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园足球发展路径研究
——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

2022-11-04 07:29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6期
关键词:定点杭州市双减

刘 雨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2020年9月,由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旨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新时代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实现承上启下、提质增效。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事业步入了新的阶段,全国各地也积极响应《意见》,出台地方政策以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在此背景下,校园足球事业迎来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飞速发展,2020学年足球市级联赛实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大满贯”,已创建为杭州校园足球发展最佳区。因此,本文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探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园足球的发展。

1 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1.1 总体情况

经过查阅资料及访谈得知,截至2021年,杭州市滨江区共有4所全国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中小学,1所幼儿园)、5所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及16所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拥有2018—2014年出生的学生组成的共4支男子区队及1支女子区队。2016年,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杭州市滨江区政府选择与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合作,采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和全国首创的区级一体化战略全覆盖培养的思路推进校园足球,建立了“足球课—足球兴趣课程—甲乙组男子校队—区队”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2016—2021年,校园足球战略合作定点单位学校(下简称定点学校)从开始的3所增长到13所,每个定点学校除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配置了中、外各一名教练员,强大的资源配置让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普及程度显著提高,足球建设成绩跃居杭州市前列。

1.2 场地条件现状

各级学校至少拥有1块足球场,主要选用人工草皮,小学场地以5人制为主,中学则以8人制为主,虽然这些学校的人工草皮选用了质地中等偏软的材料,但是在安全性和缓冲性上还有所欠缺,此外,大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场地紧缺的情况,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恶劣天气时,场地问题较为突出,各级学校的足球场基本不适合开展足球运动,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室内体育馆被其他项目所占据的情况,此时这类学校通常会选择在楼层走廊、空置停车场等场地开展足球运动。

1.3 教育教学现状

杭州市滨江区2021年共有13所定点学校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主要以足球必修课形式面向小学二、三年级,初中一、二学生开设,同时各定点学校每年至少有1次足球班级联赛,而非定点学校则不开展足球课程;“双减”政策下,杭州市滨江区课后服务采用“1+x”模式(“1”指学校的看护性质托管服务,“x”指体育、艺术类等拓展课程),因校制订方案,每所学校在“x”中均配置了足球兴趣课;但部分学校的足球教学内容没有遵从统一的教学大纲,师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该校的足球课程水平。

1.4 训练与竞赛现状

截至2021年9月,杭州市滨江区共有20所小学拥有乙组(三、四年级)足球队,15所小学拥有甲组(五、六年级)足球队,每周训练3~5次;12所小学的女子足球队及10所初中的男子足球队,每周训练1~5次,不过初中阶段足球训练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训练人数不够、训练时间缩短,甚至还会出现训练取消的情况;各级区队每周训练2~3次,通常会安排在周中晚上和周末的白天,如遇比赛任务会提高至每周5次。

杭州市滨江区自2014年起建立了“白马湖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以下简称“白马湖杯”),2021年第八届“白马湖杯”共有57支中小学队伍参与,此外还另有针对幼儿阶段的“七彩童年,阳光宝宝”足球展示活动。2019—2021年,杭州市滨州区校园足球队伍在市级比赛中荣获多项冠军,实现“大满贯”;区队各级年龄段青少年足球队中,由2008年、2009年出生的2个年龄段的学生组成的区队获得2020年杭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精英联赛暨小学男子组最佳阵容挑战赛冠军,2021年,由2009年、2010年出生的2个年龄段的学生组成的区队成功卫冕该项赛事冠军,同时荣获杭州第二十届市运会冠军。

2 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2.1 政府主导下的政企协作模式

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可以减轻学校的校园足球资源购置压力、均衡地区校园足球发展资源、高效满足校园足球发展的内在需求。2016年,杭州市滨江区政府与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达成了战略合作,在杭州市滨江区政府的主导下,教育局负责安排学校、场地以及校园足球的普及任务;社会发展局负责经费和杭州市滨江区内中小学生球员的注册及区足球队训练事务,承担校园足球的精英化培养;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下属的黄龙绿鹰足球俱乐部负责派遣专业人员负责具体的教学及训练等。

2.2 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

“双减”政策背景下,部分学校尝试与社会足球培训机构展开合作,学校通过自筹资金向机构购买校内足球兴趣课程、运动队训练等服务。引入社会足球机构能让非定点学校借由自身力量发展足球,而定点学校则可以更全面地提升本校足球的发展水平。

3 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

3.1 “双减”政策衍生的“副作用”

一方面,杭州市滨江区各学校根据《意见》,在每周一至周五的5天里,每天至少开展2h的课后服务,同时部分学校还实行弹性离校机制,除了工作时间延长以外,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内容使教师的工作量上升,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专任体育教师投入校园足球上的精力也会减少,对本校足球发展在理念上可能会出现“得过且过”的倾向,甚至还可能直接把足球项目扔给社会机构负责,最终形成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思路。

另一方面,杭州市滨江区各中小学基本只有1块综合运动场(指带跑道的足球场),极少数学校拥有足球笼式球场,场地紧缺,难以满足为学生开展足球教学及竞赛的要求,多种体育项目的开展使场地的互相占用现象愈发频繁。

3.2 单一的赛事体系无法满足学生的足球需求

杭州市滨江区每年有1次针对小学三年级运动队及以上的官方比赛,此外各学校每年还会自行举办班级联赛,但这2类比赛远远达不到“常赛”的要求,同时比赛并未全面覆盖,竞赛体系不够完善、竞赛种类单一,会导致足球基础不牢、文化推广难等问题。

3.3 “大锅饭”的投入形式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分配

校园足球应体现在以全体学生参与为主、以课程教学为主、以校内班级联赛开展为主3个方面,杭州市滨江区一体化覆盖战略使该区的校园足球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发展失衡。定点学校足球师资、专项费用等基础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学校等。同时,定点学校之间的校园足球发展也存在差异,某些定点学校的领导并未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将配置的足球教练员当作免费劳动力以分担校内的体育教学压力,而不是专人专用发展本校足球;某些定点学校则只建立运动队,未开展足球课程,采用旧思路发展精英足球,只看成绩而不关注普及。

3.4 管理体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缺乏规章制度

社会足球俱乐部是良好的资源补充方式,能够有效利用海量的社会资金、游离的教练员资源、闲暇场地,吸纳众多的青少年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运动,但目前总体上呈现出“规模不一、机制各异”等特征。杭州市滨江区目前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监管学校与各类体育机构的合作,社会足球俱乐部在参与校园足球建设中,存在违规收费、敷衍训练等现象,没有制度保障,根本无从维护青少年的权益。

3.5 足球人才通道不畅通,缺乏政策支持

人才成长通道涉及青少年足球人才的识别、发现、培养、输送和淘汰,涉及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重大政策,特别是有关升学制度、运动员选拔制度等。在国家出台特长生政策后,杭州市滨江区并未出台针对足球优秀苗子的政策,这也导致其面临着“无球可踢”的难题。

4 “双减”政策背景下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发展路径分析

4.1 结合“互联网+”,构建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

“双减”政策背景下,杭州市滨江区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互联网+”创新校园足球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与社会协同支持”的四位一体运作体系。其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与社会合作建立“互联网+”平台管理校园足球,保障校园足球良好发展;以学校为主体,以校为本,构建科学有效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不仅限于课程或是运动队,更需重视校园足球的文化推广;社会俱乐部积极参与校园足球建设,为学校分散体育压力;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庭内营造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

4.2 场地与赛事体系

在足球场地发展方面应有清晰的蓝图,针对足球场地紧缺问题,应积极探索政府采购、社会共建或是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解决,同时还可尝试简化足球运动,发展三人制足球及笼式足球缓解场地问题。

校园足球的核心是普及,而普及的关键是文化,应通过构建“校内班级联赛—区级班级联赛—区级预备队联赛—区级校队联赛—区级精英联赛”五级联赛体系,实现从普及到精英的覆盖,从而促进足球文化的推广。

4.3 落实校园足球考核淘汰制度,合理分配资源

建立并落实定点学校考核淘汰制度,第一,设置准入要求,学校在申请定点学校之前需设立足球配套发展经费,对无固定来源的经费开展足球活动的学校也不予通过;第二,设立考核分层制度,制定相应的校园足球发展标准考核定点学校,每年的足球专项投入将根据前一年的考核结果进行分配,以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4.4 完善社会足球俱乐部参与的管理体制

针对社会足球俱乐部与学校的合作,应以政府为主导,其他相关部门协助共同构建监督机制,同时设立统一的俱乐部准入标准和发展评分标准,此外学校每学期应根据政府设立的统一标准对校内俱乐部的工作质量加以评估,以此促进校园足球的良性发展。

4.5 建立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政府部门出台精准化扶持政策,区级层面打通小学—特色中学的通道,保障优秀足球苗子在教育体制内的成长;通过建立校园足球运动员保障及管理平台,构建教育体制足球与体育体制足球的中转站,使足球人才有方向、有去处、有退路。只有当教育成为底线保障,减少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及其父母的顾虑,才有可能实现足球人才的可持续输出。

5 结 语

“双减”政策背景下,政府购买校园足球服务这项举措是杭州市滨江区校园足球保持飞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值得推广借鉴,此策略为校园足球在新政策背景下的发展免去了一定的后顾之忧,它一方面降低了学校发展校园足球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多元化的校园足球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园足球的发展需创新思路,以“四位一体”发展体系为核心,完善各类保障及管理制度,形成健康、可持续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

猜你喜欢
定点杭州市双减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