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理路阐释与实践路径
——以思政课政治认同培育为例

2022-11-01 03:17陈思然葛永林
中小学德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灌输启发性议题

◎陈思然 葛永林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思政课教学应当坚持“八个相统一”,“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便是其中之一。它要求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不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为前提,善用灌输,并运用鲜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和价值。“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思政教师必须将“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这一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将理论知识透彻地灌输给学生,这一理论灌输的过程亦是启发学生思维,丰富理论认知,增强理论认同的过程,从而学生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阐释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对思政课教学规律和教育方法的深度认识和高度概括,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引。探索“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其中,“灌输性”是对价值澄清理论的扬弃与超越,“启发性”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有力彰显,“灌输性”与“启发性”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矛盾体。

(一)“灌输性”是对价值澄清理论的扬弃与超越

价值澄清理论是二十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德育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拉思斯(Louis E.Raths)在《价值与教学》中强调: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背景下,儿童由于其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不足,会对如何形成清晰的价值观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当在尊重儿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价值澄清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形成清晰的价值观。我国思政课教学与西方价值澄清理论流派面临着相似的背景,承担着相似的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价值观。

价值澄清理论体现了以教师引导代替教师说教的思想,这与思政课坚持“灌输性”是共通的。实践中,我们习惯将“灌输”狭隘化,将“灌输”与“填鸭式”“强制性”等联系在一起,“谈灌输而色变”。思政课同样反对道德说教,反对填鸭式、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理论。“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强调的灌输并非硬性灌输,而是辅以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和手段,使其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

但是,价值澄清理论具有“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偏重形式而忽视德育内容”的弊端,而这些正是灌输性理论要超越之处。“灌输性”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价值观,而非相对主义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树立清晰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其抵御不良价值观的冲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价值观亦与国家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和社会系统要想稳定与和谐,必然要求以某种价值体系为主导和核心来维系”,得到广泛共识的价值观可以巩固人心,凝聚合力,为国家发展指明道路。无论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还是社会整体发展,相对主义价值观都是不可取的,教师有责任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为信仰。

(二)“启发性”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有力彰显

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启发性的思想由来已久。《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孔子认为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再去启发学生,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此外,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也提出过启发性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苏格拉底教学法”便体现了启发性。

强调将启发性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相结合,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彰显。这意味着教师要将启发性蕴含于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待其思考后再予以点拨和拓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而主动获得,而非通过硬性灌输被动接受。教师启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独立判断与选择。教师将启发性“真正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方面”,从而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把握“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矛盾对立统一

“八个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其中,“每个统一都蕴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二者的辩证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也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从而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灌输性”着重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理论的灌输,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性”则着重强调在理论灌输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灌输性”和“启发性”固然有其对立属性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两者的统一。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若仅仅重视灌输性而忽视启发性,学生的学习便可能走向繁琐枯燥、呆板僵化,难以入脑、走心,继而影响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若仅仅重视启发性而忽视灌输性,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启发都将成为一种负担。没有灌输作为基础,学生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都难以明白教师所云何者,这种启发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难以保证教学实效。灌输应适度留白,即教师要点到即止,将探索发现的机会转交给学生。此处留白应由启发来填补,将“启发性”渗透于理论灌输之中;而启发又必以灌输为基础,启发中的方向需要灌输来把控。唯有以灌输为基础的启发才是高效的,唯有被灌输把控方向的启发才不会走向放任主义。

二、“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培育政治认同素养路径探析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应具备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描述,通常采用“认同”“坚信”“坚定”“明确”等应用于思想领域的行为动词。但是,政治认同并不仅仅局限于思想价值观层面,只有“把内含在主体思想和心理中的政治价值、政治态度转化为外显的现实行为,知行统一,才意味着政治认同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和深度,而这种对理论的把握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政治认知”和“积极内化”两个阶段形成合力。由此,学生能否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与教师在前两个环节运用灌输与启发的实效性密切相关。只有灌输和启发到位,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生才能更好地外化行为,将政治认同践行于政治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基于学情分析“精准滴灌”:增强理论说服力

为深化学生的政治认知、促进积极的政治认同,灌输必定要求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发生建立在教师对学情分析的把握基础之上。

在理论传授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已有知识储备情况等,从而为教师确定影响学生达成政治认同的积极或消极因素,为教学内容的取舍和编排,以及为理论灌输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提供指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教师能够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产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引导,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度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后再次进行学情分析,能够检查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有利于教师的反思和改进,以及后续教学工作的推进。

例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时,政治认同培育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虽然理论抽象,但教师可提供史料加以佐证:在授课前应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讲授时要注重学生是否能够“将丰富的感性历史资料抽象上升为理性的思政学科观点,即得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观点与科学理性的学科理论观点”;在课后可运用多种方式,如布置撰写演讲稿、绘制手抄报等作业,对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考察。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全过程、全环节,理论灌输才能更加精准,更有说服力。

(二)厘清教学逻辑“启而有发”:提升价值思辨力

启发性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善用启发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积极认同的生成。思政课教学要真正实现“启而有发”,必须厘清教学逻辑,注重启发环节的逻辑性。

启发环节的设置要体现知识的层次递进并与学生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保持一致。教师应理顺知识的内在逻辑并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预设,在此基础上串联知识线并设计之对应的启发环节。注重考虑是否每一个启发环节是否都是有效的,环节之间是否具有逻辑性,能够一步步为学生铺设思维阶梯,提供思维线索,最终达成政治认同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认为创新是唯一动力,教师可就此发问“创新是唯一的发展动力吗?”学生通过探究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认识到增长动力还有要素和投资等,从而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接下来,学生可能会疑惑当下为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师可在此处设计启发环节,请学生分组对创新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基础,以及传统的要素和投资驱动为何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进行探究,以此让学生体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深刻意义。

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教师可再追问“我们应当如何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考虑到多数高一学生难以用全面的观点分析事物,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以及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等多主体展开分析,从而学会多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如此,通过层层递进的三个启发环节构成逻辑严密的问题链,使学生能够体会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感悟创新的重要意义,自觉承担创新使命。

(三)“相得益彰”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学科魅力

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课的目标和要求,也是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的前提,其离不开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相得益彰。鉴于新课标强调“围绕议题,设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思政教师可通过实施议题式教学,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得益彰。

议题、情境和活动是议题式教学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议题为引领,构成教学的逻辑主线;情境为载体,它依据议题而设,同时支持和服务于活动的开展;活动为路径,学生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实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由此,议题式教学过程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指导思想的过程。在此,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例做一分析。

首先,坚持议题引领,为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结合提供空间和支架。议题是议与题的有机结合,“议”凸显了议题的可议性,是区别于问题的最显著特征,强调议题引导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探究活动。而可议性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知识通过启发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其在探究中探索真理,启迪智慧; “题”则要求议题的结构化,要求议题逻辑与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相匹配,从而提升理论“灌输”的实效性。在理论讲授过程中,逻辑清晰的议题线有助于教师统筹议题中创设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在序列化议题的驱动下水到渠成地生成知识。

例如,在“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圳特区设立的目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例,设计“改革开放为什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总议题和三个子议题“伟大抉择:中国为何要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国如何在曲折中深化改革”“伟大坚守:中国为何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围绕议题在情境中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达成。

其次,坚持情境载体,为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结合营建场域。要更好达成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目标,关键是情境必须具体真实,凸显时代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一方面,理论的巧灌输呼唤真实可感的情境。力求贴合学生生活实践,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掘理论与现实生活实践的关联性,从而激发学习意趣,为师生思维的碰撞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启发指向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分议题三“伟大坚守:中国为何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旨在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改革开放的意义和问题,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师可创设一组利弊对照的情境:情境一从今昔对比看深圳改革开放,与学生一同领略深圳在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等领域发生的沧桑巨变;情境二探究社会出现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等质疑深圳改革开放的思潮,为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这一理论提供佐证。让学生从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面貌,以及中国共产党面貌的改变的高度深刻理解这一定位,在此基础上认同理论知识,从而让理论入脑、走心。

最后,坚持活动路径,为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铺设道路。在活动中解疑答惑是应对复杂情境的最有效手段,更能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最大程度避免解惑变为说教,启发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水到渠成地得出正确结论、消除困惑。

例如,当学生对分议题三中的情境感到困惑时,教师可开展“改革开放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活动。辩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积极思考、集思广益,使学生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问题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辩论结束后,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小结:“成就和问题是相伴而行的,有舍才有得”,启发学生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何社会中会出现质疑改革开放的思潮,如从“盲人摸象”的不同等角度进行探析,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灌输和启发相统一的活动融情理一体,实现政治高度和学理深度相结合,实现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政教师应当紧跟时代之势,教育之势,挖掘“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将其作为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钥匙,“精准滴灌”增强理论说服力, “启而有发”提升价值思辨力,使二者“相得益彰”,不断彰显思政学科魅力。

猜你喜欢
灌输启发性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张添翼:德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