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眉眼,男人的嘴脸

2022-11-10 21:08韩石山
文学自由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方鸿渐相貌眼睛

□韩石山

当今作家写小说,很少有写相貌的,笔墨多放在言语动作和心理展现上,视相貌描写为老套子。也不能说错。现在谁写到英雄人物,说是“剑眉倒竖,豹眼圆睁”,肯定叫人笑掉大牙。但是,言语动作既是由人生发,知道其人相貌,不也增加了言语动作的分量?“相由心生”,“相”的变化不也见出“心”的运作?

近世作家里,钱锺书先生擅写言语,擅写心理,就是在相貌描写上,也堪称高手。前些日子,又读《围城》,特别在这上头留了些意。发现在相貌描写上,钱先生还是有他的绝招的。简括地说,就是:女人的眉眼,男人的嘴脸。带上“脸”字,也就包括了眉毛眼睛,还有鼻子。

下面,先说女人,再说男人。

《围城》里的好戏,几乎全是男人的,女人多是配角,也都身手不凡,配了个好。对女人的相貌,作者的关注点差不多全在眼睛上。说眼睛,自然会带上眉毛,用了“眉清目秀”这样的成语的,只有苏文纨一人。通行本(指2021年出版的灰蓝皮本子,下同不另)第3页第1行:“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

看出来了吧,钱先生用了这么个褒词,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贬语,“嘴唇嫌薄”。在他的笔下,谁也占不上便宜。

几个一闪而过的女人,也没误了在脸上画上鲜亮的一笔。

甲板上的沈太太:“那孩子的母亲已有三十开外,穿件半旧的黑纱旗袍,满面劳碌困顿,加上天生的倒挂眉毛,愈觉愁苦可怜。”(第3页第6行)

轮船上的鲍小姐:“鲍小姐脸飞红,大眼睛像要撑破眼眶。”(第17页第4行)

留学回来的沈太太:“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袋,想是储满着多情的热泪。”(第59页第3行)

客车上的女人:“斜对着孙小姐有位子坐的是个年轻白净的女人,带着孝,可是嘴唇和眼皮擦得红红的,纤眉细眼小鼻子,五官平淡得像一把热手巾擦脸就可以抹而去之的,说起话来,扭头噘嘴。”(第171页第9行)

三闾大学讲师范懿:“她自嫌眼睛没有神,这是昨夜兴奋太过没睡好的缘故。汪太太有涂睫毛的油膏,不妨早去借用,衬托出眼里一种烟水迷茫的幽梦表情。”(第239页第1行)

书中着墨最多的女性,是苏文纨、唐晓芙和名字里有个“娴”的汪太太。三个人在书中的作用又各不相同。苏文纨前面出场,后面也出场,论作用只能说是个陪衬人物,于事件的推动没有大的作用。唐晓芙和汪太太则不同,都起到了推动情节进展的作用。唐对方鸿渐的绝情,让方下了去内地教书的决心。汪太太与赵辛楣隐情的暴露,让赵只有一走了之。

唐晓芙的美,不用说了,据对《围城》素有研究的刘富道先生说:“钱公笔下没个好看的女人,凡女人出场,他一律用挑剔的眼光,揶揄一番;唯一幸免的,只有唐小姐(芳名好像叫唐晓芙),但又严肃地指出她眼睛小。”(《文学自由谈》2021年第5期)在我看来,唐小姐的眼睛小,并未影响到漂亮的成色,只是钱先生为了引出他那个精妙的比喻,才给她派了个“并不顶大”;惟其如此,下面这句话才有了由头:“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不当。”(第49页倒第11行)

对这位唐小姐,作者的笔墨,全放在话语聪明伶俐又刁钻古怪上。书中方鸿渐一度是赵辛楣的情敌。一次在苏文纨家,苏请赵、方、唐三人明天下午四点来喝茶,方鸿渐不想来,唐晓芙打趣说:“那不成,我们看戏的人可以不来,你是做戏的人,怎好不来?”到后来,赵辛楣也没搭上苏文纨,苏和曹元朗结了婚,赵苏两家是世交,婚礼那天赵辛楣也来了,唐是伴娘,见了问是不是来打架的。还说行完仪式,大家向新人身上撒五色纸条的时候,只有赵辛楣不准动手,怕他借机会掷手榴弹、洒硝镪水。(第140页第10行)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似乎能看见唐小姐眉目飞动的神态。

对汪太太的揶揄多了些,可也得承认,这是个美人胚子,要不赵辛楣不会那么神魂颠倒,纵有方鸿渐的反复告诫,还是一步躜一步,深陷情网,落个落荒而逃。汪太太的容貌,起初只有寥寥几笔:“汪太太出来了,骨肉停匀,并不算瘦,就是脸上没有血色,也没有擦胭脂,只敷了粉。嘴唇却涂泽鲜红,旗袍是紫色,显得那张脸残酷地白。长睫毛,眼角斜撇向上。”(第231页倒第1行)真正扩展到挖苦程度的,是孙柔嘉画的一张漫画。孙住校外,陪范小姐来校内看望赵辛楣,孙未上楼,来到楼下方鸿渐的房间。方谈起前一天晚上汪处厚夫妇请客,给赵方二位介绍对象的事。桌上有支四色铅笔,孙将红色铅芯捺出来,“在吸墨水纸板的空白上,画一张红嘴,相去一寸许画十个尖而长的红点儿,五个一组代表指甲,此外的面目身体全没有。”(第255页第2行)手指算肢体,不计,面部只有红嘴,并未画出眉眼呀。没画出正是其刻毒之处,借了前面引用过的一句话,该是“纤眉细眼小鼻子,五官平淡得像一把热毛巾擦脸就可以抹而去之的”。

也正是这样一张只有红唇而近似惨白的小脸,越发衬出了汪太太冷傲的个性。她与赵辛楣的幽会被夫君和校长撞了个正着,高校长也在打她的主意,你看她是怎么嘲弄这位校长的:“高校长,你又何必来助兴呢?吃醋没有你的分儿呀,咱们今天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嗯?高先生,好不好?”(第267页倒第11行)

说了配角,该着说主角之一的孙柔嘉了。书中写她的相貌:“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常带着惊异的表情。”(第129页第9行)

跟这惊异的表情最为搭配的,是这样一个场面:一行五人坐轮船由上海去宁波,当天晚上,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三人在甲板上聊天。方鸿渐胡扯,说他去海外留学,有一次坐的船险些嵌在鲸鱼的牙齿缝里。此时,“灯光照着孙小姐惊奇的眼睛,张得像吉沃吐(Giotto)画的‘〇’一样圆。”方鸿渐又胡扯了一通,孙柔嘉做出半信半疑的样子,转向赵辛楣道:“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顺便扯一句,电视剧《围城》里,吕丽萍饰孙柔嘉,堪称绝配,也是两眼分得开了些,叫“赵叔叔”时,活脱脱的一个孙柔嘉。

女人里的配角说了,主角也说了,刘富道的话不错,“钱公笔下没个好看的女人”。要说丑,也不能说多丑。就是这不说多丑里,也还有可爱的地方。比如嫁了老男人的汪太,高校长想请她到学校做事,她就不去,自知资格不好,至多做个小职员,有伤体面。反倒不如躲在幕后,可以用太太或情妇的资格来指使和摆布男人。就是跟汪处厚这个比她大了二十多岁的老郎君,时不时的还会淘气一下。家宴过后,客人走了,她正在梳妆台前“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容貌”,丈夫在她身后说了句什么,她不高兴了,嗔怪道:“你瞧瞧镜子里你的脸,人都吃得下似的,多可怕!不要看见你!”说完这话,并不是起身将丈夫推开,而是从粉盒子里取出绒粉拍,在镜子里的汪先生铁青的脸上,扑扑两下,使他面目模糊。

说了这么多,好像钱先生的心多软似的,丑些的女人也要说说她的可爱之处。真要这样,就不是钱锺书了。对丑女人,还是很刻薄的。书中有一处,尽可释放他的这种情怀。就是一行人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来到金华地面,住进欧亚大旅社。老板娘是个肥硕的女人,按说可以给她加上个丑陋的面容,狠狠地奚落一番,或许是想到山野村妇,不配享受他尖刻的妙语还是什么的,却是轻轻地放过了,只说这女人坐在那里,“坦白地摊开白而不坦的胸膛”。才华跟夹紧的屁一样,是憋不住的。眼看行程就要结束,到了学校另一场大戏就要开演,穷极无聊的方鸿渐,只好将对丑女人的一番宏论,泼洒在帮助他们从银行取出学校汇款的一个女同志身上。是在吉安,为取钱找担保机关,孙柔嘉找见妇女协会的一个女同志。这女同志也没有吃硬的关系,只好求她的男朋友。男朋友在公路局做事,出面担保,钱就取出来了。领到钱,下了一回馆子,一则庆祝胜利,一则感谢帮忙的一对男女。当晚临睡,辛楣对鸿渐说:“你看那位女同志,长得真丑,喝了酒更吓得死人,居然也有男人爱她。”下来就是方鸿渐一番宏论了,注意,只是方鸿渐的,不是钱锺书的,道是:

“我知道她难看,可是因为她是我们的恩人,我不忍细看她。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第183页第4行)

说罢女人说男人,这下热闹了。

稀奇的是,男人里的两个主角,方鸿渐和赵辛楣,全没有一词一语的相貌描写。电视剧《围城》的演员选配,因此得到极大的方便。方鸿渐选了陈道明,你会觉得就该是那么个模样;赵辛楣选了英达,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实际上,书里对赵辛楣的身材有提示,断不会像英达那么胖乎乎的。方鸿渐跟孙柔嘉离开三闾大学回上海,路过香港结了婚,去拜访住在亲戚家的赵辛楣。辛楣是来香港接母亲去重庆的,正巧这天苏文纨也来看望赵母。辛楣还记恨着苏甩了他跟曹元朗结婚这档子事,打趣说:“他现在没胖罢?他好像比我矮一个头,容易见得胖。”赵母打圆场说:“这年头儿,发胖不好么?我就嫌你太瘦。”(第295页倒第2行)如此说来,赵辛楣该是瘦高个儿才对。

至于钱先生为何对方赵两个主角,不作相貌上的描画,就不必推测了。对几个次要人物的描画,用意很显豁,戏不多,一出场就要鲜亮动人,搡进读者眼里。

几个配角,有的一语道破,有的分层着色,该说是补妆吧。人物众多,还是编个序号为佳。

1、船上孙姓儿童:“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第3页第6行)

别以为钱先生太无聊了,连不足两岁的孩子也不放过,都要在相貌上丑化一番。待你看到后面对曹元朗相貌的刻画,就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曲笔妙用,简单的相貌描写,竟演化为一个匪夷所思的情节。

2、诗人曹元朗:“门房领了个滚圆脸的人进来,说曹先生,鸿渐吓了一跳,想去年同船回国那位孙太太的孩子怎么长得这样大了,险得叫他‘孙师兄’。天下竟有如此相像的脸!”(第71页第13行)这是初见面。接下来几个人谈起新诗,又给补了个妆:“诗人听了,欢喜得圆如太极的肥脸上泛出黄油。”(第73页第3行)

3、哲学家褚慎明:“一个躬背高额,大眼睛,苍白脸,戴夹鼻眼镜,穿的西装袖口遮没手指,光光的脸,没胡子也没皱纹,而看来像个幼稚的老太婆或者上了年纪的小孩子。”(第84页倒第3行)

4、诗人董斜川:“一个气概飞扬,鼻子直而高,侧望像脸上斜搁了一张梯,颈下打的领结饱满齐整得使鸿渐绝望地企羡。”(第84页第1行)

后面还有一两个人物,都写了鼻子和嘴巴。本文的题名,我原想叫《女人的眉眼,男人的嘴鼻》,对得更工整些。想想也是的。眉目的特征,在男女脸上的特色分量相差无几,细细分辨,女人偏重在眉眼上,男人偏重在嘴鼻上。现在少有留胡须的了,在胡须昌盛的年代尤其如此。《围城》里毕竟男人多些,面部的描摹也就不会整齐划一。钱先生的神来之笔,断不会在眼睛之下,鼻梁之上,划出楚河汉界,让他的笔端紧缩在鼻梁之下,不得越界张狂。有鉴于此,题名里男人这半截就用了“男人的嘴脸”。作此阐说,意在申明,男人的面部特征还是在“鼻子嘴巴”上。

5、文学教授李梅亭:“中文系主任李梅亭是高松年的老同事,四十来岁年纪,戴副墨晶的眼镜,神情兀傲,不大理会人,并且对天气也鄙夷不理。”(第127页倒第1行)李在书中的地位很重要,若排个序,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占了一二三,李梅亭可稳占第四位。后面的事情多,也就会一笔一笔补上妆。比如船到宁波,下船要跳到摆渡船上,李梅亭怕眼镜滑摔破,摘下装进口袋。书中写道:“李先生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熟鸡蛋。”(第144页第8行)当晚住下后,赵辛楣和方鸿渐一个房间,躺在床上说闲话,鸿渐问辛楣,可注意到李梅亭对孙小姐的丑态没有。辛楣道:“早看破他是个色鬼。他上岸时没带墨晶眼镜,我留心看他眼睛,白多黑少是个淫邪之相。”补上的这两笔,前一笔可说是动作中写相貌,后一笔可说是借他人之口品评相貌,都是相貌书写中的曲径之笔。

6、历史系副教授顾尔谦:“他虽是近五十岁的干瘪男人,绰有天真妩媚小姑娘的风致,他的笑容比他的脸要年轻足足三十年,口内两只金门牙使他的笑容尤其辉煌耀目。”(第128页第5行)顾先生的金门牙太可爱了,后面他们取出钱请客时,又补了一笔:“顾先生三杯酒下肚,千金一笑地金牙灿烂,酒烘得发亮的脸探海灯似的向全桌照一周。”(第182页第13行)这,仅仅是顺笔一提,算不得着意的关照。

7、在鹰潭遇到的侯营长:“侯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一望而知是位豪杰。”(第168页第6行)

8、历史系教授陆子潇:“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第201页第8行)

9、中文系主任汪处厚。汪先生脸上的特征是胡子,书中铺排开来,写了一页还多,这里只能摘要撮述:胡子通常是两撇,汪先生的胡子只是一画。后来“剃去两缕,剩中间一撮,又因为这一撮又不够浓,于是修剪成电影明星似的一线。这件事难保不坏了脸上的风水,不如意事连一接二地来。新太太进了门就害病,汪处厚自己给人弹劾,官做不成。”(第227页—228页)

10、大学校长高松年。书中对这位高校长的精彩之笔,一开始在“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的议论上,后来在他的上下其手、排除异己上,至于暗中打着汪太太的主意,该说是“行有余力而为文”——风雅而已,对他的相貌并未多么关注。大概面黄而肌不瘦,书中说他,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馒头,“馋嘴的时间”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痕或皱纹都没有。(第189页第6行)这说法太平常了。后来的一个比喻,甚是精彩,用在这位校长的脸上,让我们一下子洞悉了此公的脸色与脸型:高校长“呵呵大笑,又恭维范小姐漂亮,喝了一口酒,刮得光滑的黄脸发亮像擦过油的黄皮鞋。”(第245页第10行)

本篇文章,主要是摘抄,意在将钱锺书先生相貌描写的种种手段,做一集中展现,或许能给当今的小说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启发。

猜你喜欢
方鸿渐相貌眼睛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相面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
美的相貌从何而来
方鸿渐与贾宝玉的围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