蒙混过关,制作虚假报告和记录。这种情况下,承包商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能力可想而知,一旦出现突发或异常情况,承包商非但做不到正确处理,还极易导致安全事故事件发生,造成安全事故事件的失控和扩大。

2.严格门槛准入,实施源头控制

航天企业应针对承包商承担的作业类别和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和过程监管模式。其次,航天企业要将各类承包商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体系中,在项目实施中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和统一管理,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要及时组织协调和解决。如对航天型号试验类承包商制定的试验方案,航天企业应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对试验方案进行安全专项审查,审查重点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应聘请外部安全机构和安全专家参与。安全专项审查通过后,航天企业还应通过安全技术交底,向承包商明确相关安全要求。作业过程中,航天企业应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全过程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同时,航天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和深度,一旦发现承包商存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问题,应根据情况对其实施经济处罚、限期整改、停产整顿等。

航天企业承包商种类较多,有涉及安全风险较大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检修保养单位,也有安全风险较低的航天产品设计单位。对不同作业类别和不同安全风险等级的承包商,其安全管理要求和过程监管方式也不尽相同。当前,航天企业项目承包商经常会出现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如危险区域不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危险性作业不按要求办理审批和票证、现场人员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未指派专人对交叉作业进行现场监护管理等,这些问题固然有承包商自身原因,但也反映出航天企业对现场安全要求不严格、监督管理不到位。此外,部分航天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存在安全管理职责交叉,对现场的管理都寄希望于对方,导致各方现场安全监护走过场、日常安全检查走形式,遇到问题难免推诿扯皮。在此情况下,承包商现场安全管理流向失控状态就不可避免。

3.签订安全协议,细化安全责任

航天企业承包商在实施承包业务前,应由企业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安全管理部门、现场实施部门,对承包商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技术交底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要求、作业设备设施情况、现场及周边主要安全风险、安全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危险性作业审批等;同时,结合项目实施,航天企业应将承包商现场作业人员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必要时可视情发放上岗证。

4.强化交底培训,提升人员能力

航天企业承包商确定后,业务主管部门应结合项目特点,制订针对性的安全协议,如承包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现场设备设施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航天企业对承包商作业方案审查、定期检查要求等,经与承包商协商沟通后,作为合同专项条款或专项安全协议,结合项目合同进行签订,以明确和细化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权限等,对后续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规范。

5.规范过程管理,实施分级分类

航天企业在进行承包商选择时,应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审查组,对承包商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专项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与项目相适应的单位和人员安全资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单位和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类似项目的安全业绩、工伤保险缴纳情况等内容。必要时,航天企业还应对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能力等进行类似在施工项目现场和管理资料的检查和确认,以确保其具备项目所需的安全保证能力。此外,航天企业还应对承包商分包及分包过程进行安全约定和要求。通过上述严格准入措施,以实现源头控制。

航天企业承包商在实施承包业务前,应由企业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安全管理部门、现场实施部门,对承包商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技术交底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要求、作业设备设施情况、现场及周边主要安全风险、安全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危险性作业审批等;同时,结合项目实施,航天企业应将承包商现场作业人员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必要时可视情发放上岗证。

定义5(访问请求(IR))用户a和用户b是好友,用户b请求访问用户a发布的消息,我们用如下三元组来表示:irba=(b,m,a)。

6.健全考核机制,注重工作实效

目前,航天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型号产品合格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考核评价管理相对规范。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充分借鉴质量体系管理模式和方法,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要素要求,通过承包商安全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对承包商安全保证能力的评价和绩效考核。首先,评价和绩效考核要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便于实践和操作。其次,评价和考核要以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安全表现为主,要敢考核、真考核。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航天企业应定期检查,并结合检查情况对其进行考核处罚,对出现一般性安全隐患和问题的,主要采取罚款和通报形式;对出现否决项、产品存在重大安全缺陷、严重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导致事故的承包商,应拉入黑名单,后续项目不再使用。

承包商安全管理是航天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天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规范项目承包商安全管理是航天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和政府对航天企业的基本安全要求。航天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以零事故、零伤害为目标,坚持全过程管理,以承包商规范管理为重要抓手,从完善制度规范、严格门槛准入、签订安全协议、强化交底培训、规范过程管理、健全考核机制等6 个维度,构建承包商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推进承包商安全管理的流程化、精细化,打造航天企业与承包商安全利益共同体,为航天事业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交底承包商航天
我的航天梦
逐梦航天日
建设方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开工前交底初探
第三选择思维的妙处
独立基础施工实训学材
浅谈施工技术交底的实施过程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百年大计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