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

2022-11-04 03:30李晓庆李艳玲蒋重清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消极学业学习动机

李晓庆 李艳玲 蒋重清

(1淮南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安徽淮南 232038;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不断提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处于高等教育重要地位的本科教育,也因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是其中之一,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另外,衡量教育制度成功与否的重要预测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2]而学业情绪和学习动机作为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素,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安徽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网络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31份,其中男176人,女155人,大一到大四分别为93人、65人、72人、101人,回收有效率为82.8%。

(二)研究工具。

1.一般学业情绪问卷。量表由马惠霞(2008)编制,一共88个题项,包括两个维度: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量表采用5点计分方法,“1~5”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所有题项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学业情绪越高。问卷及各分测验的α系数在0.641~0.887之间,重测信度在0.563~0.866之间。

2.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量表由田澜等人(2006)编制,总共34个题项,包括两个维度: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分为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外部动机分为利他取向和声誉获取。采用5点计分法,即“1~5”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所有题项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动机水平越高。该问卷的α系数为0.972。

(三)数据统计。采用SPSS22.0对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描述统计。首先,对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习动机进行了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情绪得分的总体情况(N=331)

由表1可知,在四种学习动机中,得分由高到低为: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声誉获取;消极学业情绪的得分高于积极学业情绪的得分。

(二)差异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四维度得分和学业情绪的二维度得分进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情绪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情绪的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p<0.05),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LSD分析结果见表2,且在各维度上得分由高到低均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

(三)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情绪的相关关系。结果可见表3。

表3 大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四维度得分均与学业情绪的二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情绪的各项得分呈中高强度相关。

(四)回归分析。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四维度得分与学业情绪的二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故将以学业情绪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以学业情绪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根据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1)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与个体的积极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异程度的86%,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37x1+1.52x2+0.74x3+18.22,y代表积极学业情绪,x1、x2、x3分别代表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2)声誉获取和能力追求与个体的消极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异程度的63%,y=2.82x1+2.38x2+30.3,y代表消极学业情绪,x1、x2分别代表声誉获取和能力追求。

三、讨论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学习动机得分由低到高为:声誉获取、利他取向、能力追求、求知兴趣。由此可知,大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要弱于内部学习动机,求知兴趣的作用最大,声誉获取的作用最小。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样本层次,此研究样本为普通二本师范类院校,学生们对自己的能力大多信心不足,所以,既有学习的兴趣,也有迫切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

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男性的积极性别刻板印象导致的。研究表明积极性别刻板印象能够影响个体的内趋动机,进而影响个体的外部行为。[3]一般地,人们希望一个男人要富有竞争力、进取心和成就感,要能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4]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男性具备更多的能力,无形中就激发了男性的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在所有维度上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大二>大一>大三>大四。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学生越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了大一到大二的学习动机的提升;到了大三、大四,学生更多将注意力放在自身全面发展上,明白自己不能只注重自身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因而其关注点和精力会有所分散,致使其学习动机有所下降。

(二)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得分低于于消极学业情绪的得分。为了平衡项目数所带来的干扰,计算出相应情绪评分的平均数,发现积极学业情绪评分(3.50)大于消极学业情绪评分(3.21),说明大学生的学业情绪还是以积极学业情绪为主,与前人的的研究论一致[5]。

大学生两类学业情绪的得分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性,说明男生比女生体验到更多的学业情绪。余强等人的研究并没有发现积极和消极学业情绪上的性别差异,但总体上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高于男生。[6]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男生所体验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其越来越敏感,进而产生了性别上的差异。除此之外,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态更为平和。[7]

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业情绪的得分均存在年级差异,且在所有维度上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大二>大一>大三>大四。此结果的产生原因可能与学校的培养模式有关,大二很多学生开始参加第二学位课程,导致学生所感受的到学业压力增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身心逐渐趋于成熟,情绪技能也不断提高,导致情绪越来越平和。

(三)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根据相关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四种学习动机分别与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显著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积极学业情绪,声誉获取和能力追求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消极学业情绪。当个体带着学习的兴趣去学习的时候,就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体会到积极的学业情绪;当个体的带着提升个体能力的目的进行学习,就可能会受学习效果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当个体通过学习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就会因此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且目的越强,受到的影响越大,体验的情绪就越强烈;当个体带着利他取向的动机去进行学习的时候,会因为学习的成功产生一定的积极情绪,但正因为“利他”,会导致个体即使失败或一无所获也不会产生任何消极情绪;但当个体带着荣誉获取的动机去从事学业活动时,就会因为学习活动的失败产生相应的消极情绪。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首先,主要作用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且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受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其次,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以积极学业情绪为主,且受性别和年级的影响。最后,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情绪的存在相关关系,且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能够预测个体的积极学业情绪,声誉获取和能力追求能够预测个体的消极学业情绪。

(二)建议。由于积极的学业情绪能够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就,而消极的学业情绪则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起阻碍作用。所以,根据研究结果,可以从激发学习兴趣及提升自我方面出发,去引发个体的积极学业情绪,进而为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等;第二,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符合时代特色的元素,如,教学手段、教学案例等;第三,深化学生的学科认知,无论学习任何知识,只有对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才会有继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第四,加强思政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是任务,更不是负担。

猜你喜欢
消极学业学习动机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让自己发光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