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家彭一刚院士逝世

2022-11-07 22:04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40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天津大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彭一刚,在天津逝世。

据天津大学官网10月23日发布的消息:彭一刚于2022年10月23日清晨,在家人与学生的陪伴下,因病医治无效,安详离世,享年90岁。

彭一刚除了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曾任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民盟天津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委会委员,民盟天津大学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彭一剛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50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后随唐山工学院建筑系调整到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1952年调整入天津大学,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87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一刚一生致力于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古典美学构图原理、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及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领域,都做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在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及建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获建筑界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 2019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勘察设计行业杰出人物称号。

他是中国杰出的建筑教育家,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先后培养博士、硕士60余名,为中国建筑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06年获中国建筑教育奖。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两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四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周恺、李兴钢和张鹏举。

彭一刚也是杰出的建筑理论家,曾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部著作荣获国家级图书大奖,其中《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著作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次次再版,把中国建筑之美讲给世界。

彭一刚还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主持设计了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等建筑作品,多项作品获国家级奖励。

去年11月20日,一条“准90后院士的设计手稿堪称艺术品”的微博冲上热搜,这位院士正是彭一刚。“电脑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很多视觉形象,但是一名优秀建筑师最原始的想象,还是要手头功夫去激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外一些著名建筑大师所作的一些方案构思草图来印证——虽然仅仅是草草的几笔,便可以看出其缜密的思维和深厚的功力。”彭一刚说。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天津大学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学生写话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浅析阿里巴巴总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应用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院士速递
简析建筑创作与文化认同之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