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价值

2022-11-09 05:36赵丹华铁岭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电切术宫腔镜

赵丹华 铁岭市妇婴医院妇产科 (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激素水平。结果: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的激素水平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与正常月经不同的源自子宫腔的出血,作为妇科常见疾病,资料统计约有30%的女性会出现此病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致病因素复杂,有功能失调、器质性病变、医源性等方面的影响,还包括环境、精神状况、营养不良等因素,且患者极有可能出现多种致病因素叠加的情况。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自身的病情发展并不会体现在组织器官上,病症的常发阶段为围绝经期以及青春期[1],同时,年龄、肥胖、高血压、乳腺癌或家族病史等原因也皆能诱发该病症。其临床的典型症状为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易排出较大血块、正常月经之间出现大量阴道出血等,随致病原因不同还会伴有腹痛、白带异常、痛经等症状,患者需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临床上一般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症状严重情况下大多使用手术治疗,在所有手术方式中,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功能性子宫出血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可以更快恢复健康[2]。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年龄为44.78~51.36岁,平均(48.91±3.52)岁。研究组患者年龄为46.15~52.86岁,平均(49.73±3.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并予以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的标准,且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②具有该病症的典型症状,如月经紊乱、阴道出血不规则等;③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哺育期;②脏器功能异常;③有恶性肿瘤或其他重大疾病;④有生育需求;⑤有交流障碍。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口服乙烯雄酚(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54)治疗,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开始时一日1~3mg依据病情递增而后递减,维持量一日1mg连用2~3个月。患者口服安宫黄体酮(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治疗,口服500mg,每日1~2次,作为肌内注射后的维持量。同时,患者给予每天1次肌注黄体酮(生产厂家: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915)20mg,连用5d;同时给予止血、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

研究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医护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正确截石位体位,保证患者自身的头部为抬高15°状态。在手术前需要彻底消毒手术仪器,同时对患者的宫颈以及阴道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麻醉起效之后,按一定程序实施手术,在阴道放置宫腔镜,观察患者的宫腔全貌以及宫底具体情况。手术医生需要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进行负压吸宫的预处理。从一侧的宫角开始使用垂直电切环,逐渐缓慢切割宮底部浅肌层以及内膜,直到切割位置到达侧宫角。手术医生需要使用环行电极切除子官壁的内膜,深达子宫内膜及2~3cm浅肌层,此时的深度能够保证除扩展极深者外的全层子宫内膜,又可避免切到较大血管。宫腔排空后,需要逐渐加大膨宫压力,达到一定数值之后观察盲区残存的子宫内膜情况,然后缓慢降低膨宫压力,减低的过程检查动脉出血点,确保手术治疗效果。要特别注意在手术期间避免损伤患者的子宫肌层,包括宫底、子宫前壁、侧壁、后壁等,术后要观察宫腔内部有无出血点和渗血现象。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来说,当切割深度仅仅只处于黏膜层时,形成的强回声光带会迅速消失。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强回声光带是否完整,能有效防止漏切。而强回声光带的持续时间,也是提示切割深度的一种超声指征。要注意对切割器的位置进行密切监视,防止电切环位置异常甚至穿出宫壁。当肌层深部出现强回声光带的外缘时,则是提示术者可以停止局部切割,这能有效预防子宫穿孔等术中不良现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各指标具体表现如下。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暂时闭经,停止治疗之后闭经;有效:患者接受之后暂时闭经,停止治疗之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且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总治疗人数×100%。

②观察患者的激素水平,激素水平参数包括: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以及雌二醇E2(estradiol)。其参数越接近平均值,表示治疗与康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2.2 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激素水平

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激素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激素水平情况(±s)

表2.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激素水平情况(±s)

组别 n 卵泡刺激素(U/L) 黄体生成素(U/L) 雌二醇E2(pmol/L)参照组 50 11.66±1.69 12.95±1.65 238.66±9.91研究组 50 9.65±1.36 10.05±1.13 106.55±7.66 t 9.156 12.369 86.215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也称为异常子宫出血,正常子宫出血是指在卵巢激素的周期性调节中,子宫内膜进行脱落和出血的现象,也叫作月经。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d左右,每次持续约2~8d,一次出血量约20~60mL,而异常子宫出血则是指在月经的频率、周期、出血时间、出血量等方面都与正常月经不同的情况。在治疗方面,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症状、严重程度及是否有生育需求来综合考虑制定对应医治方案。多数患者在医治时会首先选择药物治疗。针对更年期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案确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远期效果并不突出,患者仍然会受到疾病及其相关症状的困扰,降低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4]。究其原因,多是因为更年期女性由于年龄增长,自身的卵巢功能下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降低,不能与以往的分泌水平持平,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5,6],而相应的药物治疗作用小,药效减弱,存有药物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等手术方式已开始逐步应用。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是所有手术方式中综合效益最高的手术方式。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常用于切除子宫肿瘤、一些子宫出血及相关病变,虽然根治效果强,但易发生术中出血、膀胱损伤、肠道损伤感染、泌尿系统损伤等并发生,对患者影响较大,特别是其术后恢复质量极差,如需在半年内都要避免增加腹压动作,也不宜久站久坐,提拿重物,甚至咳嗽、便秘也需要预防,给患者的术后康复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传统刮宫术则更多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刮深会损伤子宫内膜,破坏子宫功能,刮浅会引发二次刮宫,提升手术风险。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相比传统子宫全切术,其术后恢复效果更好,恢复时间更快;和刮宫术相比效率更高,手术风险度也大幅降低;在药物治疗方面一般是进行止血、雄激素、抗感染的治疗,常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甲羟孕酮,但治疗效果往往和患者具体身体情况有关,常会出现效果不佳的现象,且对药物有禁忌的患者或对药物不耐受、治疗无效的患者只能使用手术治疗,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和本次研究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对比显示,前者治疗有效率更高,相关指标数据也具有优势,有极好的手术预后特点。具体来看,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在临床上属于微创手术,借助宫腔镜可以保持手术视野的足够清晰,环形电极系统和电凝止血对子宫内膜层也能直接破坏,避免了闭经及经量的减少,对女性的生理功能影响小,特别在年轻女性的治疗中受到欢迎。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子宫底部切除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切割环过深,在实际切过子宫两角最薄肌层的时候,需要放缓操作速度,实行浅刮操作,直到保证所有内膜切净[7]。因此,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依然存在子宫穿孔、出血感染等可能,这也对医生的操作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8]。本次研究结果可以明显得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药物治疗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出血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且及时影响患者的不良月经情况,改善部分患者的贫血情况。对比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得到研究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雌二醇E2水平均更接近正常参数,研究组对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且不同激素参数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偏差,又因为尚无较多的询证学依据可以作为理论支持,结果的真实性与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要在后期进行更加充分的研究来验证,为临床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综上所述,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实现患者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良好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电切术宫腔镜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为何子宫出血没了规律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