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

2022-11-09 00:06延诺张璐怡
大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中医药思政

延诺,张璐怡

(辽宁中医药大学a.国际教育学院;b.检验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一、中医药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发挥作用。”中医药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探讨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以充分认知中医药文化内涵为基础,从其中包含的医学典籍文化、名医成才文化、医德医风文化、医学教育文化几方面入手。

(一)医学典籍文化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之所以绵延相传熠熠生辉,除了言传身教外,无数医学大家所撰写的医学典籍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典籍凝聚了医学大家的心血与智慧,他们博采众长、分门别类地将医学知识编撰成书,在生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及医学典籍文化的同时,促进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如《黄帝内经》《千金方》《伤寒杂病论》等专门记述医学理论与疾病诊断方法的医学典籍,以及《妇科玉尺》《妇人良方大全》等专门记述专科疾病诊疗方法的医学典籍等。中医药医学典籍不仅记录了中医药知识,贯穿着医学书籍撰写的原则方法,更蕴含了医学家博采众长等高尚可贵的精神。

(二)名医成才文化

对于名医成才文化的理解与解读,还需要置于古时的时代背景下。在视科举为正途,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古代医学更是被看作方技,并不被重视,沦为“非主流”。然而,即便是在此种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悬壶济世,而其中的名医成才文化值得深入解读与品味。如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好读医术……乃穷搜博采,芟烦补缺,历二十七年,阅书八百余家,藻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这样的医学家事例不计其数,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医德医风文化

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不仅强调高超的医术,更注重良好的医德医风。历经几千年,逐步在医学实践中形成并积累了独特的医德医风文化。举例来讲,如《黄帝内经·灵柩》(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中明确强调医生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同时对医德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再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也就此有所说明,行医治病中要潜心医术、精研医道、济命扶危,救治病人时要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知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高尚的医德医风,早已成为中医药文化的灵魂。

(四)医学教育文化

中医的教育传承属于我国传统技艺传承范畴,尤为注重师徒关系。也就是说,医学教育过程中,要拜师学医,以此来传承。也正是在这样不间断的医学传承下,中医才有了稳定且有效的发展。纵观历史,如华佗“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叶天士“自年十二以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症,即往执弟子礼”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医发展史也是一步医学教育的传承史,特别是伴随着官方医学教育的出现和推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医学人才的培养。而在此过程中,生成了尊师重教的医学教育文化。

二、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中医药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包容精神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就业、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要具备包容精神,用包容性发展理念来指导工作改革与实践,坚持以生为本,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等。

(二)中医药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奋斗精神

中医药文化历经几千年发展而绵延流传和经久不衰,以历代医学家的奋斗精神为支撑,医学家们努力寻找医药之法,这种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也对我们形成了极大的激励。

新时期,面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教师要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如今生活条件普遍提升,加上各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与干扰,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较为缺失,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在生活上铺张浪费、贪图安逸;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和探索拼搏的精神;生活中缺乏理想信念与目标追求等。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

(三)中医药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人们对一件事及一种职业的热爱进而产生的一心一意、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及恭敬态度。中医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具有多维性、价值性以及民族性的显著特点,在敬业精神等方面契合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需要,以中医药文化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敬业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劳动者,只有倾心于自己的职业,对职业倾注无限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与创造中,把自己的理想与职业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有忘我的品格和实干的作风。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开拓进取,让自己的价值在职业劳动中得以实现。这些都是敬业精神的实际表现,也是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而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引领,高校可在更加针对且有效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敬业精神的同时,切实抓好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育与锻炼。

(四)中医药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友善精神

友善精神在中医药文化中同样尤为突出,特别是徒弟对师傅的敬爱有加,对待不同门派艺术的平等友善和兼容并蓄,对待患者的态度等。举例来讲,明代医家吕复“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能问起贵贱贫富……皆如至亲之想”深刻揭示了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在当今文明社会中,友善更是个人道德的重要展现,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相处的基本准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个人道德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当将友善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友善精神,以此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之间构建友好和团结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1.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高校应根据自身课程教学纲领及内容特征,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及优势,开发与探索教学资源,着力于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第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结合案例教学法,选用著名中医医家的故事及成功事例,关注更能突显医家医德与修养的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有效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吸收;第二,在“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中,可巧妙地将中医药文化中的辩证治疗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结合起来学习,以此开展教学专题,引领学生深入分析,加入分组学习和交流讨论,在强化学生对方法论等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与领悟理论的鲜活性。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2.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在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还需探究二者相结合的形式。同样,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又应具有多样化表现。一方面,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及环境的营造,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多互动、多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专题化以及思辨化要求来授课,应从专业入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的有效结合,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打造师生共同体的课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拓课堂教学的新阵地,在构建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有效打造第二课堂,使两种课堂形成有效的延伸关系,第一课堂以完成理论课教学任务目标为主,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的应用与转化及能力素养提升为主,以认知发现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来加强教学形式的设计。

3.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深入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也需要充分认识并有效利用网络的力量和平台,使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领域“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创新及人才培养。对此,可借新媒体技术将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借助微信及微博来创建班级思政“微平台”,思想交流活动以及教学反馈等都可以放在平台上来进行,借助平台来实现师生、生生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定向发布一些内容精巧的图文视频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医药文化以更为形象和直观的方式结合与呈现、传输与表达,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速度及传播的信息量,提升中医药文化的认可度,弘扬中医药的文化理念,坚决抵制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侵蚀,提升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二)中医药文化与思政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1.校内实践的教学融合

正如上文所述,为实现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积极开辟和打造“第二课堂”,组织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把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大医精诚”“医乃仁术”“以人为本”以及“济世活人”等文化精神理念深层次融入思政教学实践中,发挥强有力的育人作用,提升思政实践的育人质量。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绝非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单一融合,而是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手段的深度融合。为此,推进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特别是实现实践层面的深度融合,得益于相关主体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这也是深度融合实现的一个先决条件。

2.校外实践的教学融合

在研发与探究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并发掘校内资源外,还要充分认识到校外资源的丰富性与有效性。所以,教师应当创设与实施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践。学校可组织校内针灸推拿等社团学生在社团指导老师、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爱心义诊”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健康保健知识咨询、血糖测量、针灸推拿等爱心健康服务活动,让学生基于实践经历与体验的过程来深入感知爱心的真谛,深入了解健康的责任及义务,加强对专业学习的强烈热情,丰富学生的实践组织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对于中医专业学生而言,还可将专业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通过学生在医院实习的过程,加强学生中医传统职业美德、儒医仁爱之心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中医医德医风素养,并通过实训将之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网络平台的教学融合

网络平台有着独特且多样化的优势,应在中医药文化与思政实践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要着力打造融合中医药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微博以及蓝墨云班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医药文化,设置不同专栏,包括中医药典籍阅读指南、中医药人物事迹介绍等栏目,设置讨论专区,选出一些较热门、重要、教师和学生关心的中医药文化议题,鼓励大家积极讨论。基于网络平台支持的教学融合,不仅仅能够寓教于乐,能够增加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在支持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更加直观形象且多维度多元化地展示中医药文化,发掘与转化其中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好地服务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与思政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深邃、哲理丰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育人潜力和育人优势,将中医药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对于突破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育人瓶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协行,构建具有鲜明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见,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理应成为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育人优势,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时代命题。

综上所述,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极具理论必要性和实践可行性,宏观上来讲对弘扬与传承中医药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提升人才培养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观上来讲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磨炼学生意志品格等。当然,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还依赖于有效的设计与实践。本文提出的中医药文化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既满足了二者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也迎合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当然,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还依赖于深入的研发与实践,依然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课题。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中医药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