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类博物馆展品征集略考
——以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展品史料征集和展陈为例

2022-11-01 04:34梅雪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8期
关键词:胶东陈列实物

梅雪莹

(烟台市博物馆,山东 烟台 264000)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党的号召,建设纪念类博物馆作为党性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是广大党员和群众重温革命传统、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纪念类博物馆相比于历史类博物馆的建设更注重对观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政治性更强,主题更为突出。纪念类博物馆展品陈列目标是以展品要配合史实,为突出史实来选择使用。因此,纪念类博物馆展品征集工作有一定特殊性。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是烟台党性教育主阵地。整个展馆展出实物和文献资料等1600余件,实现以展品烘托展览氛围、用实物佐证胶东革命史的目的。现就筹备展览过程中的展品史料征集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1 深研内容方案,梳理征集思路,形成征集清单

在展品史料征集的过程中,史料征集组以展览大纲为核心,以内容方案折射的展览整体思路为依托,不断丰富完善展品征集清单,建立起了大格局、重点化、全方位的征集思路。

1.1 深研展览内容大纲,查“老”补“新”

展品史料的征集必须牢牢依附展览大纲。史料征集组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吃透展览大纲,梳理展览大纲中提到的展品,从展览内容和既定展品两个方面定位展品征集方向和清单。对于展览大纲中已列出的展品,征集组主要负责查找展品出处,落实展品收藏单位,搜集展品详细信息,以用于后期的复制、说明牌和讲解词编写。在此过程中,剔除展陈大纲中无出处、不实不详的“展品”。除此之外,征集组深研展陈内容,吃透大纲内涵,在既定展品以外寻找可作为展览内容补充的大纲外“新”展品,这部分展品的征集是后期史料查找和征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大纲外“新”的史料展品被不断补充到整个展览的展陈中,此举不仅丰富了展陈内容,更有效避免了与烟台已建成的其他党性教育基地中展品重复与类同。

1.2 打破地域和行业束缚,立足全国征集展品

征集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和行业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史料展品信息。一是充分利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锁定了当下信息最全面、最完整的文物数据库,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信息保护中心充分沟通,运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搜索引擎,查找与胶东有关的红色史料展品。二是放眼全国文物系统以外的收藏单位,如全国各类非文物系统的档案馆、纪念馆、专题馆等,在地域上和展馆类型上不受局限,尽可能扩大征集范围。三是重视社会流散史料展品的搜集,重点定位民间红色文物收藏家和藏品,放眼胶东乃至全国各大古玩文化市场和收藏网站,最终形成丰富、全面的史料展品征集清单。

2 定位重点展品,明确征集方向,突出展陈亮点

重点展品最能表现展览主题,能够增加展览的亮点和特色。根据展陈内容,征集组设定了几组重点展品,以期进行重点征集和展示,达到以展品说话、增强展览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2.1 “一一·四”暴动实物组合

“一一·四”暴动实物组合作为重点展项,也是整个展览的亮点。展览中利用一个近2平方米墙柜空间展出“一一·四”暴动中农民武装力量使用的武器。征集小组经过多方打探,寻找线索,深入文登、荣成、牟平、莱山、海阳等地的村庄,沿着“一一·四”暴动路线寻访,联系村干部,发动村民力量,最终征集到“一一·四”暴动中农民使用过的大刀、长矛、火铳、土枪等极具胶东特色的珍贵武器。由于征集到的武器数量多、品种杂,最终确定采取分组展示、阵列式排列,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中有大小两个火铳,火铳本是燃放烟花使用的礼器,暴动中的农民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将火铳中装入火药作为武器使用。一件件武器体现了胶东百姓大无畏的精神,也说明了阶级矛盾逐渐激化,胶东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英勇反抗的史实。

2.2 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实物组合

针对展览主题和策展理念,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亮点展品要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带入性的艺术特点,并且要能在短时间内打动观众。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全国相关展馆的摸底,深挖历史资源,征集到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员使用的蓑衣。这件蓑衣保存完整,体量大,年代感强,是市面少见的精品。在布展陈列时,设计师将蓑衣采用挂墙展示的手法,彰显气魄和装饰性。展示历史事实的同时,培育了观众的情感温度和兴趣。在昆嵛山附近征集展品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了铸有象征中国共产党的五星标志的铁雷和镰刀,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胶东人民心中萌芽。

2.3 曲成山烈士实物组合

因展览需要,征集组成员从当地著名红色文物收藏家杨翌梅手中征集到抗美援朝烈士曲成山的遗物一组,包括曲成山的四封家书、三张立功证书、一张烈士牺牲证书、一张烈士本人全身照、一本部队打把训练记录以及烈士生前使用的皮包等50件珍贵历史展品。收藏家杨翌梅家境贫寒,却一心致力于红色文物收藏。她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协会的志愿者,致力于抗战特别是抗美援朝史料的收藏,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古玩市场遇到了牟平烈士曲成山的遗物,她用一年的工资购得,回家将展品一一清洁整理,根据多方查找找到了烈士曲成山的遗属并取得联系。期间,有湖北省的收藏家向杨翌梅提出征集这批文物,她认为这些珍贵文物应该留在烟台便拒绝了湖北收藏家的高价收购。现在,烈士曲成山的遗物在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作为重点展项展出。烈士曲成山的遗物数量之多,信息之完整,内容之丰富实属难得。经过深度挖掘展品的相关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以征集到的展品和烈士曲成山的故事为依托,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抗美援朝战士形象。配合展厅现场雕塑和讲解,每当观众经过此处,纷纷被烈士曲成山的故事感动落泪。这种实物展品、艺术品、讲解相结合的展览模式,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影响,引导观众快速进入故事情节,领悟展览主题,是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展陈工作一大创新。

2.4 门楼水库、烟台发电厂、三环锁厂实物组合

依时间顺序,门楼水库、烟台发电厂和三环锁厂在展览内容设计中描述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烟台当地观众对此部分内容比较熟悉。观众对内容的熟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迅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响,另一方面对于展品的选择要表现行业的特殊性,让熟悉的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经过外出参观学习、实地调研和现场征集等途径,征集组收集到修建门楼水库时使用的罗盘、外径千分尺等勘测工具和煤油灯、各种刨子等生活生产工具。烟台发电厂为展览提供了发电机组特需的“F”形扳手、交流验电器、绝缘防护手套和警示牌。在烟台三环锁厂征集到三环厂发明的冲齿机、各种挂锁、汽车锁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展品总体上提升了陈列的艺术性,深化了展览主题,增强了展陈的感染力,同时对展陈内容作了补充说明。

3 放眼全国全省,立足胶东烟台,拓宽征集渠道

征集组力求打破地域的界限,放眼全国全省范围,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展品征集和复制,多方位交流和借展、社会渠道展品征集、新老企业两手抓、依据史实精准复制四种方式。

3.1 多方位交流和借展

除了内容大纲中已列出的展品之外,积极征集“新”展品来充实展览,全方位突出主题,为观众呈现一道丰盛的视觉“大餐”。此次展览征集的展品必须求“新”。这里的“新”被理解为“新发现的”“首次展出的”“有新历史意义的”。征集组根据工作经验,确定了“新”展品征集的具体方向。首先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档案馆、济南战役纪念馆、云南德宏州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牟平区老报馆、莱州市博物馆、海阳市博物馆、蓬莱女王山博物馆等博物馆藏品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根据关键词搜索法查找有关胶东红色文化的事件、人物、史料等,经过数次筛选出符合展览大纲的史料,提取藏品信息。得到史料的图片和尺寸等参数后,商讨展品的陈列方案,待展品的陈列方案敲定后方可进入展品复制。

借展是现代展览中常用手段,以期实现双方文化资源共享,促进文化交流,互通有无,以余补缺。对展览方而言,借展一方面丰富了展品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可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对观众而言,则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其他地区收藏的展品。此次展品借展工作是依据内容大纲中涉及的事件寻找线索,通过前期与相关联地区的博物馆协商借展。在八路军抗日部分,展出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借展的八路军行军锅、电台、胶东新华制药厂生产的药品标签等24件“新”史料展品。这些展品在烟台市首次展出,收到观众以及胶东红色文化研究学者的强烈反响,弥补了烟台缺乏胶东地区抗战时期实物证据的遗憾,填补了胶东新华制药厂史料实物佐证的空白。

3.2 社会渠道展品征集

胶东红色文化陈列就像一个时间收纳箱,观众从外界进入展厅内,如同从现代回到展览中的时代。如何让观众的思维快速进入主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从观众身边寻找展品。生活用品作为展品是不能被忽略的,某些生活用品会在不同的展览背景下发挥出相应的史料价值。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展品,用展品讲故事,力求贴近观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用展品的故事打动观众,有效避免单一讲述历史事件所产生的生硬和晦涩。

在征集生活用品作为展品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有些物品由于时代的变革已经被淘汰,尤其在城市生活中基本见不到了;二是某些物品依旧被使用着,由于司空见惯而不被人重视;三是较大型的生产工具使用完毕,或被改造成其他的生活工具继续使用,致使其原状态无法保留。展览中在“修建门楼水库”部分创新采用场景与实物相结合的手法。门楼水库自1958年修建至今已有60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所用的生产生活资料早已被淘汰,石夯等大型生产工具已被改造成其他生活用具。征集组成员在门楼水库仓库房梁上发现修建水库时打造的没来得及使用的小推车,在其中发现了门楼水库的重点展品——“门水一号”小推车。这些小推车是历史的实物佐证,观众参观至此,会快速产生共鸣,提高观众的兴趣。

胶东民间流散着不少有价值的红色文物史料。对于这些史料,应引起重视,争取在第一时间搜集到有价值的史料。私人收藏和文物交易市场的文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需要展品征集工作人员有扎实的文物鉴定功底。在征集过程中,要注意三点:第一,逐个、逐件翻看查找每件物品,避免遗漏或是错过;第二,要坚持不懈,不能因为某次的空手而归灰心丧气;第三,注意观察每件物品的细节,不能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发行于旧上海的报纸《新闻报》看似与展览主题无关,翻阅时发现这张报纸上印有烟台醴泉啤酒的广告,是展示烟台醴泉啤酒发展史的重要历史史料。这张报纸可以充分说明在民国二十年(1931),烟台啤酒作为当时家喻户晓的饮品驰名全国,为烟台的民族工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3.3 新老企业两手抓

内容大纲中有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杰瑞集团、万华化学集团、山东海阳核电站、烟台港集团等新兴现代化企业相关展品的征集,遵循以下几个步骤:搜集并熟知企业的业务范围,选定企业最尖端的技术或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为征集对象,联系企业并实地调研后确定征集方案。

烟台的老字号企业历史可追溯到烟台开埠时期且从未中断,如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北极星国有控股有限公司、烟台绒绣厂、烟台啤酒厂、三环锁业集团等。在企业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内容大纲中被忽略或遗漏的内容,征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展品清单进行征集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会导致征集工作时注意力分散,抓不住重点,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前期搜集信息和选定征集内容时必须明确征集方向和目标展品,重点突出。

3.4 依据史实精准复制

对于已有详细信息但未见过实物的展品,采取以复制为主、征集查找其他相关替代展品为辅的方案。由于仅获得某些展品的电子稿或图片,为确保展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复制人员需要根据经验和以其他相关史实资料为参考,判断这些实物的材质、史料的尺寸及新旧程度。一旦判断有误就会导致展品失去真实性,这样展品将毫无价值。如果出现某个细微的错误,也会误导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在此次展品复制工作中,征集组运用当下的先进科技,以期缩短制作周期,提高成品出品率。金属质地的实物复制是一个挑战,登莱青道衙门点实物整体残缺,表面布满锈迹,数据采集困难。以往展品复制只能采用可塑性强的材料代替金属,用人工手作的方法进行复制。3D扫描技术为金属质地的实物复制开拓了新途径。此次金属展品复制,是由烟台长征道具制作公司将展品多方位3D扫描,扫描精确度达到0.008毫米,然后根据扫描数据建模,使用展品的原材料翻砂复制并做旧。3D扫描将原展品的损耗降至最低,数据一经获得可永久使用,一劳永逸。3D扫描克服了过去拍照扫描和人工手制不准确、不精确、不立体的缺陷,避免了其他替代材料对实物质感还原度低的遗憾。新科技的运用超出了材质限制,克服了旧技术成本高、效果差的弊端,让展品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最大程度还原了展品的真实状态和艺术价值。

4 理解展品内涵,把握整体节奏,创新展陈手段

展品陈列是展陈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如果忽视或削弱了展览陈列设计,其结果是降低了整个展陈设计的档次。遵循展品陈列具有的特定规律,才能将展品作为展览语言更好地表达。

此次展览文献数量占展品数量的一半以上,怎样展示文献,利用文献作为展览中陈列的主要语言,是此次展品陈列的重点。文献展品陈列的设计工作与形式设计工作是穿插进行的,力求展陈形式和展览内容相统一,实现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协调。在形式设计阶段,确定用于文献展示的展柜具体尺寸、数量、位置等信息,还要考虑到特殊尺寸文献的陈列方式。在布展时,依据形式设计图纸,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陈列布展。历史类展览的陈列要在保证展陈效果艺术性的前提下注意严肃和庄重,不追求过多的形式变化。考虑到整个展览中展品陈列的节奏感,布展时尽量做到文献展品与实物展品穿插出现,避免频繁出现文献展示使观众感觉枯燥乏味。

对于纪念类博物馆而言,实物展品的陈列会提高展览的艺术性和可看性,而不仅仅是装饰作用。实物展品陈列时应充分考虑展览主题、内容对陈列形式的要求和特定陈列空间对展品陈列的局限,特殊展品采用相应的陈列手段。“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旗帜被陈列在济南战役的复原场景里,瞬间将观众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种展示方式打破了陈列的单调,具有极强的带入感和震撼力,深受观众欢迎。实物展品烟台开埠时期的东海关界石、牟平雷神庙战役的雨搭子和门板、修建门楼水库时使用的小推车、烟台北极星钟表厂生产的座钟、烟台生产的飞蝶自行车、龙口金龙电风扇等大件展品采用裸展的手法,观众参观至此处,可近距离地观看展品,在保证展品和观众安全的情况下,为观众零距离接触展品创造条件。多种展示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展陈艺术的档次,为观众带来更多感官刺激,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启发观众的思维与联想。

展品以其自身的物质性和真实性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其他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展品是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展陈的重要部分,为整个陈列展览锦上添花。观众参观结束后离开展馆时,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历史事件,还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展品,就是展品征集和展品陈列追求的目标。为使整个展馆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建成开馆后,征集组依然没有停歇,还在不断补充和丰富展品数量和种类,完善和提升展陈效果,以便更好地发挥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的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胶东陈列实物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关于场与实物关系的一种探索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
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