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2-11-13 12:02郭晨
建材发展导向 2022年7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郭晨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可谓是层出不穷,建筑行业发展形势大好。建筑工程项目事关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幸福安定生活,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管理,那么一切都将会沦为空谈。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结合实际的项目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管理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其可以快速及时的解决问题,优化建筑工程设计。

1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现阶段的管理现状

1.1 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1)可以有效的规范工作流程,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开展各项施工工作,减少施工中存在的失误与缺陷,使得工程项目建设处于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2)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效果,一般来说,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并非只是简单的针对某一个环节或者是领域的管理,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所松懈。在具体的施工建设环节,包含有材料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成本支出管理等等。施工管理到位的情况之下,可以有效的杜绝质量方面的问题,建设出令更多人满意的建筑;3)在施工期间落实好管理工作,还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管理工作实施期间,如果施工人员不能按照规定的要求操作施工设备,那么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相对也会比较高,而工程管理则可以有效的杜绝相关问题发生率,促使相关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4)可以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建设注入全新的活力,企业重视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企业的工程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这样企业的整体口碑和形象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1.2 管理的难题

从各个单位实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相较于过去来说,我国建筑工程的方法、理念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实际工作中,其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还有诸多管理难题亟待解决,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当前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建筑事业可谓是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为了保证各个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减少,部分建筑企业不得不降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招聘门槛,这就导致一些综合素质不是很高或者是不具备相应管理资质的工作人员进入到了管理系统之中,对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实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这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建筑工程管理应当拥有的能力。在管理工作实施期间依然喜欢应用传统的管理理念、思想等开展管理工作,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有管理态度马虎的问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质量;2)建筑企业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种新变化,保证建筑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壮大,建筑企业就必须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度等进行调整和优化。然而,实际上当前许多建筑企业所关注的多是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对于管理方面的内容有所忽视,部分建筑企业要么是没有建立专业的管理制度,要么是所建立的制度没有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做出应有的优化和调整,因此导致相关工作的实施效果不理想;3)建筑企业没有积极的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更好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发挥自身潜能。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对于建筑工程管理重视度不足以及资金紧张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有序的开展培训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效果。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2.1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真正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工作,那么首先就需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因为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都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具备创新的意识与能力,那么一切都将会沦为空谈。基于这样的原因,建筑企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对管理人员培训时,要尽可能杜绝“吃大锅饭”的情况,因为实际工作中,每个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知识储备等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在培训时针对所有管理人员均采取同样的方法,那么管理人员的能力可以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升,培训效果难以真正的体现出来。所以说,在培训时,还综合调研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素养等等,在对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等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在分阶段、分批次的开展培训工作,借此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此外,在培训工作实施期间,还应当重点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工作之中,贡献自身力量,保证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有清晰而明确的培训目标,部分建筑单位虽然也积极开展了培训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有比较随意和管理粗糙的问题,培训形式主义色彩浓重,培训的目标未能真正实现。针对这一类问题,各个企业也需要积极纠正,明确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管理人员需要发挥那些作用,其所扮演的角色,然后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以及方法等等,使得培训工作更加高效顺畅的实施,解决培训期间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培训效用。

2.2 做好管理内容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多种多样,任何环节出现失误或者是缺陷,都将会极大的影响管理质量效果,最终降低工程质量,影响企业口碑和形象。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时,就不能忽视管理内容的创新。在对管理内容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当从建立健全的监督结构体系着手,对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深入的对工程项目进行考察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成立对应的项目部和管理部门,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般情况下,工程管理可以分为人员、信息、合作方、进度、投资、进度等方面的管理,在管理时,建筑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内部组织架构情况,合理对各个领域的管理人员进行分配,保证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高校的实施。同时,在管理内容创新时,还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的沟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优化管理质量效果,提高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当然管理内容的创新也不可过于急躁,其必须要高度契合工程项目的实施现状,要立足于工程项目实际,不论管理内容如何创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工程造价、材料、施工技术等均是管理的重难点所在,如果创新摈弃了这些方面的内容,那么创新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2.3 做好管理方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其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也有所体现,诸多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开始应用于工程管理工作之中,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管理方式创新可谓是迫在眉睫。在具体的工作中,建筑企业应当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特点,尽早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如可以构建BIM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搭建工程项目模型,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分析和模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明确管理的重难点,分析施工时可能会面临的碰撞问题,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这样也可以有效的优化工程项目质量。在创新管理方式时,重点在于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如果管理人员不能积极的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那么管理环节存在的各项疏漏,必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创新管理方式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分析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了那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那些措施予以有效解决,要保证管理人员的权责明确,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权益,及时的纠正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4 协调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单位的权责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只有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发挥好管理人员的作用与价值,才能切实有效解决管理环节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也不能仅仅只是提高对某个单位的要求,还应当积极与各个单位进行协商和沟通,分析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单位应当如何发挥自身的职责,如何对管理模式以及方法等进行有效的创新,如信息技术、BIM模式在应用期间,应当从何着手,各个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更加高效顺畅的推进,切实有效解决施工质量问题,优化工程进度,发挥各项先进技术的作用优势。

3 实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相关工作,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得建筑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壮大,那么在具体工作实施期间,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1)在借助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预判和分析,明确管理重难点,优化管理程序以及效果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应用具有多变复杂的特点,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加强对安全方面问题的规避,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其能够按照规定要求操作各类系统,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是其他不良情况发生,影响管理效果。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高效便捷,但是如果在操作相关信息化系统时有任何失误,都有可能会导致重要数据信息泄露或者是丢失,这样后期针对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复核的时候,就没有数据资料作为支撑,建筑工程管理中潜藏的问题未能有效暴露出来,这样必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效果。因此,针对相关领域的问题,必须要提高重视度,不仅要做好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他们对于各类信息化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建筑单位内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积极安装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规避信息泄露或者是丢失的问题。

2)在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期间,不能只是简单的关注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还需要从整体出发,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是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始终的一项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缺陷和不足,都将会影响最终的管理质量效果。所以说,在管理时,还需要从整体出发,在解决好整体问题之后,再进行细分,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领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各类管理技术不能只是简单的追求某一个领域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然后就此满足了,因为工程项目是一个整体,材料、施工技术、施工方案设计等多个环节,彼此之间可谓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影响和干扰。所以说,在相关管理模式以及技术方法应用期间,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性问题有明确而清晰的认知,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效果最优化。

3)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不能落后于时代发展需求,在相关工作实施期间,要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变化情况,充分了解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层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对管理质量进行针对性优化。比如说,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运用到的各类新材料、新技术是什么,这些材料以及技术有何作用以及价值,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说,其应当具备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能力,否则工程项目质量必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

此外,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任何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都存在有一定风险,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差,容易引发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导致施工进度以及其他工作的实施受到干扰和影响,降低施工经济效益。因此,除了要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加强施工安全教育,通过专业系统的安全教育,使得施工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切实有效的保证自我安全,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率。

4)做好施工质检工作,施工结束之后,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施工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各项施工技术顺利高效的应用,还需要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在确认相关工序均大道施工质量标准之后,才能安排下一步施工。质量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质检,如果质检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各项工艺的施工工序不了解,则很难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各类质量问题,这样质检的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出来。因此,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参与到施工检查工作之中。

4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开始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角度发展,而结合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建筑工程管理还将会呈现出以下方面的趋势: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频繁高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是相关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未来相关技术的应用频率还将会不断提高,应用质量效果也将会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在处理建筑工程管理数据方面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二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管理工作必将会对标发达国家的管理标准要求,其必将会更好的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相关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5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中有关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可谓是多种多样,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相关管理工作,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重点,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效果,规避施工问题,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