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型麻风一例

2022-10-25 07:55孙红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麻风耳垂皮损

刘 红 孙红芹

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蓬莱,265600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原籍四川,现常居蓬莱。因面部浮肿伴眉毛脱落2个月来诊。患者6个月前躯干部出现红斑,无明显瘙痒刺痛等感觉,后渐加重增多,四肢、背部出现泛发的大小不一的丘疹、斑块,呈浸润性。近2个月面部出现浮肿,眉毛睫毛渐脱落,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呈狮面,部分皮损触觉迟钝,1周前左足底出现深在溃疡,无痛感。自患病以来饮食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患者否认麻风患者接触史,4个月前回乡探亲。我院皮肤科医生会诊后高度怀疑麻风,为进一步确诊,转诊至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体格检查:系统情况好。皮肤科查体:面部可见浸润性斑块,双侧眉毛脱落,双眼轻度红肿、无疼痛,双眼主动眨眼和闭合正常(图1a)。躯干部、四肢可见泛发的大小不一的浸润性丘疹、斑块,四肢未见明显畸形(图1b)。双侧耳大神经未见粗大,左侧足底可见一深在的无痛性溃疡,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轻度触痛。

图1 1a:面部多发浸润性斑块,双侧眉毛脱落,双眼轻度红肿、无疼痛,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呈狮面;1b:躯干部泛发大小不一的丘疹、斑块,无疼痛瘙痒感 图2 2a:表皮萎缩,表皮下见一窄的无浸润带,真皮浅深层组织细胞和泡沫细胞肉芽肿呈条索状或片状浸润,皮小神经呈层状变,淋巴细胞少而散在(HE, ×100);2b:抗酸杆菌6+(抗酸染色,×400)

辅助检查:组织液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示左眶上6+;右耳垂 4+;下颌4+;左手臂5+;细菌密度指数(BI)4.75;细菌形态指数(MI)80%。皮损麻风分枝杆菌qPCR检测阳性。病理结果示(腹部)表皮萎缩,表皮下见一窄的无浸润带,真皮浅深层组织细胞和泡沫细胞 肉芽肿呈条索状或片状浸润,皮小神经呈层状变,淋巴细胞少而散在。抗酸染色:抗酸杆菌6+(图2)。

诊断治疗:结合临床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瘤型麻风,给予多菌性联合(MB)化疗方案。目前已治疗2个月,无新发皮损。

讨论麻风作为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引起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外周神经的损害,但也可能影响眼睛、黏膜、骨头和睾丸等部位,并产生一系列临床表型。来自中国文山的一项研究发现自2005年以来,明显残疾每年都在增加,2015年新增病例中残疾率达34.8%。本例患者病史较长,在皮肤发生麻风杆菌弥漫性浸润的基础上,出现了板块结节和脱眉等典型的临床表现,瘤型麻风患者神经损伤一般较迟,就诊时未出现明显神经损伤。

猜你喜欢
麻风耳垂皮损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浅谈麻风病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耳垂有什么用
耳垂有什么用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耳垂皱纹多,当心冠心病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