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八髎穴不同强度捻转手法治疗卒中后尿失禁量效关系研究*

2022-11-09 00:51帅,海英,王
中医药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膀胱针刺手法

马 帅,海 英,王 列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卒中后尿失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是以尿频、尿滴沥、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排尿功能异常。据国内外学者报道,脑卒中后2周内尿失禁发生率为32%~79%[1-5],卒中2周至90 d内尿失禁发生率为12.3%~26%[6-8]。目前针对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导尿及电刺激等疗法。但以上疗法疗效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且成本高、依从性差,甚至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9-10]。各项研究及笔者前期工作表明[11-13],深刺八髎穴疗效较浅刺及常规穴位针刺疗效更好,临床疗效与骶神经的有效刺激及刺激强度密切相关。但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于针刺八髎穴手法刺激强度的研究极少。为此,本研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探讨不同刺激强度捻转手法的疗效差异,明确有无量效关系,寻求最佳捻转手法刺激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4]中相关标准拟定。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5]和《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16]拟定。尿失禁诊断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2014版)》[17]中的有关内容:尿液不自主排出,不能由意志控制,伴或不伴尿急等症状。

1.2 纳入标准(1)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诊断标准和尿失禁诊断标准;(2)中医证治分类属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证、风阳上扰证、风痰入络证)及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证、肝肾亏虚证)患者;(3)年龄18~80岁;(4)此次卒中发病前无尿失禁症状;(5)卒中病程在6个月内且脑血管病病情不再进展;(6)意识清楚,认知能力基本正常,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1)非脑血管病引发的尿失禁,如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尿路感染、肿瘤等引发排尿障碍的患者,并有其他能引起泌尿系统的疾病而未治愈者;(2)合并严重的呼吸、循环、肾脏系统疾病者,严重心脏疾病近期频繁发作者及癌症患者;(3)严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检查者;(4)中风前已存在尿失禁的患者;(5)体质虚弱、不耐受针刺,容易发生晕针者。

1.4 剔除标准 试验过程中发生针刺不良反应而不宜继续进行试验者;试验期间,出现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影响疗效评价者;因个人原因退出、失访或未及时来复诊者。

1.5 研究对象 90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来源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刺激组、中刺激组、弱刺激组,每组30例。本研究经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审批件号:2019-MS-1)。

1.6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最新指南进行诊治,并进行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医针刺操作方法:为研究严谨客观,尽量由同一医师进行操作,取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其余穴位按辨证及对症取穴,相同证型患者尽量取穴一致。操作方法:针刺部位常规消毒,患者排空小便,俯卧位,选取0.30 mm×75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下髎穴、中髎穴直刺进针45~60 mm,深刺入骶后孔中,次髎穴和上髎穴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约60°角向内下方斜刺50~75 mm,针尖需通过骶孔,如患者产生轻微的放射触电感向肛门和阴部放散则停止进针,且针尖需上提3~5 mm防止行手法时频繁刺激损伤骶神经。强刺激组、中刺激组、弱刺激组分别选择强、中、弱刺激强度进行捻转手法操作。针刺捻转手法刺激强度划分、量化标准以石学敏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为参照。弱刺激量强度为捻转角度60°,频率为50次/min;中刺激量强度为捻转角度120°,频率为75次/min;强刺激量强度为捻转角度240°,频率为100次/min(以上手法操作幅度及频率误差小于5%)。持续行针2 min后留针20~30 min。头针:针具选用0.30 mm×25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头部穴位以15°角沿皮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刺入15~20 mm,以患者头部有酸麻胀感为宜。躯干及肢体穴位根据患者胖瘦针具选用0.30 mm×25 mm或0.30 mm×5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根据具体穴位进行操作,无特殊手法要求,平补平泻,待手下有如鱼咬饵或沉涩感觉,患者局部有酸、麻、胀、重感受停止运针,留针30 min。以上操作每日1次,每周6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7 观察指标

1.7.1 排尿日记 排尿日记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72 h排尿情况,单位为毫升(mL)。记录项目分别是:每次饮水量,白天非尿失禁排尿次数、白天尿失禁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夜间尿失禁次数以及每次排尿尿量。总结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

1.7.2 临床症状评分 参考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18]进行评分。

1.7.3 24 h尿垫称重 患者每3 h更换尿垫一次,称取质量,并记录遗漏在尿垫上的尿量。在大量漏尿后立即更换,避免尿液蒸发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排尿到厕所或尿壶内,不记为失禁量。

1.7.4 膀胱最大容量测定[19]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后泌尿系彩超,计算膀胱最大容量。早晨排空晨尿后,患者多饮水贮尿,有明显排尿感时进行膀胱最大容量测定。

1.8 疗效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治疗前后尿失禁临床症状减分率,公式为:[(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基本消失,90%≤临床症状减分率;显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偶出现小便失禁,60%≤临床症状减分率<90%,有效:尿频、尿急等症状有所改善,30%≤临床症状减分率<60%;无效: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以下,尿频、尿急症状无明显改善。

1.9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研究过程中无病例脱落。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 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3组患者排尿日记记录的排尿情况比较 3组患者治疗前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及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治疗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明显升高(P<0.05),说明3种刺激强度均能改善排尿情况;中刺激组患者排尿改善情况优于强刺激组及弱刺激组(P<0.01);强刺激组患者排尿情况与弱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排尿情况改善相当。(见表2)

表2 3 组患者排尿日记记录的排尿情况比较()

表2 3 组患者排尿日记记录的排尿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中刺激组比较,bP<0.01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刺激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1);强刺激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与弱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强刺激组比较,bP<0.05;与弱刺激组比较,cP<0.01

2.4 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垫质量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尿垫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尿垫质量均降低(P<0.05),且中刺激组患者尿垫质量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5);强刺激组患者治疗后尿垫质量与弱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垫质量比较(,g)

表4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垫质量比较(,g)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中刺激组比较,bP<0.01;与中刺激组比较,cP<0.05

2.5 3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中刺激组患者膀胱容量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1);强刺激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与弱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mL)

表5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m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中刺激组比较,bP<0.01;与中刺激组比较,cP<0.05

2.6 3组患者疗效比较 中刺激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强刺激组、弱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刺激组总有效率与弱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3 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卒中后尿失禁依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遗尿”“遗溺”“小便不禁”等范畴,其病位在膀胱,与肾密切相关。《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侯》言:“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记载:“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阐明了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肾主水功能失调是遗溺、小便不禁的基本病机。

八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经络所至,主治所及,且位于骶尾部,更加靠近病位所在脏腑膀胱,故针刺八髎穴可使针感直达病位,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因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故针刺八髎穴除可治疗膀胱经本经相关疾病外,还可填精髓、补肾气、强腰膝,调节肾主水与膀胱气化功能。又因其循行结于脾经,故针刺八髎穴还可调理脾胃之气,化生气血,充养脑髓,使神机得用。

现代医学认为,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孔形成盆腔神经及阴部神经,支配膀胱的逼尿肌和括约肌,从而调控排尿反射。八髎穴定位8个骶后孔中,为腰骶神经出入之所[20-22]。针刺刺激骶神经根,可调节膀胱括约肌和逼尿肌功能,对逼尿肌亢进反射进行抑制,提高膀胱顺应性及稳定性[23-24],从而恢复排尿反射的建立。研究表明针刺八髎穴取效的关键是基于骶神经的有效刺激,临床疗效与所施加的刺激强度有很密切的关系,而针刺手法是控制刺激强度、刺激量的核心[25-26]。

针刺刺激量的最早论述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古代文献中虽没有具体阐述“刺激量”的概念,但《黄帝内经》等古医籍对刺法的描述中体现了量学的控制。《素问·刺要论篇》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明代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提出“刺有大小”论,明确提出针刺有“量”的不同。石学敏首次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并给出了量学界定,所谓“针刺量”就是在临床针刺治疗时,针刺操作所产生刺激的大小,是研究和确定针刺最佳治疗剂量的学说[27]。随后在其主编的各类教材中,将针刺手法进一步定化,根据捻转角度、频率的不同归纳为弱、中、强3种刺激量。一般来说皮脉浅表病症,针刺要浅,弱刺激量即可;筋骨脏腑病症或久病时,针刺要深,需强刺激量才会起作用。对于里证、阴证、久病用较大的刺激量,至于刺之深浅程度,应以所需要刺达的组织为度。正如《灵枢·官针》所言:“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泻。”而卒中后尿失禁病位较深,当属里证。病情大多缠绵难愈,除急性期患者外多属久病,因此理论上弱刺激量效果不佳。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八髎穴取效的关键与骶神经的有效刺激关系密切。因此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刺激强度的捻转手法,施术于深刺后的八髎穴。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捻转手法刺激量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弱刺激组与强刺激组无差异,说明刺激强度与疗效无量效关系。中刺激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人体4对骶神经选择性的支配膀胱尿道功能。膀胱逼尿肌主要由骶3神经支配,而尿道括约肌主要受骶2神经支配[28-29]。膀胱逼尿肌兴奋则促进尿液排出,膀胱括约肌兴奋后收缩阻止排尿。因此,强刺激量手法操作后可能导致逼尿肌过度兴奋增加排尿次数,加重尿失禁症状,而弱刺激量则无法对膀胱括约肌产生有效调节及刺激。针刺八髎穴在调节外周神经的同时,可将相关的冲动信号上传至大脑进行整合[30-31],进一步影响中枢神经。而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排尿反射是复杂、多系统的双向调节,且针刺对膀胱活动也是双向调节。手法强弱刺激引起的过度兴奋及抑制最终会被逐渐修正[32-33],因此无法产生较明显的针刺效果。最后针刺八髎穴取效虽与骶神经刺激关系密切,但也有其他因素参与,如针刺八髎穴可直接刺激盆底肌群,通过调节盆底肌收缩与舒张,调节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协同运动,改善膀胱功能。因此,单纯加大刺激量可能引起机体其他系统调节功能失衡,从而抵消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刺激量捻转手法针刺八髎穴可以有效调节排尿功能,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捻转手法提供了一定的量化指标和试验依据,对指导临床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膀胱针刺手法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拟人手法真多情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