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11-16 09:28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监管食品旅游

袁 红

(西藏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休闲旅游模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并迎来高速发展期。休闲旅游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升体验感,全国各地也在大力宣传和发展休闲旅游[1]。休闲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休闲旅游中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休闲旅游的经营方式多样、地点分散且杂乱,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食品安全不仅与人们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还关系着休闲旅游能否稳定且可持续发展。因此,休闲旅游中的食品安全管理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为人们的休闲旅游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1 休闲旅游及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1.1 休闲旅游概述

休闲旅游主要是以休闲为目的,重在体验和放松,是一种新型旅游模式,随季节变换呈现客流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在城市的高压生活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要卸下负担,享受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活,因此休闲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休闲旅游可使人们修养身心、消除疲劳、减轻压力;可游览自然风景、学习历史文化;可促进交往交流、增加幸福感、改善身心健康。此外,休闲旅游可增加旅游当地的经济效益,并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起宣传作用[2]。休闲旅游的种类繁多、形式丰富,有“农家乐”式、“观光旅游”式、“游泳温泉”式和“过林卡”式等。休闲旅游的建设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其收入来源。在政策的指引下,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业态,必然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公共卫生安全管理问题,食品安全管理包括与食品有关的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必须确保食品不危害人体健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容易吸收,色、香、味和外观形状较好,无毒、无害、无防腐剂等,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3]。

2 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休闲旅游中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监管涉及范围广泛,涵盖食品的来源、生产、加工、销售及保鲜等各方面。当前,休闲旅游中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一定问题。①监管力度不足。例如,人们在休闲旅游的食物选择上大多倾向于“农家乐”,食品制作材料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具有营养价值以及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等问题难以查证[4]。②监管机构在促进食品安全的执法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连续性,往往在出现问题后间歇性地检查[5]。③对于外购食材,经营户缺乏索证意识和把关意识,无法保障食材的品质,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④我国休闲旅游中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不健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惩罚力度不够,较大程度地增加了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卫生监管工作无法落实。同时,维权成本较高,间接导致一些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铤而走险,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2.2 监管机构运行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完善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休闲旅游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又是休闲旅游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人们大都来到自然风光美丽、远离市区的偏远地区,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众多管理盲区,如缺乏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界限不明、监管机构运行效率低或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等。

目前,我国食安监管机构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国家食品抽查的检测结果,且大部分关于休闲旅游的安全监管工作并未设定具体的检测机构和实施检查机构,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6],加上缺乏专业的食品安全工作人员、食品检验费用较高,对偏远地区食品安全管理的资源配置产生难以忽略的影响。

2.3 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加工经营场所不规范

偏远地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相对较低,没有系统地接受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经营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易忽视食品安全问题。甚至个别经营者不知法、不懂法,为了牟取经济利益,不考虑游客的健康,选用劣质食品或没有经过正规检验的三无产品服务游客。此外,由于休闲旅游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大部分都较为偏远且是小作坊式,经营不规范或操作不当,缺乏监管,加工场地与生活场所混用,卫生条件差,使农产品出现交叉污染。很多游客缺少维权意识,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只在乎食品口感,不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在遇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时,通常选择保持沉默,没有运用合法、正当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食品安全管理。

2.4 相关制度不健全

目前,休闲旅游经营模式较为简单粗放,服务水平和能力略显不足,各地方政府针对休闲旅游的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尚不健全。①休闲旅游零散经营较多,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户,文化水平较低,未接受系统专业化的训练,经营管理无标准,卫生管理不合格,给游客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威胁。②对于休闲旅游这种新型模式的食品安全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存在分工不明、合作不畅、沟通受阻等情况,使国家公共资源产生非必要性的浪费,难以实现资源共享。③食品安全规划不够明确,监管机构监管难度大,无法让各个主体都参与其中。因此,休闲旅游食品安全需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管、共同努力。

3 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对策

3.1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

从休闲旅游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得知,食品安全情况并不乐观,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筑牢食品安全。①培养监管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对监管人员不仅要培训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更要培训其安全责任,使其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游刃有余。②要加大对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大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合法经营服务理念、食品安全意识等,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可使其重视食品安全、促进经营诚信,更好地服务大众。③要加强游客的食品安全和维权意识,向游客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利用法律等合法手段确保自身的健康安全。④要通过政府、部门、群众和社会等各方力量,拓展宣传渠道,引导大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引导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3.2 提高监管机构运行效率,合理配置资源

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们幸福的基石。①监管机构要坚持问题导向,建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落实责任,从源头管控,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②提升监管人员能力,从根本上规范安全操作,减轻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游客的食品安全。③借助网络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使监管目标、责任更加信息化、透明化。④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管、社会各界的配合,引导相关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健康有序的休闲旅游系统。

3.3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规范加工经营场所

①社会各界与监管部门合力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在过程上全面监督,要求生产加工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建立监管制度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统一标准,保障食品安全、杜绝安全隐患。②增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绿色经营,并掌握食品安全的生产技术和合法经营理念。对其开展培训,使从业人员细致地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政策,意识到不良的经营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在政府和监督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加大对食品生产基础性设施的投入力度,规范加工经营场所,降低交叉感染现象,确保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性。

3.4 健全相关制度

休闲旅游中食品安全管理的完善和健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休闲旅游的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和持续性。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一套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7]。要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严格执法,服从监管机构的管理,内部制定标准化的采购、加工、经营、操作、卫生、保管和仓储等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组织,落实管理人员的职责,责任到人。②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考核,提高素质。从业人员要经过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③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严格执法,使各方都发挥最大化作用,激发各方监督管理的力量,形成社会各方共同监督的局面,防止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促进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化。④建立问责制度。追究责任方、责任人的责任,从整体上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4 结语

综上所述,休闲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休闲旅游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相关部门需加以重视,并加强对休闲旅游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游客的健康安全,使游客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更美好的旅游体验,并为我国休闲旅游经济贡献力量,使休闲旅游建设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监管食品旅游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旅游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