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2-10-30 05:36齐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脓毒症炎性机体

齐玲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 南阳 473000)

脓毒症是人体创伤或感染合并免疫失调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早期以寒战、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全身器官功能障碍或循环障碍,危害生命[1]。临床对脓毒症的治疗以病因治疗、抗炎治疗、积极容量复苏为主,但患者疾病预后的改善效果不理想[2]。目前,临床已逐渐发展出免疫调节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等前沿疗法[3]。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一种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过滤装置连续过滤清除血液中的毒副物质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CBP 不仅能有效清除毒素、炎症因子等,还能起到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作用,且有利于气体交换、有利于营养和支持治疗[4]。并且,更为重要的是CBP 可进行24 小时连续治疗,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液体量,同时维持机体水钠平衡及液体,对脏器功能恢复起到支持作用,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4]。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CBP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以为临床提高脓毒症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3 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88 名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确诊为脓毒症[5];疾病首发,且首次接受CBP治疗;神志清楚,意识清晰,愿意配合者。排除标准: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心脏、肺部等功能障碍者;存在代谢紊乱者;合并癌症疾病者;口服固醇类激素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其中,对照组男25 例,女19例;年龄27~75 岁,平均年龄56.24±8.47 岁;原发疾病类型:肺炎15 例,腹膜炎14 例,尿路感染9例,胆管炎6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8~76 岁,平均年龄56.41±8.32 岁;原发疾病类型:肺炎16 例,腹膜炎13 例,尿路感染10例,胆管炎5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体液复苏;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CBP治疗。选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经股静脉置管、检测血凝时间,遵医嘱给首剂普通肝素5~10 mg·kg-1(根据患者体重、症状及有无出血倾向适当增减,有严重出血倾向者行无肝素治疗);检查体外循环血路、置换液管路以及滤出液管路安装;遵医嘱设定相关安全参数,置换液流量为2000 mL·h-1,超滤率根据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决定,血流量为160~180 mL·min-1,肝素追加量1~2 mL·h-1泵入。参数设置完毕后即开始进行治疗,每天治疗时间为24 h。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身炎症的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6]:①显效:36℃≤T≤37℃,60≤HR≤100,16≤R≤20,4×109≤WBC≤10×109L-1;②有效:患者寒战发热、心慌以及气促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靠近正常值范围;③无效:患者寒战发热、心慌以及气促症状未缓解,血白细胞数量无下降趋势。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炎症反应

于治疗前和治疗3 d 后同时刻利用重症监护仪测量记录患者体温(Temperature,T)、心率(Heart-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于治疗前和治疗3 d 后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mL,肝素抗凝,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1.3.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于治疗前和治疗3 d 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分离胶促凝管保存,以3000 rpm 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采用双抗夹心法测定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PCT 和IL-6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NF-α 试剂盒购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说明书[7,8]。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BP 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n=44)

2.2 CBP 治疗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治疗前,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照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全身炎症反应情况对比(,n=44)

表2 两组全身炎症反应情况对比(,n=44)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CBP 治疗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PCT、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n=44)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n=44)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脓毒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疾病,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加快,昏迷,肝脾大,甚至休克。脓毒症患者一旦确诊病情进展快且病死率极高,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9,10]。该病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相关支持治疗及免疫调理治疗等方式控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增加CBP治疗,结果表明该治疗方式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与激活是脓毒症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即IL-6、PCT 及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疾病进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中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机体炎症因子的释放与激活是治疗脓毒症的重要手段。CBP 是临床常见的用于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方式,可有效清除血液中过多的水分及有害物质,可进行24 h 连续治疗,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液体量,同时维持机体水钠平衡及液体,对脏器功能恢复起到支持作用[11,12]。脓毒症疾病的发病机制在于大量炎症因子的产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机体全身性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逐渐损害器官功能,而CBP治疗可吸附过滤毒副物质等,可起到明显净化血液、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CBP 合成膜的疏水性和表面电荷也能吸附炎症介质,使得对炎症因子的清除能力更强,从而有效清除炎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浓度,缓解机体炎症反应[13]。同时还可过滤掉多种如CD11a、CD54、CD106 等毒性免疫细胞,减轻机体免疫负荷。此外CBP治疗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有助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形成,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恢复免疫功能,进而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CBP 治疗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浓度,值得更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观察时间尚短,有关CBP 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脓毒症炎性机体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