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2022-11-09 05:36刘双艳辽阳辽化医院电诊科辽宁辽阳111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造影良性恶性

刘双艳 辽阳辽化医院电诊科 (辽宁 辽阳 111003)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诊治的5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52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的良性诊断确诊率和恶性诊断确诊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超声造影检查18例良性患者中结核性淋巴结占比33.33%,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占比66.67%,33例恶性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占比69.70%,淋巴瘤占比30.30%。有23例为转移性淋巴结,占比为70.59%,造影图像为不均匀强化,表现为不均匀弥散状况,以周边向内部充填模式为主,缺少淋巴门样血流,且消退较快,可伴有不规则无增强区。结论:相对比于常规超声检查来说,给予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超声造影检查能够获取到比较准确、全面的诊断结果。

颈部淋巴结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作部位有舌尖、口底和颈部等,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1]。颈部淋巴结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因颈部出现有肿物症状而前往医院进行就诊,故而往往会延误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2]。在颈部淋巴结患者的传统诊断工作中多采取常规超声检查方式,该方式的局限性比较大,准确性比较低,难以取得明确的预期效果。本次研究主要以颈部淋巴结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造影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诊治的5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52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组)。52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32例,年龄50~74岁,平均(62.35±2.39)岁。病理学诊断结果为52例患者中恶性患者为34例,良性患者为18例。本次实验已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

纳入标准:①经由穿刺病理或者是手术检查确诊患者;②年龄超过20岁患者;③未存在有结核中毒表现患者;④病历资料完整患者。

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有交流沟通障碍或者是神经系统性疾病患者;②同时合并有严重性肾、肝、心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③同时合并有躯体性严重疾病患者;④处于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女性;⑤有明显严重过敏反应病史患者。

1.2 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选取为法国声科辰辉版,采用线阵高频探头4~15MHz。相关医务人员需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确定最大淋巴结位置同时展开二维超声扫描,同时扫描患者的两侧颈部、锁骨上窝和颌下区域,对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详细信息进行描述,包括淋巴结的形态、淋巴门、大小、边界、有无液化及钙化现象存在、后方回声以及是否有淋巴结相互融合现象发生等各项内容。对存在显著异常超声特征的1~2个淋巴结展开扫描,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体位,扫描患者病灶部位,扫描方向包括横切面扫描以及纵切面扫描等。在常规检查基础上对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选取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声诺为(六氟化硫微泡),采取肘静脉快速团注的推注方式,机器选取法国声科辰辉版,采取线阵低频探头2~10MHz,应用低机械指数脉冲反向谐波成像技术展开造影,采用双福模式,调整好造影界面图像比例,清晰显示造影淋巴结,动态存储整个超声造影过程。需多次造影检查的,两次造影间隔时间>15min,造影结束后,回放造影录像,超声造影检测结果由至少两名以上有丰富超声造影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诊断分析,出具报告。观察并记录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流分型情况和发生部位等。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淋巴结诊断效果,对两组患者检出良性和恶性的例数进行观察和记录,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对该组检查出的良性(包括结核性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患者例数和恶性(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例数进行观察和记录,计算各项所占比例,分析良恶性淋巴结超声造影微血流成像造影模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行χ2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颈部淋巴结患者诊断效果

与对照组的淋巴结良性诊断确诊率和恶性诊断确诊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

2.2 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将淋巴结增强模式分3型:整体增强型,即淋巴结整体同时出现增强;中央-边缘型,即淋巴结中央先出现增强,随后边缘出现增强;边缘-中央型,即淋巴结边缘增强早于中央增强。增强均匀性评估主要是观察增强区的回声分布是否均匀一致。

超声造影检查18例良性患者中有6例为结核性淋巴结,占比为33.33%,造影曲线呈现出不均匀强化,且内部可见无增强液化坏死区域较多;有12例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占比为66.67%,造影曲线呈现出均匀强化,造影显示淋巴门样血流由中央向边缘强化。

超声造影检查34例恶性患者中有10例为淋巴瘤,占比为29.41%,造影曲线为周边型强化或者双门型强化,强化较均匀,消退时典型表现可见“落雪征”征象;有23例为转移性淋巴结,占比为70.59%,造影图像为不均匀强化,表现为不均匀弥散状况,以周边向内部充填模式为主,缺少淋巴门样血流,且消退较快,可伴有不规则无增强区。

3.讨论

淋巴结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免疫器官,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实际程度可以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进行反应。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肿胀、疼痛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3]。对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对于相关医护人员制定和实施治疗策略和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来说意义重大[4]。

在超声技术的成熟下,超声造影逐渐应用于各种脏器的诊断,实体脏器的生长主要依赖于人体病灶内的血管,血管一般为新生微小。血管外型不规则,采用普通彩超一般难以检出。对于新型超声造影剂来说,尽管体积微小但能够进入到微小血管中,并观察到肿瘤内部血管的情况,显示出不能检测的微泡,血流信号整体敏感性较高。通过采用超声技术,对于一些不明性质的肝内结节,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采用CT以及磁共振等检查均被应用于结节的诊断和鉴别中。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新技术,主要通过在普通超声的基础上进行静脉造影剂的注射,利用造影剂产生的非线性声学效应,能够有效改变声速以及增强后散射从而显示器官的自身组织及血液的灌注情况。通过采用超声技术,对于一些不明性质的肝内结节,也起到了良好的诊断性作用。增强CT是指在CT平扫基础上,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重点扫描检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的一种手段。

对于不同阶段病理阶段之间会相互转化,同时在进行良恶性的鉴别上,恶性淋巴结超声中显示离心性充盈,由于受良性淋巴结灌注模式的不同,因此在临床上鉴别难度较大。除此之外,对于恶性淋巴结来说,存在明显肿大,同时以短径为主。然而由于病例数量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诊断分析。

在淋巴结成像过程中,超声诊断技术简单,无放射性辐射,检查效果好。同时,在采集过程中不使用对比剂,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图像识别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楚显示颈部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形状和内部回声。在检查过程中,邻近血管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作为颈部淋巴结诊断的首选。

临床研究表明[5],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频率高、分辨率高等特点,对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评估良性和恶性肿瘤。在超声诊断医学的快速发展中,高频探头可以达到15mhz,并且可以清楚地显示每一层淋巴结的结构。一般来说,炎性或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呈椭圆形,髓质清晰。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诊断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相似。选取科学有效的检查方式对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展开早期诊断工作,有助于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为患者健康的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近些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6]。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将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各项信息清晰地反应出来,但是难以对良恶性边界、血流形式、内部回声等之间存在的交叉部分进行清晰地显示,同时在良恶性淋巴结具有不同微循环模式的引导之下,其判断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更是受到了严重的阻碍[7]。而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微血管灌注信息更清晰更明了的反应出来,可以有效提升对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准确度和诊断灵敏度[8],可以有效降低对该疾病误诊和漏诊的概率[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的良性诊断确诊率和恶性诊断确诊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超声造影检查18例良性患者中结核性淋巴结占比33.33%,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占比66.67%,34例恶性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占比70.59%,淋巴瘤占比29.41%,并且通过分析淋巴结超声造影模式可以对淋巴结进行定向诊断,说明超声造影诊断的应用有利于优化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超声造影检查34例恶性患者中有10例为淋巴瘤,占比为29.41%,造影曲线为周边型强化或者双门型强化,强化较均匀,消退时典型表现可见“落雪征”征象;有23例为转移性淋巴结,占比为70.59%,造影图像为不均匀强化,表现为不均匀弥散状况,以周边向内部充填模式为主,缺少淋巴门样血流,且消退较快,可伴有不规则无增强区[10]。

对于颈部淋巴结作为临床常见的淋巴结之一,一般情况下以超声造影、二维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主,然后由于不同检查的造影特征具有一定不同,并为颈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和鉴别提供了一定的价值依据[11]。

综上所述,相对比于常规超声检查来说,给予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超声造影检查能够获取到比较准确、全面的诊断结果。

猜你喜欢
造影良性恶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经股动脉导丝引导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造影术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