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年龄养生发微*

2022-11-15 16:39董国庆黄庆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气血脾胃

董国庆,黄庆嘉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1]。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争鸣的一个时期[2]。这受理学的影响分不开的,儒与医相互结合[3]。朱丹溪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儒医,他先习儒学,后发奋学习医道,在研习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寻访名医,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的一代名医。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被后世称为“滋阴派”创始人[4]。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言“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5],因此命名本书为《格致余论》,反映出儒医济世务实的思想特点。书中《饮食色欲箴·序》《阳有余阴不足论》《养老论》《慈幼论》《倒仓论》《相火论》《房中补益论》《茹淡论》等集中反映了分年龄阶段的养生思想[6],在日益老龄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小儿阶段,宜谨慎节制,适食衣护生机

对于哺乳期的婴幼儿,朱丹溪认为母亲当谨慎情志节制饮食。此时婴幼儿的食物是乳汁,母亲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身心状况[7]。不能在生病时仍哺乳,否则容易“不吐则泻,不疮则热”,出现口糜、惊搐、夜啼、腹痛等疾病。朱丹溪认为乳母的禀受、情性、骨相和德行等与婴幼儿的成长大有关联。对于胎儿,母亲饮食起居尤为注意。朱丹溪认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5]。他还举出“痫病”“胎毒”病例,人为这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时由于情志受惊和过食辛辣油腻或身体先天有恙导致,因此需要做好预防和治疗。

朱丹溪在《慈幼论》论述了小儿的气血特点,受《黄帝内经》对于人体不同年龄段的认识的启发[8],认为“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5]。但是人的一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朱丹溪认为小儿是形阴之体未充脏腑娇嫩,阳气之机生发代谢旺盛,因此要做好养阴。在穿衣上要适度,不要添加过多的衣物,尤其是下半身要少衣[9],这样有助于养阴气即“得寒凉则阴易长”。在饮食上,虽然小儿此时气血旺盛,可以少食多餐,但是由于此时脾胃消化功能还不成熟健全,因此对于“稠黏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木果、湿面、烧炙、煨炒”等发热难化之物,都应该属于禁忌。朱丹溪认为干柿、熟菜和白粥常用可以涵养德性。他还特别提到干柿和栗子虽然有养阴的功效,但是由于栗性大补,柿味大涩,皆为难消化食物,因此应该适量给予,绝不可以任凭幼儿口舌之快恣意随之,一切以呵护好幼儿的生生之机为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朱丹溪提出的小儿阶段谨慎情志节制饮食和淡食适衣,对于今天健康生育有重要的意义。

青中壮年,要节欲惜精,明义理远房室

作为有着儒士背景的朱丹溪,深受理学的影响[10]。周敦颐《太极图说》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11]。朱丹溪将其引入自己的“相火论”中,认为“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由于相火的生发推动产生热能[12]。《相火论》指出“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5]。《阳有余阴不足论》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5]。君火主位在心脏中,相火寄存在肝肾两脏之中,肾藏精志肝主疏泄,两者对于维持生理机能温煦正常至关重要。但当情欲不加节制,相火妄动,以致化为贼火[13],继而煎灼真阴损耗元气,最终阴虚则病,甚至阴绝。

因此,对于血气壮盛的青中壮时期,要在节欲惜精,防止相火之妄动[14]。《房中补益论》云:“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动于妄也”[5]。朱丹溪主张清心寡欲[15],提倡穷究义理的方式防止相火妄动,“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以静神修身,动静之间发而中和。对于婚育,应当“血气方刚,惟其时矣”,提倡在男女气血都壮盛充盈三十、二十岁时婚育。对于房室,《阳有余阴不足论》受《黄帝内经》的影响[16],指出避“四虚”。“一年之虚”是农历四、五、六、十、十一月;“一月之虚”是农历每月月初、初七、初八、二十三日、月末,“一日之虚”是大风大雾、虹霓飞电、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忿怒、惊恐悲哀、醉饱劳倦和谋虑勤动等天气动荡之候;第四种情况是病患初退,疮痍正作等发病之时。对于此“四虚”须“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需要指出的是,朱丹溪在《房中补益论》对于房中补益之术持否定态度,认为应该效法《易经》咸卦艮止之义,房室以节制为要。朱丹溪提出的节欲惜精,明义理远房室,有助于今天的人们合理安排房室养生。

老年时期,当清养脾胃,生精血养真阴

朱丹溪承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认为“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到了这个阶段,人体的气血阴阳都已亏虚[17]。“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这一时期“平居无事,已有热证……头昏,目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聩,健忘,眩运,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未风先寒,食则易饥,笑则有泪,但是老境,无不有此”[5]。朱丹溪批评当时的温燥之风[18],不辩证沿袭滥用《局方》乌附丹剂。老年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难化则食已而再饱,阴虚难降则气郁而成痰”[5]。这一阶段消化功能减退,阴气精血亏虚。胃气盛导致受纳易饥,脾气弱运化能力低下就食易饱,再加上阴精气血亏虚易成痰郁之体,因此好酒腻肉、湿面油汁、烧炙煨炒、辛辣甜滑皆在老年人的禁忌之属。正如《养老论》云:“物性之热者,炭火制作者,气之香辣者,味之甘腻者,其不可食也明矣”[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温之以味”[19]。朱丹溪提倡节养之术,《茹淡论》云:“味有出于天赋者,有成于人为者。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浓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此吾子所疑之味也”[5]。朱丹溪认为有天赋之味和人为偏浓之味,天赋之味自然冲和有补阴利气之功,而人为偏浓之味壅阏肠胃久生瘀毒[20]。因此当清淡烹调合自然冲合之味,清养脾胃,以此生精血养真阴[21]。对于需要中药调理的病人,朱丹溪提倡用参、术等补胃、补血之药。《养老论》言“参、术为君,牛膝、芍药为臣,陈皮、茯苓为佐。春加川芎;夏加五味、黄芩、麦门冬;冬加当归身,倍生姜。一日或一帖或二帖,听其小水才觉短少,便进此药。小水之长如旧,即是却病法”[5]。益气健中,清养脾胃,根据四时加减和小便症状取决化裁,灵活方便。若是生病之时,如因大便燥结时,不妨以新牛乳、猪脂和糜粥中进之。然终是滑利腻物,故病轻即止不可久服。当今物质饮食生活丰富,脾胃负担加重,朱丹溪提倡的老年人调和五味清养脾胃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结 语

朱丹溪作为“滋阴派”创始人,是一位典型的“儒医”。宋明理学与医学的交融,使其具有丰富的养生思想。人的一生其气血遵循着由盛转衰的规律,因此朱丹溪提出分年龄而养生,婴幼儿阶段宜慎减衣物少食油腻之品,青壮年提倡适龄婚育,老年人当清养脾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气血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分别对待,这对于今天的养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猜你喜欢
气血脾胃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搓手”可充盈气血
气血不足的五种表现
手脚冰凉是气血不足吗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