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考

2022-11-08 03:35霍静雯常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霍静雯 常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风险无处不在,难以把控,风险的出现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做好风险管理意义极大。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进程中,由于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事业单位业务开展过程中,会计风险在事业单位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带来潜在影响。为此,事业单位必须意识到会计风险的危害性,树立会计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加强会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会计风险管控制度,运用规范化的会计内控管理,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从而确保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目标实现。

一、会计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一)会计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业活动中因会计事项处理与会计信息真实性之间有可能出现较大偏离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会计风险的种类涉及如下:会计数据比对风险、会计政策执行风险、会计业务合同处理风险、会计账务核算风险、税务审计稽核风险、发票管理风险、资产管控风险等。

(二)会计风险的特征

会计风险有着三大特征:一是客观性。它指会计风险的存在,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它是客观存在的,有经济业务发生产生会计活动,就有会计风险存在。二是普遍性。每个会计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会计风险,这一风险在会计业务处理中较为普遍,存在范围较广。三是特殊性。它指不同的会计业务中所包括的风险类别不同,风险大小不一,对单位的影响也不一样。会计风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如资产管理风险与资金管理风险就有很大差异,有着各自的特殊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成因

会计风险的成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因为相关制度不完善与岗位设置的不合理,没有从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规章制度浮于表面,使会计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上存在漏洞,造成风险。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与单位人员有很大关系,其一是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业务处理把握不准,从而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其二是单位人员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完全的认知,或是认为会计风险与自己无关,或者觉得只要设立好制度可以应付检查,这些都会造成会计风险。

二、事业单位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在职能上属于社会公益机构性质,它主要运用财政拨款发展各项事业,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综合服务。在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着诸多危机,加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对于推进事业单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做好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社会服务工作质量。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发展存在极大的挑战。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开展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投入作保障,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服务机构,既要履行好社会职责,又要维护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会计风险管控,规范业务行为。要对业务流程与会计流程不断优化,加强对业务活动的监督,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所需的资源大多来自于财政资金形成。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也更高、更严。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全面纳入了监管体系,目的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应当以此为契机,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从优化制度入手,对单位资金规范管理,对单位资产统筹调配,科学利用,发挥出最佳效益,保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目标实现。

最后,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由于风险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事业单位要稳定发展,就要做好风险防控。从会计角度出发,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可以对事业单位内部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帮助事业单位排查各类风险,如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活动中,通过登记台账,进行清查盘点,做好账实核对,防止资产流失,保障资产安全。通过采用有效防范对策,加强防范与应对,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影响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会计观念落后,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认为会计风险只和会计部门有关联,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而随着新旧会计制度的更迭,会计政策的不断更新,有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以前并不是专业会计出身,对新会计政策的学习比较缓慢,特别是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的推进,硬件和软件的更新,财务人员要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繁忙的会计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致使会计信息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发生偏差,都会造成会计风险。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存在漏洞

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体系建设没有落实于实际,形同虚设。一是有的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和写单位内控报告,临时设立了一些内控制度,既不联系实际,也没有实际控制力。没有从单位的实际需求出来,也没制定详细的规则,真正实行起来,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内控效果。二是部分单位会计岗位职责不清,因为人数关系,一人身兼数职,职能交叉,兼职过多,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出于方便业务的角度,没有对银行印签进行分开保管,出纳兼职多项会计业务,没有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求,主办会计在单位中权限较大,会计相互牵制功能弱化,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中漏洞很大。虽然关于内部控制的政策正在不断出台,但是有的会计人员还没有完全领悟内控精神,并未把内控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内控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全部的作用。

(三)预算管理不严格, 预算约束力差

在改革背景下,财政对资金管理要求更严,事业单位要按财政管理规定编制预算项目、编报预算,按预算要求实施,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而在实际中,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工作并未重视,预算编制目标模糊,并没有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原则,收入的预算编制不全面,编制口径不一,支付预算编制不具体,项目预算未按要求实行精细化,预算分解不够详细具体,不利于预算执行实施。有的部门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在制定预算时提供的数据不切实际,使预算出现偏差。

(四)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乏力

加强会计监督,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会计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然而,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乏力,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中面临着较高的会计风险,对事业单位良性运转带来极大影响。如在会计监督体系方面,事前环节缺乏,会计人员无法参与事前经济事项,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财务管理与决策方面,财务人员没有参与其中;事中也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有的单位以集体决策代替了论证评估工作;会计人员仅仅在业务需要支付时,才了解到相关信息,必须按领导签字意见办,因此,事后监督也流于形式。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或纪监部门有时也开展一些财务审计活动,但没有实行常态化,大多受领导人临时指派,不能产生良好的监督效果。

四、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应对策略

由于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中的不利因素的存在,给事业单位业务稳定运转造成了极大威胁,影响着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为此,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认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有效的应对之策。

(一)转变会计观念,增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做好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期,要形成单位从上到下整体的风险防空意识,重大的会计风险伤害的是集体利益,内部控制的建设也需要所有人的参与。要从全局高度看待会计工作,要转变会计观念,增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形成单位整体风险防控人人有责的氛围。每个人在单位中自觉遵守各项内控制度,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单位构建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自觉接受互相监督,在接受他人监督中才能对别人进行监督,从而增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效果。另一方面,要做好会计人员配备工作,选择专业能力强、有责任担当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对会计从业人员要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在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及重大经济业务活动等方面,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决策,运用专业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减少会计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二)建章立制,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构建规范化的会计管理体系是防范和控制会计风险的最有效方式。

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对原有的会计内控制度进行疏理分析,寻找制度中的漏洞与缺陷,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对业务运营流程进行清理、完善,对会计工作流程与制度进行规范,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会计工作中面临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分析风险因素,查找问题根源,对关键业务、核心岗位进行重点防控,采用双岗、多岗配备,增强内部牵制。单位的各个科室要互相配合,积极参与风险防空工作,对于提供的数据,要确保真实有效,防止在源头上就导致会计信息的偏差。同时,要加强督察,下级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中的问题;上级要对下级开展督察,对业务运行状况进行跟踪问责,对会计工作中的问题严格把关,要按层次管理原则落实各方责任。对于会计出纳岗位工作要严加检查,合理划分会计出纳工作职责,通过抽查、盘点等方式,查找会计业务中的风险点,不断加以改进。要定期对会计出纳及财务审批岗位进行轮换,防范岗位风险发生。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力

在财政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财政管理模式更加规范,事业单位应当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契机,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变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理功能,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各部门中推行预算管理,可以参照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对内设各部门进行预算控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可参照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口径,要求内设各部门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要精细化,不仅要细化到项目,还要进一步细分,对编制原则、理由、标准要一一说明,且有政策依据,交由单位领导审核,通过预算管理,对各部门实行预算控制,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目标实现。另一方面,预算执行要严格,事业单位要以预算为统领,从严控制支出,事业单位内设各部门要严控执行预算纪律,要保证有预算支出而不超支,无预算无支出不得报支。会计人员要对照预算项目与预算额度,按项目进度拨付支出,把关预算支出关,防范会计支出风险发生。

(四)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长效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要结合自身规模与管理要求,不断优化完善监督体系,构建长效的监督机制。一方面,纪监机构要发挥核心优势,在会计监督中起到主导作用,要从上至下实行全方位监督。监督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也不是仅仅纪检部门的责任,要形成单位整体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内审部门或综合办公室要对会计工作进行跟踪审计,可以发挥会计管理系统的优势,将审计系统与会计管理系统对接,建立会计风险预警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同时,事业单位还要组织会计工作检查,可以成立检查专班,对单位资产、会计账务进行清查、盘点,以此促进会计工作质量提升。

五、结语

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会计风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事业单位应当认识到会计风险的危害性,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不断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严格遵守业务流程,从严执行财务会计纪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会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保障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