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初探

2022-11-17 17:07内乡县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谭晓敏
河南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乡县生物质有机肥

内乡县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 谭晓敏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1/2 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综合利用,既环保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把过去焚烧的污染源变成环保节能的新资源,助推农村绿色发展。

一、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秸秆综合利用分离田模式和还田模式,离田模式指通过打捆、青黄贮收割等技术应用,使秸秆离田后作为畜牧养殖饲草料,也可作为土壤改良,治沙、制生物有机肥、颗粒燃料的原材料。还田模式主要有3 种,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深翻还田以及机械深松。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和作物抗倒伏能力,实现农业高产稳产。近年,内乡县农业农村局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以下措施助推综合利用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提供前期指导

内乡县依托秸秆资源台账,全面摸清统计全区秸秆总量、分布、类型和综合利用情况。根据市场主体的秸秆利用方向,引导其以3 km 为覆盖半径,科学选址,精心谋划,降低秸秆收集成本,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生存能力和效益。全县秸秆综合利用主体经营成功率在88.46%。

(二)引进培育示范主体

内乡县政府先后引进培育10 多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主体,年消纳秸秆47 万t,是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力量。

(三)推进秸秆合理化利用

1.饲料化。秸秆饲料粗纤维、硅酸盐含量高,适合喂养牛、羊,推动秸秆转化利用多元化、规模化循环利用。将秸秆打包密封发酵生产青贮饲料,带动全县饲料化利用秸秆12.22 万t/年。内乡县农业农村局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有机衔接。

2.燃料化。通过引进全自动秸秆颗粒压缩生产线,带动全县燃料化利用秸秆0.98 万t/年,其中,花生燃料化6.62 万t/年,油菜燃料化0.51 万t/年,小麦燃料化0.026 万t/年,玉米燃料化0.44 万t/年;小麦总利用量17.74 万t/年、综合利用率91.66%,玉米利用量16.1 万t/年、综合利用率86.3%。

3.肥料化。内乡县牧原公司,利用周边养殖粪污及农作物秸秆进行混合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等。内乡县农业农村局引导农民用有机肥浇地,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食用菌收获后产生的菌渣,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加大了秸秆循环利用,带动全县肥料化利用秸秆2 万t/年。

4.燃料化。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内乡县形成了一批秸秆黄储窑储技术、机械化秸秆捡拾打捆(包膜)技术、生物反应堆技术、生物质成形燃料加工技术等农业废弃物利用典型示范模式,多领域、多形式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逐步形成。秸秆打捆卖给养殖场或发电厂,实现秸秆燃料化。其中,内乡县引进的黑龙江蓝焰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农林废弃物秸秆加工成形燃料,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绿色循环发展的主要途径,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作为消纳自然界中唯一可再生燃料的主要方式,具有减碳、环保、助力乡村振兴等多重属性,也是实现零碳供热城镇、零碳供热园区、零碳供热城市三类示范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极佳的解决方案,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地就业,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解决农村综合治理等问题,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及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物质新能源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都获得了成功,发展空间巨大。生物质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在大量消纳农林废弃物的同时,可有效带动农民就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秸秆合理化利用,内乡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46.91 万t,秸秆利用量41.5 万t,各级财政安排补贴资金,用于秸秆机械化粉碎深翻还田、机械化捡拾打捆、收储加工利用,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等合理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8.46%以上。回收秸秆,既能当饲料、又能当燃料,环保又节能,不仅为内乡县秸秆禁烧工作减负,又为环境污染治理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内乡县生物质有机肥
生物质水暖炉 农村节能减排好帮手
内乡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款可以被“种”出来的纸包装
4种农家有机肥对当归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覆盖防草布的蓝莓树施用有机肥技术
南阳市电教馆领导调研内乡县教育信息化工作
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
便携式热解炉
内乡县浅山丘陵区核桃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村级贫困人口多维测算及其贫困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