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公园更新改造的设施需求调查
——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

2022-11-16 08:41陈语娴戴代新陈敏思邱杰迩
园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设施公众公园

陈语娴 戴代新* 陈敏思 邱杰迩

CHEN Yuxian1 DAI Daixin1* CHEN Minsi2 QIU Jieer3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2.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 518172;3.上海市上规院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

(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92;2.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518172;3.Shanghai Urban Planning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hina,200003 )

设计的“物转向”趋势下,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研究重点由遗产价值保护向现今价值提升转变,附属设施的内涵向满足功能、服务需求的非市政类设施拓展。当前对于公众满意度与近代公园附属设施配置现状的具体关系缺乏深入研究,尚无针对近代公园附属设施配置设计标准的研究。以复兴公园为例,对其附属设施的现状、满意度、使用特征与设施改进需求进行测度,并与现有相关标准对比。研究发现:(1)现有公园绿地设施标准无法有效满足公众对近代公园的附属设施需求;(2)根据改进提升紧迫度和改进内容可以将复兴公园附属设施分为4类;(3)复兴公园使用人群特征与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各项设施分别满意度无显著相关性,但具有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人群在活动类型和设施改进需求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研究说明公众对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的需求从满足数量供给的“底线”要求过渡到品质、管理的提升。未来近代公园附属设施配置研究应当根据人群多元需求将“品质提升”具体化为设施类型、功能、服务的提升,注重设施类型多样化与管理精细化,构建针对近代公园的附属设施配置标准,提出定量的品质标准与详细的管理要求。

风景园林;近代公园;附属设施;使用需求

近代公园(又称近代历史公园,modern historic parks)指建于我国近代(1840 - 1949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对公众开放的园林,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现代遗产”(modern heritage)[1]。19世纪末公园被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之一引入中国,至20世纪20年代掀起了全国性的城市公园建设热潮[2]。在近代社会演进过程中,近代公园与上海的城市发展互动密切。如今“城市休闲化”趋势下,大部分遗存的近代公园仍在当代持续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场所,创造文化、娱乐、游憩、自然教育等价值[3]。然而,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上海的近代公园面临着历史遗迹损坏、设施老化、空间活力不足等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功能转变、空间尺度调整、人口结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的观念转变等也对近代公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4]。近代公园改造更新刻不容缓。上海是近代中国公园的发源地[5],其近代公园更新改造需求尤为迫切。

在设计的“物转向(materialism/material turn)”趋势下,“美学(aisthesis)”不再是一种表现形式(representation),而是一种由基础设施产生日常生活环境条件的方式所支配的具身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包含对温度、速度、荧光(florescence)的感觉,以及与这些条件相关联的想法[6-8]。以美学为主导的空间设计哲学观念被以“物”的设计为主导的思维取代[9],设计愈发强调对“物”的关注;“物”的“有用性”(功能、服务)是最主要的特征[10]。因此,“物转向”的哲学理念对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研究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研究问题的发现方面。近代公园承载的功能和服务主要由其中的附属设施提供,附属设施的类型、品质、配置等是落实近代公园更新改造策略的关键。近代公园改造更新的研究重点除了现有对遗产价值的评估、保护之外,对现今价值的挖掘,以及对提供功能、服务的附属设施的改造提升还较为忽视。(2)在附属设施的内涵拓展方面。附属设施改造更新应当从以市政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转向以满足功能、服务需求为主的设施类型。21世纪伊始老公园改造成为诸多城市更新的重要项目(例如上海自2005年起实施老公园改造计划,对复兴公园、鲁迅公园、中山公园等近代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与局部修缮)。改造内容主要集中在(照明设施、变配电所、泵房、雨水控制利用等)基础设施更新、修缮场地、维护绿化等方面。虽然改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近代公园设施现状与需求调研,以及针对近代公园的统一标准,上述更新改造工作未能形成系统的工作流程。这导致一些规划设计追求表面效果,局限于形态上的更新与替换,其附属设施的体系性、功能性仍普遍无法尽如人意[11]。

因此,本研究将“附属设施”定义为:近代公园内所附设的供游客活动和管理使用的场地、建筑物、构筑物、固定设施等。照明设施、变配电所、泵房、雨水控制利用设施等已在老公园改造计划中备受重视的基础设施不纳入研究范围。依据新版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将附属设施分为“游憩”和“服务”两大类。为便于用地指标计算,将每类设施再细化为建筑类和非建筑类。根据近代公园特性和预调研结果,在游憩设施中新增活动馆、展馆、健身器材、亭廊厅榭等类型;在服务设施中新增游客中心、阅报栏等类型(表1)。

表1 设施类别与满意度调研指标Tab.1 Categories and satisfactory indicators of auxiliary facilities

虽然国内已经开始重视公园附属设施配置研究,但研究对象集中于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植物园或体育公园等专类园[12-17],近代公园设施配置的研究较少[2]。现有城市公园的附属设施研究主要涉及满意度评价、服务提升等方面。满意度研究显示,使用者通常对公园景观质量、设施分布较为满意,但对游憩空间、游憩环境、设施类型满意度不高,尤其需要运动、社交和辅助服务设施[18-20]。使用者人口特征、出游动机,公园景观质量、卫生条件、设施类型,以及公园服务半径、可达性、是否有助于社交等都对公园满意度产生影响[21-23]。服务提升研究以服务绩效评价、供需平衡、绩效提升为主要内容[24-26]。除游憩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外,公众对公园服务的需求还涉及教育和知识、文化遗产、社会关系与场所感、体育与健康等文化服务,以及信息问询、商业等服务,而这些服务均与公园附属设施类型、品质、分布等存在相关性,土地覆盖类型与其的相关性尤其显著。但由于我国近代公园的特殊历史语境,针对性的设施现状、需求调研和设施配置策略等研究成果仍严重不足。具体而言,现有研究仍存在两方面问题:

(1)使用满意度与场地、设施配置现状的关系研究不足。近代公园现有研究多侧重于从遗产价值评估与历史遗迹保护的视角提出改造更新策略[4,11,27]。部分研究从平衡遗产价值与使用行为、游客满意度的视角构建近代公园保护更新体系,在功能置换、活动管控引导、设施优化、空间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更新改造策略或措施[2,28-29]。未见将近代公园的附属设施提升策略落实到设施类别、形式、数量、品质层面的研究成果。例如,如果使用者对近代公园的草坪不满意,那么草坪应当具备什么特质才可以满足其需求?这导致提出的改造更新策略或措施较为笼统,难以在实践中落实。

(2)设计标准或规范缺乏针对近代公园的指导。国内已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和《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等文件作为参照,但这些成果无法有效指导当下近代公园改造更新,尤其是附属设施配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历史城市公园文件》中指出,历史城市公园(Historic Urban Public Parks)的基本特征包括植被、建(构)筑物、水体、道路、地形等要素,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历史景观特征[30]。近代公园是我国园林发展从古典园林向现代园林过渡时期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印记[4]。其空间布局和景观元素具有鲜明的西方园林特色,与中国古典园林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其在后续的发展中也大都不断融入中国传统造园技术[31-32],形成了中西融合的折中式园林风格[33]。在近代公园发展演变过程中,草坪、植被、水体、道路、建筑、广场等作为极具特色的附属设施,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呈现差异化的景观特征。例如中山公园经历了由初期兆丰花园简易中国亭—20世纪10年代英式花园—20世纪20年代英式为主中日混合的花园—改革开放前后中式景观设施大幅增加等历史时期,因此无法直接参照普通城市公园设计规范对近代公园进行设施配置。

可以发现,公众需求不清晰、尚无针对性的设施配置标准是阻碍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落实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调研附属设施类型、数量和分布现状;调查附属设施满意度、活动需求与设施改进需求;对比分析相关设施配置标准;识别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现状问题与需求,从设施类型、数量、配置标准等方面为优化近代公园附属设施配置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开展研究。复兴公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始建于1909年,虽然历经多次改造,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空间布局与核心历史要素。其在建造年代、地理位置、园林风格与改建风格手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34],能反映我国近代公园的附属设施配置与管理现状。

1.2 数据收集

复兴公园的服务设施包含游憩设施(非建筑类)、游憩设施(建筑类)、服务设施(非建筑类)、服务设施(建筑类)等4大类一级指标(表1)。现有文献[20]表明,绿化、噪音、卫生状况等环境因子显著影响城市公园绿地的附属设施满意度,故将环境现状列为复兴公园设施调研中的第5大类一级指标。5类一级指标共包含园路、广场等27个二级指标。设施特征和环境因子现状数据通过现场观察、测量的方式获取;满意度数据通过在公园中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

满意度调研问卷包含三部分内容:(1)人口社会学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2)复兴公园环境因子和设施特征的满意度评分,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收集受访者对园中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和对各类环境因子、设施特征的满意度,1分~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和非常满意;(3)受访者在复兴公园中的活动类型、对附属设施提升的具体意见等。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年7月16日至8月1日。

1.3 数据分析

根据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园绿地设计规范总结现有的附属设施配置指标和标准,与复兴公园附属设施基本现状进行对比,指出复兴公园附属设施配置的现存问题,以及设施配置规范需要考虑的内容。

依据李克特量表评分结果统计公众对复兴公园的设施整体满意度;计算受访者的人口社会学基本信息与之相关性,以及设施整体满意度与各项设施特征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究公众对于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计算各项环境因子、设施特征的满意度等级和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并计算各项环境因子、设施特征的满意度平均值与满意度等级;统计活动、附属设施提升意见数据;结合上述数据归纳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满意度特征、使用特征,总结公众在当代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需求情况。

最后,从设施类型、标准两方面总结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现状和需求特征,对近代公园的设施提升提出意见、建议和讨论。

2.研究结果

2.1 复兴公园使用人群特征

共计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回答96份(图1)。其中来自男性的有57份,来自女性的有39份。男性受访者比例略高于女性。约2/3人群年龄在18~59岁之间,收入达到5 000元/月及以上(与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相似)。83%人群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87%人群游览复兴公园频率介于“几乎每天”和“一周1~2次”之间”;80%人群健康状况为“健康”或“非常健康”。

图1 复兴公园受访者人口统计学信息Fig.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f Fuxing Park

2.2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与设计规范的对比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基本满足现有公园绿地设计规范要求(表2)。不满足的内容包括:(1)游憩设施(非建筑类)中,园路密度远高于标准;游乐设施面积符合标准,但存在有动力游乐设施;儿童活动设施面积仅达标准一半。(2)服务设施(非建筑类)中,座椅数量低于标准;园中未配备停车场,停车场车位指标和面积均低于规范。

表2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测量与标准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status quo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auxiliary facilities in Fuxing Park

同时,表2与表1相比缺失许多内容。例如,游憩设施(建筑类)中,复兴公园南部中国园部分有亭廊厅榭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类游憩设施,也配备了活动馆、展馆,但目前尚无相应的设施配置标准。而这些附属设施正是能够体现复兴公园融汇中西园林文化的景观特征的关键元素,和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价值、满足公众游憩需求的有力支撑。

2.3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满意度影响因素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各项设施满意度与使用者人群特征的皮尔逊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无任何因子间呈现显著相关性①通常情况下,统计学中显著相关的评价标准是:显著性≤0.1时认为数据显著;相关性的绝对值≥0.8、≥0.6、≥0.4和≥0.2时表示高强相关、强相关、中度相关、微弱相关,或极弱相关/不相关。该标准可根据学科和研究目的适当调整。根据该标准,本文相关计算结果未呈现显著相关性。为节约文章篇幅,仅对计算结果总结归纳,未将表格在文中呈现。。说明不同使用人群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以及环境因子或设施特征的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

对各项设施特征、环境因子与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①。结果显示无与整体设施满意度显著强相关的环境因子或设施特征。这说明没有环境因子或设施特征能够显著强烈影响公众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为了探究相对最能影响公众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的因子,本文将显著性≤0.01、相关性的绝对值≥0.4界定为高显著性强相关;将显著性≤0.01、相关性的绝对值≥0.3界定为高显著性中等相关。满足上述条件的设施特征或环境因子则依次界定为强影响因子与中影响因子。

重新界定后的数据说明:(1)相对其他一级指标而言,环境因子对公众于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有最强的影响,其次才是设施特征。这些特征依次是园路、服务设施、游憩设施。(2)环境因子所包含的卫生状况、绿化、噪音控制都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具有较强影响,且卫生状况的影响力在二级指标中最大。(3)园路的满意度主要受到平坦、够宽、整洁度等因素的影响。(4)服务设施主要受到垃圾箱、标识、饮水点的影响。(5)游憩设施总体而言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有中等影响,但其下并无强影响或中影响二级指标,说明游憩设施的整体质量对复兴公园的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有影响,但其类别并无显著影响。(6)草坪的可进入性与整洁等指标,以及园中有水景都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草坪的整体满意度、水体及植被的整体满意度并未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构成明显影响。

2.4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满意度和使用特征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整体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05。图2显示,复兴公园的绿化、卫生状况等环境因子的满意度平均分均显著高于设施特征,绝大部分人在满意度评分中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噪音的满意度平均值虽然未达到3分(中立),但大部分人(55.05%)人群对复兴公园噪音状况是满意的。然而图2中没有任何一项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分达到4分(满意),说明公众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整体满意度是中立的,各项设施特征和环境因子的满意度得分虽略有差异,但均尚未达到满意的程度。

图2 复兴公园的各项环境因子和设施特征满意度占比与平均值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the percentage and average scores of satisfaction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facility features in Fuxing Park

相对而言,非建筑类游憩设施满意度是各大类设施中满意度最高的类别。其中,园路、广场、水体、树林等满意度较高(大部分指标≥3);水面大、草坪可进入、遮荫和够大的满意度接近中立(略≤3);公众对草坪遮荫、球场、健身器材、综合游乐设施不满意(<2分)。

复兴公园中的活动可以分为日常休闲、康体健身、游乐玩耍等类别。调研结果(图3)显示,散步(43%)、看风景/放松心情(23%)等日常休闲活动是复兴公园中最常见的活动类型。部分受访者会到复兴公园进行跑步(11%)、跳广场舞/交际舞(8%)等康体健身活动,或与家人朋友聊天聚会(6%)等游乐玩耍活动。少数人会到复兴公园进行打羽毛球或其他球类(2%)、打太极拳/舞剑(1%)等康体健身活动,或开展“其他活动”,包括打牌(3%)、带孩子(2%)和路过(1%)。

图3 复兴公园使用人群的活动类型偏好Fig.3 Activity preferences of park users in Fuxing Park

散步是健康状况良好(“还可以”“健康”“非常健康”)人群的主要活动。最受男性欢迎的活动是跑步,最受女性欢迎的活动是看风景、放松心情。游览频率较低(“每月1~2次”“每年1~2次”)游客的活动类型较为单一,以看风景、放松心情和散步为主;游览频率较高的游客活动类型更加多元。18岁以上成年人的活动偏好相似度较高,以散步和看风景、放松心情为主;18岁以下未成年人几乎不到复兴公园活动,仅极少数人来此散步。收入水平在3 000~5 000元、10 000~20 000元区间的人群对跑步的偏好高于其他活动;收入水平在5 000~10 000元区间的人群偏好的活动是跑步和看风景、放松心情,且偏好跑步远多于看风景、放松心情;收入水平在20 000元以上的人群则对跑步和看风景、放松心情的偏好程度相似。

2.5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改进意见与需求度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改进意见有效问卷中共收录51种(共计86条)意见。仅部分设施类别的改进需求度高,故仅对这一部分数据进行使用人群特征差异分析。

调研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自然断点法,将设施改进意见的提及人数大于等于总人数的9%定为需求度高;大于等于4%且小于9%定为需求度中等;大于0且小于4%定为需求度一般。33.72%受访者认为复兴公园中不需要增加或改进附属设施。需求度最高、最需要增加和改进的设施为健身器材(15.12%),并有少部分人希望增设老年人使用的器材(1.16%)。图4-a、图4-b中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与家人朋友聊天聚会等活动混杂的现象反映了复兴公园健身器材配备不足的现状。其次是亭廊厅榭(11.63%)、零售点(9.3%)。其中,亭廊厅榭最主要的提升需求是提升遮阳避雨、休息的功能,尤其注重桌椅配备。图4-c印证了亭廊厅榭中桌椅配备不足的问题。需求度中等、需要增加和改进的设施包括饮水点(6.98%)和座椅(4.65%)。饮水点的提升需求主要是增加数量、配备座椅。而对于复兴公园座椅整体情况而言,提升需求主要是增加座椅数量,配置桌子,可遮阳避雨。图4-c、图4-d也可以进一步佐证,遮阳避雨、停留休息是复兴公园最主要的功能和服务需求,满足该需求的方式主要为增加亭廊厅榭和桌椅数量,提升品质。

图4 复兴公园现状照片Fig.4 Photo of Fuxing Park

表3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改进需求Tab.3 Improvement demands of auxiliary facilities in Fuxing Park

园路、水体、活动草坪、林下空间、棚架等非建筑类游憩设施,游客中心等建筑类服务设施,垃圾箱、标识、停车场等非建筑类服务设施的改造需求未被受访者提及。此外,公众主动从管理人员、开园时间两方面对复兴公园提出了管理建议,需求包括解决管理人员与老年人的冲突、延长夏季开园时间等。

附属设施改进意见主要由34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35~59岁、60岁及以上)提出;年龄以中老年为主是提出饮水点和座椅改进需求人群最显著的特征。此外,对健身器材和亭廊厅榭有改进需求的人群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为高中及以上,而对复兴公园没有改进意见的人群教育水平偏低,多为高中以下,且收入水平也较低。

2.6 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综合分析

对比附属设施满意度相关数据可以将设施分为4类:(1)不符合(超过或低于)现行

规范标准,或者满意度低,但公众对其无提升需求。例如复兴公园园路密度、停车场配备和球场现状。(2)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公众对其有面积/数量/功能与服务等方面的提升需求。例如座椅、儿童设施。(3)符合现行规范标准,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公众对其无显著提升需求,例如对于广场、草坪、水体、植被等附属设施。(4)符合现行规范标准,但公众仍对其有较高的提升需求。这些需求超出规范要求的数量、规模指标范畴,而更注重功能、服务特征。例如,复兴公园亭廊厅榭已经满足现有规范标准,但公众仍对其遮阳避雨和停留休息的功能提出较高期望,希望增设相应设施。

3 讨论

复兴公园中现有的附属设施类型较为丰富,从设施建设形式的视角,涵盖建筑类、非建筑类两大类别;从设施功能视角,涵盖游憩、服务两大类。由设施满意度、需求度和活动特征调研结果可知,除设施数量、面积增加外,公众对复兴公园附属设施的类型增加、功能提升与管理优化也存在显著需求。依据设施功能和公园活动特征,可以进一步将公众对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的需求细分为两类:需要特定活动场地和设施支撑(例如日常休闲、康体健身、游乐玩耍等活动所需的儿童游乐场,游乐设施,健身步道等)和与特定活动类型关系不密切、在各种设施中广泛被需要的配套服务(例如遮阳设施、座椅、桌子等)。这二者的需求实际是统一的:对配套服务类设施而言,公众的需求主要是增加面积、数量;对可满足日常休闲、康体健身、游乐玩耍的设施类型而言,公众的需求主要是进一步提升功能,配备提供配套服务所需的设施。其中,遮阳避雨功能的需求度很高,且在不同类型的设施改进需求中被反复提及。这说明随着时代发展,公众访问公园的目的已从欣赏自然景观,拓展为与健康、社交、游乐相关的综合游赏,对设施的要求也从满足数量供给的“底线”要求转向品质和管理的提升。这与翟宇佳等(2021)在上海市城市公园中的设施配置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0]。

现有公园附属设施规范存在的问题包括:(1)规范中明确提出设计规范的附属设施类型远少于近代公园中现有的、有广泛提升需求的附属设施类型。例如,非建筑类游憩设施中缺乏球场、健身步道、水体的配置标准;建筑类服务设施中缺乏茶馆、餐饮和零售点的配置标准;非建筑类服务设施中缺乏阅报栏、餐桌、饮水点的配置标准。(2)现有规范中的数量、规模等设施配置标准可能不适合于近代公园。例如,前文所述的园路密度和停车场指标。(3)现有规范仅对附属设施数量、密度提出标准,无基于各类设施功能和服务特征的配置标准。例如,水景的面积,草坪的遮荫性和可进入性等特征会影响公众的设施满意度。但现有规范中并无相应类型的配置标准,也未给出满足公众需求的设施数量/规模/密度以及其他功能/品质等设施特征的参考性量化指标。

本研究仅选取了一个近代公园进行调查,存在样本量不足的问题。但其所呈现出的结果具有典型性。现有公园附属设施配置规范和实践应当注重:(1)附属设施类型多样化。进行更广泛、大样本的设施满意度和需求调研,增补和调整设计规范中的设施类型,满足多元需求。尤其需要注重中老年群体的需求,进一步挖掘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群体的潜在需求。(2)设施配置与管理标准精细化。对设施的类型、形式和特征与功能、服务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充分考虑场地的设计风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存现状等客观条件,以及公众对现状设施的满意度、需求度等主观感受的前提下,对附属设施的配置形式、环境品质、管理方式等品质特征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配置标准。

4 结论

针对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研究中存在的现状数据缺乏、公众需求不清晰、尚无针对性的设施配置标准等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复兴公园为例,从附属设施类型、数量、满意度特征、活动类型、设施改进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数据收集、分析和公众需求识别。研究表明,随着公众对公园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综合化,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的提升需求也从满足数量供给的“底线”要求过渡到品质、管理的提升。未来近代公园设施配置应当注重设施类型多样化、配置与管理标准精细化。同时,应当注重近代公园附属设施现状调研,深入探讨附属设施的类型、形式和特征与功能、服务的对应关系,在现有相关设施配置标准的基础上深化针对近代公园的附属设施配置标准,提出定量的品质标准与详细的管理要求。

猜你喜欢
设施公众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