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草块茎-杏仁速溶粉酶解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2022-10-26 11:49陈怡岑魏忠平冯良山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出粉率莎草速溶

陈怡岑,李 颖,赵 旭,杨 宁*,魏忠平,冯良山

(1.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3.沈阳市生态种养与功能性农业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161;4.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2)

油莎草Cyperus esculentusvar.sativus块茎又名油莎豆,是莎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地下核桃”、“虎坚果”。油莎草块茎含有丰富的粗脂肪、粗蛋白、淀粉、糖类、膳食纤维、矿物质、酚类、甾类、蒽醌、生物碱等[1-2],其综合营养成分超过玉米、小麦和大豆,具有良好的食用、药用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食品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油莎草块茎作为食品原料,逐步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国内用油莎草块茎开发的食品较多,如油莎草块茎乳汁[3]、油莎草块茎酒[4]、油莎草块茎糖、油莎草块茎饼干[5]、油莎草块茎饮料[6]、油莎草块茎速溶粉[7]等,也可作为添加剂加入冰激凌中[8],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开发新型林草产品,本研究采用油莎草块茎和杏仁组合制备速溶粉,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设计,探究油莎草块茎-杏仁速溶粉酶解工艺对其出粉率的影响,既丰富了油莎草块茎副食品的种类,又提高了传统速溶粉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为改善油莎草块茎综合利用价值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油莎草块茎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杏仁、白砂糖、添加剂(单甘酯、黄原胶、海藻酸钠、卵磷脂)为食品级市售;α-淀粉酶(中温AAS型)1.0万U·g-1,食品级,购自沧州夏盛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纤维素酶(CEL-01型)1.1万U·g-1,食品级,购自沧州夏盛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JM-80型胶体磨;GPW 120-Ⅱ型喷雾干燥机;NS1001L Panda2k高压均质机;TGL-20B高速离心机。

1.3 试验方法

1.3.1 配 方

油莎草块茎、杏仁质量比7∶3,白砂糖占总料质量7%,单甘酯占总料质量0.06%,黄原胶占总料质量0.01%,海藻酸钠占总料质量0.01%,卵磷脂占总料质量0.5%。

1.3.2 制备方法

精选油莎草块茎,去除发霉、不饱满的颗粒,反复清洗4次,按照料水比1∶3(质量比),室温条件,加水浸泡48 h,去皮。杏仁炒制熟化,去掉外皮,按照料水比1∶10(质量比),经组织捣碎机粗磨、胶体磨精磨至浆备用,记料1。去皮后的湿油莎草块茎按照料水比1∶7(质量比),组织捣碎机粗磨后,转移至胶体磨精磨至浆,记料2。混合料1和料2,添加0.8%的纤维素酶,50℃酶解5 h,100℃、30 min条件下灭酶。添加1.0%的α-淀粉酶,60℃酶解40 min,在120℃、30 min条件下灭酶。用过滤筛将渣液分离,将白砂糖、单甘酯、黄原胶、海藻酸钠、卵磷脂调配到浆液中,经过搅拌(防止糊底)、煮浆(煮沸10 min)、过滤,冷却至室温;采用二级均质,一级高压设定20 MPa,二级低压设定10 MPa,确定其加热温度为46~50℃、真空度为80~90 kPa[8],经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85℃,出风口温度95℃,进料流量1.0 L·h-1)得到成品。并计算出粉率。

出粉率(%)=干燥后油莎草块茎杏仁粉量/干燥前油莎草块茎杏仁用量×100%

1.4 单因素试验

采用α-淀粉酶(中温AAS型)添加量(0.4%、0.6%、0.8%、1.0%),酶解时间(20、30、40、50 min),酶解温度(55、75、85、95℃)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确定α-淀粉酶试验条件。

1.5 正交试验

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根据L9(3)3设计方案(表1),以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α-淀粉酶试验条件。

表1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

1.6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和Origin8.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α-淀粉酶(中温AAS型)酶解工艺的确定

由图1可知,α-淀粉酶的添加量对出粉率有重要影响,出粉率随着α-淀粉酶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α-淀粉酶水解油莎草块茎-杏仁中的淀粉,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溶液的黏度下降,α-淀粉酶还原能力增加;由于淀粉浓度的下降,产物浓度上升,当α-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8%时出粉率为58.0%,达到水解最高点,即水解极限,而后α-淀粉酶可能出现部分失活,导致反应速度降低,出粉率降低,所以确定α-淀粉酶最佳添加量为0.8%。

图1 α-淀粉酶添加量对出粉率的影响

2.2 酶解时间的确定

如图2所示,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有明显影响,当酶解时间<40 min,出粉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酶解时间>40 min出粉率略下降,说明在酶解时间为40 min时,α-淀粉酶对油莎草块茎-杏仁中淀粉的酶解作用已经结束,再增加酶解时间无意义,为节省能源,选择40 min作为最佳酶解时间。

图2 酶解时间对出粉率的影响

2.3 酶解温度的确定

α-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正常情况下,在低温时酶反应速度较慢,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达到最合适的温度时,反应速率最快,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下降,直至反应停止。如图3所示,当酶解温度为65~75℃,出粉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酶解温度为75~95℃,出粉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说明75℃为最合适酶解温度。

图3 酶解温度对出粉率的影响

2.4 酶解工艺的优化

如表2、表3所示,影响出粉率酶解工艺的因素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说明酶解温度对酶解工艺影响最大,其次为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影响最小。“C”因素3水平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中水平2最好,“B”因素3水平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水平3最好,“A”因素之间差异不显著,因其水平2最好,因此酶解工艺最佳试验组合A2B3C2,即酶添加量为1.0%,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75℃。在正交优化试验中酶解工艺最佳试验组合为A2B1C2,如表2所示,即酶添加量为1.0%,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75℃,出粉率为57.51%,此时得率最高;单因素试验确定酶添加量为0.8%,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75℃,经综合分析,确定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1.0%,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75℃,验证出粉率为58.62%,正交试验结果与验证结果符合试验精密度要求(正交试验结果与验证结果的绝对差值小于两者算数平均值的10%),说明调整酶解试验工艺可行。

表2 酶解工艺正交优化

表3 酶解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油莎草块茎-杏仁速溶粉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影响油莎草块茎-杏仁速溶粉酶解的主要因素顺序是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说明酶解温度对酶解工艺影响最大,其次为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影响最小,油莎草块茎-杏仁速溶粉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1.0%,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75℃,出粉率为58.62%;在此条件下生产的油莎草块茎-杏仁速溶粉,出粉率高,风味佳,口感好,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油莎草块茎特有的香味和色泽。

猜你喜欢
出粉率莎草速溶
Keep tradition alive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基于灰分含量的累积出粉率对小麦粉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出粉率对小麦粉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
出粉率对小麦粉理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不同出粉率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研究
超微脱脂米糠粉制备速溶冲剂的研究
速溶胍胶压裂液的研制及再生可行性研究
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