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1-05 07:28刘冰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受体

刘冰

274200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武分院,成武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菏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越来越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在舒张、收缩时出现障碍,从而引起心腔内压力升高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2]。现阶段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除了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还要对血压以及交感神经进行调节,并对心肌重构进行抑制,这样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本研究旨在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武分院,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75例。研究组男57例,女18例;年龄57~82岁,平均(69.42±4.65)岁;病程11 个月~5年,平均(35.25±6.88)个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 例,Ⅲ级31 例,Ⅳ级31 例。常规组男53 例,女22 例;年龄58~84 岁,平均(70.64±5.43)岁;病程11 个月~5年,平均(36.88±7.24)个月;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29例,Ⅳ级3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②NYHA 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③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450 pg/mL。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血管性水肿者;②随机血清钾>5.5 mmol/L 者;③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m2)者。

方法:研究组与常规组均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生产厂家: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H20181247),50 mg/次,2 次/d,持续治疗8 周。常规组在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胶囊(生产厂家: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189),80 mg/次,1 次/d,持续治疗8 周。治疗8 周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NT-proBNP 水平进行检测,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并在温箱放置10 min,10 min后,以3 500 r/min离心,对患者的血清NT-proBNP 水平采用电化学法检测。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 水平。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a.显效:治疗后,患者乏力、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或改善>2 级;b.有效:治疗后,患者乏力、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未恢复至Ⅰ级但改善>1 级;c.无效:治疗后,患者乏力、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低血压及血管性水肿。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s,pg/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s,pg/m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7510 245.83±4 336.573 772.48±495.25*常规组759 407.06±3 814.066 167.24±632.14*t 1.25825.826 P 0.2100.000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常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组成的“金三角”进行治疗[5]。然而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金三角”治疗后,其1年病死率>20%,5年病死率在50%左右,由此能够看出,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以及干预靶点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6-7]。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以及脑啡肽酶抑制剂组成的双向制剂[8]。在心力衰竭发生时,随着心脏压力的增加会相应增加心室壁的张力,从而使得心肌细胞受到牵拉,同时还会增加利钠肽的分泌[9]。脑啡肽酶能够扩张血管,对尿钠排泄起到促进作用。其分布比较广泛,不仅在肾小管近端刷状缘分布,还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中分布[10]。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与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关系密切,过度激活RAAS 不但会增强炎性反应,还会使心肌细胞凋亡,最后导致心肌重构的情况发生。脑啡肽酶对利钠肽的降解能够通过沙库巴曲进行抑制,使利钠肽水平升高。对RAAS 通过缬沙坦进行抑制,加之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并促进尿钠的排出,以此抑制心肌重构,从而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会因为肺水肿或者是慢性肺淤血而引起咳嗽的症状,从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次研究为了不引起患者出现咳嗽的症状,采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采取的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血管紧张素和脑啡肽酶受体双重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在有效缓解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有效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恶化情况,并且没有发现血管性水肿以及高钾血症等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有效控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是如果增加摄入量,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必需规范合理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NT-ProBNP 水平,其疗效更加明显,并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并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受体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