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薄层CT扫描在肺部肿瘤边界的探究

2022-11-09 05:36陈华震郭峰林月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薄层低剂量肺部

陈华震 郭峰 林月兰

1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2 厦门医学院附属厦门第二医院影像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低剂量薄层CT扫描在不同形态肺部肿瘤边界的应用情况,进而分析比较低剂量薄层CT扫描方式与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对肺部肿瘤边界认定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院内40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肿瘤大致形态分为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病灶形态呈肿块、结节状;对照组病灶形态呈磨玻璃样片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以及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图像先采用后处理软件分析,勾画出肿瘤边界,后再经两名高级职称诊断医师分析比较。结果: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92例,占比96.00%,基本吻合7例,吻合度较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32例,占比66.00%,基本吻合53例,吻合度较差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能够对肿块、结节状此类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精准确定,并且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应用安全性高,可以完全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而对于磨玻璃样片状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应谨慎选择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

肺癌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该疾病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肺癌侵袭性较强,疾病恶化进展较快,在进展到中后期后,患者往往伴随区域淋巴结以及远期转移情况,由于肺癌病变种类相对较多,病因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早期并无明显特征,临床鉴别难度较高[1]。因此,强调临床应高度重视肺癌疾病,在发现疑似症状后应尽快进行诊断,确保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治疗,改善患者生存率。近年来,结合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我国医疗技术也得到显著提升。借助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疾病检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肺部肿瘤边界确定的复杂性,在治疗以及检测方面仍属于医学困难课题[3]。当前,临床更加倾向使用CT影象学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检查准确率。但是有研究[4]发现,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应用需要消耗较高的辐射剂量,因而在短期多次检查后,将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强调临床应在不影响正确诊断前提下,选择更加安全的检查方式,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损害,进一步提升患者检查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以此作为研究背景,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基础上,满足患者诊断需要。目前,应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对高危人群的肺部肿瘤筛查已形成共识,能够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使患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有研究[5]提出,对比常规薄层CT扫描技术,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同样能够有效确定部分肿瘤边界,满足临床需要,并且该技术能够明显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使用安全性高。本文于2018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40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中,观察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肿瘤边界认定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400例患者中,男/女=328/72例,年龄36~69岁,平均(52.36±5.47)岁,病程1~2年,平均(1.52±0.17)年,腺癌100例,肺泡癌50例,小细胞癌10例,鳞癌240例。

纳入标准[6]:①本文所有患者均属于疑似肺部肿瘤患者;②患者对于临床检查工作配合度较高,依从性良好;③患者以及家属已经全部了解本文研究内容,在医生的指导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②患者依从性较差,不愿意配合研究;③患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伴随认知障碍情况,难以与医务人员形成有效沟通;④患者一般资料不全;⑤患者中途退出。

1.2 方法

使用设备西门子64排CT机,准直宽度控制在2.5mm,层厚、螺距以及扫描时间分别控制在5mm、1.5、5~7s,从肺尖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取患者仰卧位,对患者呼吸训练并注意对患者屏气时间进行控制。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管电压设置在120kV,管电流控制在200mA)和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管电压控制在120kV,管电流控制在50mA),扫描完成后,均进行重建技术,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勾画出肿瘤边界,再由两名高级职称诊断医师进行肿瘤边界认定并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种扫描方式对不同形态肺部肿瘤边界认定情况,并判断差异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块、结节状形态肿瘤)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92例,占比96.00%,基本吻合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磨玻璃样片状形态肿瘤)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32例,占比66.00%,基本吻合53例,吻合度较差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肿瘤边界吻合情况[n(%)]

3.讨论

相关调查[7,8]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癌症对于人体健康影响严重,并且针对所有癌症而言,与其他类型癌症相比,肺癌病死率更高。近年来,临床高度重视肺癌研究工作,在诊断、治疗水平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整体而言,我国肺癌发病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与肺癌特征辨别难度较高、恶化较快等因素相关。另外,当处于肺癌早期,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难以对肺癌患者进行分辨。相关调查[9]显示,在确诊后,处于肺癌晚期患者占比超过80%,受到肺癌疾病影响,患者五年存活率在14%。相当一部分肺癌患者,放射性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消除癌变组织生长,进一步控制癌变组织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命,保障患者治疗效果[10]。但是该治疗方式精准治疗有赖于病灶边界界定准确度,在对肿瘤边界进行界定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如果在对肿瘤范围进行勾画的过程中,与实际肿瘤范围出现出入,将会导致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时,无法完全将肿瘤组织杀死,并且还会增加肿瘤组织转移风险,提升患者疾病复发率,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下降[11]。因此,临床强调为取得理想的放疗效果,应切实选择更加科学的检查方式,实现对患者肺部肿瘤的准确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科学的治疗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杀灭肿瘤细胞,并降低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12]。总体而言,准确认定肿瘤边界至关重要,CT影像诊断在肺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属于诊断首选方式,借助该诊断技术,能够准确确定肿瘤边界,进一步获取肿瘤信息,并对肿瘤的良性以及恶性进行判断,还能够明确肿瘤在周围器官中的侵犯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治疗。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需要密切定期复查病灶,观察病灶变化情况。而短期内频繁CT扫描辐射会进一步对患者造成伤害。针对常规薄层CT扫描的应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同样能够在大部分肺部肿瘤的诊断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低剂量薄层CT扫描检查仅需常规剂量CT扫描剂量的1/5,从而使患者接受更少的X射线辐射。因此,近年来,临床高度重视降低CT检查辐射量问题。低剂量薄层CT扫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检查。虽然该检查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图像分辨率,但是不会对肺部肿瘤的初步诊断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能够准确显示出大部分肿瘤边界、范围;对肿块、结节状形态的肿瘤边界认定精准,而对磨玻璃样片状形态肿瘤边界认定亦有着不错的吻合度。而低剂量扫描能够明显减少辐射量,减轻对患者的二次伤害。所以,在某些临床领域,低剂量薄层CT扫描成为首选。

同时,还有学者[13,14]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为患者提供常规薄层CT扫描技术以及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前者扫描技术的患者检查依从性为(72.63±5.29)分、检查满意度为(82.18±4.16)分,采取后者扫描技术的患者检查依从性为(98.24±6.34)分、检查满意度为(97.18±6.52)分,这说明,肺部肿瘤患者更加倾向于采取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并且在整个技术应用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较高,并且对检查较为满意。总体而言,近年来,以医疗技术发展作为背景,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常见,能够进一步获取肿瘤信息,还能够明确肿瘤在周围器官中的侵犯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治疗[15]。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92例,占比96.00%,基本吻合7例,吻合度较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32例,占比66.00%,基本吻合53例,吻合度较差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提示,与常规薄层CT扫描技术相比较,使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不会对肿块、结节状肿瘤边界认定出现误差,并且还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应用优势显著[16]。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与常规薄层CT扫描技术优点一致,使用快捷、方便。但是与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相比,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扫描辐射剂量更低,其借助降低管电流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对人体器官以及组织的损害。另外,使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能够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受检满意度更高。最后,使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探测器损耗情况,有利于提升器械使用效率。借助低剂量薄层CT扫描,能够科学、准确地获取肺部肿瘤边界,进一步对肿瘤信息进行确定,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的影响,为放疗高剂量区设置作为依据,确保患者得到更加精准的治疗,进而为后续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借助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能够对肿块、结节状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精准认定,并且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应用安全性高,可以完全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在肺部肿瘤患者密切随访中广泛应用。而对于磨玻璃样片状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认定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谨慎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

猜你喜欢
薄层低剂量肺部
藏药“隆久”中云南樟的薄层鉴别研究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低剂量薄层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在不同胖瘦体型患者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