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沙司他联合促红素与单一应用促红素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中的效果比较

2022-10-25 07:57申亚铃天津市东丽医院天津300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血常规用药水平

申亚铃(天津市东丽医院,天津 300300)

CKD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肾脏疾病类型,一般指的是病理检查、血尿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异常(也就是发生肾损害)时间大于等于3个月的患者。CKD这一疾病是难以根治的,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近些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情况的出现,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1]。肾性贫血指的是因为各种因素所导致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而产生的一种疾病类型,属于慢性肾脏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类型[2]。对于CKD患者来说,其一旦出现肾性贫血就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而在实施CKD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药物治疗属于应用较多的方式,为了患者的更好治疗需要分析更加有效的用药方案[3]。本次实验研究将58例CKD肾性贫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运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实施治疗,对比分析RC联合RHEI用药与单一RHEI用药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范围为:2020年10月-2022年1月,共包括在我院接受CKD肾性贫血治疗的患者58例,根据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n=29)与单一用药组(n=29)。联合用药组中男性患者17例,所占比例为58.6%,女性患者12例,所占比例为41.4%,年龄介于33-69岁,平均(48.26±3.25)岁,慢性肾脏疾病病程介于1-8年,平均(4.02±0.58)年,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有12例、慢性肾小球肾病的有9例,高血压性肾病的有5例,其他的有3例;单一用药组中男性患者18例,所占比例为62.1%,女性患者11例,所占比例为37.9%,年龄介于33-68岁,平均(47.87±3.19)岁,慢性肾脏疾病病程介于1-7年,平均(3.87±0.63)年,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有13例、慢性肾小球肾病的有9例,高血压性肾病的有4例,其他的有3例。统计学分析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患者一般资料后发现,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CKD的诊断标准[4],红细胞压积小于30%,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10g/L;②患者年龄介于25-70岁之间;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存在铁剂过敏情况的患者;②合并心脏、肝脏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③存在活动性感染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④在入组前1个月使用过抗贫血药物的患者;⑤对本次实验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

1.2药物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用药的方式为口服,每天用药3次,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的具体用药方式如下。

1.2.1单一用药组患者的用药方式为单一应用RHEI,其用药的方式为皮下注射,每次的用药剂量为100-150U/kg,每周用药3次,连续治疗时间为3个月。

1.2.2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用药方式为RC联合RHEI治疗,其中RHEI的用药方式、剂量、时间均与单一用药组患者相同,RC的用药方式为饭后口服,根据患者的体重设定用药剂量,体重小于60kg患者每次的用药剂量为100mg,体重在60kg以上患者每次的用药剂量为120mg,每周用药3次,连续治疗时间为3个月。

续表2

1.3评价指标

1.3.1治疗效果[5]治疗完成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以及微炎症因子水平均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认定为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以及微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但是并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认定为好转;治疗完成后患者并未达到有效、好转的指标,甚至有病情加重情况的出现认定为无效。

1.3.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 包括的临床症状类型涉及头晕、乏力以及心力衰竭、心绞痛,每一项症状根据其严重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介于0-6分之间,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症状表现越轻微。

1.3.3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 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分别于治疗前、后于清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患者的静脉血4ml,在充分离心处理之后实现血清分离并完成抗凝处理,之后运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

1.3.4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 血清铁(Serum Iron,SI)、不饱和铁结合力(unsaturated iron-binding capacit,UIBC)、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force,TIBC)、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其检测的具体流程、方法等均与血常规指标相同。

1.3.5治疗前后微炎症因子水平 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

1.3.6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类型包括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头疼、血压上升。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本研究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运用%表示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并借助χ2检验;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与微炎症因子水平,并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联合用药组有患者29例,其中17例患者治疗有效,11例患者治疗好转,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6.6%;单一治疗组有患者29例,其中14例患者治疗有效,9例患者治疗好转,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9.3%,单一用药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联合用药组患者相比相对较差(χ2=15.033;P=0.038)。

2.2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与单一用药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与单一用药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水平比较(g/L)

2.4治疗前,两组患者微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与单一用药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因子水平

2.5联合用药组29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其中头痛1例、恶心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单一用药组29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6例,其中头痛1例、恶心呕吐2例、胃肠不适2例,血压上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7%,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联合用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单一用药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χ2=12.694;P=0.041)。

3 讨论

肾性贫血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种贫血类型,属于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阶段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头晕乏力以及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等相关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6]。在实施CKD肾性贫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这一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效果,而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就需要分析并得到更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7]。

RHEI属于CKD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药物,其可以促进红系祖细胞分化,促进红细胞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细胞膜抗氧化酶的功能,其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Hb含量,但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的效果有限,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理想[8]。RC属于CKD肾性贫血患者的一种新型治疗药物,这一药物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促红素的表达,有助于促红受体活性提高,在改善铁吸收障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11]。RHEI与RC这两种药物均属于治疗CKD肾性贫血较为常见的药物,二者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并获得相关指标改善,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2-13]。周春花[14]的相关实验研究将96例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药物(RHEI)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RC治疗的研究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血常规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的相关结果、结论有着一定的一致性,有助于验证在实施CKD肾性贫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RHEI联合RC的显著效果与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CKD肾性贫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运用RHEI与RC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血常规指标水平、铁代谢指标水平以及微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血常规用药水平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张水平作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