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研究

2022-10-27 00:33汤飞飞段辉军李忠怡
成才之路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视域育人

汤飞飞 段辉军 李忠怡

摘要:现如今,“00后”是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对他们开展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教育十分必要。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全面开展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各科教师以及管理人员都需要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育人及教育改革的工作中,及时了解“00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明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实施方案,提出有效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意识;担当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6-000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1BDY009,编号:ND212322)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高校培养优秀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政策指引。2020年初我国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在疫情面前,医者仁心有大爱;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扶贫工作者在岗位上积极作为……这些都离不开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因此,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不仅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广大学生群体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

“00后”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从小生活在互联网信息化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自身应该具备责任和担当意识,做出一番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领悟。因此,在当前“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应加强教育管理实践,积极培育“0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一、“三全育人”研究现状

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逐渐出现了关于高校“三全育人”的研究成果,比如王洁(2017)认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不放弃任何育人的时间段,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覃蓉、陈志波(2019)指出“红色文化作为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是打开‘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格局的有益途径”。王森浩、李月红(2020)提出“基于‘三全育人的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这些研究说明“三全育人”对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中,黄四林(2019)“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测量提供了有效的测评工具”。江山、姚硕(2019)指出“‘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与提升,正成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与新挑战”。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研究中,刘晓玲(2018)提出了“结合时代培育担当精神、成长需求把握担当精神、优化担当精神培育机制”的培养策略。以上研究成果中,非常欠缺针对“00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材料,而且没有基于“三全育人”视域开展“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路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非常有意义。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遇到的问题

1.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的不足之处

(1)教师对责任担当意识教育认识不足。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有的教师对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教育认知不足,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只强调爱国、团结、合作、互助,忽视责任与担当教育。一些高校在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中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实践指导,导致部分“00后”大学生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比如答题时知道“正确答案”,但在行为上受利己主义、拜金主義的影响,缺乏大局意识,不愿吃苦奉献。

(2)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度不够。“三全育人”是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理念和行动方案,高校应以人为本,培养出综合素质强、个人品质优、人格完善的大学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高层次建设者。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度不够,没能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全方位地深化课堂教学,也没有在师资方面进行有侧重的培养和考核。

(3)缺乏对相关教育指标的评估。“三全育人”教育缺乏对人才培养教育指标的细化及教育效果的评估,只是基于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考查展开评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教育缺乏评估指标,也很少有教师评估过学生这方面的表现。从综合育人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往往是影响学生日后职业选择和日常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有必要重视相关教育指标的确定和教育评估。

2.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担当精神理解和行动上的不足

(1)理解和认知上的不足。“00后”大学生成长于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学生从小的生活条件良好,没吃过苦,甚至有的学生是在家长的“宠溺”下长大,虽然思维独立意识强,但是生活独立意识和能力较差,他们对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担当起时代历史所赋予的使命认知不足。

(2)行为表现上的不足。由于网络监管存在漏洞,网络中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其直接影响到“0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导致部分大学生信念意志不够坚定,语言和行为出格,不能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学习和实践中缺乏集体意识,对自我、家庭、他人、集体和国家都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存在攀比之风,这给“三观”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追求“一夜暴富”,或者追求“躺平”,不将精力放在学习、科研、创新上,而是沉迷在游戏、购物、刷短视频方面。

(2)学校因素。高校所开展的责任与担当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上不够鲜明,缺乏特色,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只重视成绩、科研创新成果、就业率等,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育成果导向。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不够多元化,特别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呈现出信息化、多媒体化、互动性和合作性的特点,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较少,且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教育效果不佳。

(3)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对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的认知与表现会直接作用于儿女,有些情况下,即便是学校教育也很难转变学生的观念。比如有的家长比较自私,不能顾全大局,缺乏勤俭节约、孝顺父母、劳动致富的美德,这些都会给儿女造成不良影响。

2.主观因素

“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见识丰富,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但也容易沉迷于网络,受到一些不良思潮、不健康观念的影响,拥有过强的自我意识,缺乏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这会直接影响到“00后”大学生未来能否担负起国家社会建设的重任。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的实施方案

1.优化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环境

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大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氛围、社会价值理念、社会新闻宣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物质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也呈现出繁荣景象,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于现代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引导成效。此时,国家应当积极发挥社会协同教育的作用,充分挖掘全社会的资源,如利用媒体、企业、社区、社会机构的力量,宣传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揚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一分子,从而增强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

2.打造优质校园育人环境

在“三全育人”理念及培养新时代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下,高校应调整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高校“三全育人”视域下,教师的水平和对育人新要求的理解、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校园环境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在育人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日后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集体中具有积极正能量的一员打好基础。因此,教师要打造优质的校园育人环境,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通过树立榜样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增强大学生对自我、家庭、他人、国家等的责任感。

3.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00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虽然不同,但多数家长都能供孩子上学,即便经济条件比较差,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比较高,但有时用力的方向也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高校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充分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

4.关注大学生个体差异

“三全育人”视域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00后”大学生更注重自我成长与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容易产生新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来看,“00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及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影响到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社会责任意识及担当教育中应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五、“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的实践策略

1.编写校本教材,优化教育课程设计

“0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接受和理解多元化社会,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和行为还不够成熟,容易受不良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必须承担起“三全育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更新社会责任担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和精神需求。当前,高校所开设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育与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劳动教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都可以融入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育。同时,还可以尝试编写关于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校本教材,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方案,优化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理实结合的教科书。

2.融合红色主题,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面向“00后”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应拓展视野、创新方向、融合红色教育主题,结合建党百年的历史进程、浴血奋战的英雄人物、社会生产建设中的平民英雄等开展相关教育,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教育深入人心。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利用好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重点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播放红色革命影片、游览红色基地等活动感染学生。另外,党史馆、档案馆、革命烈士陵园等,都是很好的教育场所。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籍,开展“读好书”活动,使教育潜移默化。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演讲、辩论、作文比赛的形式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公民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我担当责任能力。比如,高校可以设定“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演讲和辩论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思考、写作和表达。再次,高校可以鼓励大学生组建公益社团、建立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后,高校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教育,帮助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优劣,引导大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传播正能量的新闻信息。

3.加强榜样教育,评选身边榜样人物

“三全教育”视域下,高校可以加强榜样教育,除了向各行各业、各个年代的英雄榜样人物及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之外,还可以评选出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让学生向自己身边的人物看齐,形成“对标”学习效果。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也涌现出不少榜样人物,他们有的在路上治病救人,有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行业生产力,有的参加志愿服务队伍默默奉献……高校可以每年开展一次学生榜样评选工作,由教师和班级提名,由学生进行票选,最终评选出大学生普遍信服的优秀榜样,并通过讲演、编写材料、校内新闻广播的方式宣传这些学生榜样的事迹。

4.注重个体教育,形成针对性教学

结合“00后”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实际表现来看,多数大学生表现突出,能够着眼大局,积极发挥个人主动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自我成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成为一颗“哪里需要哪里安”的螺丝钉。针对少数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大学生,高校应积极指导其从家庭生活、学校学习生活做起,一点一滴加以培养,促使其形成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比如在家庭中,“00后”大学生应该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帮助父母做家务,平时勤工俭学,减轻父母的负担,生活中注重节俭,不能铺张浪费。在学校,“00后”大学生在生活中要积极为同学服务,在学习上要积极探索钻研,发扬创新精神,致力于成为行业翘楚,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

5.明确教育指标,落实开展教育评估

“三全育人”视域下,育人工作的全面开展需要明确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教育的具体指标,并落实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估工作。针对教师教育工作开展评估时,需要明确教学内容、方式、学时安排、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方面的指标,一方面由学校安排评估团队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估,同时组织教师进行自评,最终形成三方面评估结果。最终的评估结果,应与教师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由此推进教师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评估时,需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与一些具体的、有实证的行为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结果。评估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会,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讨论,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讨论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方案,制订自我提升计划。

六、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00后”大学生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但他们中的部分人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要重视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进一步完善课程,加强实践教育、榜样教育和个体教育,落实评估工作,培养“0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涂荣.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1(09).

[2]先桁.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路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0(04).

[3]董海涛.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路径研究[J].包頭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4]董维维.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三重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0(08).

[5]万尚尚.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Research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of "the Post-2000s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ng Feifei, Duan Huijun, Li Zhongyi

(Hunan Financial & Industrial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Hengyang 421002,China)

Abstract: Nowadays, "the post-2000s generation" are the "main for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for them.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of talents in an all-round way. Teachers and managers of all disciplines need to spare no effort in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form, timely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2000s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clarif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design targeted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lan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ost-2000s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onsciousness; responsible education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视域育人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