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激励机制的考核方案研究

2022-11-09 08:26聂晶晶
山西青年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考核

聂晶晶

武汉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课程是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如果课程建设存在短板和软肋,那么后续所有教学环节都会根基不稳,所以说做好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

各高校正在努力建设过程中,除了努力进行课程建设,融入思政元素,建设课程资源,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之外,各高校也都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老师们都想尽办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提高课堂互动性,根据目前效果来看,确实提高了课堂抬头率,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了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全体教师都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努力,但仍然有部分同学的情况没有变化,存在“人在课堂,心思却游离在课堂以外”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移动通信设备太过于便利,让学生很难抵制诱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提高,老师们做的种种努力固然很好,但是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感,因此,需要有非常明确的、带有激励性的任务来正面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来。由此本文对课程考核方案如何设置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更好地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进行了研究。

一、目前教学考核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由老师来设置比例,很多学校这个比例设置为3∶7,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了绝对重要的比值。这样就会导致有不少同学重视期末考试,认为这门课程只需要在临近考试时再突击复习就能通过考试,从而拿到学分。很多同学就会找平时努力认真学习的同学借课堂笔记等学习资料,想要投机取巧通过复习重难点通过考试。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慢慢影响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的积极性,因为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和那些突击复习的同学的成绩,没什么差别。这样导致评价失真,不能公平评价整个学习过程。

(二)影响学风

没有正面的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投入度不够,影响全班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认真的学生和不那么投入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努力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会影响班级学风蔓延开来,甚至会影响整个年级的学风。

通过以往和学生的访谈,确实出现过仅仅通过考试前几天突击复习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的情况,这对于平时认真听课,精益求精地完成各项作业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打击性,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平时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如果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会非常危险,对于整个班级、专业和年级的学风都有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既公平又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是重点要研究的方向。

(三)影响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同学们认为课堂表现对于自己的成绩没有影响,对于课堂学习抱着一种被动完成任务的心态,更做不到提前预习,导致老师只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也就无法开展更加深入的、具有探讨性质的学习活动,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过程性考核,就是要求学生平时就要努力完成作业,课堂练习,大作业等等任务,期末考试成绩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但已经不是占完全主导地位。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督促学生每节课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功夫用在平时,平时成绩一点一点积累得来,对于学生来说也更加公平,但是到底什么样的考核方案更加合理,更加能公正地反映同学的学习投入度,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

二、学习激励机制

激励是通过奖励、惩罚、信息沟通来引导人的行为,激发出人自身的潜能,获取最大化的成绩。[2]

激励又可以分为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内部激励与学习任务本身密切联系,对应的是较高层次追求,能真正激发内在动力,同时较为持续和平稳且更富影响力的驱动因素,但外部激励更侧重满足人的基础性保障。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内在激励更侧重于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意愿,提高内驱力,而外在激励则是通过成绩、荣誉等表现形式来实现。内在激励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学习主动性高,能够非常自律的完成学习任务,外在激励是更能让他感受到学习的结果,因为好的结果去感受学习过程带给他的成就感。而部分同学可能本身在自律性上有所欠缺,需要通过有效的外在刺激来激励,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雨课堂、微信小程序等工具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时反馈,例如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展示本次上课过程优秀的学生以及预警表现不好的学生,给认真参与学习的同学正面反馈,给未完全投入学习的同学及时的提醒,激励同学们始终参与到课堂中来,即便偶有开小差的情况也能被整体学习氛围所感染,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中。通过正面的激励,让学生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收获,区别于以往只有在期末考试后才能看到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成果。相比而言,如果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这种及时的沟通,将更能够引导学生保持持续性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方式的设定

对于不同的课程,学习资源不同,适合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同时,对于不同基础的同学,教学方法也需要因材施教,但设置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才能更加科学的反映学习过程,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对于课程考核来说,我们需要更科学更能实际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来评价。目前学生对于成绩的需求在慢慢转变,随着学生进一步深造,找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学们对于成绩越来越重视,不再是过去追求“60分万岁”的阶段了,因此怎样才能更加公平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投入以及学习效果,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需要研究的是平时成绩的内容以及权重。

(一)国内外高校的做法

1.国外高校

国外高校要考核一门课程时,通常会比较看重学习过程,包含了很多学习环节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从课程一开始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及时且全面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有随机进行的随堂小测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每一个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测验的考点,因此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复习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才有可能在测验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考核方法可以督促学生们认真对待自己的课程学习过程,不会有投机侥幸心理。

2.国内高校

大多数情况下,国内高校对于课程的考核方案更看重期末考试环节。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或者期末考试的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但对于学生的要求不高。例如要求学生按照考勤,按时提交作业,但是对于课程表现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积极程度区分度不高。随着对课程学习要求的提高,很多高校老师也在陆续开始进行改革,强化过程考核。

(二)确定考核方案细则的方法

在专业课程的考试中引入多元评价,有利于避免终结性考试的片面性,符合主考学校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应用能力的需求,同时也符合学生降低因一次考试带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期望,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考查学生多层次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多元评价在增加评价指标、拓宽评价维度的同时也会降低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导致新的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多元评价模型,平衡各项评价指标,发挥其在多元评价中的积极作用,使其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考核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需要从多角度、多维度来评价,如果仅仅以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同学的掌握情况,是不全面、不公正的,考试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作为高等教育来说,不是为了让同学们为了考试而学习。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适合课程的多元评价模型,并以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评价。为了更加全面完成考核指标的定量分析,这里选用层次分析法来设计考核方案。

(三)以课程为例确定考核方案组成

1.确定考核指标

在设置考核方案时,老师们普遍的做法是首先要列出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来计算,那么在平时成绩中包含哪些内容就是要和专业课的特点紧密结合的。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平时成绩由实验部分、作业部分、课堂学习表现、课外拓展等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具体学习内容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 实验内容明细表

表2 学习情况记录

表3 课外学习资源

因此,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课程考核指标中间层包含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三个指标,最底层有了六个指标,包含考勤、回答问题和讨论、课后作业、小测验、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2.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结果

(1)确定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决策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先根据问题的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为课程考核指标模型。[3]

图1 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2)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根据重要性标度表对我们筛选出来的三个中间指标和六个基层指标进行重要程度的比对,在比对过程中要考虑一致性,最终得到判断矩阵。重要性标度含义表如表4所示。

表4 重要性标度含义表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理论知识,对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得到对应的矩阵如下表5—表8所示:

表5 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排序矩阵1

表6 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排序矩阵2

表7 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排序矩阵3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计算结果表明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各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总排序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总排序结果

为了便于操作,对于权重数据进行了取整微调,在学期初开课时,就将平时成绩的成绩分布情况公布给所有同学,把每项学习任务的任务和要求明确告知同学们,激励同学们认真对待整个学习过程。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考核指标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掌握积极或者负面的影响,便于及时调整,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在2020级授课过程中采用了这种激励式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对近三年的学生成绩进行了对比,如表10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不及格率数据有明显下降趋势,试卷平均分和总评成绩平均分都有所提升,说明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后续课程中会继续跟踪研究,力求找到科学合理,能公平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真正考核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能力提升的程度。

表10 最终结果

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考核指标,通过对比各种课程考核方式,选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具体权值,又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合适的权值,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成绩进行了简单对比,如表11所示。今后应用在其他课程中时,可结合课程特点来确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权重。

表11 成绩对比明细表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考核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期末考试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期末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