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传播学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2022-11-18 03:47张凌肖杰娜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10期
关键词:黄冈传播学英译

张凌 肖杰娜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日益加强,城市的对外形象在中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城市的名片,公示语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对构建城市的国际形象尤为重要。

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正能量城市、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黄冈遗爱湖公园是国家4A湿地公园,结合苏东坡诗词命名十二景区,蕴含着丰富的苏东坡文化内涵。目前,黄冈遗爱湖公园公示语翻译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黄冈的国际化形象受到影响。

本文基于翻译传播学视角,探讨如何通过黄冈遗爱湖公园公示语英译来实现黄冈国际形象的建构,以飨读者。

一、翻译传播学

翻译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称为翻译传播学。在国外,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5W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在国内,翻译传播学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

谢柯、廖雪汝在《“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一文中指出:翻译传播学的理论体系需借鉴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具体的研究对象以翻译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因此,翻译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图一)。

七个要素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本文研究内容是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其翻译不是机械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交际性很强的活动。鉴于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强交际性特征,翻译传播学能够很好地满足这种理论要求。

二、翻译传播学与公示语翻译

(一)传播主体(Who)

公示语翻译是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译者需要具备翻译者和文化传播者的双重身份。本文研究黄冈遗爱湖公园公示语英译,要求译者需要了解与苏东坡有关的历史书籍、传记、诗词及绘画作品等,以便做到专业化翻译。

(二)传播内容(Say what)

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要关注文化差异,从文化角度来调整翻译策略。笔者在浏览遗爱湖公园公示牌中,发现十二景区名称的翻译存在着文化内涵缺失、硬译死译、拼音过度使用等现象,这样无法贴切地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无法使译文被理解和接受。

(三)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

公示语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载体,起到文化传播的媒介作用。具备丰富及深刻文化内涵的公示语能够促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反之,无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重大影响。

(四)传播目的(to what purpose)

公示语英译为了达到文化交融,需要忠实于汉语原文,传递本土文化,同时要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翻译出让外国友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译语。黄冈遗爱湖公园十二景区的命名包括春夏秋冬、松竹梅兰、风花雪月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图二所示。

因此,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因素。比如水韵荷香(Lotus Swaying),在中国文化中,荷花即莲花,在我国莲与佛是紧密联系的,莲花是佛教的主要象征,也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寓意着“纯洁、纯净”,代表着“圣洁、美好”。现有翻译传达了信息,给外国游客营造了一种荷花随水波摆动的夏日美景,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五)传播对象(To whom)

传播的受众是对中英文都有所了解的普通人,他们是传播的接受者。传播受众在游览过程中需要在了解苏东坡文化同时,对遗爱湖公园公示语翻译进行解码获取信息。

(六)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

翻译传播学的目的就是把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尽量原封不动地传达给受众。从受众角度来看,没有文化的景点是苍白的,没有统一规范的翻译又是令受众疑惑且失望的。

(七)传播的环境 (Where)

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语言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等,以及主观环境,包括译者及翻译研究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客观环境对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建立新的国际话语体系,融通中外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翻译公示语时,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关注文化层面,对外国受众不熟悉的文化背景进行补充,达到情感共鸣。

三、翻译策略

正确使用翻译策略是翻译实践的关键,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现有的遗爱湖十二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在景区内都是以音译法对四字名称将其两两分译。由于汉语与英语的发音体系的差异,使得英语母语者对拼音表达法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而旅游宣传手册上的十二景点名称英译则更为规范,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以宣传手册上的景点名称英译作为例子分析,遗爱湖公园景区名称的翻译策略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和省略。

(一)直译

直译是指翻译既要传达原文的内容,又要在语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和结构形式。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系统因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只有熟悉源语和目标语的语言体系,才能达到有效翻译的目的。大洲竹影景区用直译法翻译Bamboo Shadows,竹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表达得栩栩如生。而后面加上Isle(小岛),是因为大洲竹影景区由三个半岛组成,该景区主题是展示竹文化,营造出苏轼《初入黄州》中“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美景。

(二)意译

意译是指原文不应直接用目标语言表达,而应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幽兰芳径”译为“Orchid Fragrance”。兰花在西方文化中一直作为观赏植物存在,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具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兰花”象征着纯洁和优雅,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香气怡人。常用于形容女人如兰花般优雅,男人温柔淡泊名利。“兰”字形容与外界事物保持一定距离,在远离喧嚣的地方偷偷散发香气,不受外物干扰。“香”特指鲜花的怡人香气,以芬芳营造出美丽的景象,不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激发了游客对景区的渴望。

(三)音意结合法

音意结合法指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东坡问稼景区用音意结合法翻译成Dongpo Farming,再现苏东坡当年日以困匮、躬耕东坡的情景画面。“遗爱清风”(Yi’ai Breeze of Purity)取自苏东坡名作《遗爱亭记》,既与《前赤壁赋》中诗句之雅趣相呼应,也对徐君猷正气凛然、两袖清风的“遗爱”精神作缅怀。“遗爱”采用了音译法,它是专有名词,没有特定含义。“清风”则采用了意译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色——在晴朗的天气,微风徐徐而来,遗爱湖清澈见底,水波荡漾,渲染了景区的意境。此命名与景区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并营造意境后,“purity”一词有了双重涵义,既体现风的自然纯粹,也突出人的心地洁净如水、高风亮节。采用音意结合法,既传递了“遗爱”这一主题,又做到了音美与意美相结合。

(四)省略

省略是指删除源语言中可能导致理解困难或不必要的内容。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应尽量选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传达景区的有效信息,传播特定的文化。

霜叶松风(Frosted Forest)景区以原生态为主,保留了大片湿地和松林。从现有翻译来看,汉语名称在英语表达中得到了重组,原先强调自然景观的汉语译为了有修饰作用的名词短语。英译用了头韵法“F”,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传递,也实现了审美意识的传递。并且省略了“松风”,而以整体Forest(森林)取代部分,更能呈现秋日萧风瑟瑟的景象,与苏东坡孤独寂寞的心情相呼应。

总之,旅游文本复杂,涉及面广,四字景区名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译者应根据实际译文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我们要充分了解国外受众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以及语言表达习惯,以情感共鸣为基础展示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用共通的价值取向平等地、友善地、真诚地向海外受众展示中国与中国文化。笔者希望改进黄冈遗爱湖公园公示语英译,建构黄冈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黄冈传播学英译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方法:计算传播学视角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黄冈密卷”:教辅材料“造神”的不良示范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能文能武,必须骄傲 好斗的黄冈人
黄冈电信中兴固网软交换SS设备1:0容灾机制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