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联合金双歧活性菌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的治疗价值

2022-10-30 05:36兰燕龙何黎宁骆斌游丽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硫酸亚铁铁剂缺铁性

兰燕龙 何黎宁 骆斌 游丽丽

(1.惠安县医院儿科,福建 泉州 362100;2.惠安县东桥镇卫生院全科,福建 泉州 362141;3.惠安县黄塘镇中心卫生院儿科,福建 泉州 362101)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患儿表现为口唇及甲床苍白、疲乏、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累及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严重威胁小儿生长发育。若不及时治疗,患儿形体发育、智力发育都将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死亡。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以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为主要原则。叶酸是血细胞和黏膜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且具有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等作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为中西医结合的铁元素补充剂,由硫酸亚铁、叶酸、干酵母、当归、黄芪、白术组成;其中硫酸亚铁中含有大量的二价铁,可为人体补充铁离子。在给予铁剂治疗的同时联合益生菌治疗可增强患儿胃肠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2]。为探讨微生物制剂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的价值,本研究就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联合金双歧活性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105 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有皮肤苍白、精神萎靡及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且经血象检查确认符合临床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3];年龄在1 岁以上、14岁以下的首发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铁利用障碍性贫血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贫血;合并血液系统及(或)急慢性感染性;入组前3 m 有铁剂服用史;有药物过敏或食物过敏史;存在家族性精神病史。

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46),观察组男34 例,女25 例,平均年龄7.51±1.26 岁,平均病程4.03±0.95 m,病情严重程度轻、中、重分别16 例、29 例、14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7.63±1.21岁,平均病程4.12±0.93 m,病情严重程度轻、中、重分别12例、25例、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65)30 mg·(kg•d)-1和维生素C(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139)100~300 mg·d-1治疗2 m。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金双歧活性菌片(内蒙古双奇药物股份有限工司),患儿年龄<1 岁:1 片·次-1,1 次·d-1;年龄≥1 岁:2片·次-1,2 次·d-1。同样治疗2 m。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液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1高速离心10 min 后分离血清,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Sysmex)测定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水平,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1.3.2 铁代谢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1高速离心10 min 后分离血清,采用亚铁嗪显色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SI)水平;采用铁蛋白免疫电镜试验检测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AST),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1.3.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腔异味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BC、HB、MCHC和MCV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表1 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I、STAT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I、STA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SI、STAT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铁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表2 铁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 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1.69%;对照组出现1 例腹泻,1 例口腔异味,并发症发生率为 4.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5,P=0.418)。

3 讨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为补充铁剂。促进肠道的吸收是补充铁剂的关键之处,复方硫酸亚铁是一种治疗贫血的药物,具有易于吸收且胃肠道反应较少的优点,能够提高患儿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与各种营养物质、抗生素相容性好,具有协同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够有效避免添加无机铁对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破坏。叶酸是血细胞和黏膜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且具有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等作用。酵母为人体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 和B12,具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益生菌可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糖类营养物质的溶解性,在儿童肠道功能改善治疗中应用频率较高。本研究选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联合金双歧活性菌进行治疗,其中包括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定值率。金双歧活性菌可对肠道内有害菌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氧气进行竞争抑制,改善其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5]。同时还能在患儿肠道内定植,建立生态保护屏障,提升其肠道免疫力以及营养吸收能力,并合成维生素,降低肠道pH 值,改善贫血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指标、铁代谢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表明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值得肯定。综上所述,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联合金双歧活性菌治疗可改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学指标及铁代谢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硫酸亚铁铁剂缺铁性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硫酸亚铁溶液与氧气及次氯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
铁剂
——忌食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药师告诉您,补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