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在康奈尔的学习经历钩沉※

2022-11-17 01:3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康奈尔赛珍珠论文

刘 丹 熊 辉

内容提要:赛珍珠因为特殊的文化身份而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国内目前对赛珍珠生平经历的书写还存在很多史实性错误,尤其是对她在康奈尔大学求学期间的记叙更是众说纷纭。在众多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对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的入学时间、学位论文以及文学活动等重要事件津津乐道,可又均与实际情况相悖。经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查阅赛珍珠的史料,可还原她在这所大学求学的基本面貌。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是一位生于美国而长在中国的美籍作家,曾因书写中国题材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大陆最早出版的赛珍珠传记作品是美国人保罗·A. 多伊尔的《赛珍珠》(Pearl S.Buck:A Biography,1968),最早的研究专著则是1991年王玉国编著的《赛珍珠》,该书资料丰富,有浓厚的传记文学色彩。郭英剑编《赛珍珠评论集》于1999年出版,是一部颇具资料价值的论文集,收录1930 — 1990年代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91篇。在此之外,这一时期国内研究赛珍珠的论文尚多达千余篇,在外国作家的个案研究中,赛珍珠研究的数量高居榜首。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一些关于赛珍珠的基本信息并不准确,特别是她的康奈尔学习之旅,虽偶有人提及却又存在严重的讹错。有鉴于此,本文在查阅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的学籍档案、毕业论文以及本人自述的基础上,尝试全面呈现她在康奈尔的学习生活面貌。

一 赛珍珠研究的几项史实性错误

目前赛珍珠研究对其康奈尔学习生活的相关描述多不准确。①比如2014年,王婧凌在硕士论文《独特的中国世界——中美文化冲突下赛珍珠的身份认同》中说:“赛珍珠在出生后不到四个月就跟随作为传教士的赛兆祥来到中国,并且仅仅在童年时期短暂地回到美国以及在康奈尔大学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之外,赛珍珠一直在中国生活到43岁,那一次彻底离开中国,其他的时间都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王婧凌:《独特的中国世界——中美文化冲突下赛珍珠的身份认同》,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第3页)这段话存在两个事实性错误:一是赛珍珠在彻底回到美国之前,曾多次返回美国,并非童年和读大学时期才回去过;二是赛珍珠在康奈尔读了一年左右的硕士,并不是四年的本科,她本科就读的是美国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并不是在康奈尔大学。首先,关于赛珍珠就读康奈尔的时间,就有“1924”②刘海平:《赛珍珠与中国》,郭英剑编:《赛珍珠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1925”③王艳玲:《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赛珍珠小说再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第3页。、“1926”④张春蕾、祝诚:《赛珍珠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兼论赛珍珠研究中的西方文化因素问题》,《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925—1926”⑤张子清:《赛珍珠与中国——纪念赛珍珠诞辰一百周年》,郭英剑编:《赛珍珠评论集》,第178页。等多种说法。那么,赛珍珠到底是哪一年入学,又是哪一年从康奈尔大学硕士毕业的呢?

其次,赛珍珠康奈尔求学时间、在校活动或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同样存在史实性错误。2013年,博士论文《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在讲述赛珍珠的“跨文化创作”时,罗列了她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美国求学时的论文《中国和西方》,此文为赛珍珠赢得康奈尔大学奖额最高的研究生奖学金;论文《论西方对中国生活与文明的影响》使她顺利获得硕士学位。”⑥魏兰:《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第29页。这两处有关赛珍珠与康奈尔的记录,都与实际情况不符。《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和博士论文《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同样认为她的硕士论文“是研究《中国与西方》”①陈敬:《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朱骅:《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334页。,也不准确——尽管赛珍珠在读书期间确实写过一篇名为《中国与西方》的文章,并且在文内说:“毫无疑问,中国最终将作为亚洲未来的领导者,它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它也将成为影响世界未来的一种重要力量。”②Pearl S. Buck. “China and the Wes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933:168(1), p. 118.

第三,关于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的征文活动,也存在很多种说法,但都不符合事实。2005年出版的《一个真实的赛珍珠》,是目前国内传记作品中涉及赛珍珠康奈尔经历最多、内容最详细的作品。该书称:“为了挣钱她决定参加学校里一个奖金最丰厚的比赛,那是关于某个国际问题的最佳论文奖评比赛,赛珍珠写了一篇《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③怡青编:《一个真实的赛珍珠》,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这里,赛珍珠究竟参加的是什么论文评比?她参赛的题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该传皆未准确回答。

综上所讲,可以看出国内目前对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经历的了解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她的入学时间和学习年限,主流表述是1924年入学,1925年取得学位;或者是只在1925年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并取得学位。二是她的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及内容,题目主要有两种,即《中国与西方》和《论西方对中国生活与文明的影响》,至于她毕业论文的内容则基本上没有人涉及,只是提到了错误的卷首语。三是她在康奈尔大学时的主要事迹,即参加了一次写作比赛,参赛论文的题目也存在两种意见,即《中国与西方》和《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于获得的奖金,有人说是250美元,获奖名称方面,有人说是研究生奖学金,有人说是最佳论文奖。

二 赛珍珠在康奈尔的学习经历

在康奈尔大学奥林图书馆(Olin Library)内的特藏部(Division of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我们可以查到名为“赛珍珠杂存件”(Pearl S. BuckMiscellany)的档案材料,档案号41-5-3916m。这个档案材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赛珍珠大学母校的介绍、家乡的风光照片以及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郊区绿丘农庄的墓地照片等。其中有一份材料对研究赛珍珠在康奈尔的经历十分重要,名为《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Pearl Buck 1938 Prize in Literature),这则材料可以纠正国内很多错误的描述。

材料一开始就介绍赛珍珠是康奈尔大学1925年毕业的文学硕士,接着详细介绍了她的生平经历,尤其是在中国的生活:“她前四十年的时光大部分是在中国度过的。1910年,她到弗吉尼亚林克伯格的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读大学,尽管毕业后她很想留在美国,可她最后还是又回到了中国,在那里她和年轻的康奈尔毕业的农业经济学家巴克结婚。婚后他们搬到安徽农村一个贫穷的村庄生活,这为她后来创作《大地》及其他中国题材的小说提供了素材。”①Pearl S. Buck Miscellany, Archives: 41-5-3916m, Division of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 Olin Library,Cornell University.

除突出介绍赛珍珠在中国的生活外,这份材料重点介绍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她在康奈尔大学参加征文比赛的往事:“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这一年的高光时刻是她论文写作的获奖,那次她获得了劳拉·梅辛格奖竞赛一等奖,并得到了200美元的奖金。她在传记中追忆道:‘对我来说,参加这样一个竞赛真是愚蠢之极,因为这个竞赛是在历史系举办的,而我自己的专业领域却是英语文学;且当我决定写关于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历史时,我只有几个星期的空闲时间。但我需要钱,而这又是学校提供的最大金额奖金的比赛,所以我只有参加了。我在图书馆工作了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长长的参赛文章,然后就交上去了。我们的名字不能附在文章中,因为评审时不需要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事后,我告诉我的英语教授我做了什么,他兴高采烈地说,你真是疯了,这个奖项一直是为历史专业设置的。然而,我却憧憬着能获奖。几个星期以后,我听到谣传说一个中国学生获得了此奖,我开始更加信心十足了。又一个星期之后,我的名字被宣布为获奖者。这个奖项对我的重要性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成为一个作家的自信心。’”②Pearl S. Buck Miscellany, Archives: 41-5-3916m, Division of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 Olin Library,Cornell University.《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这份材料虽然很简短,但至少廓清了两个方面的基本事实:一是赛珍珠在康奈尔参加的写作比赛是历史系举办的“劳拉·梅辛格奖”(Laura Messinger Prize),她获得一等奖的奖金是200美元;二是赛珍珠参赛的文章是谈“中西方关系史”(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而不是简单地说文章的题目是《中国与西方》(China and the West)。国内很多人要么将赛珍珠参赛文章的题目说成是《中国与西方》,要么把她的硕士论文题目说成是《中国与西方》,估计错误的根源就来自于此。

康奈尔大学特藏部存放的有关赛珍珠的第二件史料就是她的学籍卡。①Buck, Pearl Sydenstricker, Registration Cards, Division of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 Carl A. Kroch Library, Cornell University.这份学籍卡可以更直接地告知我们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的入学时间是“10/20/1924”,即1924年10月20日入学上课,进入的是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获得硕士学位的时间是“M.A(Cornell)6-15-1925”,即1925年6月15日。至此,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的入学和毕业时间就很明确了。学籍卡上还注明了赛珍珠的出生时间和出生地,她的联系地址写的是“中国南京大学”(U of Nanking, Nanking, China),联系人是“Rev. A… S…r.”,即赛珍珠的父亲“Reverend Absalom Sydenstricker”,此外还有她1914年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等详细信息。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据此了解到赛珍珠在康奈尔大学基本的学习情况:她在第一学期选学了四门课程,分别是两门英语类和两门教育类课程,英语一和英语二均获得了“A”等,而教育学一获得了“C”等,教育学二获得了“A”等。赛珍珠在第二学期选学了三门课程,包括一门英语类和两门教育类课程,这三门课的成绩均获得了“O.K.”的分数,大体上相当于基本及格的成绩。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课程成绩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赛珍珠需要精彩的毕业论文才可以获得学位,然而赛珍珠第二学期的课程成绩都是采用“O.K.”来标识,确实是件让人觉得奇怪的事情。②Corey Ryan Earle. “Campus history question - Pearl S. Buck”, E-mail to Xiong Hui, 2021-03-16。科里先生系康奈尔大学校友事务及发展中心历史教授,他在信中就赛珍珠的成绩写道:“The‘O.K.’strikes me as a ‘pass / fail’situation, where she just needed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to complete her degree and the actual grade didn't matter. But it does seem odd for all her classes in that term to be graded that way.”

具体而言,赛珍珠第一学期选修的英语一对应的是英语类课程的第5门“短篇小说写作”(Short Story Writing),由助理教授弗史密斯讲授(Frederick Miller Smith,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nglish);英语二对应的是英语类课程的第8门“英语用法与文体”(English Usage and Style),讲授这门课的是斯特伦克教授(William Strunk, Ph.D., Professor of English)。教育学一对应的是教育类的第4门课程“高中教学法”(High School Teaching and Method),讲授这门课的是乔丹教授(Riverda Harding Jordan, Ph.D., Professor of Education),教育学二对应的是教育类的第12门课。赛珍珠第二学期继续选修了“短篇小说写作”和教育学二这两门课,同时新选了教育类的第10门课程“教育管理与监督”(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upervision),这门课的授课者和“高中教学法”一样都是乔丹教授。①“Announcement of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1924-25”, Offi cial Publications of Cornell University (Volume XV Number 13),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June 1, 1924, pp.36-42.

需要在此单独说明的是,赛珍珠选修的教育学二对应的第12门课程并不是文理学院开设的,而是康奈尔农学院的课程。康奈尔那时候在农学院下面开设了农村教育系(Department of Rural Education),根据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该系有12位教师②“Announcement of the New York Stat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1924-25”,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Cornell University (Volume XV Number 15),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June 1, 1924, pp. 3-8, 64-68,65-66.,一年内开设了65门课程③“Announcement of the New York Stat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1924-25”,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Cornell University (Volume XV Number 15),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June 1, 1924, pp. 3-8, 64-68,65-66.,算是规模较大的系,表明康奈尔大学在农村教育方面有较强的实力。赛珍珠选修的第12门课程是“农村教育方法原理”(Principles of Method of Rural Education),课程专门为研究生开设(Designed for graduate student),也正好符合赛珍珠的硕士研究生身份。这门课是由农学院农村教育系的斯图尔特教授(Rolland Maclaren Stewart, Ph.D.,Professor of Rural Education)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参考职业教育来分析教育原理,采用典型的教育情景来呈现教育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当前实践,学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教学形式,比如课题、调查、社会了解、社会讲述、学习指导与监督等”④“Announcement of the New York Stat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1924-25”,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Cornell University (Volume XV Number 15),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June 1, 1924, pp. 3-8, 64-68,65-66.。

此外,在这份学籍卡上还清楚地写有“1929”,但之后就没有什么记录了,那1929年这个时间对赛珍珠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根据康奈尔大学专门从事校友研究的历史专家科里的推测,学籍上出现的“1929”表示赛珍珠在1929年重新登记入学,也许是想进一步学习深造,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上过一门课。科里的推断是有道理的,“因为赛珍珠的丈夫J. Lossing Buck在1929—1930学年第一次以博士生的身份出现在康奈尔大学的校史上。在丈夫1933年完成他的博士学位之前,赛珍珠也肯定留在了伊萨卡。1932年10月6日出版的《康奈尔大学校友新闻》(Cornell Alumbers News)中指出:‘南京大学的J. Lossing Buck正在为他的博士论文而工作,他和妻子Pearl S. Buck整个冬天都待在了伊萨卡’”①Corey Ryan Earle. “Campus history question - Pearl S. Buck”, E-mail to Xiong Hui, 2021-03-16.。科里教授对赛珍珠学籍卡上的“1929”解释得有理有据,表明她曾两度在康奈尔大学注册入学,只是第二次没有参加任何学习。由此看来,赛珍珠1929年回到美国陪伴在康奈尔攻读博士学位的丈夫时,曾有过继续深造的愿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学业。

三 赛珍珠在康奈尔的硕士论文

因为赛珍珠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硕士毕业论文成为康奈尔大学珍藏的贵重书籍,深灰色硬壳装订。其硕士毕业论文在特藏部中可以查到,档案号为 Rare Books 4600 Bd. Ms. 628。

赛珍珠的硕士毕业论文衬页上写着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Cornell University The Graduate School)的声明:兹证明赛珍珠的文学硕士学位论文已经得到认可。时间:1925年5月28日。论文题目:《个人随笔研究》(The Personal Essay)。从论文前面的致谢来看,赛珍珠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是马丁·W. 桑普森(Martin W.Sampson)教授。除参考文献(Bibliography)外,论文的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个人随笔”(The Personal Essay)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即阐明什么是“个人随笔”。第二部分“历史中的个人随笔”(The Personal Essay in History),这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的历史性梳理,从十六世纪法国的蒙田一直梳理到二十世纪的萧伯纳。第三部分“个人随笔作家”(The Personal Essayists),分别对欧美文学历史上著名的随笔作家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随笔与个性”(The Essay and Personality),主要论述了随笔的不同风格与作家个性之间的紧密关系。②Pearl S. Buck. The Personal Essay. Archives: Rare Books 4600 Bd. Ms. 628#, Division of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 Olin Library, Cornell University.赛珍珠的硕士论文写得比较周全和详细,正文部分共计173页,如果加上参考文献则多达183页,论文的英文总字数达到了6万字,而且论文的脚注也非常规范翔实,用今天的眼光衡量,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优秀硕士论文。

第三部分“个人随笔作家”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有153页之长,约占据全文84%的篇幅,主要包括18位著名的随笔作家。①Pearl S. Buck. The Personal Essay. Archives: Rare Books 4600 Bd. Ms. 628#, Division of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Olin Library, Cornell University.依次为:(1)早期现代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亚伯拉罕·考利(Abraham Cowley,1618—1667,诗人、散文家),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1672—1729,散文家),约瑟夫·艾迪森(Joseph Addison,1672—1719,散文家),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1754);(2)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作家:威廉·哈兹里特(William Hazlitt,1778—1830),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哲学家、评论家);(3)十九世纪下半叶作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艺术家、哲学家),沃尔特·佩特(Walter Pater,1839—1894,文艺批评家、唯美主义的发起者),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安德鲁·朗(Andres Lang,1844—1912),拉夫卡迪奥·赫恩即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1850 —1904),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 —1894);(4)世纪末作家:奥古斯丁·贝雷尔(Augustine Birrell,1850 —1933,随笔作家),G.K.切斯特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1936,评论家),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通过对赛珍珠档案材料的查阅,我们基本可以澄清相关历史事实,研究者也可借助她在康奈尔的参赛论文和毕业论文等文献,更加深入地探讨其文学观念、中西方文化融合以及跨语际创作等方面的课题。

猜你喜欢
康奈尔赛珍珠论文
赛珍珠与徐志摩的“生死缠绵”
风车山麓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康奈尔的笑声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爱心大使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