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产生情感共鸣

2022-11-07 09:54江苏省泰州市野徐小学石榴花
青年心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阅读教学

江苏省泰州市野徐小学 石榴花 孙 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训练学生用眼观察美、欣赏美,用心感受美、创造美。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主要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采取问卷调查,辅以访谈法、观察法进行深入了解,覆盖面涉及本地区6个市区,有农村,有城市。参与调查的教师有319人,学生有449人。因此这份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能反映出当前本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基于教师角度的教学问题

1.教师执着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问卷中,有93.42%的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和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这也印证了图1中的相关数据,61.76%的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他们会通过烦琐分析的方式去指导孩子阅读。我们通常会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等方法,这些方法只是将学生带到了相关的词语、句子、文章面前,忽视了“怎样理解”“怎样运用”的指向认知的核心问题。不去关注孩子掌握阅读需要哪些过程,他们的认知是如何怎样一级一级发生变化的。

图1

2.教师的文本解读缺乏个性化

图2

结合访谈和日常的观察,我们发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缺少个性化。教师解读文本虽说依据教参,依据课程标准,但往往只将教参中提到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灌输与讲解,成了教参的搬运工;有60.21%的老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清楚或大致了解,其依据课标解读文本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基于学生角度的学习问题

调查显示有91.76%的孩子喜欢阅读,有7.35%的孩子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也就是说真正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是很少的。有91.22%的教师认为“预习—交流讨论—讲解—拓展”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而孩子们也希望老师能先学后教,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质疑,而我们真实的课堂却仍然是阅读方式单一,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于阅读教学的课堂之上。

(三)教与学的阅读目的有所偏差

关于教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有25.39%的老师认为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有12.23%的老师认为“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只有9.72%的老师认为是“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而学生希望的阅读目的是什么呢?有47.22%的学生希望可以“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老师努力要教给孩子的,却不是孩子当前最想要的。当课堂的起点与终点不在一条线上时,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教师教得很努力很认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由此可见,现实中,小学语文教学仍较偏重机械重复的知识积累和阅读技巧的训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不到体现,三维目标难以高效达成,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语文学习事倍功半。激发情感共鸣,解放学习兴趣,释放学生动力,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不可估量。那么,怎么做才能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语言的魅力,从而构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呢?

二、产生情感共鸣的价值与意义

(一)基于儿童立场尊重阅读初感

特级教师于永正一生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为师之道”,坚持“把课上得有意思”。从儿童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课堂,孩子觉得有意思的,孩子觉得喜欢的,孩子觉得有收获有成长的,那就是好课。以儿童的立场填充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不知选择地教给孩子,而忽略孩子的需要,尤其会忽视孩子的阅读初感。阅读初感是一个人阅读文章后的第一感受,也是最直观、最感性的。李海林教授认为“学生的阅读初感是教学的宝贵资源……阅读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学生超越自己的‘初感’”。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阅读初感,以散文《第一次抱母亲》为例,孩子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后的阅读初感是感动,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后,孩子还停留在感动层面,显然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如何基于孩子阅读初感设计教学,我以为在孩子阅读初感——“感动”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细读文本,进行体验式阅读与表达。当然,阅读教学中产生情感共鸣仅有阅读初感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引导孩子去思考与辨析。课文中出现了三个“没想到”和三个“我以为”,所有的“我以为”显然都是错觉,因此才会出现三个“没想到”,而背后是母爱的伟大,是我理所当然接受母亲宠爱而对母亲的辛苦的忽视。经过这样的思考后,孩子的思维才会超越阅读初感,有所收获。

(二)为孩子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奠基

“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产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灵魂。我们通过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在思维能力和品质上下功夫。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情感共鸣通过渗透、熏陶、感染等方法在关注孩子学习兴趣、态度、价值等内在修为的同时,更关注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阅读素养与阅读能力的合格公民。

三、情感共鸣需要找准动情之点

我们的语文教材处处充满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这为我们审美体验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九寨沟》等课文呈现出天然之美,《祁黄羊》等课文揭示出人性之美,《一路花香》等课文蕴含理性之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单元、教材及学生认知特点、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地拨动学生情感,让学生通过感知具体的形象,从而感悟文章内涵、体会作者情感和意图。这样就避免了烦琐的分析和枯燥的讲解,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灵动起来。动情之点选在何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一)聚焦人物形象

解读文本时要充分挖掘给人以美学价值的人物形象。比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我们的目光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儿童数量之“多”,而应该关注儿童的“神”——儿童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活泼、可爱的品质。作者赞美的不是大自然的春光,而是儿童。《天游峰的扫路人》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位朴实又平凡的扫路人,表达了对扫路人的敬佩之情,更传达出对生活的看法。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拘泥于人物形象,而应该跳出人物形象,挖掘出背后的意蕴,自然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聚焦表达艺术

作者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描写了天游峰的高大和险峻,这一刻画的目的在于从侧面衬托扫路人的艰辛、乐观及对生活的热爱。《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我们知道了那朝气蓬勃的儿童即是旺盛的海棠。

(三)聚焦母语特性

我们的母语充满了汉字之美,语义之美,耐人咀嚼、品味。《三顾茅庐》中,刘备“轻轻”走进去,恭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轻轻”“等候”足见刘备礼贤下士,“快步”则体现了他求贤若渴。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猥自枉屈”的精神打动了诸葛亮,因此诸葛亮才答应出山,辅助刘备完成的大业,才有了后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

(四)聚焦点睛之处

教授《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时,我紧紧扣住诗句“破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设置疑问:风雨之夜,作者梦到了什么?为什么梦醒?南宋偏安一隅,只剩半壁江山,作者梦醒之后为什么看到的却是“万里江山”?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激发了学生深度阅读的强烈欲望,联系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之后,解读文本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独到、深刻的认识。

四、情感共鸣需要创设动情之境

教学中,我们要善抓动情之点,善创动情之境,善激学生情感。这里的“境”就是指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学习心态等课堂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自由讨论的环境,尊重学生及他们的阅读体验。学生在心理自由、安全的环境下,内心是放松的、思维是打开的、思路是灵活的。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可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沟通。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学会触景生情。

(一)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上无非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到课本中作者创设的情境。再利用直观手段可以一改知识的抽象化变形象化,正是学生形成感性知识的最佳时机。《九寨沟》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课件营造意境:先欣赏波翻浪涌、气势磅礴的大海,浩瀚无边、飞沙走石的沙漠……感受自然美;然后激情告白:“大海、沙漠虽美不胜收,但都无法与九寨沟相媲美,九寨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谛听、体验。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发挥想象,同时,调动了学习求知欲和主动性,情感一波三折,大自然天然之美在学生面前一览无遗,喜爱大自然的感情自然产生。就像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宝石,儿童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能带给人美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语文阅读教学中,或配乐朗诵,或播放相应歌曲,不仅能推动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悦之感,还能激发学生情感,对理解课文也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音乐作为背景,引导学生思维贴近课本,感受作者创设的情境。比如,特级教师张学伟在教学《乡愁组诗》时声情并茂地吟唱于右任的《望大陆》,掀起了课堂的高潮。思想的光芒、情感的温度令所有听众动容。

(三)利用分角色朗读等活动创设情境

奥苏泊尔曾说:“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教学理论的话,那就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而实际中要想知道孩子们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教,不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疑”成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谁来释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最后教师带着学生回归课堂,一起在书本中找到答案。

分角色朗读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代入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精髓。《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语言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的动作和神态,通过朗读等方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借助朗读、吟唱、想象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加深情感体验。我们的课堂才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五、情感共鸣需要把握动情之根

席勒说过:“所谓美育,其实就是情感教育。”生活经历、处境遭遇等因素的差异,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常常相距甚远。因此,基于审美体验的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等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走近人物、作者,体会其心路历程才能真正产生情感的共鸣。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储备和水平、人生阅历和经历、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事物的看法、文本的解读也就不尽相同。我们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切不可强求统一,生搬硬套,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最后,针对“爱因斯坦是不是伟大的人、自己是不是喜欢他”进行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爱因斯坦伟大,是因为他在科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是因为他在生活方面不讲究。通过质疑、争辩,学生形成对人物更加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离不开听、说、读、写,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懂得智慧教学:大道至简,审美化阅读课堂,只有摒弃教师烦琐分析及肢解文本,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言的沃土上,在情境想象中阅读,让读指向写,进行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训练,在熏陶、感染中提高学生的语感,进而爱上阅读与写作,审美阅读教学必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是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交流。语文阅读教学要进行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合奏出最美的交响曲。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情感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