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生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2022-11-16 14:54杨林钟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专业特色中职生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现状,论述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策略:明确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工作要有专业特色、进行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专业特色的目标建设和标准建设、开展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工作,以实时诊断与持续改进提升中职生的发展质量,培养具有专业特色、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特色 中职生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6-0008-04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内诊”)就是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中、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的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設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贯彻质量意识、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中职学校应依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结合专业特色构建学生发展层面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以广西为主要研究区域,并以广西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探索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生发展层面的“内诊”工作。

一、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现状

(一)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础薄弱

中职生发展层面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质量观念模糊,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2019年度抽样复核结果的通知》,对我区27所中等职业学校诊改结果进行公布,共有21所学校复核结论为“有效”,其中有7所学校是第二次复核通过,有6所学校的复核结论为“待改进”,也就是说,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一次复核通过率为67%。我校从2019年正式开始全面推进“内诊”工作,在“内诊”开始前,包括我校在内的多所学校普遍存在学校治理方面质量观念模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缺位等问题。

二是重管理轻成长,评价标准体系不完整。2019年未通过自治区教育厅诊改复核的学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校生源质量不高,教师将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学生上,较少关注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局限于成绩和操行,没有制定明确的学生发展目标,更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甚至分不清标准与制度,或是长期用制度代替标准等。

三是部分学生素质较低,质量体系建设基础弱。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子女教育上,优质生源普遍流向普通高中。以我校为例,2015年以前,新生中考成绩达中等以上的占比15%;到了2019年,新生中考成绩普遍较差,不参加中考的学生占比超过35%。学生素质相对低、自主性较弱,对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缺乏专业特色

中职生发展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缺乏专业特色。一是部分中职学校被迫弱化职业教育特色。随着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大多数中职生毕业后进入高职深造。按理说,中职毕业生自主选择进入高职继续学习,这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但现实中,有些中职学校以引导学生考入高职院校为导向,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二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缺乏专业特色。初次开展“内诊”时,部分中职学校在开展学生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中,更多关注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甚至照搬一些高职院校的先进做法,缺少学校文化建设支撑,也没有将各专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纳入学生发展层面的“内诊”要求。

二、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工作实践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学校生源质量难有保障的背景下,我校依据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桂教职成〔2017〕19号),于2019年完成学生发展情况基础调查,摸清了学生质量情况,由此制定了《广西商业学校学生发展规划》《学生层面诊改方案》等文件和方案,通过构建学分银行机制和辅导员制度、开展快乐成长“莲花德育”实践、校企共建“莲花德育工作坊”,有效解决“内诊”缺乏思维和规划、学生成长缺乏推进机制、教育质量评价不成体系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

(一)明确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工作要有专业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同等重要,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由于不同企业的不同岗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因其专业性质而各不相同,在中职学校实施学生层面的“内诊”,就是要培养学生达到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内诊”的核心是通过目标制定、标准评判、计划实施、诊断改进的不断循环,将学生发展质量推向更高的层次。在职业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专业特色融入学生发展质量体系当中,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使各专业学生发展质量的目标和标准各具特色。

(二)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专业特色的目标建设

目前,我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有电子商务、会计等商贸类专业,中餐烹饪、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等餐旅服务类专业,幼儿教育、保育等公共文教类专业,电梯工程、新能源汽车等机电类专业。在“阳光、健康”这一共同目标基础上,各类专业在目标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商贸类专业注重培养“懂经营、会核算”的开放型人才,餐旅服务类专业注重培养“强技能、知礼仪”的服务型人才,公共文教类专业注重培养“有爱心、够细心”的保教型人才,机电类专业注重培养“懂技术、能吃苦”的工匠型人才。

为进一步融入“内诊”专业特色,提升学生发展质量,我校确立了将学生培养成“德商志业、阳光自信、健康快乐、学业合格、技能精进,自尊自爱,会感恩、懂分享,具有商科综合素质的快乐学生”的总体目标。基于总目标,各类专业明确从“学生品德与素养发展(阳光值)”“心理与人格发展(快乐值)”“学习与学业发展(学习值)”“技能与技艺发展(技能值)”“职业与岗位发展(形象值)”“身体与劳动发展(健康值)”六个方面,致力让学生成为拥有“一个好品德、一个好心态、一份好成绩、一套好技能、一个好形象、一副好身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专业特色的标准建设

学生发展层面的“内诊”还要将专业特色融入系部人才标准建设。各系部依据学校标准、对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别制定学生发展的标准,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如我校商贸系和公共系制定的学生发展“六星莲花”系部标准,分别如表1、表2所示。

在学校标准的基础上,各系部提出專业特色建设标准,并相应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标准上。如商贸类专业对时间管理、学生学业提升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餐旅类专业针对学生的技能、职业形象等确立标准;公共文教类专业在生命意识、身体健康等方面提出要求;机电类专业在工匠精神、技能实训等方面提出更高、更细的标准。

(四)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生发展层面“内诊”策略

1.确立目标,制定规划,打造目标链

首先,在学校目标方面,我校通过制定《广西商业学校学生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形成“有目标、有制度、有标准、有流程、有考核、有激励”的闭环管理工作流程,同时通过推进快乐课堂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工程,将学生培养成“六星莲花”学生。经研究确定,我校“十四五”期间,学生方面的部分指标是学生巩固率82%以上,就业率(含升学)稳定在96%以上,体测达标率达83%以上,学生自我目标管理参与率达到100%,三星级以上学生达到75%。其次,在学校目标基础上,我校将学校目标分解到各个系部,让各系部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最终形成系部目标,学校对标各个系部目标,设定了“学生发展质量自我评价”等3个维度、“五星学生比例”等17个监控点的目标。再次,各个班级根据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学年、学期、月计划,形成班级目标,并从学生发展质量、班主任工作、班级专业特色、班风建设4个维度、16个监控点进行目标达成监控。最后,制定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填写《广西商业学校学生三年发展规划》,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班级目标,制定三年、每学年和各个学期的发展目标。由此,最终形成了层层涵盖的完整目标链。

2.对标需要,制定标准,打造标准链

我校制定并执行《广西商业学校“六星莲花”学生发展质量标准》等7个标准;各系部制定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的《××系各专业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工作标准》等13个标准;全校各个班级依据上级标准、目标规划及班级特色,制定班级建设标准;全体学生依据自己的个人目标及规划制定“六星莲花”个人标准,最终形成了以国家“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标准为指导,学校“六星莲花标准”为依据、系部特色标准相衔接,班级建设标准把控,个人成长标准加持的标准链,使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成链成型,工作标准、指标标准配套完善。

3.建立中职生发展层面的质量改进“8字螺旋”

(1)建立学校、系部工作的“8字螺旋”

我校以学校德育与学生发展委员会统领学生发展的“内诊”工作,依托“莲花德育工作坊”组建专门工作团队,指导系部按照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诊断(监测)、学习(预警)、创新、改进“8字螺旋”,以三个学年为一轮、一个学年为一周期、一个学期为一个循环,设计推进学生发展层面的“内诊”工作。

在计划与设计方面,我们将上一个周期未完成的任务转移至本周期,将学校规划任务分解到系部年度任务,再将系部年度任务依次下达分解到各个班级和学生,使得学校任务有落点、个人任务有出处。在组织与实施方面,职能部门组织教师、学生学习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根据部门目标、工作计划,推动班级和学生的发展工作;召开师生“内诊”动员大会等,激励教师和学生调动“内诊”热情;召开班主任、学生培训会等,向教师和学生传达“内诊”知识,从而让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不断学习“内诊”文件,了解“六星莲花”指标体系,制定学习规划并填写测评表等。

在监测与预警方面,我校把每一项目标任务设定预警值,根据监控点采用通知单、OA邮件系统等方式进行监控和预警,使得整个工作计划的推进与实施有过程性监控,一旦工作偏离了计划目标便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在成立学校德育与学生发展委员会这项任务时,如果前期还有某位专家没有联系到位,触发了预警点,相关负责人就会及时跟进部门工作,保证任务如期完成。

在诊断与改进方面,每个系部以学期为单位,提取、分析管理数据,并开展诊断与改进。例如,发现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数据高于正常值时,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开展专项“清莲行动”等进行治理。

在激励、学习、创新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提高班主任津贴、科学制定考核管理办法等改进激励措施。而针对班主任“内诊”任务推进不力的情况,学校可以转变理念,派出团队开展校际调研,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引入成功的质量发展理念和“内诊”思路;或是请企业专家进校园,指导班级专业建设和学生技能发展;如果发现家校联系有缺失,还可以创新家校联系单,通过家校企三方合作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质量的提升。

(2)建立班级、学生成长的“8字螺旋”

班级和学生个人同样要以三年为一个循环、一年为一个周期,推进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8字螺旋”。开学伊始,每一个新班级、每一名新生都要完成三年规划,每年、每学期制定目标、设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进行诊断和改进。比如,在第一个周期的“内诊”中,教师发现学生个人的三星值、五星值出现异常,经调查发现“目标值设置及计分不完善;学生不了解评价指标体系,班主任指导不够;教学与学生管理没有完全打通,造成信息不完整,学生评价值有偏差”,对此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试验,调整学生自我测量量表的部分分值和计分方式;通过班主任培训,指导学生科学设定目标;强化标准执行,加强对学生发展数据的采集与应用,打通各系部、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数据等。

三、学生发展质量层面“内诊”的成效

具有专业特色的“内诊”,可以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种下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种子,树立专业发展目标引领的理念,而目标与规划的引领使得学生发展质量“内诊”成效显著。

(一)学生成才目标明、特色鲜

我校具有专业特色的“内诊”使学生发展质量达到“六星莲花”标准,学生树立了快乐健康成长形象;学生在校学习与未来发展获得有力支撑,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成才更有信心、成长更有动力、成功更有阶梯。经过两个周期的“内诊”,我校五星级以上学生比例提升了17%,不合格星级的学生下降了近7%,各个专业学生都展现了各自的发展特色。

(二)班级建设规范强、专业显

具有专业特色的“内诊”使各班主任开展班级建设工作以目标为引领,工作推进以规划、计划和标准为依据,有效改变了过去“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状态;每个班级的建设突出了专业特色,在进行班级规划和活动设计中,初步涌现了一批“新零售精英”班级、“面点小达人”班级、“精算飞人”班级等。

(三)学校发展质量高、标准全

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内诊”中,我校为期两个周期的“内诊”实践中,后一周期初步解决了前一个周期遗留的缺乏“内诊”规划、制度与标准混杂、制度陈旧、学生成长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年度目标完成率达到85%,從班级建设、学生个人成长到班主任、系部工作等,均建立了一整套评价或指导标准,学生成长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前,国家启动了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从注重规模、基础建设,向全面提高质量、深化内涵发展转型。中职学校只有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持续地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发展质量层面“内诊”工作,才能真正将学生的发展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李娜娜,宁永红,周印富.改革开放后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的演变及反思[J].职教论坛,2017(28).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中职实战型新零售创业人才培养研究”(GXZZJG2020A04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林钟(1968— ),广西钟山人,本科学历,高级讲师,高级“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素质教育、学校德育建设、学生管理、企业内训、团队拓展,市场营销、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营销类、管理类、创业类课程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专业特色中职生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中职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浅析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