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 X”证书的高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设计
——以智能财税技能证书为例

2022-11-13 14:15陈花兰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务学院
财会学习 2022年15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财税职业技能

陈花兰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务学院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给职业教育给出明确定位。职业教育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在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战略目标实现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制造业中工匠技能人才大部分来自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目标就是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技能竞争力离不开所学职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课程决定了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什么?实践课程是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在职场发展中提升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专业技能强化磨炼工匠人才的基础。会计研究企业资金运动,关乎企业经济命脉。由于专业特性的限制,导致会计实训课程授课获取不到企业真实业务资源。财务数据来自业务,教学中创设不了企业真实环境,授课中难免纸上谈兵。“1+ X”技能认证平台的引进为学生创造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实践的机会,为学生认知会计实务创造了机会,提升了学生就业信心。只有精细化设计好课程授课环节,才能使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落到实处,达到“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标准,真正提升学生技能。

一、“1+ X”证书内涵

“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规划,1指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出台有利于拓展技术技能人才水平提升的渠道,激发社会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建立多元化育人机制、考核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落实到具体专业,有利于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对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和企业合作,引进行业、专业领域职业技能标准,使学生了解市场所需、企业所需、岗位所需,实现学校育人目标,企业用人目标,达到双方共赢终极目标。

二、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涵

智能财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共享化、智能化为运行特征的现代财税新业态。智能财税技能平台包括三个模块,社会共享代理实务、社会共享外包服务、社会共享企业管家。以这三大板块内容为依据,按照基础业务、运营业务以及综合管理业务的层级划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技能等级,按照财务相关领域中涉及的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制定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的目标规划。

高校扩招、生源结构多元化,尤其单招后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相对差,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相对强。因此智能财税等级证书对高职学生来说,从初级开始,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强弱逐步上升到中级、高级。本文主要探讨智能财税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初级证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微企业发票代理开具,中小微企业票据整理制单,中小微企业财税规范性审核,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申报,一般纳税人税收申报,票据外包服务,财务核算外包服务,纳税申报外包服务,工资及社保外包服务,企业设立、变更和信息公示,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人力资源与五险一金管理,资质证照业务管理,企业财经综合事务管理。初级技能等级证书获得主要是为学生日后服务于智能财税共享中心、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会计基础工作岗位群奠定基础。

三、“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

(一)政策支撑

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的职责。职业教育肩负培育技能型人才,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诞生之地。职教20条明确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教育宗旨。方案提出2019年起,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就业能力。在政策支撑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应积极修订,培养符合国家及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影响

职业院校学生区别于普通院校学生的主要标志在于实践性、技能性、创新性、多样性、多元化发展。依据职业院校办学宗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学生能否学到技能?技能掌握如何?能否快速进入岗位角色、适应市场变化、适应岗位需求?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联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满足用人单位需求。“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出台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育人机制,多元化考核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德技并修的职业能人。

(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企业一线需要懂技术、会应用、具有创新思维、能工巧匠之才。大智移云物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经济环境、会计人才需求发生很大变化。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基础核算,还要懂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管理。未来的会计人才应是符合大数据环境下诞生的新兴岗位目标要求,懂技术会分析的管理型人才。

(四)“1+ 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契合

财税信息的不畅通,使得部分纳税人产生偷税漏税行为。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财务数据自动传递到税务,搭建起财税沟通的桥梁,全面监督企业财务数据的产生,避免税收漏洞出现。智能财税技能平台通过搭建财税共享中心,学生接触企业真实业务数据,从业务发生票据的分类识别到财务记录信息形成,税务数据产生。全面了解财税数据链条,从而适应现代财税新业态下诞生的新兴财税岗位群。

学生要达到“1+ 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设置需融入“1+ X”智能财税课程,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上完“1+ X”智能财税课程必须通过“1+ X”智能财税技能等级认证考试,获取证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认真研究智能财税岗位群中岗位目标,“1+ X”智能财税技能要求,了解最新财税新业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做一体,夯实学生技能,提升学生财税岗位适应性。

四、基于“1+ X”智能财税技能证书的会计实践课程重要性

(一)课证融合

职教二十条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就是为生产、服务等一线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办学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主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和企业合作实现产业标准和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三个对接。使学生在就业时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企业在获取资源同时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主动依法诚信纳税,财务数据来源于业务数据,税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紧密关联。只有业财融合、财税数据共享,会计这个经济信息系统才能更好传输和反馈更有价值的信息。“1+ 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出台,为学生接触企业财税真实业务、了解企业智能财税共享中心、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会计基础工作岗位设置、岗位标准,提供了机会。将课程和证书进行融合,使学生学习知识时就以企业智能财税工作岗位群所需技能标准为依据,使所学知识和企业岗位标准高度吻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适应岗位能力及就业能力。

(二)提升职业技能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依据,学生如果缺乏原始单据分析能力,势必削弱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使得账表传递错误信息。要使所学知识落地,正确判断经济业务反映的会计信息,学生必需接触各类原始单据,提升原始单据分析能力。学生通过智能财税初级代理服务、初级外包服务、企业管家三个模块系统化实践训练,可接触各类企业真实原始凭证。通过整理票据,分析业务类型,弄清业务产生过程,为业务准确进行财务处理奠定基础。在票据整理基础上学习供产销企业运营全流程的财务核算、账务处理。根据财务数据处理税务相应业务。学习企业设立登记等政务事务办理。业务、财务、税务、政务企业涉及所有财税事务进行系统实践学习,提升学生业财融合思维,从事智能财税相关工作的技能。

(三)建立职业适应性

会计实践课程主要通过模拟企业环境,在实训室里完成相关课程。学生很难接触企业真实业务,进入企业进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学校实践课程基本就是财务理论的应用,以账务处理为主,接触不到财务外围的业务。由此导致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对复杂经济环境中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难以进行灵活处理,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很难适应岗位。“1+ X”智能财税包含供产销环节的业务及企业管家外围服务公司业务。学生通过实训,可以理解财务数据来源,工商、税务、社保等外围服务公司业务如何办理,提升职业适应性。

五、“1+ X”智能财税技能证书的高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前建立基础

要正确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业务来龙去脉的了解很重要,原始单据是业务发生的依据,业务账务处理的依据。要正确处理信息,学生凭证分析能力很重要。智能财税初级代理主要是发票开具及整理制单,学生要进行财务处理,必须弄清票据分类,熟悉票据基本要素,明确不同票据内容及针对业务,熟悉经济业务发生时所记入账户。课前教师应设计一些问题,借助学习通等平台发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理论知识视频。做好笔记总结。弄清供产销、费用类、结算类票据种类、要素,归纳票据所涉及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外包业务主要以财务核算、纳税申报、工资及社保具体业务实务处理为主,专业知识要求高。课前应结合智能财税平台具体模块,学习通等平台上传具体业务摘要,纳税申报相关问题,教师做好监督检查。企业管家主要是外围服务公司相关业务,课前发布视频,要求学生熟悉操作流程,做好记录,课堂展示。课前夯实基础,课中才能顺利进行。

(二)课中强化过程考核,弄清原理,融会贯通

为使学生真正提升技能,弄清票、财、税之间的逻辑关系,真正理解业务,完整准确进行财税处理。教师必须在课前布置任务基础上,在课堂中加强考核,制定严格的过程化考核体系。首先抽查或详查学生课前预习知识掌握情况,做好考核记录;要求学生上台操作展示,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其次依据学生反馈问题讲解不同模块操作流程、业务逻辑关系、相关业务财务税务处理;时时督促学生课堂听讲,学习消化知识,熟悉操作流程。教师每讲一个模块抽查学生上台演示讲解,同时做好考核记录,强化知识理解记忆,学会举一反三。

(三)课后巩固成果

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智能财税相关知识及操作,课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写好总结,画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图、课堂所授知识思维导图。教师对学生所提交任务做好批阅、记录、总结,及时反馈学生。对学习有困难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熟悉平台,进一步理解掌握不同模块业务处理。提供个别化辅导,强化考核,为技能认证做好充分准备。校企共建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职业技能落地。

“1+ 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平台开发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课程内容和岗位目标对接,将企业真实资源引进课堂,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了解最新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变化、岗位群变化及新兴岗位标准,提升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岗位适应性。通过第三方机构考核评价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客观评价学生,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更好的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岗位标准对接,完善育人机制。鉴于市场信息变化快,财务和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第三方机构在和学校合作时应做好后续平台更新服务,学校依据市场最新准入原则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使学生技能得到真正落实。

结语

高职院校引进“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将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企业岗位需求对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性、就业能力,彰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要落实“1+ X”职业技能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应以“1+ X”职业技能岗位群为依据,从目标、课程、授课方式、考核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融入技能认证要求。学生实践技能提升通过课程实现,引进企业岗位知识资源,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完整的教学设计,全方位监督学生学习成效。达到第三方技能认证要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最新的财经岗位变化及需求,使课堂所学知识和企业所需知识不脱节,学生能够适应不同职业岗位,得到用人单位青睐。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财税职业技能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对我国高校财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