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战略下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挑战及其对策

2022-11-16 13:29刘小春魏川林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人才

刘小春,魏川林

(江西农业大学 a.经济管理学院;b.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早在1999年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再加之经济二元化结构式发展,农村青年家庭大量向城镇涌入,农村地区成为养老的重中之重[1]。为使得我国老年人安享晚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2]。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提出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正确道路[3];2020年中共中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将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4]。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养老服务人才是其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养老服务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老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老年人的空巢化,需求的差异化与多样化以及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低都对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分析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及养老服务需求现状,探讨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的挑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学者或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一)农村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现阶段,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截止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然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8.70%,如图1所示,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06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50%,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相比于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也从2016年的15.0%上升到了2020年的19.7%[5]。这其中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最多,据统计,我国的老年人口近六成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率达到了22.3%[6],农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给我国农村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养老压力。

图1 近五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

(二)农村老年人呈现空巢化特点

随着近代农村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家庭也向着小型化发展,多子多福的观念逐渐转变成只生一儿一女,农村地区青年学者毕业后选择留在城镇,青壮年劳动力为了家庭生计与子女教育将小家庭逐渐迁出农村,大量向城镇涌入,由此带来了农村地区留守老人数量的快速增长。据统计,2016年,全国农村留守老年人16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约12%;其中,80周岁及以上农村留守老年人约占农村留守老年人总数的8%,子女外出务工五年及以上的留守老年人约占27%[7],到2018年,农村留守老人已经增长到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8],农村老年人空巢化的现象愈加严重。

(三)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要像结构化的整体,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9]。由于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也由原来吃饱穿暖的保障生活型需求向多样化、发展型需求转变。农村老年人由于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健康状况的不同造成了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上的差异,根据老年人自身状况的特点,可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概括为生存型养老服务需求、基础型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型养老服务需求[10],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化与多样化使得养老服务人才供给迫在眉睫。

(四)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较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养老服务农村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还是较弱。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经济来源窄,收入水平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的差距较大,202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2.6倍,且农村老年人大都受教育程度低,基本没有工作与稳定的收入来源,仅依靠土地产出与子女经济供养的老年人较多。另一方面,尽管我国连续多年上调了农村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但是各地实际发放养老金水平不等,最低地区仍然不到一百元,且有些老年人坚持勤俭节约,为子女后代着想,有钱就支持子女,以至于对养老服务的支付欲望与支付能力都较低。

二、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特点及存在的挑战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需求状况与人口政策及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缓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需要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人才则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由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呈空巢化特点、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以及养老服务支付能力较低对养老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养老服务人才供给特点

养老服务人才是指为具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的人员。养老服务人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已经进入或者马上进入老年生活的群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满足他们生活、精神等多种养老服务需求的专业性服务。一般养老服务人才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护理人员,第二类是管理人员[10]。不管是护理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与老年人密切接触,因此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事此行业的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有良好的技术做支持,这就要求养老服务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沉稳细致的处事能力以及强大的观察学习能力[11]。而对于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人才,这些只是基础要求,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也较低,不仅需要养老服务人员的耐心细致,更需要对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传统特色有一定了解与把握,还需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奉献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使这些老年人有一个更加优质的晚年生活,但是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也给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存在的挑战

1.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数量少

据2020年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共同发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0万的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18.3%。按照一位养老护理员照顾3位失能老人的国际标准来看,目前需要1354万养老服务人才才能更好地照顾4063万失能老人[12]。而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现有的通过职业鉴定的养老护理员人数为 44244 人,当年鉴定人数仅122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需求缺口极大[13]。目前我国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有208所[14],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的每年招生数约2500人[15],并且招生院校纷纷面临着“招生难、投入少、培养难、对口就业难、就业待遇差、社会认同度低、专业萎缩”等各种难题[16]。因此相对来说,未来我国学习养老护理服务专业的人才数量还是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如图2所示,2015年农村地区每千人卫生人员数量不到4人,到2019年农村地区每千人卫生人员数量不到5人,这相对于农村数量之大的老年人可谓是杯水车薪。

图2 近五年我国农村地区每千人卫生人员数量

2.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留住难

尽管目前我国的相关养老服务专业招生人数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数却不容乐观。现在的社会观念中,对于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存在一定的社会歧视,因此学生毕业后人才流失率较大,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的流失率达 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17]。在农村地区,想要留住养老服务人才更加困难,如前文所述,不仅农村地区的服务对象对养老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社会环境也是制约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工作环境差,相关专业毕业学生并没有将农村作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地区,更多的是积累相关经验,获取实践知识后纷纷涌入大城市发展。农村地区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因此收入水平更是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流失的关键,相较于江浙沪一带的养老服务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10000元之间,并且还有“五险一金”、岗位培训、晋升机会等激励机制,该地区要比其他农村地区更具人才吸引力,农村的多数养老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是1500元-2500元之间[18],这与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劳动代价完全不成正比,因此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留住困难,难以形成长期可持续的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3.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水平低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知识素养与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全国开设有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多为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到2020年全国才有首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置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19],并且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不扎实的现象,大多数学校办学重知识轻实训,更不用说与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降低了学生毕业后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匹配度。由于专业对口的养老服务人才数量少,且农村地区人才留住困难,为解决众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农村的养老服务队伍只能由农村留守妇女组成,普遍未经培训直接上岗,文化水平低,对护理知识一窍不通,只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端茶送水,日常打扫的养老服务,并且在众多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中,一位养老服务人员往往对应多位老年人,仅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更不用说满足医疗养护等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部分调研数据显示,农村地区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患有慢性病的人数众多,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大多仅靠村医,根据2020年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村卫生室数量逐渐增长,2019年村卫生室数目占行政村数目的94.8%,但是与此情况不同的是我国农村地区每千人专业的执业医师数量与注册护士数量都不到2人,根本无法解决老年人的医疗与护理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近五年我国农村地区每千人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数量及卫生室情况

4.农村地区缺乏可持续培训机制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资源与教育资源缺乏,无法持续高效地为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提供培训。在对江西省89个村落养老服务供给情况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7个村落会对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占比不到8%。在仅有的培训中也并没有相应的形成周期性持续型的培训评估标准与考核机制,更是缺乏监督与检验,导致培训中服务质量提高,培训后服务质量降低的现象。另外当地政府也并不重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缺乏可用专项资金的投入,更没有培训计划,少有对养老服务人员进修学习制度的顶层设计,执行力度与质量也难以保证。农村地区的专业学习资料也非常少见,没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与专业能手培训,仅靠村医或村卫生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普及远远达不到满足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标准。最后农村地区发展网络线上培训也较为困难,全国养老服务人才参加远程培训的意愿还未达到较高水平[20],农村地区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对未知的互联网存在信任危机,不会也不敢使用,线上培训效果更难以保证。

三、应对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挑战的对策与建议

(一)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数量

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数量不足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首要难题。面对各大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招生困难的局面,政府要积极出台优惠化的招生政策,减轻院校办学压力,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相关养老服务专业,优化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就业优惠政策,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行业就业;当地政府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发展当地经济,提高村域经济发展水平,吸引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返乡就业。

其次可依托慈善公益组织资金支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志愿队伍缓解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尊老敬老的思想,这是我国发展慈善公益助老与志愿服务的强大思想基础。为保证养老服务质量,社会志愿组织组成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师,护理员、医疗护理及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院校学生,为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激励机制,“有偿”即对志愿服务进行相应的不同形式的补贴,“无偿”即是保护志愿者的“利他”精神,宣传志愿者为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与品质等,这样能够使服务者获得有形或无形的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助老、爱老之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投入到养老志愿服务中去,缓解农村地区人才供给压力。

最后在农村养老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大,人才严重缺乏的社会环境下,发展智慧养老更是大势所趋。智慧养老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缓解人才供给压力一种新型模式,企业是智慧养老服务发展与推广的主力军。企业要认识到农村地区是可以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服务的空间,要着力开发适用于农村地区人口特征与社会环境的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其次要加强对老年人智慧养老的宣传与讲解,可提供产品试用服务使老年人熟悉并认可智慧养老服务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和了解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信息,提供精准匹配的智慧养老服务。

(二)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福利待遇

农村地区之所以留不住人才,工作人员社会地位不高,关键因素是收入水平低,收入与实际劳动不成正比,因此要提高工作福利待遇,保障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基本权益。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保障养老服务人员就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培养方案和工资待遇水平,从法律法规上保障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与基本收入水平,将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基本权益合理化,合法化,用积极的政策留住人才;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最低工资水平,对力不能及的养老服务企业进行资金补贴或政策优惠;要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对养老服务人员工作时长进行记录,满足规定时长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岗位补贴;要规范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技能评定,对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证书的农村养老服务人员发放不同的奖励,激励养老服务人才向农村地区发展,为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福利。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制定的相关人才政策,熟知与落实养老服务人才的法定福利薪资待遇,为养老服务人员缴纳相关的各类社会保险,各大养老服务企业要紧密联合,制定行业员工福利标准,明确界定企业与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之间的权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收入增长机制,完善评定考核标准,提供职业晋升空间,为养老服务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规划,缓解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困境,吸引一批劳动者稳定就业。

(三)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机制

养老服务人才的服务质量决定着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大力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水平。政府作为大量数据的掌握者,要精准把握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了解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概况,宏观制定养老服务人才引入与管理办法,重视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明确养老服务培训要求细则,规定培训时长;在放宽养老服务人才进入标准的同时,加强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估与管理,以村为单位设置监督管理岗位,定期对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和管理;出台养老服务人才绩效考评办法,按规定进行绩效考评,设置激励与惩罚机制,奖惩有规可循才能更好地管理养老服务人员;推行养老服务人才的登记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人才网络,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养老服务人员数量,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来进行人员的统筹调配。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人才的职称和职业资格评定机制,建立职称和职业资格评价体系[21],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如德国政府对成功运营3年以上的私立培训学校提供承担93%的教师与外聘教师工资费用,并对转到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免除培训费用[22],可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为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技能培训提供费用支持,提高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各高校在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方面,首先应该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秉承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教育理念,重点是提高学生养老服务专业技能,面向市场社会精准办学,目的是培养市场所需的养老服务人才。在制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知识、素质、能力体系也应摆在重要的位置,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高校要加紧专业层面探索,了解与把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制定发展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更具匹配度,以提高学生应对市场变化的学习能力。其次要分层分类培养专职专业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于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二是对管理人员的需求。护理人员是目前最为稀缺的养老服务人才,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专业技术必不可少。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管理和运营养老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养老服务管理能力[10]。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应由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分层分类培养。职业院校和专科院校应重点培养护理人员,使其熟练掌握老年人基本护理、康复保健、专业急救等基本技术技能,在参加工作后能迅速投入到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中去,有组织地培训农村留守人员,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护理和急救知识,承担基本的护理任务。本科院校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重点培养管理人员,同时也要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人员和机构设施等的管理工作。

农村养老服务企业作为吸纳与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重要场所,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明确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从人才需求方面给予学校人才培养建议,将岗位所需实践技能与学校所学专业课程内容对接,提高技能与知识匹配度;还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建立双向沟通桥梁,与同城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长效良性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建设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实习实训基地,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优秀养老服务人才。在农村地区,由村委会用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养老服务,农村留守人员也应积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方便与专业人士对接。

(四)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成长环境

农村地区留不住养老服务人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认为养老服务就是“伺候人”的工作,年轻养老服务工作者自身也认为这份工作没有社会地位,改变这种传统观念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养老服务行业是朝阳产业,养老服务人才是“朝阳”人才[23],一方面行业内可设置职业标杆,定期评定“最美护理员”,“最强工作者”,将优秀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者面向全社会进行表彰,鼓励全社会认同与认可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与贡献;另一方面各大网络媒体要积极宣传,弘扬敬老爱老尊老的社会正能量,肯定农村养老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改变大众传统固有的观念。再者企业内部要做好农村养老服务人员上岗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也要完善机构内部晋升机制与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工作人员的成就感。最后年轻务工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要认识到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要积极献身于老龄事业,对全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与发展,是老年人美好晚年生活的保障,做好保障才能谋求发展,养老服务人才则是保障的关键,是满足现代日趋多样化极具发展性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最大保障,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其发展比较滞后,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政府、企业、院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和共同进步,才能加大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困境。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人才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人才云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