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2022-11-10 08:56林玲燕梁添玉陈建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25期
关键词:入院住院可视化

林玲燕 梁添玉 陈建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急诊科每日收治的患者多而杂、疾病多而急,担任着紧急、迅速救治的重大职责,是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1]。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临床高发心血管危重疾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体征急剧下降等症状,急诊科常见左心衰竭[2]。由于AHF常突发呼吸困难,若没有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导致病亡。因此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急诊科日常工作,使AHF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诊疗,必须保证急诊预检分诊这一关键环节的高效、正确、合理、畅通,进而确保患者的健康。本研究应用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取得了积极疗效,故回顾性探讨该模式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为AHF的早期治疗提供补充性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80例AHF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流程。纳入标准:(1)符合《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2018版)》[3]和《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有呼吸困难症状并急性发作,双肺可闻干湿性啰音,经X线片检查存在肺血管床淤血;(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2)合并有严重肺病者;(3)合并有肝、肾等器官功能缺陷者;(4)精神状态不稳定、依从性差、无法正常沟通、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急诊分诊护理流程。患者紧急入院后,由预检护士记录病情症状及严重程度,通过初步判断分诊为AHF,迅速检查各项生理指标,同时提供心电监测与吸氧支持,必要时可协助医生采取抗休克、强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预防患者生命体征急剧下降、心肺功能恶化,为后续抢救奠定基础。

1.2.2 观察组 实施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根据AHF患者发病特征及实际急救经验,由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医护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可视化分诊流程方案,救治过程中实施集束化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观察紧急入院患者状态,给予患者半卧位于抢救床上并适宜调整,使患者肢体自然下垂,做好防坠床措施。对于危重患者必要时可实施急救,使患者平躺于抢救床上,采取胸外按压方式。(2)入院5 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血气指标检测,给予高浓度吸氧支持,插入两个留置针分别用于后续静脉注射给药和抽血检测相关指标,期间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间隔记录其意识情况。(3)入院120 min内控制SBP范围在110-140 mmHg间,平均动脉压(MAP)>75 mmHg,中心静脉压(CVP)范围在8-15 mmHg间,每小时尿量>0.5 mL/kg;控制SaO2≥95%,首先给予高浓度吸氧20 min,SaO2达到90%后采取面罩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持续至SaO2达到标准;控制房颤心室率大约为每分钟110次,可使用强心药物或临时起搏;控制血糖浓度≤10 mmol/L,可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减少血糖大幅度波动[5]。(4)合并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在入院90 min内采取紧急PCI术。(5)救治前及过程中告知患者病情基础知识及手术流程,及时安抚患者及家属紧张、悲观情绪,必要时可提供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1)血气指标: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心室搏动间距(RR)。(2)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3)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为n(%),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原发病类型及数量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n)4238男2221女2017年龄(岁)62.34±5.7161.47±5.960.6670.507性别(n)0.0670.796冠心病12(28.57)15(39.47)风湿性心脏病13(30.95)10(26.32)高血压性心脏病11(26.19)8(21.05)扩张型心脏病6(14.29)5(13.16)原发病类型1.0920.779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各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SBP、SaO2、PaO2、R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各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各指标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165.37±10.43164.35±13.160.3860.701治疗后125.48±10.25*141.59±12.32*6.3790.000治疗前69.28±11.5370.94±10.410.6730.503治疗后96.57±2.45*89.62±3.57*10.2340.000治疗前59.08±5.2258.73±5.940.2810.780治疗后94.05±9.31*76.53±9.87*8.1690.000治疗前36.48±10.3236.14±11.490.1390.890治疗后18.91±10.06*27.34±10.58*3.6520.001 SBP(mmHg) SaO2(%) PaO2(mmHg) RR(次/mi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38

2.3 两组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38急诊护理时间(min)129.80±32.76194.58±57.136.2950.000症状缓解时间(h)4.09±1.128.41±2.679.5990.000住院时间(d)15.23±4.3219.67±6.053.8040.000

2.4 两组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气管插管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3.68%,不良事件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8.95%,病亡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安全性对比[n(%)]

3 讨论

早期常规分诊流程是患者前往导医台询问,主要由护士进行人工预检分诊,通过快速对症状识别及评估,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危重类型,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6]。此种模式比较依赖于护士的判断能力,准确率较低。AHF病情发作急、恶化速度快,需入院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抢救,然而患者流量大时易错过黄金救治时间,有延误治疗、发生护患纠纷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高效、准确、畅通的急诊分诊模式,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集束化干预是将快速获取有效信息与规范急救操作流程结合,制定一系列治疗措施,可优化急救效果[7];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是将护理步骤及体征要求以医护人员可视化、患者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使患者及家属一目了然,提高救护质量[8];近年来我院将二者在急诊中联合应用,已初见成效。

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观察组SBP与R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幅度、SaO2与PaO2水平较治疗前增加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在改善血气指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通过明确控制体征数据需达到的标准、规范操作步骤,可迅速而准确地改善患者基础身体状况,全流程标准透明可视也能避免紧急状态时家属慌乱无措影响医护人员开展救治[9]。观察组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此模式可缩短患者痛苦时间,还可减少患者住院开销,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具经济性。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亡率分别为4.76%、4.76%、2.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此模式较常规模式更高效更实用,对AHF患者具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能提高急诊中实际急救能力,提升AHF患者急救成功率,具发展价值和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入院住院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风,沙哑地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