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研究

2022-11-13 09:49鄢春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核算中心
财会学习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监督工作

鄢春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核算中心

引言

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分支,是指会计人员依据国家政策和工作目的监管各项会计活动的行为及过程。企业加强会计监督,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投融资项目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得以规范进行,确保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但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展开仍处于摸索性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会计监督工作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一、大数据下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意义

(一)转变会计职能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职能,从以往的反映过去,逐步向预测未来的方向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因此对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其工作的重点在于监督以及核算企业内的经济活动。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要想提高会计管理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进程,并且对会计人员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强化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获取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辅助企业负责人展开企业及行业发展预测等工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财富保值、增值提供数据支持。

(二)优化财务报告

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报告,从以往的事后报告模式,逐步向提供实时分析的趋势转变。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明确界定了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及方式等,报表的分类更加细化。同时,时间性要求更高。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对报表格式的统一规定进行执行,可有效规避编制年度报表时的信息失真与虚构数据及删减加工等问题。要求会计人员与经营业务活动同步展开报表的编制工作,转变以往财务报表事后报告的模式,切实提高财务信息使用的实效性。

(三)财务管理数据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依据规章制度,规范展开企业财务关系处理的工作,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除报表与凭证外,还可通过大数据处理平台高效获取各种信息,多样性的信息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价值参照,传统记账复核及简单报表处理的财务工作模式俨然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财务人员在处理财务数据的同时,还需一并完成行政管理、人力成本、销售和研发资金等经营管理方面信息的处理。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处理海量的业务数据,促使财务管理的业务范畴及内涵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逐步向综合化与数据化的趋势发展,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得以逐步提高。

二、大数据下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不完善

首先,从机构设置问题入手分析。企业未引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监事会与监事成员及内部控制机构处于缺位状态。机构设置权责不清,企业对审计监察与工会等管理机构的职能规定不明确,影响其监督职能发挥。其次,各层级与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存在各自为政与信息孤岛等问题。

(二)监督手段固化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获取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渠道闭塞,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影响会计监督工作的规范展开,也是影响会计监督体系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

(三)缺乏专业人才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工作理念和方式老套,传统手工做账与纸质纪录等工作模式,俨然不符合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的要求,同时存在失误率高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因人设岗与职权不清及责任不明和学习渠道闭塞等问题,都是影响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主要原因。

(四)监管意识薄弱

企业的领导层与管理层对开展会计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片面,相对于经济活动与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把控,企业更注重规模化的拓展。会计监管相关人员不具备足够的发言权,加上上报的流程繁琐,易错过风险的最佳把控期。尚未形成企业全员参与和配合监督工作展开的良好氛围,全员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差,易滋生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风。

三、大数据下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

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优化会计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和义务,补充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求领导层与管理层及财会人员等主体各司其职,施行交叉监督,对分管的部门实行定期轮岗,尤其是对于重大决定,需由集体决策并接受内外部审计监督。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需明确各岗位的职权,明确财务岗位的业务分工及责任范围,规避越权开展业务的情况,同时保持财务部门的独立性。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授权审批的原则,不相容岗位应由经办人员与审批人员及记账人员和财务保管人员等不同人员担任。设置财务部门岗位职责的同时,注意岗位间的制约机制,通过相互监督与牵制的措施,促使多人能够协同完成关键业务,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稽查核对各类账目的工作,查疏堵漏,及时发现存在和潜在的经济问题。

企业需要对所有的会计人员开展定期轮岗制度。轮岗的目的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核心,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懈怠态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且规避不同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对企业在原来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开展的“三重一大”事项也需要明确其审批流程,严格进行审批,对所有支出的事项应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其中在监督管理开展过程中,要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应该加强内部审计的整体质量,同时加大内部监督的管理力度,确保所有的管理在开展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与此同时,要求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时可以保证客观性以及独立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做到无所顾忌地开展工作,促使内部控制效能得以充分体现。

在内控方面做好接受外部监督的准备及条件保障工作。企业委任审计机构审计企业的账目,由于企业与审计机构间存在委托关系,易出现审计工作形式化及掩盖企业不法行为的问题。因此,国资委需指派熟悉企业经营活动的专业审计机构,全面审查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降低审计造假和企业造假的可能性。作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监督企业内的所有会计资料,了解其在监管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流程、各项制度的执行状况,确保内部监督管理能够落到实处,同时也需要完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了预算管理制度、支出制度以及资产清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确相关制度在开展过程中的流程,更能够有效地落实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稽查工作等,能够确保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将问题进行解决。发挥出国资委与审计机构以及企业三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确保所有的审计结果均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同时确保政府监督工作能够切实地落到企业管理过程中。国资委也需要根据企业审计报告,通知企业限期完成整改,确保整改问题落实到位与责任到人,并将整改结果纳入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目标中,将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的晋升和待遇等方面挂钩,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社会监督主要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准则与政策法规等掌握得比较全面,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企业需加强与此类社会中介机构的联系,接受其在财税政策法规与账务处理及经济行为鉴证等方面的指导,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消灭不规范的行为,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除此之外,发挥社会公众与媒体的会计监督作用,促使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得以高效展开。加强内外部监督结果的转化,以此作为企业内控管理机制和模式转型升级的依据,促使会计监督工作良性发展方面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立足自身的情况和中远期战略发展目标,与市场上售后服务佳与信誉度高的大型软件运营商合作,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搭建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展开财务审批与费用报销及账目核算等工作,建立数据库,提高流程审批等财务工作的透明化及时效性。规范录入合同审批与报批程序及项目进度和财务数据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将战略部署与部门职责及制度建设和发展规划等内容录入数据库,达到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尽快实现减少资源浪费与节能增效等目的。企业的资料管理不规范,数据输入的繁琐性特点突出,需做好资产及经营项目等方面信息的梳理及筛选等工作。为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规范展开,领导层需加强支持与投入,分步骤和有计划地展开数据平台搭建工作,在系统运行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流程错误及技术漏洞。企业加强与财务机关及税务机关和国资委等方面的联系,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与无障碍交换。领导层组织财会人员等主体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组,领导担任组长,督促实施进程,加大实施力度。在各业务板块设置项目负责人,督促各部门与各板块积极开展工作,以加速各项目的实施进程。

搭建全员的信息数据库,对企业的预算和薪资及人、财、物等重大决定事项方面,展开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督。区国资委作为企业资产的监管者,要求区内企业限期将企业的重大事项审批和人员信息及薪酬标准等信息数据,通过数据库与国资收益系统及财务管理等其他管理系统对接,以便对收集到的数据做分门别类的研究分析,实现对所辖企业人、财、物等方面的有效监管,达到防控风险与后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的目的。

(三)加强人才培养

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必不可少的资源支撑,要求工作人员打破以往凭借工作经验分析数据信息的工作模式,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数据分析及信息加工能力,确保会计数据的完整与真实,帮助企业不断优化经营方针与发展目标。在提升会计人员的数据分析及信息加工能力等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招聘各领域的人才,严格把控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等,根据业务开展范围,引进熟悉会计信息分析与加工及处理等领域的人才,使其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财务会计岗位工作,为企业的信息建设献计献策,确保各部门数据与财务会计信息的无缝对接。二是完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业务培训,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对各岗位的员工合理制定培训方案,考虑到不同员工在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业务技能培训工作。鼓励财务人员间进行交流,分享和学习有效的工作经验,更新专业知识技能,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等作用,切实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数据综合分析处理能力。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企业的领导层通过素质评价和职务调整及业绩考核等措施,全面激发财会人员的工作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及手段,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自我价值,积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拓展多种自主学习的渠道,激励员工积极展开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避免被社会发展所淘汰。

(四)提供思想保障

要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主导作用,要求企业的领导层与管理层需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的重视,提高对工作展开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等方面的认知度,树立现代化发展的理念,给予会计监督工作展开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企业内部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的宣传工作,将各级员工从传统的思想观念、态度及模式中脱离出来,提高参与会计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和配合的良好氛围,促使会计监督的内部环境更加优化。做好加强各级员工会计监督意识的宣教工作,创设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支持与协助会计人员的职权履行,减少个人意愿对会计工作的人为干预,在资金运作上做到公平客观,切实维护债权人及企业股东的利益,确保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积极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企业的工作人员需树立法律观念,强化自身会计相关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遵守会计法律政策,依法保护自身、企业及国家的合法权益。企业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政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体制,要求管理层不能干涉会计工作,保持会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确保会计人员能够独立行使权力,促使会计工作展开得以实现有法可依及有章可循。国家对依法举报的从业会计人员要匿名保护,保证其人身安全,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尤其是作为会计监督人员,需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及责任意识,明确企业的会计责任主体,确保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透明化及清晰化。企业会计监督人员需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不得办理违章或违法的会计事项,加大对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人员的惩罚力度,提高违章违法办理企业会计事项会计人员的成本,起到警戒等作用。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加速,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更应当注重企业会计监督方面的工作,采取完善内控机制与加强人才培养及会计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整体性地推动企业会计监督转型,促使国家现行的会计准则及政策得以规范落实。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展开的意义重大,要想实现工作的常态化与动态化发展,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与教训积累,规范展开经营活动与经济活动,促使企业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监督工作
什么是四个监督?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不工作,爽飞了?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