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的政治智慧意蕴

2022-11-08 10:15秦在东
湖北社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人类共识共同体

秦在东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世界核危机、种族冲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诸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从宏大的国际战略视野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出发,提出了全人类将共同探寻今后主导国际秩序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共同遵循的准则的科学论断。习近平主席早在2015 年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就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此后,他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在习近平看来,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有义务带头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文明大道。这些重要论述一次次向全世界昭示,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治理的新时代,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新的价值体系。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是我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回应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阐明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道德愿景,凸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是中国价值立场的鲜明表达,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政治智慧。

一、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强调联合国宪章基本准则的共同遵循

伴随着世界历史的演进,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冲突也不断加剧,作为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政治交往准则,以求同存异,实现全人类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人类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历史上最重要、最广泛的一次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价值”理念正值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共同价值观根植于联合国宪章这一现代国际秩序基石及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20 世纪90 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全球格局由两极向多极演进,时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陆续登上世界舞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最强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和平环境;要和平环境,就需要遵循规则,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应该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秩序下平等相待,和平共处。

联合国的缘起及初心就是致力于创建一个避免战争、促进合作与和平共处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构建一个普惠各国的主导国际秩序的联合国宪章体系。联合国成立70年有余,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外交活动的多种场合,高度评价联合国的巨大功能和历史作用。2014 年2 月7 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会见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指出,“联合国诞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当时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同联合国一道,……维护好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及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平衡推进联合国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领域工作,特别是增强和平行动能力。”“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殷切期望。”“联合国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同时还庄严承诺,“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履行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积极参与联合国各领域工作,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自二战结束以来,联合国之所以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合作、推动历史发展诸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联合国有着一整套国际性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的内在法治基础就是国际法,其外显符号载体是《联合国宪章》。然而,由于联合国本身存在着先天性结构缺陷(“国家间组织”的“无政府、有组织”形态),自然就导致联合国宪章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缺陷。联合国内部固有的“大国强权”“诸侯(列国)争霸”的空间权斗,致使世界既没有形成统一的立法、执行机构,也没有出现施行集中管辖、强制制裁的有力司法机关。在某种大国霸权大行其道之时,联合国宪章的权威无法确立,联合国确立的基本准则一再遭到破坏和践踏。然而,即便如此,这都无法改变国际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历史进程,世界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强烈,不容抗拒,这为联合国宪章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敏锐地洞察出了联合国宪章的制度缺陷,义无反顾地发出了进一步强化联合国宪章作用的时代之音。他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优先从价值建设方面提出了强化联合国宪章作用的重要举措,倡议联合国、世界各国、全人类进一步凝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共同价值,这是对联合国宪章价值理念的守正创新,是对世界人民美好愿景的响亮回应,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价值追求,不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还为世界谋大同,带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世界人民和平相处、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共同面对和解决人类遭遇的各种发展难题,充分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赢得了广泛赞誉。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加强同联合国合作,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全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正义。这一承诺,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在践行联合国价值准则方面的果敢担当精神。从某种意义来说,习近平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中国价值的“世界版”,就是联合国价值准则的“升级版”。

二、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构建

马克思认为,人类诞生以来,就是以各种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共同体存在的,包括最初的“自然共同体”、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虚幻共同体”,而“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之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解放和当家作主的光明大道,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团结、更加强大,昂首阔步走向伟大复兴。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分工和私有制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其国家共同体具有“虚幻性”,其根本上是为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的。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不管人们承认与否,整个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处于不同国体、不同制度中的地球人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的局面已经展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无法独善其身,对于加强团结合作的需要,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过。然而,在资本主义“虚幻的共同体”内部,资产阶级把代表其特殊利益的意识形态说成是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意识形态,把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说成是“普世价值”,呈现出鲜明的虚幻性,无法代表全体国民的价值共识,更无法代表全人类的价值共识。2015年9 月28 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时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极具创意地强调全人类不仅有着共同的价值共识,而且世界各国应该不遗余力地谋求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共同构建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无疑是一个真实的共同体,一个致力于解决人类命运攸关问题和持续发展大计的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显而易见,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设想,是基于全人类价值共识,是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共产主义价值理想一脉相承的。同时,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又是与中国实践密切相关的。他强调,“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结合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经验,为人类社会从多元共同体更好地走向理想共同体、在多元价值观中有效地凝聚共同价值观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担当,是对当今人类社会现实境遇、必由之路的客观概括和科学展望,同时又代表了“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在当今世界创建一种公平合作、自由平等、和平发展、开放共享、和谐共存的新格局、新人类家园。这无疑是一种破除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的崭新的全球价值观体系。这一体系的世界意义在于既突破了原有全球化困境的理念,即抵制以往那种丛林法则和零和游戏的模式;也蕴含了解决政治困境的现实方案,即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本质,归根结底就是形成“全球化的”全人类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这个共同价值的确立,不仅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更需要在时代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且足以笃行的价值准则和价值目标。只有“反映全世界最广大民众的价值理想、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的共同准则,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遵循。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呢?习近平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尤其要注重以人类共同价值来凝聚共识,增进理解,加强合作。为此,他在多种场合特别阐述了需要通过付出五大努力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议案,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这五大努力,其核心要旨就是“同心打造,合力共建”,强调以开放理念来阻止逆全球化和贸易壁垒,以共享理念来实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联互通、互惠互利、共建共享。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积极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与丝路基金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不仅惠及沿线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且也孕育了合作共赢的“新发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意味深长地指出,鼓励世界相关国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目的就是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而通”的新局面,打破“交而恶”的陈腐藩篱,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以便实现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沟壑和新挑战,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坚持以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纽带和价值引领,撇弃旧识,风雨同舟,努力打造属于全体地球村民共有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与光明的前景。

三、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强调全球治理与世界和平同向同行

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不仅是关于人类价值理想的科学世界观,还是关于价值追求的科学方法论,不仅是关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价值目标的“系统论”,还是针对当前国际难点问题特别是全球治理、世界和平问题的“重点论”。当今世界有很多国际性的、单靠一个国家无法处理的事务,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已成为世界之需,但也是时代之痛。一方面,世界经济目前正处于百年未遇的“瓶颈期”,低增长、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错综交织,全球经济环境仍处于极不确定的境遇;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固有矛盾也日益加深,局部动荡此消彼长。恐怖主义、民粹主义、种族冲突、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时下流行的全球治理三大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新中世纪主义和跨政府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理论缺陷,都无法解决全球治理与世界和平同向同行这一根本问题。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而大力倡导和全面推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并在这些价值引领下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无疑为破解这些深层次、系统性、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文明指向。因为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美好世界的渴望和梦想,始终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方向,是进行全球治理、建立合理国际秩序应该秉持的价值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洞察到了当今世界深刻复杂的变化,高屋建瓴地阐释了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及其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辩证关系。他强调指出,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这既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也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还事关发展制高点的争夺,更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当今人类社会百年之未遇的大事,非同小可。要实现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其核心旨趣在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其文化动力在于构建以和平与发展等为核心内容的人类共同价值。首先,国际合作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的最有效路径;其次,共赢发展既是世界的潮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心愿。可见,全球治理与维护世界和平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并行不悖的,永远运行在同向同行的轨道上。这是构建人类共同价值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

如前所述,当今世界,后发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固有的全球治理体系日显颓势、功能衰减,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建立更加公正、更加民主的全球治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极具智慧地提出了撇弃固有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赘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主张。这一主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合理化,强调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设计,进一步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二是推动国际秩序全球治理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强调全球治理变革离不开新文明理念的引领,进一步探寻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球治理的重视和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自2015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就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方面做出多项承诺。在例行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带领中国高层决策群体就全球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制定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领导层对全球治理的高度重视和策略谋划。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响亮发声,中国将始终如一地奉行多边主义,与世界各国一道努力构建更加公正更加民主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的努力与贡献有目共睹,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办APEC 峰会、金砖峰会等一系列多边活动,建立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多个治理机制,在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率先垂范,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标志着中国作为新兴世界大国在应对全球问题上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这些重要论述和实践举措表明,中国作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倡导者,也是坚定的践行者,在这一价值理念引导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四、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强调全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共识

价值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根基,人的生存性质和状态如何,往往是由一种稳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内容决定的。共识是指经过同意而来的社会和文化的统一,特别是在社会整体和社会集团中的人们,彼此之间透过竞争和协商出来的集体性意见。价值共识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为人类集体性目标的实现提供思想和行为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虽然形成价值共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博弈过程,但是无论取得共识多么艰难,无论共识的范围多么狭小,无论共识的层次多么低微,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人们,总需要一些最起码、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是非标准即价值评价准则,需要一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履行的准则或规则。否则,各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就无法进行沟通和交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价值观反映了世界人民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最普遍的美好向往和价值诉求,代表了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类社会凝聚最广泛的价值共识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和精神坐标。当然,这一价值共识形成,远非一日之功、一国之力能够完成的,需要人类不断增强“地球村”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普遍交往,增强文明自觉,化解思想歧见,在科学的价值引领与不懈的价值追求中加强团结合作,做到求同存异,实现更可持续发展。

增进人类共同价值共识,要以持续深化普遍交往为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种场合明确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是地球村的现代治理,都需要世界各国携手推进、共同作为,同时也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和合力共建。要达成价值共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促进和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撇弃成见、友善交往、增进共识。环视当下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与社会往来依然存在一定的心理鸿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地球村的现代化治理。要改变这一世界性窘境,就需要各民族国家间凝聚广泛的价值共识,接受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就需要以求同存异的精神格局对待世界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及以共生共存的情怀观照自身同他人的价值诉求。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在增进国际交流互动方面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在处理国际关系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群众呼声,拓宽合作渠道,促进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深入交流合作,使“发展”真正成为主题;打开民间交流大门,实现官方交往与民间交流的良性互动,使之成为国家交往合作中的“助推器”和“缓冲带”,使“和平”真正成为常态。只有这样,各国人民才能更好地消除文明隔阂,摒弃民族偏见,实现命运与共。

增进人类共同价值共识,要以不断增强文明自觉为内在动力。具有全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共识的存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找到明确答案。马克思曾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类存在物”,具有类特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类正是基于这一类特性,从而基于共同的生活实践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从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过程来看,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千差万别,才导致了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价值观不尽相同,但作为同住“地球村”的“类存在物”,人们还是能够就事关世界未来前途命运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基本的价值共识。这既是人的“类意识”的彰显,也是“共同体”的自觉,而归根结底是“人文化成”的文化自觉与文明自觉。毋庸置疑的是,作为文化的最核心因素,价值观念不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普适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或融渗性。也正因此,不断增强人类整体文明自觉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可能。马克思科学洞悉并指明,伴随世界历史进入总体性全球化时期,“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极强的融渗性,人们通过普遍交往是能够形成普遍性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人类的共同特征属性,才会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才会以高度的文明自觉践行“人类共同价值”,从而为实现人类“自由”之初心、解决当下一些不“自由”的现状问题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增进人类共同价值共识,要以有效化解思想歧见为重要保障。增进共识,实质上是一个不同思想价值观念相互博弈的过程。环视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差别、社会制度迥异以及国家实力差距等原因,全球范围内的诸多冲突及对抗此消彼长,愈演愈烈,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和生存发展危机。这固然是因为利益冲突,但也与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全球性价值共识的缺失密不可分。因此,凝聚价值共识,必须对思想价值分歧进行妥善处理:一是限制产生分歧的情感、要素和动机的强度,以减少价值分歧的可能性。在处理中国价值与人类价值、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关系方面,中国素有“天下大同”的理想情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价值理想为引领,提出了“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等国际交往准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基本立场与价值情感,可以说为人类共同价值建设提供了定海神针,为世界各国凝聚价值共识、减少价值分歧提供了光辉榜样和重要参照。二是在彼此关系密切或相互认同的主体之间培养一种接受和平方式裁定分歧的意愿。从动态的意义看,价值共识达成的过程就是不同主体的价值认知由多元、差异、矛盾、分歧、冲突到相互一致、和谐共存的过程。习近平指出,“越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就越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如今,全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愈加需要人们凝聚共识,增进互信。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于“公平”“正义”“民主”等问题的思想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且不时产生激烈冲突,严重影响了一些重大合作事项的正常开展。因此,找到不同国家主体间的利益交汇点和价值共同点,运用具有全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共识,对地球村成员分散、多样、多元的价值观念进行合理有序的调节、统摄与整合,使具有全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共识真正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全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推动力量,从而减少国际社会的分化与冲突,增强国际社会的和睦共处,维持国际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凝聚价值共识的根本目的,也是凝聚价值共识的有效策略。

五、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智慧原则

人类文明史反复证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一刻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也需要从不同的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涉及人类文明发展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理念。这一理念是在充分审视和把握人类文明的内涵和特征的情况下提出的,与西方学者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文化同化论”等截然不同,主张对待不同文明应该坚持“多彩、平等、包容”的原则和态度。习近平总书记为此精准地道出了文明发展的逻辑链,即“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和政治理想,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和伟大正义事业。当然,这一价值目标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创新发展的,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始终坚持和不断深化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强大动力和智慧原则。

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中蕴含着文明交流互鉴方法论,而其文明交流互鉴观又是以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为旨归的,其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基本维度:第一,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色彩斑斓的世界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都具有民族性特质。无论是欧洲文明、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或是曾经出现过的其他人类文明,都有其存在的应然性和合理性。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绚丽多姿,因不同文明的滋养而奇而美。文明也正是因为多样,才有了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第二,文明的平等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文明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文明因平等而使交流互鉴得以进行。人类的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都应该尊重,都值得珍惜。“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虽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第三,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动力,文明的差异呼唤文明的包容,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指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善于倾听对方意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是历史造成的。但差异不能构成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更不应该成为民族仇恨的沟壑。“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第四,文明的交融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在诉求。习近平指出:“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纵观全球,各国人民虽然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但各国人民却是交往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之中。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文明,才能发掘促进人类未来发展的智慧,“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还结合他访问过的文明故地的特有经历,阐释他对待世界不同文明的基本态度和原则。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到过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过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习近平还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澄明,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这一态度和原则,深刻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在规律,为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辩证法理路和方法论指导,是对“文明冲突论”“文明霸权论”的有力回应和智慧超越。

猜你喜欢
全人类共识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关于献血
疯狂的重量
BEIJING CONSENSU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education(Ⅲ)
论《安魂曲》中母亲形象的三重意味
小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