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2022-11-19 13:34余毅英李霞李丹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江西上饶334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屈服晶状体韧性

余毅英,李霞,李丹(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玻璃体切除术(PPV)是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手段,包括清除玻璃体积血、撕除增殖膜、封闭裂孔、填充硅油等一系列操作,操作相对复杂,可导致原有白内障程度加重,影响患者视力[1-2]。患者易因视力降低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上对手术结果的不确定性、未知手术的恐惧等,会加重围术期抑郁、焦虑等,降低心理韧性,严重威胁生命质量。应对方式是面对应激事件时个体有意识的选择缓解心理压力的调节性行为,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素,可直接影响应激的严重性或后果[3-4]。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行PPV术治疗的69例患者,分析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5月我院行PPV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54~78(67.65±3.14)岁;体质量指数(BMI)19~26.5(24.65±1.46)kg/m2;病程2~10(4.32±0.75)年;左眼41例、右眼28例;晶状体核硬度:Ⅲ级41例、Ⅳ级28例;合并症:糖尿病20例、高血压17例、高血脂12例。纳入标准:(1)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2)经裂隙灯、房角镜等检查确诊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3)存在白内障PPV治疗指征;(4)签署知情同意书;(5)各项生命体征平稳;(6)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眼部疾病;(2)合并感染性疾病或存在虹膜新血管生成;(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合并肿瘤等消耗性疾病;(5)病历资料不完整;(6)严重缺氧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7)凝血功能障碍;(8)合并青光眼、代谢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9)精神疾病;(10)正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心理韧性。用心理韧性量表[5]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的心理韧性,共有25个条目,包括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3个维度,条目分别为8个、13个、4个,每个条目均用5级评分法计分,总分0~100分,得分高提示心理韧性好。(2)应对方式。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6]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共20个条目,包括屈服、面对、回避3个维度,条目分别为5个、8个、7个,各条目均用4级评分法,面对维度评分高,且接受、回避评分越低,则表示应对方式越积极。

1.3 临床观察指标 (1)比较白内障PPV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差异;(2)分析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分析 白内障PPV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和心理韧性总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2个月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和心理韧性总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见表1。

表1 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分析(±s,分)

表1 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分析(±s,分)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P<0.05。

组别 n 坚韧性 力量性 乐观性 总分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71.56±5.86 38.72±4.14*51.21±4.96*#747.578 0.000 69 69 69 FP 37.78±7.48 23.68±3.40*28.65±4.21*#124.210 0.000 10.89±2.31 3.89±1.21*5.41±2.11*#249.394 0.000 22.89±3.41 11.15±2.65*16.85±2.46*#288.823 0.000

2.2 白内障PPV患者应对方式分析 白内障PPV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面对评分均低于术前,屈服、回避评分高于术前,而术后2个月面对评分低于术前1个月,屈服、回避评分高于术前1个月(P<0.05)。见表2。

表2 白内障PPV患者应对方式分析(±s,分)

表2 白内障PPV患者应对方式分析(±s,分)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P<0.05。

组别 n 面对 屈服 回避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12.21±2.58 18.19±4.21*14.65±3.45*#51.580 0.000 69 69 69 FP 19.08±3.52 12.01±2.60*15.65±2.74*#97.062 0.000 10.52±2.21 15.09±4.12*13.10±2.36*#39.624 0.000

2.3 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白内障PPV患者力量性、坚韧性和心理韧性总分与屈服、回避呈负相关(P<0.05)、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白内障PPV患者乐观性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与屈服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白内障因遗传、中毒、外伤、紫外线照射、代谢性疾病或全身免疫性疾病、机体氧化损伤等因素干扰晶状体正常代谢或改变晶状体所处的内、外环境,造成晶状体混浊所致,可致患者出现晶状体混浊、变性,逐渐变成不透明,降低视力[7-8]。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式,PPV被广泛应用于眼后段疾病治疗,但会促使白内障发生或病程进展。加之,白内障PPV患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悬韧带损伤甚至离断,其晶状体无玻璃体支撑,且常存在虹膜后粘连等结构改变、晶状体混浊伴后囊混浊粘连等,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容易出现悲观、沮丧等不良情绪,而不良心理状态可诱发并发症,形成恶性循环[9-11]。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困难、挫折、重大生活压力或逆境时所表面出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勇敢面对,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水平[12]。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PPV患者术后1、2个月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和心理韧性总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2个月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和心理韧性总分高于术后1个月,提示白内障PPV患者术后1个月心理韧性降低,但术后2个月有所回升。分析原因可能是手术属于应激刺激,会伤害身体,加上术中手术器械的直接损伤、手术光导纤维和显微镜的光毒性刺激、眼内灌注液的冲击、气体和硅油的填充以及术后高眼压、炎症反应、眼内液体成分改变等可加重白内障的发展,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变化,进而降低心理韧性,而随着术后患者病情逐渐恢复且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明显减轻,患者心理韧性会有所提高。

应对方式是个体对压力、挫折等应激事件及其引起的情绪困扰使用的手段、方法或策略,包含多种复杂的、多维的、策略的行为和态度过程,可调节应激事件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机体心理健康、环境适应性的关键因素[13-14]。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改善预后[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内障PPV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面对评分均低于术前,屈服、回避评分高于术前,而术后2个月面对评分低于术前1个月,屈服、回避评分高于术前1个月;白内障PPV患者力量性、坚韧性和心理韧性总分与屈服、回避呈负相关,与面对呈正相关;白内障PPV患者乐观性与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呈负相关。提示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能缓解患者精神紧张,使应激源的影响减少,帮助个体成功解决问题,摆脱心理冲突而发生的不平衡紧张状态,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和积极性,对疾病恢复有积极作用。采取回避、屈服等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易向疾病妥协,治疗积极性相对较低,影响病情恢复,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降低心理韧性。且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患者对疾病会产生逃避心理,更易侵蚀思维,对于疾病、挫折等负性信息更为敏感,降低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当患者面对挫折时难以及时调整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治疗积极性,不利于疾病治疗与病情康复,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形成恶性循环。医护人员需针对患者病情实施相应的健康宣教,转变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性,重新调整心态,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加快病情康复,改善心理韧性,叮嘱通过看电影、听音乐、与亲朋好友谈论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调整心态,不总想疾病相关问题,避免时刻被疾病困扰,降低心理压力,利于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白内障PPV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临床可从应对方式着手拟定针对性干预计划,以改善患者心理韧性水平。

猜你喜欢
屈服晶状体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1例
稳住农业基本盘 增强发展“韧性”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韧性城市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师秘书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中文翻译及答案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