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终自“糊”
——从麦克卢汉冷媒介理念分析《幻乐之城》的节目形态

2022-10-31 06:25翟梦莹
声屏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王菲明星媒介

□ 翟梦莹

节目内容的基本介绍

《幻乐之城》是由湖南卫视和酷博特文化公司联合出品制作的一档全新的原创音乐类综艺节目。节目类型定义为音乐创演秀,节目标榜“音乐电影+现场直播”,是一种将音乐演唱、现场表演、电影拍摄融为一体的表现形式。该节目的监制洪涛和音乐总监梁翘柏,是打造出湖南卫视“现象级”音乐综艺《我是歌手》的黄金搭档,主持人由何炅担任。除此之外,节目开播前的最大宣传卖点是音乐天后王菲的首次综艺秀,由她担任《幻乐之城》的幻乐体验官。可见,从节目的制作班底、主持人和“重量级”明星嘉宾、播出平台以及播出档期暑期档+黄金时间段(《幻乐之城》播出时间为每周五20:00)来看,《幻乐之城》都应该是有节目质量和观众流量的有力收视保障。但是,自从节目开播以来,口碑与收视就呈现出了反向趋势,“数据显示,除第一期和第二期排名第二以外,该节目在周五晚间的收视排名均跌出全国前五”。为什么这一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遭遇了收视的滑铁卢?这值得我们探究。

竞赛机制取消和参与性体验缺失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饱受学界争议的冷热媒介理论。一般来说,热媒介提供的讯息清晰度高,内容明确和完整,不需要观众过多参与其中,只需接受这一单向传播,观众的参与度低,如电影、广播;冷媒介提供的讯息清晰度低,内容模糊不充分,需要观众深度介入其中去填补讯息中的断裂、空白之处,观众的参与度高,如漫画、电视。麦克卢汉认为电视作为一种冷媒介具有清晰度低、需要观众深度参与的特性。

综艺节目的参与形式可以分为两种:选手参与和观众参与。每期节目邀请4位明星嘉宾,每位嘉宾拥有面积大小不同的拍摄场地资源,但是场地的分配却是通过抓阄决定的,而不是以某种比赛的方式获得,这从一开始就削减了观众观看节目时想要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少有的紧张刺激体验。选手们的唱演就只是一次表演,而不是一场比赛,嘉宾(选手)没有竞争意识,一切都是听天由命。从观众参与角度来看,同样也是因为取消了竞赛机制,无论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现场的观众,都无法对选手的表演通过一种类似投票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大大降低了观众的参与感,主体性丝毫没有得到体现。“电视的低清晰度保证有观众的高度介入,所以最成功的电视节目,是那些在情景中留有余地让观众去补充完成的节目。”对比同样是由湖南卫视推出的音乐竞技综艺《我是歌手》,同样邀请明星歌手和组织现场观众观看,不同的是该节目保留了竞赛机制,现场观众在观看表演结束之后可以对自己满意的作品进行投票。这种投票的形式就是一种观众的情感倾向和评价意见的表达,观众虽然没有参与节目的表演,但是观众自我认为掌控了节目的比赛结果,这种“大局尽在我手”的感觉使得观众的参与感得到了提升,主体性得到了显现满足。近几年爆火的偶像团体选秀竞技节目如《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就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感体验。

观看门槛过高

电视作为一种冷媒介,观众的深度介入是它的特性,正是基于这一点,麦克卢汉提出说“观众参与电视媒介异常之高的程度,正好能解释它不能对付棘手问题的性质”。从《理解媒介》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卢汉在论述媒介时带有一种对文化的探讨。麦克卢汉认为碎片的、专门化的、参与度低的印刷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精英文化,电影是印刷媒介的最高表现形式;整体的、去中心化的、参与度高的电子媒介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大众文化,电视就是典型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幻乐之城》一开始提出的“音乐电影”“舞台表演”“无后期剪辑”“一镜到底”种种的宣传噱头,实际上是一些极具专业高度的艺术名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观看要求。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不可否认《幻乐之城》是一部艺术性较高、制作水平超高的且集合“音乐、电影、表演”于一体的,乃至在全球范畴内都是极具开创性的电视综艺节目,但是有着电视节目制作背景的即悦传媒内容负责人万力曾向记者表示:“节目内容的亮点在于现场拍摄的作品有艺术感且操作上难度极高,但是这些观众真的懂吗?”这是一档有着较高观看门槛,对观众提出观看要求的电视综艺节目,仅从这一点上出发,节目就已经把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了。对于那些对音乐电影、一镜到底、后期剪辑等艺术专业名词没有基本概念的观众来说,很难获得极佳的观看惊喜体验,节目方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观众观看体验反馈。从节目内容上看,《幻乐之城》作为一档有门槛的节目,不具有电视综艺节目应有的最大受众兼容性,不能做到雅俗共赏,不能涵盖最大范围内的观众群体,不能做到上至阳春白雪,下达下里巴人。作为后续对麦克卢汉电视理念深入研究的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写道:“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

明星嘉宾资源低效化

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明星嘉宾是其非常重要的节目构成要素。《幻乐之城》在明星嘉宾的花费上投资巨大,邀请极具知名度的、在华语乐坛上占据“天后级”地位的重量级明星歌手王菲。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王菲以往带给大众的形象是流行音乐天后、空灵的嗓音、慵懒出尘的仙女,是非常契合《幻乐之城》节目定位的。节目组使用王菲这一具体的明星形象很好地向观众诠释了《幻乐之城》这一抽象的节目概念,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幻乐之城》就是为王菲量身打造的一档综艺节目,契合的明星嘉宾对于一档综艺节目来说确确实实是有着类似于“飞升”的功能,但是如果节目制作方将明星嘉宾的重要性凌驾于观众之上,那么它就丧失了对节目自身最初始的要求,节目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才是节目制作的中心。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幻乐之城》中明星嘉宾的表现,或者说节目组对于明星嘉宾的“使用”是一种资源浪费。作为节目组花费重金邀请的幻乐体验官王菲,无论是在表演功能还是娱乐功能都是使用效率非常低的,王菲只在第一期节目中进行了一次唱演表演,总的来说就是高成本聘请,低效率使用。

前文已经提到过节目组取消了竞赛机制,每期节目的唱演人表演结束之后也不会进行一个类似投票的环节,不会有晋级、淘汰、复活等项目,幻乐体验官王菲也不是一个裁判的角色,不用对唱演人的表演进行评价,只是在观看表演结束之后对她的表演内容、创意进行交流。换言之,王菲就相当于是一个“观众”,不是一个观众的“被看客体”,观众“看不到”王菲。《幻乐之城》对竞赛机制的取消和对明星嘉宾缺乏深度开发的使用,降低了节目的综艺感和娱乐性,不能调动观众的观看欲望。观众在观看综艺节目时,关注的不是唱演的内容,也不是难度极大的后台操作,而是明星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语言互动,是唱演人提供创意点背后所附带的个人隐私。一个节目没有比赛,就不会有极强的故事冲突点,自然就没有对观众的吸引力,观众所能看到的也就是一位安静的美女观众王菲。

商业投资失败

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一个清晰度低、参与度高的冷媒介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的电视技术不发达的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画面相对于电影画面是模糊的,从麦克卢汉在书中经常使用“电视马赛克形态”就可以推测出当时电视画面的图像质量低、像素低,这就需要观众充分调动感官参与其中。现在电视画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视画面甚至达到了可以与电影媲美的清晰程度,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电视媒介“热”起来了。事实上,电视仍然是一种冷媒介。麦克卢汉在书中对这一问题做出过形象的解释:“倘若有人问,如果技术将电视图像提升到电影的数据水平,以上的一切是否会变化,回答只能是一个反问:‘我们能靠增加透视、光线和色度来改变漫画吗?’其答案是一个‘能’字,不过漫画就不成其为漫画了。‘改进过的’电视也不会成其为电视。”

《幻乐之城》电影般的画面质感、细致的“服化道”以及针对每期不同的表演嘉宾重新搭建不同的场景,这都昭示着这是一档制作精良的电视综艺节目,也显示出该节目前期巨大资金的投入。然而,一味提升外在形式并没有改变缺乏吸引力的内在本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好莱坞逐渐衰落,它的主要威胁之一就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电影开始渐渐失去它作为美国人主要的大众娱乐方式,失去了它曾经标榜的最具普遍性的“大众艺术”的地位。为了把电视机前的观众拉回电影院,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纷纷制作了巨额投资、超高技术手段、场面宏大的经典影片。这一时期的电影技术得到了快速且巨大的发展,如立体声电影、宽银幕、弧形银幕等;同时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故事也大是取自经典题材,如《十诫》《宾虚》《埃及艳后》等豪华巨片。但以上的种种举措并没有如愿看到观众回归电影院,高投资却部部票房不佳,制片公司纷纷陷入财务危机。《幻乐之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电视发展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错误的战争”的一次映照。陌陌APP的巨额投资成为了《幻乐之城》的独家冠名商,但是收视率的不尽如人意,也给陌陌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2018年第三季度,陌陌的运营现金流为5000万美元,相比上期的1.56亿美元和2017年同期的1亿美元都巨幅缩水。陌陌将其解释为《幻乐之城》的成本已经全部承担,但是相关收入仍处于应收账款中未能收回。”

无差别的节目观看方式

电视综艺节目的观看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场内观看与场外观看。场内观看指观众亲自到节目现场观看演出,能够近距离观看明星表演。场外观看指观众不是在节目现场观看演出,而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其他二次传播媒介进行观看。普遍来说,场内观看相对于场外观看,有着场外观看无法媲美的身临其境和对明星近距离接触的观看体验。但是,这一场内观看的优势体验在《幻乐之城》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幻乐之城》的现场舞台上设置了一块巨大的银幕,场内观众对于明星的现场唱演表演观看就是观看这一银幕。节目所强调的现场表演、实时剪辑等一系列复杂的后台操作,先不论这些专业性极高的操作观众能不能看懂,仅这些操作在节目中都没有具体得到体现。特别是对于在现场观看的观众来说,场内观众只能观看一块银幕,而银幕里的画面都是已经实时剪辑好的画面,就算是身在现场也不能深入后台观看具体的操作,从而无法体会到节目所宣称的是一次难度极高的操作。然而,观众对于后台或者说幕后是有着强烈的观看欲的,在第一期节目播出的当天,排在收视率第一的不是《幻乐之城》,而是《幻乐之城》的节目幕后花絮。麦克卢汉就在书中指出,相比转播电影,电视更适合报道电影的拍摄过程和花絮。同时因为场内观众观看的是一块银幕,也就是说现场观众对于明星的观看也是透过一块屏幕实现的,这和场外观众通过电视或者手机屏幕观看没有根本上的观看体验差别,甚至可以说,透过电视或手机屏幕观看表演的场外观众比场内观众有着更好的观看体验、更强的代入以及更低的观看成本。这种到了现场仍然要通过屏幕观看表演的欣赏方式,那观众何不直接去电影院观看一场音乐电影,或是去到剧院欣赏一场音乐舞台剧?

节目的整体思考

音乐类综艺节目在我国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种不同音乐表演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如摇滚乐《乐队的夏天》、美声合唱《声入人心》、流行歌曲《我是歌手》、嘻哈说唱《中国有嘻哈》等都是一些继承传统综艺模式和单一艺术表现形式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像《幻乐之城》这样一档将音乐、表演、电影、电视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的跨界艺术综艺,在音乐综艺史上绝对独树一帜,是具有开创意义和极高艺术价值的。《幻乐之城》注重节目的制作质量,对于画面的展现力求精益求精,体现了电视行业的“工匠精神”和高超的文化工业制作能力,但是节目的口碑和收视的不平衡现象说明了《幻乐之城》对于受众群体缺乏慎重的考虑。

无可置疑,《幻乐之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档对观众有着鉴赏门槛的综艺节目,以致节目不能涵盖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节目对于竞赛机制的取消,追求简单的节目流程,致使观众缺乏观看时的紧张感、危机感和参与感,造成观众主体性的隐退。因此,“在迎合受众偏好的同时处理好大众与文化的平衡关系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关键问题,调整好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取得发展和进步”,在追求高质量和艺术价值的同时要注重雅俗共赏而不是孤芳自赏。

猜你喜欢
王菲明星媒介
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也那么动听?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王菲与那英的《岁月》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扒一扒明星们的
单身女人当许晴,离异女人当王菲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