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化案例: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一种可能路径

2022-10-31 09:29王中伟郑雅清
声屏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案例思政课程

□王中伟 郑雅清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新闻院系的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素质。新闻院系需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下简称“马新观”)为指导,培养出让党和人民放心、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新闻人才。但是,较长时间以来,马新观教学存在着学生接受度不够高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原因在于学生过往的相关观念认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常年接触,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模式化的前设理解”。也有研究者指出,原因在于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与之相比,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可能过于单一。除了既有观念认知、媒介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另有研究者指出了内部因素即马新观教学本身的问题,如新闻思想与实际问题脱节,理论内容没有消化或转化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等。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对策。第一种侧重思想本身的完善,如采用研究型教学,注重材料积累与学理逻辑等。如陈力丹教授认为,教师需要学术研究的积累,读原著是必须要做的,没有捷径可走。“要让学生爱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做教师的就要不断找寻最新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问题的。这样的实例很多,教师必须掌握很多这样的材料(且最好是新近的材料),才可能令学生有兴趣学习。不能把抽象的概念念一遍就完了。”第二种方法侧重技术性的解决,如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引入更贴近当下的主流元素等。具体来说,如“融入红色新闻故事”“一线记者现身说法”“引入和培育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思维”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力图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教学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种实用与满足的价值兑现。”

如何使马新观教学兼具理论“厚度”和现实“颜值”,或者说,如何利用媒介技术将知识影像化,实现“厚理论”的“轻传播”,便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影像化案例的思政教学探索

马新观课程“不是一般性的知识性专业课程而是带有鲜明思想性、政治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也就是说,马新观既是专业课程又具备明显的思政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课程。对于如何采用新的“颜值”包装传统课程,思政课程已进行了较多的尝试和探索,马新观教学的创新可以合理借鉴思政课程的相关经验。

2017年3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指出,思政课存在“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配方”即教学内容,“工艺”即教学手段,两者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但关于“包装”有着多种设计路径。陈宝生提出,大学生要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活动中成长。如何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成为需要引起教育者思考的重要问题。经过探索,不少研究者认为,所谓“时尚包装”,除了新鲜的技术性元素,其理念在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倡导的价值观念融入大学生熟悉的图像化符号中。以“润物无声”方式达成隐性教育的影像化案例教学,逐渐成为到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影像包含多种具体形式,本文仅以电影为例展开研究。“在高校思政教育寻求创新的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具有较强感染力和深刻教育意义的艺术形式,也逐渐成为了提升思想境界、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目前,影像作为思政课程的手段,主要体现为两种使用思路和方法。

一是影像解读法,即甑选优质影视作品,设置讨论环节,进行分析和解读。影像具有隐喻性,提供给观看者的是“富有挑战性的体验与释义空间”。相较于口语和文本叙事着重表现内容本身,影像叙事在传达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价值信仰,隐藏着某种社会力量和历史逻辑的运作过程。影像叙事的隐喻性使得具备一定的价值观输入效果,能在隐喻象征的叙事策略中,激活受阅者的心理接受机制,达到劝服作用。影像的隐喻特性为思政课程提高参与度、更新体验感等提供了良好契合点。二是影像创作法或“微电影教学法”,即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为蓝本,创作相应的微电影作品,或者短小精练但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公益电影或网络课程。

马新观影像化案例教学的探索及其审视

有研究者指出,马新观如果借用影像等形式辅助教学,可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影像化案例方案逐渐进入学者视野。认知传播学认为,人类总是立足于自身的立场和现实情境来体悟生存经验和认知人生意义的,在对外界事物进行再现映射时,会引发心智对实在界的感性加工和理性加工。马新观进入公众视域时,人们首先启动的是基于情感的直觉判断。对于被视觉文化所包围的大学生来说,视觉图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当下马新观教学中已经提上日程的主要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是马新观理论的影像化呈现,即将马新观制作成影像等形式,偏重于教师知识讲授的教学内容层面。该方案较为成熟的成果是马新观在线视频课程,如较早的陈力丹、童兵的视频课程,近期中国慕课网、智慧树等平台的马新观课程等。在一定程度上,视频课程是影像化的教材,画面以教师及其授课课件为主,影像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存在,“影像”本身的属性并不十分明显。课程本身质量如何,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学习观看,并非取决于这种较为单一的影像化呈现方式,而是更在于教师授课本身。

方案二是既有影像的马新观解读,如播放主旋律电影或纪录片如等影像,并结合马新观作出必要解读,偏重于教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层面。例如西南大学马新观课程曾选取《大国崛起》等主流纪录片,结合马新观经典作家新闻思想产生的背景,通过视觉影像思考现实问题。该方案有利于传播主流思想,厚植爱国情怀,可能的问题在于:一是由于客观原因缺少合适的视频内容而选择替代品进行教学,如果选取的影视案例缺少与马新观相关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那么便有可能产生生拉硬拽、牵强附会的现象,专业课程的属性可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淡化;二是由于教师的主观原因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如在课堂上播放长段视频打乱了课堂教学节奏,以视频直接代替教学过程,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方案三是基于马新观立场或原理进行影像创作,如将马新观与美学相结合,开设公众号拍摄电影。另外,也有高校往往通过布置课程作业等方式,让学生用影像的方式呈现马新观的某个历史或现实片段。这一方案侧重于学生实践的教学考核层面。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相较于系统的马新观理论,能够具象化的是较为有限的,呈现出表面化、碎片化等特征。马新观属于主流价值观,但是主流价值观未必一定包含于马新观范畴之内,不少学生创作为了“保险”和便于操作,选择了较为表面化和碎片化的创作方式,甚至流于口号形式,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本应具有的吸引力和活跃课堂的价值。

马新观影像化案例教学进一步可能的尝试

马新观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这种认识决定了马新观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态势和面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较难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加以研究,即使以我党关于正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序列来研究,不同时期的情境和文化氛围形成的思想认识,差异仍然过大。”这些问题同样反映在教材建设上,现有马新观教材“在框架结构、阐述风格等方面各有特点”。或者说,“权威的教材较为缺乏,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五花八门”。

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高校马新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熟悉程度有限”。在如此重要的课程上,如果缺少公认的具有学术权威的教材,凭授课教师的个人旨趣,难免会导致教学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恰如陈力丹所说,马新观的研究“名义上占很大比重,但真正研究马新观的人并不多,这是需要研究积淀的,不是说是个人就能研究起来的。”针对“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现状可以用‘分支众多,百家争鸣’来形容”的现状,清华大学胡钰教授呼吁“建设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在该目标尚未实现之前,基于影像化案例的马新观教学改革,可以参考不同的路径展开。在目前的条件下,马新观本身的课堂教学可以划分为“基于史论思想逻辑的马新观教学”和“基于当下现实政治逻辑的马新观教学”两种路径。不同路径之下,核心概念不尽全然相同。

第一种路径即“基于当下现实政治逻辑的马新观教学”相对来说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可以参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等教材所提供的核心框架。由于现实框架的规制,与其相关的影视案例需尽量选取中国大陆新闻题材,以便更具有理论契合度,如电影《苦恼人的笑》《记者甘远志》《搜索》等。以老电影《苦恼人的笑》为例,影片展现的虽然是特殊年代记者的境遇和选择,但反映的却是党报的“党性与人民性”问题。电影中所揭示的问题,不但可能比现实中“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更为形象生动,同时也提供了记者群体及不同圈层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态度。

第二种路径即“基于史论思想逻辑的马新观教学”更重视经典文本的梳理和分析,更具有理论的厚重感,话题也更具有延展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形态中,除了新闻、宣传、舆论外,还涉及宗教、文艺等,这样的交往形态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成为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交往形态和交往方式。在这一路径之下,不但可以选择中国新闻题材的影像,也可以考虑国外新闻传播或相关题材的影像,甚至可以适当扩展至能够体现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等不同交往形态的影像,这便极大地拓展了影像案例的来源。如利用电影《烈火英雄》切入突发事件媒体表现,利用《夜行者》切入“新闻失范”,利用《战狼2》《摩加迪沙》的对比分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利用国外电影《摇尾狗》探讨“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话题,利用《官方机密》研究“政府管控”与“言论自由”等问题。进一步言之,甚至可以考虑选用动画片讲授新闻传播思想,通过《天赐灵机》切入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霍顿与无名氏》讲授“宣传”的两种不同观念等。如以《霍顿与无名氏》为例,该片以美国麦卡锡主义时代为背景,恰好可用片中的诺尔丛林解释“一体化宣传”,用无名镇解释“科学化宣传”。一体化宣传是通过垄断控制整个社会的信息系统,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环境,将某种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大众头脑中。科学化宣传则过社会科学的路径,让受众看似自愿地接受一套既定观念,《霍顿与无名氏》中的两个世界恰好提供了生动形象的佐证案例。

结语

理论与意义隐藏于具有代表性的影像化案例之中,实现两者的有效勾连需要挖掘、提炼、阐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对影像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善于将美国意识形态“审美化和普世化”能够保持警惕和正确识别之外,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影像化案例本身未必是“正面”的,更需要努力的方向是解读的“正面”,即对案例的挖掘、阐释、解读要符合马新观。以往教学中多用或只用正面案例如主旋律电影、红色电影等,这既不利于扩大案例可以筛选的范围,长此以往也容易失去影像案例本身的吸引力。“电影中的记者与媒体,折射出了新闻行业的进步,也反省了它的迷失。”只有直面而非逃避事实才更符合马新观题中之义。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教训”“警示”性案例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冲击力度较大。这便更需要教育者从失败的教训中提炼而非回避警示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将传统的被动告知过程转为主动认知过程,实现教学的深度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对于影像化案例的积极参与和建构,本文仅仅梳理了较为初步的基本设想,在这种内容和载体层面的探索和尝试基础之上,匹配以翻转课堂等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或可为马新观教学创新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路径。

猜你喜欢
案例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