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 衣襟上的中国传统符号

2022-11-12 08:43宋小芹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1期
关键词:盘扣系带服饰

|文·宋小芹

盘扣虽小,却包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对服装认识演变的缩影。

衣绣盘扣花,心有千千结。

说起“中国风”,人们脑海里免不了浮起长袍上被特写的盘扣镜头。盘扣,是中式服装上不可忽视的装饰元素,也称为盘纽,或者纽结、纽绊,是传统服装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盘扣虽小,却包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对服装认识演变的缩影。

盘扣的前世今生

盘扣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而来的。

古人着装从“宽衣博带”开始,最早的衣服廓形宽松,仅靠绳带系结,这就是早期盘扣的雏形。

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已使用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就是用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服装以曲裾深衣、直裾单衣和襦裙为主,穿着时腰间以丝带打结固定服装。据考古推测,早在战国末期就已有一头用皮条或者布条扎系成的套(襻),一头系结成疙瘩,用时把小疙瘩系进套里褡裢起来的褡襻,这就是盘扣的萌芽。秦兵马俑中的中级军吏俑胸甲上的褡襻清晰可见,整体呈一字形。此时盘扣结构基本形成,由于宽衣博带的服装形制特点,除了戎装之外,其他服装仍用绳带系结。

自唐代中期起,盘扣广泛使用于圆领袍服,形制已经健全,多为丝绸、棉麻质地,造型结构简单短小,一般使用3对,衣领用两对,腰部门襟处用1对。以唐装为代表的中式服装中出现了最初的盘扣。

新疆吐鲁番唐代阿斯塔那墓葬217号墓出土过一件绛红色麻质冥衣前襟领口的残片,在其包边的止口处夹缝一枚纽襻的纽头,结构与现代中式服装中的纽头完全一样。同时,在189号墓出土了一件锦质“针衣”(类现在“针线包”),时间大概为唐代神龙至开元年间,可以三折后用一副纽襻扣牢,其纽头与服饰中应用的纽头完全一样。

南宋的素纱圆领单衫由唐圆领袍发展而来,在圆交领处使用盘扣,腋下系带,盘扣与系带配搭使用,系带为主,盘扣为辅。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褙子)就以盘扣系结,最初只用于女装常服。

明代,人们将对于装饰审美的追求以及对于贵族生活的向往寄予服饰设计中,这一变化在明代的女装变革中有着显著的体现。女装创新性地加入了立领、方领,并在系带基础上,运用了金属质地或者玉质的盘扣系合。“花冠裙袄,大袖圆领”,衣服渐窄,前襟上部大量出现了金、银、玉石等制作的子母纽扣。定陵遗址出土明孝靖皇后的红纱落地彩绣百子金龙花卉女夹衣中就用了金嵌红宝石盘扣,彰显服饰的雍容华贵。此外,士庶服用的对襟罩甲上大量使用盘扣。

到了清代,满族的窄衣文化开始盛行,服装以袍、褂、衫、裤、坎肩为主,盘扣取代了以往服饰上的各种系带。清代的盘扣多以绸布为主,用来固定衣襟,不同的盘扣样式搭配不同款式的服装。满清宫廷贵族的服饰更为华丽,搭配使用的盘扣也更加高贵。各种各样的盘扣成了清代服饰必备的装饰品。

民国时期,融合了中西方服饰美学的旗袍,作为时代服饰登上历史舞台,其简约优雅的格调与盘扣的精致灵动相得益彰,为盘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一枚枚精致俏丽的盘扣更显得旗袍优雅得体。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张爱玲时代的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现代都市女性的娇俏。短坎长裙中间密密地缀一排平行盘扣,于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缠丝盘扣,于古雅之中见清纯。

在岁月的流转中,盘扣的作用在中国服饰的演化中逐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成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着服饰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趣味,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追求,还具有招福纳祥、传情达意的含义。

新中式设计下的盘扣

一件精美的手工盘扣,从选料到构图、配色、刮浆、风干、拔浆、整烫、剪条、盘扎、整形、填心、封烫、修复、装裱等需要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近年来,盘扣作为一种传统服饰手段又再次风靡一时,以极强的生命力丰富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现代人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良,创新出了更多新颖又富有传统寓意的盘扣,盘扣的花式种类越发丰富。形似植物的有梅花扣、桃花扣、菊花扣、玫瑰扣、花蕾扣、花篮扣、树叶扣、树枝扣;形似动物的有凤凰扣、孔雀扣、燕子扣、蝴蝶扣、蜻蜒扣、蜜蜂扣、青蛙扣、蜗牛扣、乌龟扣;以中国结为造型的有吉祥结扣、如意结扣、攀缘结扣、同心结扣、十全结扣、团锦结扣、三环结扣、草花结扣、双线结扣、盘长结扣;以汉字为造型的有一字扣、万字扣、吉字扣、喜字扣、寿字扣等,不胜枚举。

盘扣发展到现在,不仅用于旗袍类服装,还被许多服装设计师广泛用于各类时装,成为中国时尚一个重要的符号。

一组盘扣的完整构成,分别由扣结、扣门和扣花3部分组成,扣结与扣门的系结主要发挥功能性作用,而扣花用于美化装饰作用。盘扣作为一种设计元素,于服装上的运用不仅仅受限于纽扣功能,设计师可以让它在视觉上也成为不可或缺的惊艳一环。

2022年9月4日-12日,“2023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举行。众多非遗工艺在中国国际时装周长期积极引导之下,在诸多品牌手中重焕新生。本季涉及的非遗工艺包括京绣、苏绣、丝绫堆绣、潮绣、打籽绣、苗绣、缂丝、香云纱、宋锦、盘扣、苗银、蓝染、草木染、竹编、剪纸、皮影等数十种,展现出与现代潮流、生活方式接轨的新风貌。

一身用旗袍、盘扣、立领、水墨等特有的东方元素,与当下时尚流行结合一体,增加衣服的高级感,也彰显强烈的个人风格却不过分张扬。 这种新中式风的穿搭保留了经典的中国元素,又给人一种时尚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得刚刚好。

时下,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上的运用越来越受到服装设计师的青睐,以旗袍、盘扣为代表的东方元素也成了国外设计大师们争相效仿的设计元素,时装秀场上也时常出现它们的踪迹。这些带有中国风情的小小纽扣,把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明代市井文化下的子母盘扣造型的产生到清代一字扣的兴盛,再到软盘花扣的造型丰富,以及硬盘花扣的造型多变,盘扣经历了一个从替代系带功能到转变为装饰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中,盘扣结构日趋完美,含蓄雅致,意蕴悠长。当代服饰设计中复古风潮方兴未艾,以盘扣装饰的旗袍和唐装风靡一时,盘扣以其独特的韵致丰富和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

原本用在衣襟上的盘扣可以用在腰封、围巾、缩口裤的裤腿等各种地方,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时尚概念。例如取盘扣的形态美作为灵感来源运用于珠宝设计行业中的项链设计;还有运用到新娘鞋和中国风鞋子的设计中的例子等。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盘扣的实用功能变得越来越弱,审美功能则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非服饰领域中的盘扣结构精细、种类繁多、色彩丰富,以及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促使盘扣在材料、形态、艺术表现、应用领域等多方面产生创新设计的可能性。一大批国内国际的设计师纷纷把盘扣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随着使用功能的不断发展,盘扣的美化装饰作用得到增强,盘扣的题材和图案有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吉祥喜庆的意义。

猜你喜欢
盘扣系带服饰
止步
动物“闯”入服饰界
穿上了奶奶缝制的旗袍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盘花扣
男性“见红”,不能一抹了之
玩转系带
玩转系带
浅谈盘扣在现代旅游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