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辽沈看振兴 乡村党旗别样红
——辽宁省2021 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2-11-10 03:54田夫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6期

文/田夫

2021 年11 月,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的种植基地里,大棚草莓已经开花,再有一个月,可口的草莓就能上市,乡亲们的腰包会变得更鼓。看着长势喜人的草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秀艳高兴得合不拢嘴。

2017 年,在全国两会上,陈秀艳曾向习近平总书记当面汇报太平山村脱贫致富的成绩。如今,陈秀艳又带着村里人制订了新的发展规划:再建20 栋大棚,大力发展果木、特种蔬菜种植,同时发展乡村采摘旅游、垂钓等项目。

在辽沈大地上,一面面鲜艳的党旗引领着乡村振兴的步伐。2021 年,辽宁省深化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谱写了党群一心谋发展、党旗引领振兴路的新篇章。

注重谋划部署 锻造骨干力量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由此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对标对表中央组织部相关意见,结合辽宁实际制定具体办法,27 项措施有的放矢、49 项重点任务分工明确,辽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迅速得到传达和落实。

金秋时节,李阿曼在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的香菇大棚里热情地为客户介绍香菇产品。任联合镇镇长期间,她打造了当地香菇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带领全镇彻底甩掉了穷帽子。2021 年8 月,李阿曼被任命为联合镇党委书记。

抓住县乡村换届重要契机,辽宁坚持优化结构与提升功能相结合,在乡镇党委换届中选配熟悉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把优秀乡镇长、县直部门“一把手”、市直部门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来。乡镇党委换届后,全省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 岁,有2 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占88.8%,熟悉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占59.4%,熟悉基层治理工作的干部占55.9%,有力建设起一支高素质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党的建设扎实、镇域经济夯实、精神文明丰实、百姓生活殷实……”这是杜福易担任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党委书记时的奋斗目标。随着“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宜居乡村示范镇”等荣誉纷至沓来,杜福易向组织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进入县级领导班子。2021 年,在县级党委换届中,一批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和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进入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为各县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列车”增添了动力强劲的“车头”。

建强基层堡垒 发挥尖兵作用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我们田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让我们村从省级贫困村变身省级文明村,大伙儿也走上了致富路。”盛夏时节,天刚蒙蒙亮,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六道沟村村民马力就来到人参园拔草。他深有感触地说:“有田书记在,我们的生活有奔头。”

担任村委会主任十余年,田金龙带领村民种植药材、开展水稻约养、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7 万余元。2020年,田金龙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带领全村老少描绘着稻米、金莲花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五彩画卷。

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当选村干部开展任职培训、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辽宁坚持大抓基层、强基固本,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好。2021 年,全省11637 个村圆满完成换届工作,较好实现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年轻干部和女干部配备等换届目标。

辽阳市宏伟区兰家镇石灰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永岩,让村民们的笑容绽放在陈年旧账清理之后。为了解决村内债务纠纷突出问题,王永岩白天走访农户、夜晚核对账目,通过各种方式为80人解决债务纠纷,化解了92%的村债务问题,成功破解了村民之间矛盾叠加、干群之间关系紧张、村“两委”内耗严重等难题。

辽宁省委组织部坚持严格标准,向重点乡村科学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发挥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尖兵作用。在2021 年向6000 多个村选派的1万余名驻村干部中,35 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农技特长或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均超过了半数。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奋战在各个村屯,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

发展集体经济 发挥人才作用

在昌图县金家镇黄酒馆村,村办合作社——昌图县绿色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循环经济颇为亮眼:流转土地1500 亩,其中1000 亩种植玉米,另外500 亩种植大豆、黑豆、黄米等作物。收割后的秸秆及榨油的副产品豆粕都用来喂牛;500 头育肥牛产生的牛粪经过发酵后成为有机肥料,用来肥田。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有100 多名村民在不影响自家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拿到年均超过1 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全镇860 户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根据入股时的约定按月分红。

辽宁省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扶持600 个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确定9 个村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严格监管村级集体资产,目前已基本消灭“空壳村”,年收入5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5%。

产业是保障,人才是支撑。辽宁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重,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大农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艰苦偏远地区公务员招考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供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 年,辽宁省大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扶持产业项目2020个,脱贫基础更加稳固;粮食产量达到507.7 亿斤,创历史新高;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 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 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3 个,新建美丽宜居村1030 个……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未来,皆为可期。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更新更美的图景已经绘就: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大力推动人才下乡,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旗的照耀下,辽宁的乡村会更美丽;在美丽乡村的簇拥下,党旗会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