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宋山水文章的文人游山观景研究

2022-11-16 08:41唐晓岚贾奥恒崔华桢
园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山岳观景文人

唐晓岚 贾奥恒 崔华桢

TANG Xiaolan1,2* JIA Aoheng1 CUI Huazhen1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37)

( 1.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China, 210037; 2.NFU Academy of Chinese Ecological Progress and Forestry Development Studies, Nanjing, Jiangsu, China, 210037 )

游山活动是中国传统山岳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文人墨客在游览山岳的同时也会进行文学创作,不仅会描绘当时秀丽的中华名山风光,还会记述其游赏方式和审美体验。整理发现,北宋的山水文章类型丰富、数量颇多,可以由此窥探文人的游观对象及游山体验。以《全宋文》作为文献研究来源,因其文本材料所记述的游山地点及行程,表现了文人观景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有助于进行古代文人墨客游山观景的研究;同时选取其中167篇北宋山水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山文献的分析与解读,探讨文人游山观景的行为及审美感受。基于历史与当下关照的山水景观研究视角,结合历史地理空间分析与文本挖掘信息的方法,分析其游山地点的空间分布,并归纳梳理北宋文人游山的动机之表、观览之态、钟情之物及赏景之异,期望能丰富中国山岳文化研究的内容广度与深度。

山岳文化;中华名山;《全宋文》;北宋文人;山水文章;游山观景;空间—文本分析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游山观景时所创作的山水文章内容丰富,不仅可以作为传统山水情节下记录游山活动的重要历史文献,而且可视为探究中国古代名山文化中游山观景行为与风景审美的重要源泉。目前,有学者从诗词文本分析对特定山岳的形象认知[1-2],还有学者梳理文人的游山经历及游山思想[3-6]。北宋的古文运动及理学思想使得山水文章迎来一个高峰期,文人墨客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并且涉足于山水文章领域[7-8],记述其旅途见闻并寄托思想情感。山水文章成为联系文人墨客与山岳之间的纽带,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特征[9]。但北宋山水文章多放在山水文学史的整体发展中进行论述[10-11],关于游山活动及观景审美的专题研究较少。

文章以北宋代表性山水文章作为游山观景分析文本材料,在历史地理环境中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ROST CM6文本分析工具进行空间—文本分析,探讨游山地点的空间分布,同时归纳梳理北宋文人游山观景的行为特征。

1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数据预处理

1.1 数据来源

研究使用的文本材料源自200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文》[12]。选取时间为北宋一朝,即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至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选取文中有大量山景或山水风景描写的文章,去除地理空间信息不明确、观景行为不明显的部分文章,按照图书的编纂凡例进行排序,筛选出《伊阙铭》箴铭1篇、《游嵩山寄梅殿丞》《南山移文》书启2篇、《释迦寺碑》《东禅寺碑记》《荆门军景德玉泉禅院唐贤留题诗序碑》碑志3篇、《双石笋赞》《雨花岩颂》《题高节亭颂》颂赞3篇、《麻姑山赋》《清凉山赋》《游碧山赋》等辞赋24篇、《罗浮山记序》《二十六峰赋并叙》《游小隐山叙》等序跋28篇、《朋山记》《游南屏山记》《游褒禅山记》等杂记106篇,共得到7类山水文章共167篇、92 619字,并将其作为研究材料。文本材料所记述的游山地点及行程,表现了文人观景途中的所见、所思及所想,有助于研究古代文人墨客游山观景行为。

1.2 研究方法

(1)历史地理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史料文献中的空间信息转化为图像化数据,借助人视觉认知效果,来厘清历史变迁过程中的因果联系,进行历史与当下关照的山水景观研究[13]。使用ArcGIS将历史地理信息表绘成游山对象地理分布图,结合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利用核密度工具分析游山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文本挖掘信息分析。利用ROST CM6文本挖掘工具对文本材料的要素信息进行词频分析与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探究文人游山行为发生的缘由、动态游览过程、重要风景资源以及赏景变化。

1.3 数据预处理

1.3.1 历史地理信息化

根据山水文章的府志、州志及县志等收录信息,借助《中国历史地图集》[14]快速确定山岳所在地区,并辨正讹误,得到可靠的山岳地理信息。鉴于167篇山水文章的篇幅过长,文中以前5篇作为示例,见表1。

表1 前5篇文本历史地理信息表Tab.1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able of the first fives

针对古代山岳重名现象,采取两种定位法来解决文本中山岳地点地理信息:(1)直接定位法,即古代地名对应当代地名,依据文献资料定位山岳地点,利用坐标拾取系统获取地理坐标,如天平山、壶公山;(2)推测定位法,即借助古人常用计里画方制图方法推算方位里程位置[15],借山岳的紧邻城邑来定位地点并获取相应的地理坐标,如金城山,虽然推测定位法在精确度上有明显的瑕疵,但还是有效满足本文的文学地理研究需要。

1.3.2 要素整合提取

以游山观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从风景资源、游人行为、山地空间特征三方面考虑,结合登山相关活动特征,逐字读取文本材料确定选取信息要素,通过对文本和要素的比较,推断出文人游山观景行为与相关字词的关系。

具体步骤为:对收集的167篇山水文章进行预处理,先导入文本分析工具进行分词,人工检视文本材料并清洗文献整理转换过程中的脏数据,同时标记提取初始要素;其次借助聚类分析建立相关概念范畴,经过多轮整理、比较和分析,同一概念下的初始要素不断丰富直至饱和,最后整合归并得到关键要素词,如表2,“春”“夏”“秋”“冬”被整合为“四时”。

表2 前5篇部分文本信息提取、整理过程Tab.2 Tex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sorting process of the first fives

2 空间层面的游山对象地理分析

2.1 游山对象统计

将167篇山水文章的历史地理信息进行整理,以现今行政区划统计各省份游山频次、代表山岳及代表文人等内容,再将历史地理信息表导入ArcGIS生成游山对象地理分布情况。

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游山频次较多的省份为江西29次,如《石钟山记》《新建县西山记》《西山洪崖记》等;浙江17次,如《游南屏山记》《白石岩记》《游径山记》等;江苏16次,如《苍梧台记》《润州游山记》《独游狼山记》。游山频次较多的城市为九江、池州、桂林、开封、洛阳以及成都等,大体上反映该时期的名山分布情况。游山对象有五岳之泰山、嵩山、华山和衡山,北宋时北岳为今河北省曲阳县的大茂山,“北岳恒山,今谓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属契丹,以大茂山分脊为界。”[16]或因地处边疆要塞,并未出现在游山对象中。佛教名山共有8处,除五台、峨眉两大名山外,狼山、径山、庐山等也颇具名声;此时道教的洞天福地体系基本定格[17],文本涉及的道教名山包括麻姑山、崆峒山、武当山和武夷山等11处;地方名山占比最多,有孤山、褒禅山、石钟山、龟山以及乌石山等共127处。

图1 167篇山水文章游山对象历史地理分布图Fig.1 Historic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mountains in 167 articles

表3 167篇山水文章涉及的省份信息统计表Tab.3 Present information statistics table of each province in 167 articles

2.2 游山对象数量与分布

将上文中的游山对象所在地点进行核密度分析(图2),可见文人游山活动空间分布较广泛但不均衡,空间集聚程度高。

图2 167篇山水文章游山对象核密度分析图Fig.2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diagram of mountains in 167 articles

核密度值在2.5~4.5的一级聚集地位于长江下游,涉及江南东路的江宁府与池州、两浙路的杭州、江南西路的洪州等地,包括庐山、黄山、九华山、金山、狼山和麻姑山等。核密度值在1.5~2.5、0.75~1.5的次一级聚集地有4处:(1)黄河流域沿线,其中永兴军路的京兆府周边有华山、玉华山、龙门洞等,京西北路的河南府附近有伊阙、崆峒山、嵩山、太平山等,京东西路的兖州府地区有驼山、泰山、灵岩山等;(2)长江中游地带,即从夔州路的夔州至荆湖北路的江陵府,包括樊山、柯山、白兆山等;(3)岭南地区,主要是广南西路的桂州、广南东路的英州、惠州和广州等地,有金城山、罗浮山、勾漏山、梧州东山、清远南山等;(4)成都府路的成都府地区的大隋山、青萝洞和安乐山等。

2.3 游山对象分布成因分析

游山对象聚集区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致归纳为:(1)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和独特的风景资源,如长江下游的池州、杭州等地;(2)富足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黄河流域的河南府地域。二者共同促进了游山活动的兴起和山水文章的发展。另外北宋被流放的失意文人身处贬谪之地而难以施展功名抱负,也常前往名不见经传的山水之地进行游览,故形成了岭南地区这一聚集点。

3 文本层面的游山观景行为分析

文本层面的研究具体分为游山观景行为统计分析与游山观景行为解读,统计分析包括高频词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行为解读则是从文人墨客游山的动机之表、观览之态、钟情之物及赏景之异4个方面进行研究。

3.1 游山观景行为统计分析

3.1.1 高频词分析

表4 167篇山水文章游山观景行为的高频词及频数Tab.4 Mountain sightseeing high frequency words and their frequency in 167 articles

初步分析表4可知,出现频次较高的山体、岩石、洞穴、峰峦等要素词属于山地资源;林木、花草、果实等属于植物资源;方位、仰观、俯观等与观览姿态有关;题咏、祈福、宴饮、寻亲等和游人行为密切相关。通过筛选高频要素词及其频数,识别游山活动中的常见内容,便于了解文人游山观景行为中的关注对象、游览习惯及交往活动等。

3.1.2 语义网络分析

运用ROST CM6软件的“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功能,借助Net draw工具生成167篇山水文章的游山观景语义网络图(图3),展示文本材料内中心度较高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度。

图3 游山观景语义网络图Fig.3 Mountain sightseeing semantic network diagram

出现频率越高、中心度越高的要素词的图形面积越大。图3中山体、岩石、林木、方位中心度较高,为一级中心词,说明观景活动是基于方位的引导,侧重观赏山体和植物景观。二级中心词中的泉井、云霞、江河湖海、溪涧、花草等是主要风景资源;佛教、传说神仙、仙境等出现频次也较高,说明山岳崇拜思想仍有保留。三级中心词出中的院堂、亭台、楼阁等多受人为活动因素影响。图中数值越高、线条越粗,表示要素之间相关度越高,例如“山体—方位”(104)、“山体—江河湖海”(63)、“林木—山体”(56)等。

3.2 游山观景行为解读研究

结合上述的高频词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利用文本聚类分析将167篇山水文章内涵相似的要素词归入更大的概念类属,如泉井、溪涧、江河湖海等归为水体资源,攀陟、茗饮、宴饮等归为游憩活动。将这些概念类属返回文本语境中对比分析,类似游憩活动、水体资源、山地资源等可进一步提炼为观景资源,继而梳理总结出文人游山观景行为特征(表5),并结合《全宋文》[12]中的具体语句解读文人的游山动机之表、游山观览之态、游山钟情之物以及游山赏景之异4部分内容。

表5 167篇山水文章游山观景行为聚类及高频词Tab.5 Clustering of mountain sightseeing behavior and high frequency words in 167 articles

3.2.1 游山动机之表

根据高频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文人游山的动机表现可归纳为以下4类。

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实施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监督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国内农业生产仍然以一家一户格局为主,农户是农产品主要提供者与生产者。由于利益驱使,个别农户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很容易会选择价格低廉农药或者非法添加各种激素等,会使产品质量安全大打折扣,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源头,而产品包装、运输以及储存等环节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产品二次污染,所以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极为重要。

(1)登高揽胜。登山赏景是北宋各阶层共同的兴趣爱好。高僧释契嵩的《游南屏山记》曰:“至于山之巅。一顾四达,廓如也,吴江越岫,俨然在乎眸子。”程颢在《前鄠县山诗序》中曰:“北眺大顶,千峰万峦,日极无际。”

(2)探幽访古。遗迹遗存或环境清幽的山岳地带吸引文人墨客前往。如迁居池州的沈辽在《三游山记之一》中记载为寻先贤遗迹而入山林“欲一探左史洞而不知其地”。柳开《游天平山记》中听僧人惟深赞叹天平山“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便欣然前往游览。

(3)探亲会友。古人拜访亲朋好友时常于途中或目的地进行山水景观游览。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游汤泉记》中曰:“漳南去几时,已甚久,且闻其所寓富山水,盍往访焉?”郭祥正的《青山记》载:“当涂有山曰青山……吾母同安郡太夫人张氏又家于此山之下,予晚仕于朝,或进或退数过是院。”

(4)祭祀供奉。源于山岳崇拜的封禅祭祀、登山祈雨等活动虽已没落但仍有保留。如谢绛奉命代皇帝祭祀中岳嵩山,其《游嵩山寄梅殿丞》中载:“近有使者东来,付仆诏书并御祝封香,遣告嵩岳。”邹矩《游麻姑山记》曰:“有金龙潭,大旱祈祷辄雨润。”蔡大年在《蒙岩祷雨二洞记》中记述:“大观三年夏,旱甚……县大夫临川李侯……乃虔恭帅僚属往祈洞中。”

除了上述文本分析所得的4个游山动机之外,许多被调任或者贬谪的文人官员会在赴任期间进行山岳游览活动,如苏轼被贬岭南地区的惠州后写下《记游白水岩》,但文章内容并未直接记述自己被贬的经历。

3.2.2 游山观览之态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观”[18],从语义网络图中看出游山与俯观、远观等联系紧密。

(1)山麓仰观。自山下仰望看到的是绵延起伏的山势,蓊郁的树林,云烟等朦胧景象。钱公辅《游小隐山叙》中写道:“望其门,如楼阁之在烟云中。”孔叔詹《游灵峰寺记》中记载:“见其山绝巘幽深,重峰峭立,苍松翠柏,拥护宝坊。”

(2)山半回观。山半的景色妙在迂回。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南浦西山行记》曰:“稍陟山半,竹柏荟蔚之间,水泉潴为大湖,亭榭环之。”曾悟在《溪山精舍记》中记述:“自潭路顺而下,折而左旋,山路纡回,厓石险峻。”

(3)山巅俯观与远观。俯观能将景物的空间层次尽收眼底。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在《游径山记》曰:“偃松之南,一目千里,吴江之涛可挹,越岫之桂可攀。”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柯山赋》中同样写道“俯江流之荡潏,招列山之蟠纡”。远观是从高处向远处眺望,王令的《润州游山记》曰:“凭高以临远,思去者以望来,皆生游其间而死葬其下。”借登高望远来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和抒发怀远的情感。

游山者通过描述山麓、山半和山巅等山体的空间特征,结合仰观、回观和俯观等视线变化,既充分地展示了山川姿态,也抒发了游山心态。

3.2.3 游山钟情之物

从语义网络图可以看到山体、岩石、林木、江河湖海、溪涧以及云霞等是核心中心词。山体是名山风景资源的基础,豫章四洪之一的洪刍在《石井记》中曰:“譬诸身,地其肉,石其骨,水泉其血脉也。”秦观的《寄老庵赋》中亦曰:“山林郁其修阻,水土婉而滋息。”山体自身也是景物之一,王当的《王氏至乐山记》曰:“山势骨立,直起如壁,横截如城墙。”曾会在《朋山记》中载:“泉西北冈阜连络,若虎而蹲,若龙而奔。”

岩石乃山之骨干,名山以怪石取胜。蔡襄《游径山记》中记载一石:“屏张笏立,上下左右可再十尺,划而三之,若‘川’字。”释契嵩《游南屏山记》描绘:“岩石皆奇,殊形诡状,世所无有,如人物禽兽,飞走腾踊。”左誉在《池州藏春洞记》描绘洞中之石:“垂而欲坠者如钟乳,突而傍立者如石笋,天矫而下者若游龙,滴水落落如喷珠,千怪万状。”

林木是山岳的毛发,山间植物类型丰富且姿态各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在《新城游北山记》中曰:“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陈靖的《壶公山赋》记载山中林木:“千林黛饰兮,密叶秀而竞发。”刘攽的《崆峒山赋》载:“林蓁蓁而云茂兮,树参天以相缪。”

各类水体是山之血脉。朱辂《天池记》载:“山凹为大壑,环百五十里,积水其中。”溪涧、池潭、瀑布能突出山石的错落,如曾巩的《道山亭》曰:“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水行其隙间……其状若蚓结,若虫镂。”水击石声还能构成山岳的声音美,曾巩还在《游信州玉山小岩记》中描述:“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李邦彦《三洞记》同样写道:“依山循流之石喷激,欲然雷震,响溢群谷。”水非凿石,而能入石,水流常年冲击还能造就独特的水中石,北宋进士王向《游石笼记》中载:“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凡若此。”

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之形[19]。风烟、云霞、雾霭等皆与之有关,高山多云雾,山岳若隐若现,呈现出图画般的朦胧美,尽显山岳风光的自然恬淡。沈括描写九江之秀:“连山茂木,隐见于云烟之间,乍晦倏明。”邹矩《游麻姑山记》中:“烟雾际天,其气磅礴眩晃,或黄或赤,或青或白,或紫或黑,变幻不一。”

北宋的山岳已有供人休憩、观景的构筑物。《望海亭记》中记载刁约在卧龙山五桂亭遗址上重建望海亭:“亭之胜,诸景丛集。惜其隘陋,有负于眺览……因而裒遗材,鸠羡工……而亭宇始葺。”紫玄翁黄裳的《游山院记》中也写道:“物象清远,一览而尽之,号豁然亭。”[12]亭台楼阁等人工构筑物成为重要的风景资源。

由此可见,作为构成山岳景观基本要素的山体、林木、水体、云霞以及建筑在游览者笔下被赋予不同的审美体验。

3.2.4 游山赏景之异

山岳在不同的时间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各异,自然风光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给游山者带来丰富的赏景体验,山水环境的对比也更能突显山岳的景观之美。

(1)天气变化。山地气候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而变化多样,文人观景途中对气候变化的风景颇有兴趣。从语义网络图中可以看出,气象变化和云霞、风烟、林木、山体等要素有较多联系,李复的《华阴遇雨记》中以“望华岳日光在顶,层云荡胸”来描绘晴天,雨中“浓云如墨,奔走四合,雷惊霆击,怒风鼓荡,暴雨大作”,雨后“山川草木,洗涤清润”。天气不同还会带来视域范围的变化,郭祥正《青山记》中写到晴天“春空晴明,千里一碧,良田沃壤;行人往来,飞鸟出没,盖不可以目力穷也”,阴天“云烟晦冥,雷雨震作,窗户之下,咫尺莫辨居”,反映了阴晴变化对观赏视线的影响。

(2)朝暮与四时之异。游山观景的时辰、季节、气候环境的不同,会造成同一山脉各异的景观,曾巩在《拟岘台记》言:“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不同。”语义网络图中四时和林木、花草相关度最高,最能体现不同的节气时令,刁约即以植物的变化描绘卧龙山四时之景:“始春也,鲜葩艳卉,烂熳城隅,浓香袭人,迥当几席;既夏也,嘉树茂林,蔽亏檐外,清阴覆座,宛在岩谷;逮秋也,木叶摇落,天形尽露,巨浸千里,浩乎无涯;及冬也,谷风号怒,雪意欲霏,寒空四垂,混焉一色。”

(3)对比特征。每座山岳具有自身的典型特征,或是形体、或是色彩、或是意境。刘斧的《游武夷山记》从四面描述武夷山的形体之美,“其山东望如楼台,南视如城壁,西顾似庾廪,北观如车盖。”释智圆的《孤山述》赋予西湖孤山“似不阿附于众山,有自得之状”的形象。北宋太学博士刘弇的《独游狼山记》载:“醒石之西有紫石岩,取其石紫赤色相错杂,而紫为多。”

古代文人在游山过程中不仅仅观赏了山林、水体等山岳风景资源,也注重了天气变化、朝夕与四时更替、山岳个体特征所带来的不同的审美体验。

4 余论

《全宋文》是研究宋代的资料宝库,其内容遍及文艺史哲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北宋山水文章的查找,再将筛选出的167篇文献进行游山对象数量、地理分布、文本高频词等数据统计后,进一步考察文人在游山过程中的观赏方式和观景体验,初步结论如下:(1)游山对象分布广泛且呈现空间聚集性,包括一个主要聚集地以及多个次级聚集点;(2)山水文章的书写不仅反映文人的入山动机、游观姿态,而且呈现风景构成以及风景变化,立体生动地且全过程地记叙了文人游山观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本文采用空间—文本分析方法对《全宋文》的初步研究,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进而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并推进中国名山文化及名山地理学研究,未来可探究游山对象分布的成因,利用山水文章为文本线索,对社会网络关系或名山图档记录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文人雅士间关于游山观景的互动以及名山记忆的意象表征。

猜你喜欢
山岳观景文人
麓湖春天观景
旋转房屋
东山寺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
邱雁芳 石间文人气
文人吃蛙
浅谈山岳救援中T型救援法的使用
屠辰飞室内设计作品
动物派对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