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视角下农村土地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18 15:02洪俊周慧玉贾紫雨刘茜朱爱芳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农产品土地

洪俊 周慧玉 贾紫雨 刘茜 朱爱芳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1 研究背景

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其使用土地进行耕作,满足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农民的农业技能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是影响农村土地产出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国外围绕农民培养和土地效率提升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建立起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欧洲国家多采取“校企参与,互联网传播”的农民培养模式。农民不仅要接受学校的理论教育培训,还要接受企业的实践培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职业教育学习,并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才能持证上岗,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作。因此,西欧的农民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1]。北美地区主张教育、科技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农民的机械化技能进行训练。因此,美洲的新型职业农民应用机械能力的素养较高,能够应对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求[2]。日本和韩国则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培养模式。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农民培养,农业大学和农业学校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具体培养工作,注重精细化农业的发展,追求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3]。澳大利亚则采取国家委员会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地方农业部门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工作体系[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农业部开始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相关工作,一系列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政策文件出台。2014年,教育部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学制和专业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随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覆盖的地区越来越多[6]。“互联网+”的培训模式也逐渐进入农民培训中,并取得较好的成效[7]。但是,国内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领域存在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培训内容偏向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等问题。新型农民的培养还影响到农业土地的使用和农村的发展。夏益国等[8]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机理。张广辉等[9]认为,培育职业农民和完善土地经营权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的路径。贺文华[10]认为,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促进农业产业变革,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农村土地经营效率的前提。徐辉等[11]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比例不高,需要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模,提升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升。为了解决农村土地使用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众多学者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出一系列建议。何晓琼等[12]提出,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优势,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各项权利。米松华等[13]认为,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过程中要运用好激励措施,优化培训内容,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杨成明等[14]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要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正确的培养路径。

目前,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和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影响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2 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参与农业活动为谋生的职业,收入来源于农业劳动的工作者。按照工作的侧重点,可以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经营管理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3类[15]。

2.1 经营管理型新型职业农民

经营管理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通过对农业种植进行投资,采取承包等方式,进行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农场负责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等主体。经营管理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应当熟悉与农业种植相关的知识,掌握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组织农业生产,合理配置各项生产要素。

2.2 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

专业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现代农业企业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包括育种人员、种植人员等。专业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与从事工作相对应的科学技术,熟悉产业和市场的要求和标准,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企业的质量要求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

2.3 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

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村委会或者农业服务站从事农事咨询、技术和经营指导、农村文化保护的工作人员。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往往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具备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 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备、粮食烘干设备等。水利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基础地位。农业能否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取决于农田水利工程是否完备。新中国建国后,进行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红旗渠、苏北灌溉总渠、河套灌区建设等,解决了农业发展方面用水的难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农田水利工程遭到了损伤和破坏,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极端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加强,影响了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农产品的保质期限有限,农产品价格储存设施的建设是延长农产品价值链的前提。粮食烘干和加工设备的不完善不仅缩短了粮食的保质期,而且制约了农产品价值链的延伸,影响了农产品价值的发挥。完善的交通物流体系是农产品价值发挥的保障。农村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的提升。

3.2 农村劳动力缺乏

农业人才是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提升的核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业人口逐步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由于从事其他工作的工资待遇更高,在年轻人当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很低,农业和农村缺乏人才活力。农业生产归根到底是围绕人的需求和人的劳动开展的。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无人耕种的局面。老年人在农业机械、农业技术方面知识的缺乏,使得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得不到释放,边际产出难以提升,土地资源的价值得不到进一步开发,难以形成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3.3 人地要素失衡

农村人口和农村土地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匹配也影响了农村土地的使用。农业生产依赖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以及与土地资源相匹配的水文和气候等条件要素。因此,农村土地资源存在禀赋差异,肥沃的土地配合适宜的气候条件产出更多,对农民的吸引力越高。由于城市的吸引,人口不断往城市流动,在农村实行土地流转之后,土地资源不断向生产技术好、耕作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不断出现。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聚焦,新型化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方式不断出现,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

3.4 农业技术应用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普遍不高。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范围不广泛,占据农业生产主体的仍然是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农产品新品种推广程度不高,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应用不足,无人机等信息化技术接受程度不高。沿用传统的粗犷式的种植方式,不仅投入高,而且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导致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和农产品成本高、利润低的困境。在农村地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培训农业相关职业技能人才,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3.5 环保问题

由于粗犷式农业耕作方式的存在,为了提高单位产量,不断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了土壤板结、重金属含量增加和面源污染扩大等问题。不仅破坏了土壤微循环,而且对地区生态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设备缺乏,环境治理设施落后,难以发挥对环境的监督和调控作用。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事件,将对土壤、水质等产生长久的影响。只重视收益,忽视环保的问题,制约了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

4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影响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需要热爱农业、掌握技术、善于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引进人才的资金,难以形成有效的人才吸引力。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范围,不仅能够节约引进农业人才的费用,还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和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困境。提升农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增加农业产值,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之策。经营管理型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农业系统运转效率。技术型新型职业农民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获得规模效益。不仅能够降低农产品的单位投入成本,而且能够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土地的使用效率也因此而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能够降低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干扰。除此以外,新型职业农民还能够带动身边的农民提升思想,促进知识积累,提升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水平,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村吸引力,使农村步入现代化建设。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实现农业系统的信息反馈。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环保意识教育,提倡秸秆还田、实施清洁工程、使用有机肥等措施。为推动绿色创新理念的落实,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建设,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5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5.1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构建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模,实现更大范围的校企合作。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实行分类指导。对农民在育种选育、耕作种植、收割加工、流通运输等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要点进行培训,培养专业突出、能力融通的应用型人才。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2项关键自然因素。通过培养农田水利系统人才,不断提升土壤的品质和等级,降低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干扰,保障农产品的品质。新修机耕道,扩大农业机械应用区域,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实施退耕还林、轮种休耕制度,增强土地可持续能力。修缮农村道路,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扩大区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实施“互联网+”工程,在雨情收集、土壤质量检测、污染防控等领域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只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

5.3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和土地资源高效率使用的前提。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资金、知识、技术、人才与相应的土地资源相匹配,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提升土地的单位效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参与,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保障农民的权益和村集体的利益,鼓励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法律监督,对破坏耕地、污染土地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5.4 治理土地污染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农民使用有机肥的习惯。教育农民在害虫防治过程中,多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喷灌,从而降低水土污染。鼓励农民和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因水污染导致的土地污染。鼓励农民减少塑料农膜和塑料地膜的使用,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农膜和地膜。成立奖励基金,对在土地污染治理方面突出贡献的农民和农户进行奖励。

5.5 科学经营提升产值

依据土壤的性质和土地的区位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和运输物流条件合理规划农业功能区。采用现代化的土地经营和管理方式,应用套种和多季种植等形式,在横纵2个方向挖掘土地资源潜能。发展循环农业和立体农业,在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建设桑基农田,扩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

6 结论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不高的根本之策。要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提供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输送人才和智力支持。只有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环保理念的学习,才能培养农民科学使用土地、合理经营、保护土地的意识,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农产品土地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我爱这土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