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措施研究

2022-11-13 19:13王影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3期
关键词:管控资金财务

王影

(北京中瑞电子系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近年来,我国经济活动的发展日益复杂,企业在管理中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日益重要,对企业的资源配置、经营战略决策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需要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营,同时体现了财务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企业通过对资金的管控、预算管控以及内部监督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推进企业财务管理进一步优化,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树立财务内控管理意识,对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采取优化措施进行处理,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及作用

(一)内部控制内涵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障内部资产管理的完整性以及财务内部信息的有效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资产消耗进行有效控制等,为企业管理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地位。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企业创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主要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管理目标,通过盲目进行规模的扩大拉动经济效益的提升,导致企业的成本消耗较为严重,不利于利润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较大的挑战,企业应当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财务管理者涉及企业资金的安全、资产保值以及战略决策的实现,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企业的内部控制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本质上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的管理机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管理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推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管,可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运行的安全性。

(二)内控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企业风险监督管理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多,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进行风险的评估以及排查,如果企业的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实现了对企业各部门的风险排查以及利用财务数据可以全方位进行风险点的管控,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御水平。同时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部门,财务数据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经营状况的发展,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战略管理执行情况,可以实现协调性管理,有效降低风险。

2.有利于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对企业的资金支出以及收入等情况进行管控,财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资金变动情况进行清楚明确的了解,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预警,通过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错误的方面及时进行纠正,使得内部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监管更加科学,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内控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一方面,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较为重视生产销售以及产品研发部门,财务内部控制部门较为边缘化,主要由于管理者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影响,重视利润的增长,对内部管理情况较为忽视。同时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主要在财务部门进行负责管控,其他的部门也应当进行配合管理,但是部分企业主要侧重于财务风险的管控,其他部门的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控制管理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内控制度难以落实。

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随着企业的财务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内部的流程管理需要不断改进,但是管理者未及时对管理流程进行更新,财务人员依旧按照之前的财务内部控制文件按部就班执行,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集中会计核算管理,对风险的内控管理重视不足,对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难以有效把控,难以发挥财务内控有效性。

(二)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一是企业管理者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过程中未切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制度体系的操作性以及针对性不足,导致员工的执行力度较弱。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相关人员在执行中仅仅遵循企业制定的相关文件,但是文件内容未及时更新与实际的运行缺乏联系,导致财务管理相关体系未发挥出作用。

二是企业的审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中审计监督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企业的审计工作内容仅仅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监控的范围不足,对其他部门的财务风险缺乏重视,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三是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管理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息息相关,预算管理也是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体现。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出现较多问题,如预算目标不明确,预算各部门的沟通效果不足,财务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财务预算的管控。

(三)企业财务监管与风险管理不到位

一是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以及管理不够完善。随着企业业务的增加,企业员工会因为业务进行现金支取,报销较为频繁,使得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同时在资金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不强,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例如A公司内部有多个银行账户,在2020年由于资金周转压力加大,贷款任务加大,A公司同时用多个账户进行贷款和还贷,年均贷款额度达到2亿元。由于内部不同科室以及财务人员对应不同的贷款主体以及银行账户,资金管理过程中分散情况严重,甚至出现一些账户里有余额但是并未产生效益,这导致企业资金管理规范性不足,对企业的资金预期收益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一定威胁。

二是企业的资金风险防控不到位。一般根据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进行内部控制水平的评估,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将会导致企业的坏账风险加大,同时在盲目扩张时如果忽视企业的资金安全,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不足。例如,A企业所处行业中产品的前期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后期的销售回款、资金回笼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赊销产品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货款积压严重且收回较慢,将不利于企业的资金运转,因此A企业应不断完善应收账款的催缴流程,减少财务危机。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一方面,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实现有效融合,内部财务信息传输不及时造成数据信息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未及时整理,处于原始状态,形成信息孤岛。同时虽然部分企业建立了财务信息系统,但是在操作中人工操作不当,大多数财务信息未及时上传到系统中,造成资料链的缺失,财务管理效率不足。

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未建立财务内控风险管控系统,通常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应当涉及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控制,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全方位监控,深入业务管理,实现业财融合,但是企业信息化的不足会阻碍业财融合的实现。

三、内控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内控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不仅仅是在财务部门,应当贯穿于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企业要重视对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优化。在财务内部控制部门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岗位,同时聘任有内部控制经验或背景的员工,有利于实现对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的改进,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效果。

其次,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内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财务部门对内部控制专业知识较了解,可以举办内控部控制相关知识的讲座,对企业内部内控风险点进行总结,了解内部控制管理缺陷对企业管理的不利影响,使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总之,提高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可以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二)健全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一是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以及优化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使得员工在实施过程中提高执行力度。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优化,同时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内部控制管理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二是健全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预算与内控部控制管理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在预算制度的制定应当具有科学性,了解企业的资金管理状科学制定预算管理方案,同时在预算方案执行中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进行执行。

三是不断健全企业的审计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加强日常工作中的审计监督,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全权负责,对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提高审计监管的权威性,同时还应当对审计工作方式不断优化,实行案头分析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监管体制

首先,企业应当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优化资金审批流程。在资金账户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实现资金账户的集中性管控,将资金管理风险降低。同时在资金审批过程中可以对单项资金的限额进行调整,减少审批工作的复杂性,提高工作效率。例如A公司在资金审批中建立大额支出董事会审批制度,对高于20万元的支出通过董事会会议进行审批,董事会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以及战略规划对审批权限范围进行规范,降低企业的渎职风险。

其次,企业应当提高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机制,在合同签订中应当对客户的商业信用进行分析确定应收账款限额,对于信用风险较大的客户及时进行监督,防止坏账准备产生,同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催缴机制,对款项收回情况及时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对信用较好的客户进行优惠,有效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打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分散孤立现象,将各部门的信息统一到共同的数据信息平台,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传递、实时共享,可以及时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汇总给企业的各部门进行查看,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用。

另一方面,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还应当加强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管控。根据国家的信息网络安全政策可以对日常的系统维护、信息安全、数据权限管理等内部建设进行优化,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以及安全性。此外,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对会计核算、监督等方面的管理,在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人员不仅要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知识进行了解,还应当紧随时代发展对数据信息技术加深了解,不断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升具有实用性作用,在内控视角下进行财务管控能实现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保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实现优化控制。在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全程性、全面性、全员性管理,同时部分企业在内控管理中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不强以及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足。对于这些问题,管理者应当加以重视,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资金的管控力度,积极借鉴优秀的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控资金财务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水利财务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