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介绍等

2022-11-09 14:59徐志文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中职

(徐志文)

(陈 果)

(李红日)

(邱 非)

(龚名扬)

★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介绍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落实好“三个文件”,突破“五大重点”,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职教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 关于两大任务

(1)提高质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职业教育沿着规模与内涵两个维度同时发展,走过了三个阶段,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等职业教育恢复与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的规模稳定与内涵初建阶段、21世纪以来的体系初步形成与内涵全面深化阶段。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是短板,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近40次提到“质量”一词,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质量生命线”“牢牢把住质量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2)提升形象。形象是职业教育综合发展的外在显示,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集中反映。“提升形象”就是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家长选择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上学选职业学校、技能提升找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2 关于“三个文件”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文件里。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二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 0 2 0—2 0 23年)》,三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三个文件的内在逻辑,就是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框架。今年,我们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一方面,健全部、省、校协同推进机制,细化分工、建好台账,将责任传导到职教战线的“神经末梢”,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地;另一方面,加强激励引导、强化制度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效应。

(1)坚持不懈抓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这个文件是由国务院印发,主要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难题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我们将坚持加强部门沟通、加大制度供给,逐个疏通制约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障碍,逐项落实“职教20条”提出的各项任务。

(2)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落细落小。这个文件由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的。我们将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各校落实好承接的任务和项目,对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作为考核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和遴选职业教育领域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参考。

(3)创新机制推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生根。这个文件是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职教大会配套文件,主要从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出发,对接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要求,对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总体安排。我们将一方面压实地方主责,提出定量定性相结合指标,确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不衰减、不走样;另一方面,深化和扩大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激发地方改革活力,逐步形成“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县一策”“一校一策”的工作格局,并及时把地方出台的好政策、形成的好经验,提炼转化为制度规范。

3 关于“五大突破”

(1)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全国职教大会后,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成为职教战线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认为,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内部需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又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和教育的需求,也是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今年,我们将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指示和孙春兰副总理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重点抓三件事。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引导学校在内涵上下功夫,提升办学质量。二是科学设置。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三是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打造标杆、提振信心、改变形象、趟出路子。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我们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2)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教育服务产业链全链条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没有哪个国家,没有中职就能发展好高职的。当前,中职教育主要存在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缺口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年我们着重抓四件事。一是调整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这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更是产业发展对人才层次高移的现实需要。二是优化布局。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优化中职教育的布局结构。三是落实达标。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核查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现2023年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四是培育示范。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我们想通过这些工作,用3年~5年时间,建成1 000所左右的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示范带动中职教育整体管理规范、质量合格,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

(3)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考试招生是牵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优化类型定位、畅通学生升学通道的关键。自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山东、江苏、江西、四川、重庆、福建、安徽等地已经对“职教高考”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今年,我们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强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公平公正。二是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三是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改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4)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教育数字化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当务之急,给职业教育的变轨超车带来了历史机遇。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教育部总体布局下,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成熟先上、技术保障”工作原则,以平台升级、资源开发为内容,以条件硬化、应用优化、质量强化为目标,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跃升。一是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即职业教育决策大脑系统和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职业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中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二是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资源库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应用体系,继续面向量大面广的专业课分级遴选一批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试点,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服务高质量发展。

(5)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内涵建设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路径,今年重点抓四件事:一是加强标准建设,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配套的专业简介、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和岗位实习标准,指导学校创新德技并修育人机制,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二是优化专业布局,指导各地制订本区域“十四五”期间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扩大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家政、养老、托育等民生紧缺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模。三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完善政府督导评估制度,在评估指标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评估结论上强化职业教育社会贡献。四是深入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指导各地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实习专项治理,提高实习管理信息化水平,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徐志文)

★教育部:坚持普职分流、支持试办职业本科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2022年工作重点时指出,今年将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推进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

(1)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陈子季指出,要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家长选择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上学选职业学校、技能提升找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2)支持符合条件的学校试办职业本科教育。陈子季介绍,今年将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同时,将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3)推动中职教育向“就业与升学并重”转变。陈子季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推进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

(4)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陈子季透露,今年将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改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5)中职和普高应协调发展 推进普职融通。近期在地方“两会”上有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引发了很多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陈子季表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他强调,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此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同时,畅通升学渠道,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陈 果)

★教育部: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

由于实习管理涉及的主体比较多,工作链条比较长,出现了一些单位和个人以实习的名义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流水线”务工的现象,影响恶劣。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教育部一方面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排查,建立工作台账,督促指导,核查整改。另一方面,教育部联合八个部门,修订了2016年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新修订的《规定》和原来相比,进一步明确了实习参与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实习各环节过程的基本要求。

新版《规定》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实习的本质就是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并优化其内涵和边界,将原来的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统一为“岗位实习”,符合条件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都可作为实习单位。

新版《规定》聚焦职业学校实习治理水平,要求实习单位必须要经学校党组织审议并对外公开,实习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是重大风险,要按属地管理做好分类管控。

此外,新版《规定》推动实习深度融入校企协同育人,要求加快推进学生实习保险覆盖面等。同时,要加强部门和地方协同配合,跨省实习必须要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按程序报省级主管部门。新版《规定》还划定了实习管理的“红线”,并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处理规定,切实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

据悉,新版《规定》首次配发了实习协议示范文本,明确了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协议后方可实习。同时,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实习管理的咨询监督电话。教育部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自查,加强日常监管,深入开展实习专项排查,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李红日)

★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新增和撤销本科专业名单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 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为确保专业设置质量,教育部要求,高校增设专业应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同时,加强了线上评议环节,组织4 300余名专家审读专业申报材料,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高校根据评议意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配备,改进教学和实习实践条件等。

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教育部对各地各高校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并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据了解,2012年以来,教育部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支持全国高校增设了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推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邱 非)

★广东省高质量完成高职扩招任务

广东省大力推进高职扩招工作,三年扩招42万人,是扩招任务的1.7倍,扩招专项行动报到率达到92.2%。截止到2021年8月31日,高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4.3%,超过本科6个百分点,在校生课堂育人满意度达到97.4%,真正实现了高职扩招“量质双升”。

(1)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统筹实施高职扩招。近年来,广东“双区”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面对人才需求和发展挑战,广东把高职扩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省教育厅与12个省直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华为、格力等大型企业,以行业企业需求设招生专班;帮助1.4万名农民、2.1万名基层幼儿园教师、2.1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员工、6.9万名退役军人提升学历和技能,让2.7万名学徒制合作企业在职员工实现素质升级。各地与院校紧贴区域产业需求,协同实施扩招。

(2)适应扩招生源多样化新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出台和实施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意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支部建在学徒制合作企业,构建“思政引领、党建保障、内外联动”模式。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扩招学生校内外同步上“思政第一课”,弘扬体育冠军拼搏精神。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出台和实施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方案,培育878家省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80家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19家入选国家示范集团培育单位。13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国家培育项目,入选数全国第一。72所院校与1 543家行业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国家试点单位数全国第一。高职主要负责同志拜访1.6万家企业,产学合作企业2.8万家,校企共同开发课程8 507门。三是改革培养模式。实施质量工程,启动省域高水平高职建设,立项31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做到校校有高水平专业群。立项209个省扩招教改项目,组织院校坚持标准不降,因材施教,深化“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改革。

(3)聚焦扩招资源供给新挑战,完善保障政策措施。一是加强计划保障。坚持优质扩招,重点布局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紧缺且就业率高的专业;加大优质校计划投放力度,国家“双高”校扩招9.1万人、占扩招总数的21.6%。突出重点群体,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单列计划。二是强化经费保障。三年来,省财政安排115.9亿元用于高职“扩学位”“提水平”;其中,安排64.2亿元实施“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工程、加强省职教城建设,新增9.6万高职学位;安排7.7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新增4所公办高职,实现高职地市全覆盖。将生均拨款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地市履职评价范围,督促各地全面落实生均拨款制度;2020年高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9 926.4元,比2016年增长24%,年均增长6%。三是完善师资保障。出台职业教育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双师型”队伍建设意见、教师培训指导意见、兼职教师管理文件,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27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高职扩招,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上大学、提升学历的同时,可以掌握一技之长、直接上岗就业;企业高度认可高职毕业生,2021年雇主满意度高达95.4%。另外一方面,有效缓解了近年来广东产业升级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为广东GDP长年全国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下一步,广东将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三教”改革,确保高职扩招学生“学得好、长技能、好就业”。

(龚名扬)

★山东: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和适应性

山东省现有中职学校397所,教职工8.9万人,在校生118.3万人。近年来,在教育部的科学指导下,山东省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供给、夯实办学基础,推动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弱点痛点堵点,切实让学校强起来,让学生升学就业“双渠道”通起来,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全省中考有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线的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1.7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职校招收低分生”难题进一步破解,用工企业对中职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6.07%,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槛追求数量”到“有选择以质定量”,吸引力和适应性不断增强,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相契合、越来越相适应。

(1)把职业学校办好,让老百姓的孩子喜欢来、愿意来。一是持续加大投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推动所有中职学校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实施省级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近年来各级投入330多亿元建设296个中职品牌专业和208所省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学校,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的52.4%。其中65所国家中职示范校,数量居全国第一。在完成上述工程后,2021年又启动了100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300个特色化专业建设,按照每所高水平学校1 500万元、每个特色化专业300万元给予支持,预计总投资近90亿元。二是优化师资队伍,能工巧匠走进校园。允许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由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对高技能人才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考察招聘,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让广大教师以扎实的实操能力教给学生胜任岗位的真本事。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培育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00名。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用灵活的薪酬政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提升治理水平,育人环境越来越好。实施职业学校治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出台《职业院校基本办学规范》,面向社会公布省市县校规范办学监督投诉电话和网址,加快推动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2)把教学质量抓好,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练成真本领。一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学。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为不同禀赋和兴趣的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才路径,为青少年打开成功的大门。近年来省级投入9 50 0万元,以能力递进为主线,开发10 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一体化设计102个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资源纳入教材,参与的行业企业近6 000家,基本形成既分层分类、又系统衔接,覆盖各主干专业的课程体系。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学得会、练得好。尊重职教学生学习特点,推广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注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与技能提升并重,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敬业乐群,夯实入职入行道路。2018年,平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是我国首个中职学校获得该奖项。三是让“行家”指导教学,把先进理念和技术教给学生。联合行业部门,组织行业企业名家、职教专家,成立23个省级教指委,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开展订单培养,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运营、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3)把发展路径建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方面,打通学生学业晋升渠道。致力于给各类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初步搭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报名人数由当时的不到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9万人。大力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量由“十三五”初期的551个增加到目前的1 600个,年招生规模由不到6万人增加到13万多人。全省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为山东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认定310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学校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对话制度,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问题初步解决,全省中职校均合作企业14家。学生升学有渠道、就业有优势,有力提升了职业教育吸引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继续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抓手,锐意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着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中职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