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中的“齐物”和“吾丧我”

2022-11-12 18:12黄云婷
戏剧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天尊苍生封神

黄云婷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241000)

《姜子牙》是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封神大战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到人间,失去神力,遭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问清答案,姜子牙踏上了战后的废墟,在重新揭露当年被掩盖的真相的同时,完成了自我的升华,重新做回自己。这也使影片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意义,突出了影片最后所强调的“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的思想。

一、自我认知的迷茫

影片开端就交代了故事的大致背景:商朝末年,三界大乱,天尊命姜子牙斩杀狐妖。就在姜子牙要斩杀九尾狐的瞬间,他得知了关于战争的另外一种解释,这令其对真相产生了怀疑。对姜子牙来说,狐妖所讲的真相将他以往的认知全部打碎,曾经非善即恶的价值观突然间全部崩塌,师尊在姜子牙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在北海十年的反省中,姜子牙一边承认自己可能真的受到狐妖幻象的影响,一边又认为一个无辜的生命被牵连在狐妖身上,这种纠结的心理导致姜子牙开始对权威提出质疑,所以他处处打破界限,如违背师尊斩杀狐妖的命令,被贬北海后为寻找真相擅自出逃。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这一句话来自庄子的《齐物论》,役使自己身心去赴爱、恶、欲的劳役,对道没有半点用途,整天精神不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姜子牙在北海反思时就是这种情况:对所追随的领袖人物产生怀疑,内心开始动摇,开始自我怀疑。电影前期的姜子牙,因为所追寻的人生目标出现了偏差,失去了准确的判断,陷入了自我怀疑中。就人的认知能力而言,世界包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外界环境一旦发生改变或者事情与自己原有的认知发生偏差,人就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当从北海逃脱,重返人间的时候,姜子牙原本以为铲除暴君纣王,斩杀九尾妖狐之后,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但天下依旧满目疮痍。姜子牙对天尊发动封神大战的行为产生了质疑,原先建立的信仰逐渐崩塌。

“人是身—心相关的存在物,它同物不同主要在于心,正是由心支配身,从而导致人与物的分离甚至对立。”而诸多客观因素干扰着人心,也会加剧人与物的分离,甚至造成人与人的对立。姜子牙将“眼见为实”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在“物”的世界探寻“本我”,其更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遭遇欺骗后会寻求改变。在庄子的思想中,总是隐含着“我是谁”的主体问题思考,程腾导演也在采访中说:“选择姜子牙不是因为他名气最响,而是这个人身上蕴含了一个千古悬念。我们都知道在《封神演义》里他是负责给大家封神的,那么他自己呢,是人还是神。”这本身就是一个寻找自我认知的过程,影片中的姜子牙就是由一开始的“丧我”踏上了寻找自我、认清自己的道路,重新思考对自己的定义以及对自己身处环境的定义。

二、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选择争论

影片中姜子牙所遇到的困境,与哲学界争论多年的“电车难题”类似,如果不除掉狐妖,则天下大乱;如果除掉狐妖,一个无辜的人将受到牵连最终丧命。这就引出了整部电影的中心问题:救一人还是救苍生。《道德经》中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天地或者圣人,对万物以及百姓都不应该偏爱,应该一视同仁,任由其主宰自己的命运。天尊所遵循的思想是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他希望姜子牙能够斩断小善,化为普度众生的大善。但是姜子牙对“善”的理解与天尊不同,他最后质问天尊: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恰恰是因为对“善”的理解有所不同,姜子牙叛逆师门。

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本没有矛盾,只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对某些事物形成了既定思维,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标准”。但是,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会随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发生改变。不同的人会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争辩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庄子提出了无是非的理论思想,他说,“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已经体现出庄子“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的思想。其明指天地中万物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价值的优劣之分,暗喻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中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抉择。所以,姜子牙与天尊对“善”的理解,是基于他们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而形成的,暗含着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会产生分歧。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姜子牙不同于高高在上、无欲无情的天尊,在人世间的行走及所见所闻使他将宏观的视角转向微小的地方,他的“善”更倾向于小的“偏私”,而不是大到界限模糊不清的“苍生”。

“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也有自身的立场。天尊与姜子牙,一个选择救苍生,一个选择救一人,其做法虽相互对立,但却是站在不同立场上做出的决定。无论是救一人还是救苍生,都无法达到两全其美。彼与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因此而存在,此因彼而成立。当我们有了比较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就会对某一问题产生自己的见解,在相互争论的过程中,彼此之间思想的差距与矛盾逐渐加剧,所以形成了“是”与“非”的争论,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思想的转变

影片中,天尊抛出了“电车难题”:为了救一个普通的孩子而抛弃天下到底值不值得。从北海去幽冥山的路上,姜子牙逐渐醒悟,发现了“封神大战”的真相,自己只是权力斗争的一枚棋子。姜子牙真正想做的,就是救下他看到的无辜的人。当他认识到一切始作俑者是天尊的时候,他的想法开始转变,由原先疑惑为何不能救下一个无辜的人转变为要推翻天尊的阴谋,拯救天下百姓。当他在天梯上喊出“愿天下,再无不公”的时候,就足以说明他的想法。

“在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价值谱系是个人的,是千差万别的。”个人选择受主体的价值观影响,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天尊的施压下,姜子牙遵从自己的本心,敢于质疑,选择了一条与天尊对抗的道路。影片的最后,天尊伪善的面目被揭开,证明了姜子牙当初选择的正确性。影片对姜子牙的设定是一个不完整的神,是去神化的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却坚持自己的本心,斩断天梯,彻底断开天界对人界的控制。在脱离了权威的掌控时,姜子牙终于成功地找回本我,“做自己的神”。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纵使外表形如槁木,作为一个主体的自我不可能如同行尸走肉般存在着。“吾丧我”的目的是去掉身上的负累,实现主体的敞开与自由,最终达到“无己”的境界。有学者认为,“我”是现实中被物论所遮蔽的自我(小我、俗我、识神),而“吾”则是人本来面目的本我(大我、道我、元神)。要寻找到真正的本我,就要遵从自己的本心,达到“无己”的境界。首先,要摆脱感官对自身的束缚。在姜子牙寻找真相的道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各持己见,师弟申公豹也多次劝说他放弃寻找真相。若姜子牙真的萌生放弃的念想,最后也就不可能成为“自己的神”,他依旧会是一个被权力控制的棋子,丧失自我。其次,要克服欲望。欲望常常会使人做出错误的举动。姜子牙作为天尊的弟子,只要听从天尊的命令就可以直接封神,也不会在北海受苦,然而姜子牙并没有因为诱惑而盲目听从天尊的话,他对事情的本质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小“我”之私无法做到“兼怀万物”。当姜子牙说出“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的时候,格局就不再限于小“我”之私,而是真正做到了心怀天下,“兼怀万物”。

整部影片也在探讨平等,体现“齐物”的思想。姜子牙在与天尊的对峙中说:“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不救。”庄子的很多文章都包含齐物的思想,其中,《庄子·秋水》提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并没有将贵贱作为判断的标准,划分贵贱的等级制度意味着束缚与限制,所有的事物都是中性的,也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四、结语

比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血”,《姜子牙》的主题少了嬉闹,更多的是压抑。《姜子牙》这一作品用动画的形式映射了成年人的社会,展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这部电影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其中反映的“人性”“神性”“万物齐一”等争论,引发了观众对世界的深思。“像《姜子牙》这类含有揭露社会本质意象的成人向动画作品,成功地吸引了一些以前从不观看动画作品的人,这也是《姜子牙》两位导演所希望看到的:不求《姜子牙》票房有多高,但希望它能吸引更多动画电影观众,尤其是以往不太看动画电影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猜你喜欢
天尊苍生封神
七月,票房“封神”
明清时期人物图像专题
唐代常阳天尊像
推进“天尊贡芽”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DEITY DEFYING
苍生万物
《封神三部曲》开始配音工作 李雪健与乌尔善现身
战后好莱坞编剧作家的封神之路
乌尔善打造《封神三部曲》计划于2020年至2022年上映
居高不忘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