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北部湾湾区陆海资源统筹和陆海产业合作的对策研究

2022-11-05 09:53,严,杨
商业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陆海北部湾湾区

沈 奕 ,严 晓 ,杨 振

(1.北部湾大学 钦州发展研究院; 2.北部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1)

一、北部湾湾区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和关键议题

我国北部湾湾区有着丰富的渔业和海洋资源,有着发展向海经济的极佳地理优势,我国西部开发战略也在不断发挥其在广西北部湾腹地对陆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国家对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愈加重视,习近平主席两次访桂并提出“打造好向海经济,要想富先建港口”的背景下,探索如何高效发展湾区向海经济并推动北部湾湾区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北部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

(一)存在问题

1.北部湾湾区物流现代化水平不高

北部湾湾区没有形成区域间的现代化物流体系,物流枢纽难以发挥合作优势,向海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西南地区的交通运力是发展湾区向海经济的短板,物流成本的提高,导致了西部地区物流市场的竞争力较低。同时,物流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不高,路线规划和物流平台建设水平较东部地区差距明显,运输点之间的信息流通能力不足,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湾区向海经济的发展速度。

2.湾区产业难以将陆地经济转化为向海经济

区域间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北部湾湾区第一二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以资源开发型经济为主,由于北部湾陆地城市过于依赖内陆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了与外部资源的交流,这直接导致了湾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陆海资源没有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关键议题

面对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挑战,本文主要从陆海资源统筹和陆海产业合作两方面入手,提出高质量发展向海经济的关键议题,从合作联动、陆海统筹的角度突破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瓶颈。

1.陆海资源统筹

陆海资源统筹合作代表的是陆地与海洋在产业、物流、交通、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协同联动,是陆海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步骤,是高质量发展向海经济的必要保证。

2.陆海产业合作机制

陆海产业合作,是依托于陆海资源统筹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海洋能够为陆域产业提供资源,而陆地的物流、交通产业又为海洋资源的产品输出提供了价值增值渠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关联,是实现北部湾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议题。

二、加强湾区陆海资源统筹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在“一带一路”和“双循环”的双重作用下,提高海陆资源流通效率,加强海陆经济物流循环,打开海外国际市场是北部湾发展的主要任务,所以,北部湾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陆海统筹”,“海陆互济”,“对外开放”三个方面。

(一)“陆海统筹”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

陆域经济可以凭借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充足的资金和项目,高端的科技和人才等强势领域,带动海洋的相关领域,不断开发海洋的经济发展潜力。通过陆域经济的辐射效应,不断引导海洋产业优化行业布局,完善海洋基建,健全海洋产业体系。由于海洋与陆地的交通模式的差异性,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陆域交通体系对于海洋交通体系的带动作用,所以,如何将陆域健全通达的交通网络、物流网络作用于海洋产业,是实现“陆海统筹”的关键一步。

1.构建铁路、公路、内河、海洋交通运输网络

目前,广西地区的公路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广西北部湾作为陆海连接的中枢港口地区,其公路运输网络的覆盖面积直接影响了陆海联动的交通效率。西部腹地的交通运输网络应“顺道而下”,沿着陆海新通道不断向海延伸,形成贯通陆—湾—海的可以为陆海联动提供巨大运力的交通运输网。

北部湾港作为西部向海经济发展的出海口,应以打造国际门户港为目标,推进水运、海运建设,依托北部湾这一出海便捷程度最高,距离西部腹地经济区最近的门户港口,建设西部陆海联运核心枢纽,实现连通陆地-北部湾-东盟-全球的陆海统筹发展模式,不断双向延伸,将北部湾建设成内河与海洋双向联动必不可少的“咽喉要道”[2]。

2.建设数字化物流合作平台

服务效率决定了物流产业的生存能力,为了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层次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应当提高物流产业的工作效率,加强数字化物流合作平台的结构柔性和战略弹性,鼓励物流体系中产业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共享,促使各服务方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加快技术与服务创新。

(二)“海陆互济”双向联动推动湾区经济一体化

借助陆海统筹策略带来的资源便利,以及陆上交通网与海上交通网的双向补充,陆地经济与海洋资源像两条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二者汇流形成一条流量更大,速度更快地发展新通道,通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产业流、资金流、资源流、信息流的“多流”合一。

1.完善双循环背景下的陆地海洋规划布局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完善陆海资源、产业链的规划布局可以优化陆地和海洋的循环互动,是我国经济大循环中的重要推力,也是实现陆海资源顺应国内国际大循环策略不断流动互济的重要保证。

2.依托陆海新通道搭建陆海双域交互渠道

在当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下,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北部湾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桥梁,同时,它也扩大了西部内陆运河的作用范围,放大了西部地区向北部湾湾区的经济辐射效应。此外,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通过陆海新通道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资金流、交通流的对接与融合,为陆海双域的联动配合搭建了一条高速通道。

(三)“对外开放”推动湾区向海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对开放的需求是巨大的。海洋经济的扩大开放和优质生产要素的流入,将加快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加快产能升级,扩大对外贸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复合型人才、优质设备流向中国。

实现海洋经济的“对外开放”,需要将北部湾沿岸港口建设成拥有专业设备和完善功能的大型对外贸易港口。加速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提高北部湾多式联运枢纽港口的服务水平,完善港口建设和装卸作业流程,利用公共信息平台改善仓储安排、运输总体规划和多式联运效率。以改善港口服务为目标,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和数字物流平台,优化集装箱进出口程序,改善港口内部功能,提高港口区域之间穿梭巴士的密度和准时性,并改善、优化其与渡轮的连接,优化陆海运输模式提高运输效率。

三、从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推进陆海产业合作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则要依靠多方配合,而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向海经济发展模式更需要陆海产业的通力合作。

(一)发挥经济增长极的经济带动作用向海辐射

在现有的区域或次区域的合作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内优势产业经济增长极,如成都、重庆、贵阳、南宁等具有经济带动作用的城市来不断完善国内通道沿线产业间的合作机制,带动陆海新通道周边城市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西部内陆向北部湾湾区的经济辐射。

(二)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建设陆海产业“加油站”

我国北部湾海洋地区的天然气远景资源丰富,可达852.04 亿立方米,但采集技术上仍需进一步突破。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海洋油气的开采工作,对发展海洋资源对内输入有着重要作用,北部湾湾区应合理划分区域开采利用,形成多层次、多梯度发展的海洋资源库。同时,海洋油气的对内输入将会不断滋养通道沿线的资源消耗型企业,为海洋油气资源在陆海产业双向流动提供更多动力与经济效益。

(三)发挥海洋产业特色合作共建旅游产业链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强大驱动力的行业,它拥有庞大的相关产业体系,包括餐饮、酒店、交通、信息、新媒体等高附加值产业,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湾区来说,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提高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的最佳选择。从实践角度看,发展旅游业产业链对湾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已达成共识,但落实合作的能力有限。沿海地区产业应加强与内部腹地的信息交流,进而更好掌握内陆腹地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湾区各产业群可以进一步利用腹地强大的消费能力,以沿海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加强与沿线产业间的多方合作,带动整个经济带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沿海地区的交通产业可以共享市场,科学把握市场趋势,打造“一带一路”新通道沿线旅游业一体化服务,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共同探索创新旅游新业态。

根据图1 海洋产业分布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沿海城市可以凭借其滨海旅游业、渔业等特色产业吸引大量的内陆消费,推动海洋产业的技术革新,带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海洋交通、物流体系的构建。

图1 北部湾湾区主要海洋产业分布饼状图

广西地处西南,是整个北部湾大湾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更加迅速,西部地区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将依托广西这一入海通道高速发展。同时,广西也是西部、南部两个经济圈之间的纽带,经济活跃度高,广西海洋产业的区域效益将进一步显现。

(四)加强湾区陆海相关产业合作

海洋可以为陆地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海洋资源生产的产品的增值则需要陆地市场为其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由于海洋产业和陆地产业在经济和技术上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见图2),为实现北部湾地区良好的陆海产业合作,产业群就必须发挥产业链上每一环节的优势,把海域生产环节与陆域生产环节协调起来,提高产品互动性和互补性。因此,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产业融合成为陆海空间规划的必然选择。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都拥有各自的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不同阶段的特殊价值,利用好陆海联动机制,将资源整合程度最大化、最优化,是未来发展湾区向海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图2 陆海协同发展产业分类树状图

从图2 的产业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陆域产业与海洋产业之间存在着互动性的、经济性的、连续性的联系,海洋与陆地间的产业界限可以通过陆海领域的产业合作来打破。陆域产业可以通过拓展服务范围将业务延伸到海洋,海洋产业则可以借鉴陆域产业的新模式、新技术开发适合海洋领域的产业,形成陆海产业联动合作,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如此高的关联性表明,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是陆海产业在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协调配合,这种海洋生产要素补充陆地产业,陆域产业向海洋空间输出的合作机制,将极大地提高陆海产业经济效益并加速一体化进程。

猜你喜欢
陆海北部湾湾区
强中心、联湾区、撑南沙,广州未来14年地铁规划来了!
“新物种”重新定义空间服务!实力赋能湾区城市发展
陆海之纵
妙语论道!湾区加速度,宜居新主场!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